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醋曰拇笫γ嵌允旯姆治鲅芯俊
技法上不成问题,所绘题材又是描摹的经过时间沉淀之后的华夏名画,而且在这双月之下的世界中许年在笔墨中融入了对天地至理的感悟,三者合一,最终所成的画作不仅让人惊叹画技的精妙绝伦,更能是能让人沉迷于这或深沉或悠远的意境中不可自拔。
在这个世界上见过许年画作之人只有三个,其一为接引他上山的书院陈讲郎,其二为草原少年赫连十九,第三是黄龙府萧氏女萧飞燕,此三人的手中也都有许年所绘之画。
书法见精神,画作见性灵,此刻许年所求的正是能拯救其神书境的性灵之作!
笔尖还在腾挪,笔洗中的泉水也愈来愈黑,对应着送别的垂杨飞絮图在少年的笔下显现,对应着咏鹅的红蓼白鹅图与宣纸纸面活灵活现的跃然而上……
黑夜去了便成白昼,除开柴门门帘即迎来晨光,但是少年却是端坐于石桌之前不曾离身。
渴了就喝些山泉冷水,饿了就服下一枚行军丸或者口中嚼块肉干,困了就倒一滴九花玉露饮下或者含一枚玉露丸在舌底提振精神……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不执著不入道,不痴迷又怎能成大器,此时此刻身处知守峰的少年已然全部心神都倾尽在了这粗砺石桌上的三尺白宣上。
对应着五岁咏花的春梅看画图,春梅怒放傲然迎春;对应着风诗的潇湘风竹图,翠竹有节不惧东南西北之风;对应着牧童的牧牛图,意境悠远自有山水田园之乐;对应着溪边的芙蓉白鹭图虽不着彩但墨色数十层竟让人有繁花似锦之感……
每一条细线,每一块皴染,每一个水滴,每一个羽毛都在少年的笔下被精心雕琢着,一笔之错便整张作废,一笔之意境不到便弃之屋角……
一天、两天、三天……
少年依旧在全神贯注的画着。
五天、六天、七天……
墙角成团的报废宣纸堆的有一尺余高。
九天、十天、十一天……
对应着官仓鼠的鼠石图惟妙惟肖在纸面上纤毫毕现;对应着回乡偶书的归庄图在少年的笔下有着喜、思、伤、惊、怕等等诸多情绪;对应着登鹳雀楼的山腰观楼图大气磅礴如凌云下俯;对应着春晓的春禽花木图以黑白之色绘姹紫嫣红;对应着鸟鸣涧的竹石锦鸡图动静之间自有天道之理……
第十五天,墙角的宣纸堆得有三尺余高,之前少年背上山的几刀宣纸已经用去了三分之二,手中紫管毛笔已经换到了第七支,砚台内旁的墨锭的用到了第五枚,笔洗中的水早就漆黑似墨。
石桌前的少年依旧是处在绘画的忘我之境中,头戴有文士巾还能束缚住散乱的发丝,但颌下的胡茬任其生长十几日便不能控制了,此刻少年的形容有些颓唐潦倒,但是其精神却是愈来愈亢奋。
第二十天,墙角的宣纸依旧是三尺余高,但是少年笔下的速度却是越来越慢,对应着王维君自故乡来杂诗的梅花图上,朵朵梅花似月宫而来,对应静夜思的太白醉酒图如诗仙重生,而那对应着夜宿山寺的萧史弄玉乘风御龙图,则是有龙凤显化之威,有笙箫绕梁之音!
时值二月中,冬去春来,春寒料峭。
小小的石室中所有墙壁上都挂满了三尺画卷,现在的少年虽然已经从石桌前起身但是却依旧是未曾出过石屋,晴天中灿烂的阳光照射进来时,少年驻足而观;阴天里光线昏暗之时,少年踱步而看;夜晚时万籁俱寂夜色沉沉之刻,少年面对这整墙闪着清芒的画作依旧是长身而立。
夜晚观画非用双目,实乃以心眼观之!
金乌玉兔交替,白昼黑夜轮回,当时间来到又一个十五天后,九秦山下已经是阳春三月之际,文士巾包裹不住少年的长发,颌下短须也有两寸,面颊凹陷似是颓唐但是那双目之中的精光澄澈丝毫不见疲态。
山下百花盛开,镜湖湖面波澜微微,湖畔柳枝抽芽,嫩草吐翠和风送暖,树梢燕子衔泥筑巢忙,林间小兽探头舒筋骨;知守峰上石室之外则有山野之梅不惧昼夜温差之大而迎风吐,一支报春。
时值正午又是晴天,吱呀一声,明媚的春光之中,那扇搭着深青色布帘的石室柴门终于打开了,蓬头垢面的少年怀中抱着十几卷倾注全部心神所做的画卷缓缓走了出来。
不知不觉中,月余未曾踏足的石室前面的土地上已然有过冬的草籽发芽,长出了纤弱却顽强的嫩叶。
从昏暗的石室中走出,许年亢奋的眼神丝毫不惧那灿烂的春日阳光,此时此刻的他心下焦躁中又有些惊喜,但是他无法将这种感觉用言语表达出来,或者说是他不能将这感觉汇总融合收为己用。
月余的不眠不休,月余的疯魔笔耕作画不辍让少年已经走到了那个门口,只要打开门似乎就是新的世界,但是这扇门咫尺天涯!
现在的许年需要的是灵光一闪,需要的是恍然大悟,需要的是长久以来渴求的顿悟!
少年在雍熙四年阳春三月的知守峰上缓步而行,漫步而行然后是快步而行……
随着脚步的愈来愈快,少年的内心也是越来越急切,为什么已经触碰到了那个门槛,但是自己却无法踏过那个门槛,今次的顿悟为什么就如此之难?比修行上的破境还要难!
潺潺的水声、哗哗的水声,哗啦的水声!
不知不觉见许年来到了知守峰上的溪流旁,月余之前的溪流不过尺许,随着更高的山巅冰雪的消融如今已经是丈许宽,可称得上的是欢快且充满活力的小河。
少年驻足溪边,不知在想着什么。
忽然一阵轻风起,吹起画卷落山溪。
第340章 寄蜉蝣于天地()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若是在九秦山山腰的书院之中,此时当可与友人信步闲游,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山外之青山,想来那温温春日冠与群峰之上,灿灿之光可掩青松翠柏之色,又到暮时和煦之艳阳当似含醉之绝世舞姬,粉面桃花,醉眼迷离,秀口吐芳,缓缓离场。
而在空山凝云的知守峰上,此刻溪水声潺潺而起,有少年沐于和风之中伫立其旁。
时间流逝,忽然一阵夕阳西下之际的暖风吹来,少年怀中抱着的一卷纸落下,就这样落在了溪水旁,少年俯身欲拾,但是当他弯腰蹲下的那一刻,蓬头垢面的少年眼中忽然一亮就此怔住。
清风拂来,归鸟展翅高飞与苍穹之间,婉转的鸣声从田间春耕的农人处来到山间隐士旁,这是说不出的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就在这清风美景中,少年的一幅画卷跌落,在微草的地面上翻了两个滚整张浸染在小溪中,水漫墨痕,墨晕染水,清光朦胧与上护其不破,那画卷中的水痕和潺潺的溪水就此纠缠在一起。
这是许年所摹绘的第一幅画,对应着易水歌的层波叠浪观水图。
半蹲在溪边甚为邋遢不修边幅的少年双目炯炯有神,就连映照在水中的倒影都似乎有这反射而来色熠熠精光——水,这就是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就是足以成为江海的溪流之水!
层波叠浪也不过是这小小溪流的放大,若从细微处观之,那所有的小水花都是对于浮萍水蜢虫而言的惊涛骇浪,溪流平缓处则是这些微小之物的波澜壮阔之江面海面。
许年如同发现了新的世界,就这样半蹲在溪流边将心神下沉至眼前的一方水波之中。
夕阳晚照之下反射云霞灿灿,一阵微风吹来便是波光粼粼,水流平缓处则又水平如镜,与方寸之地见水之气象万千,时间缓缓流逝,春日的太阳落下的天际,清濛的银月与神秘的赤月相继升上高空,月色下的这方天地更是迷人,银纱泻地红濛染彩,眼前的溪水呈现出别样的美感。
或许是感受到白天的暖风,晚间也有早春的小虫在水面上漂浮戏水,与微小处观之这便是那遮天之巨鸟,搅海之鲲鹏,许年的精神就在附在这看似平静实则从不曾平静的水面上,如同溪边之纤尘看着无边之大海。
日出日落,金乌玉兔交替了三次,依旧如第一次一样照耀着知守峰上的溪流之侧,此时水面上的蜉蝣已经过了三代,时间也已经过了三天,而溪边的少年仿佛魔怔一般盯着那溪水之中早就浸湿的画卷。
许年开悟的第一首神书是渡易水歌,他所用的本源五行之力是为水,此刻的他化作纤尘观水,化作蜉蝣观水,化作溪沙亦是在观水。
前生中在图书馆中读过几篇科学家的访谈文章,其语中直叹纵然世上科技日新月异,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愈来愈多,但是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从来都不及宏观,这也足见对于微观世界研究的不足与困难,因为微观世界中的变化是真正的刹那芳华瞬间便是沧海桑田,而这变化又是那么的不易被人们所关注所发现。
心神进入一颗纤尘,今日之我可还是昨日之我?
心神沉入一粒溪沙,明日之我可还是今时之我?
心神又附于那蜉蝣,随着微末之虫的翅膀在这浩渺的水面上飘荡感受着如江海般的波涛与巨浪,煌煌然中与脑海内不由得低吟一首古风: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第一次尝试从微小之物的视角观察这方天地的少年仿佛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
晨光之中搭乘着微弱蜉蝣身躯在水面上飞舞,赞叹那色彩艳艳夺目华美外衣,但是这只被附身了蜉蝣却又有了少年的一丝心神思想,当暮色降临时,察觉到蜉蝣生命力的渐渐消逝,这道心神竟莫名的溢满忧伤,身为蜉蝣应当如何安排其短暂的人生?时光所剩不多华美的双翅失去光泽,这道心神又是涌满忧郁,身为蜉蝣最终的归宿又将落在何处?
垂垂而死,心神离开这呆立不能动的微弱小虫,又附着到另一个刚刚破土而出的柔嫩蜉蝣之上,轻轻舞动着雪白的麻纹衣服,不禁又叹道生命之始,轮回又当在何处……
昔时华夏有孔夫子观水而叹时光流逝逝者如斯夫,今有异世界双月之下小小少年观水而寄神思与微渺之蜉蝣感时光易老生死轮回之天道。
不知不觉中,少年的定境内有一处乡村正在以肉眼的可见的速度恢复重塑着,残垣断壁或缓缓被替换成土坯墙、或渐渐的被砖瓦农舍所替代,村庄中的阵阵寒风蓦然之间转化为阳春三月的温煦和风,墙角的小草在抽芽,路边的野花在待放……
忽然在这万物复苏的春风之中,又传来几声清脆的儿童嬉闹声,转过那村口拔出新芽的老柳树,数个顽童头戴柳枝草帽正在追逐——
“老先生,您是从哪儿来?到村里要找谁?”
顽童语声笑意漾漾,双目骨碌碌转如黑色珍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眼前浮现出的幻境让许年心下一阵悸动,这是回乡偶书!不知不觉中回乡偶书的定境竟然已经恢复了!这是怎么回事?自己并没有进入定境啊?
眼前的画面依旧在移动,但是许年发现这一次的感受的与往日完全不同,既不是身临其境也不是俯身其中,而是类似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