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丈深处的东西是什么?还不快快如实交代!”许年的语气严肃,直指陈主事所担心之事,这也瞬间破掉了他欲要抵死抵赖的想法。

    这是人赃俱获啊!

    “小先生,你都知道了?”

    出乎许年意料的,被戳穿了底细的陈主事反而不再那么惊慌了,而且占了起来迎上了许年的目光。

    “不错,你虽知晓等下黑的典故,藏得隐秘,也藏得迅速,这么大批的兵甲转移也竟没惊动商队中人,但是,这逃不过我的感知……”

    呲的一声,许年抬手一道真灵化作的气刃点出正中陈主事掩在袍袖中的左手,随即但听哐当锐器的掉落声音,从陈主事袍袖中掉下了一柄匕首,紧跟着许年五指虚空连弹,陈主事全身顷刻间便只有眼珠能动了。

    “我本以为你能在对质之前向我自首的,看来我还是低估了你的心志,我给过你机会,只要你能在单通判查完所有车辆之前向我坦白,那么我就会在师兄和老师前来时为你分辨上一二,但是你没有,你一直都在硬顶着,以为没有人都察觉到你神不知鬼不觉就将兵刃转移之事。”

    许年在房间内边踱步边说着,“我猜那些马匪就是冲着这些兵刃来的吧,我估计你心里有数,那是对方想要黑吃黑,所以你那时候很慌张……”

    “刑讯逼供什么的,我是不懂,只能将你交给先生和师兄了,希望你能在他们来时吐露知道的一切吧。”

    许年坐在椅子上将一杯凉茶一饮而尽,那边被定身不能动弹的陈主事则是满目的绝望。

第275章 跳脱与沉稳的师生组合() 
在高远的太阳西落之刻,彤云密布的灰暗苍穹上忽然好似变得轻盈了些,再一细看原来是那酝酿了数日的大雪终于纷纷扬扬而下,那雪下得大了,若棉絮朵朵,如鹅毛飞扬、又似梨花乱舞,端的是丰年好大雪!

    此刻的潞安府驿站的天字号客房中,依然不见了陈主事,落座与紫漆圆桌旁品茗的是两名书院中,来人并非是如许年所想的祖白圭祖教习,而是当初许年初入陶朱台山门之时的接引讲郎余莫莫,另一人则是进学五年即将毕业下山的大师兄孔方。

    屋内火盘熊熊,小丫头在一旁伺候着茶水,许年面对自家先生和师兄自然是不再用装着病重的样子,也同样坐在桌旁。

    “好雪、好雪,好茶、好茶……”

    讲郎余莫莫摇头晃脑的品茗,样子一如曾经的那样不着调,“初如柳絮渐似锦,上衬瑶台下映月;唰唰数蟹行沙内,纷纷乱琼堆砌间;玉龙翻甲绕空舞,白鹤仙羽连地落;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烛生花!许年,我这首七言乱雪与潞安府中作,如何啊……”

    “甚好、甚好,好诗,好诗……”许年笑声中颇有些尴尬,因为这首仅仅字数上够得七言的诗,根本就谈不上什么七律的平仄及格律,不过早就知道余莫莫讲郎有些犯二性子的他,随口哈哈而笑。

    倒是想来端访稳重的大师兄孔方眉头一皱咳嗽出声,用一张臭脸表达着对自家先生的不满。也不知道这一个是性子跳脱的讲郎、一个是稳重持礼的弟子,如此两种完全不同的画风性格下山以来是如何沟通交流的。

    “哎,孔方,你看你们小师弟许年多会说话,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聊天上的功夫你可是要多学学,当然我这首诗也的确是写得好,我本来对自己还有所怀疑,但你看连能做出元一榜上第一仙之句的许年都说好啊,这定然是真的不错——再看看这刷刷数蟹对纷纷乱琼对的多工整、多匹配……哈哈,好……啧啧,好……”

    “刷刷数蟹不就是四处爬的螃蟹么。纷纷乱琼就是零落残花吧,这个意境可不算是怎么好……”大师兄孔方终于忍无可忍,对着还在那看着窗外大雪反复吟哦自恋的余莫莫,不顾讲郎和弟子身份的差距便是直接怼道。

    呃——论聊天是怎么继续不下去的,这就是由大师兄孔方演绎而出活生生的现场教学。

    “哈?哈哈哈……”余莫莫闻声也不着恼,只是忽然放声大笑,也不知道笑点在哪。

    看着自家先生和师兄的样子,许年表示无奈,好在余莫莫终于是止住了笑声将话题归到了正路上:“好了,这些就休提了,当然孔方你这几天还是要多和许年学学,总得是要带着你一起出行数月,想想就觉得好生个没趣……”

    “先生,这次下山处理完甲辰商队的事,不急着回去?”许年从余莫莫讲郎的口中听出些端倪,不由的疑惑问道。

    “那是自然,若是单轮这等小事还用不着我莫莫讲郎亲自下山,何况又多带了你这呆头大师兄,我当然是要让孔方开开眼界,活络活络心性,我琢磨着去草原上看看好些,极目原野天,心胸自然开嘛,再不成就带他去江南花花之地耍耍,啧啧……那里的小娘子好生水灵呢,与我元一中人又是一番不同……”

    “咳咳……”

    耳闻着不着调的余莫莫讲郎所言之语愈来愈不着边际,陶朱台大师兄孔方不理其言直接对许年解释道,“这次下山,我和先生只是经过潞安府,后面还会有台里之人前来接手,实际上这是我的结业任务,先生是我的任务监督人。”

    “原来是这样。”许年点了点头,心下了然。

    书院的结业任务就相当于许年前生大学的毕业论文一般,是对是否完成学业的一种检测,任务监督人就是学子的负责人、引导者、内容发布者。

    对天工馆学子而言大多数结业任务就是下山寻找材料打造一件唐阶神兵或衣甲或机关兽;对文韬阁学子而言就是自己完成一篇能都沟通唐阶以上天地灵气的文章;其他的各系根据所学特性或者特殊事件也各有不同,而对于陶朱台的结业任务而言,大多数是刺探消息、经营商队。

    按照许年的猜测,自己的这位大师兄定然是要去做那刺探消息之事,可怜一个端方厚道之人去做这等机密的活计,也不知道是不是台里教习、教谕故意安排的。

    “无趣、无趣,好生无趣。”

    见到两人不理自己,余莫莫将面前的茶水一饮而尽连连而语,顷刻话锋一转又是到了上前为他斟茶的小丫头身上,“许年,这次你下山原是个去青龙山寻物的苦差事,不曾想却是有红袖在侧——不,罢了,唔,长大之后勉强算是红袖,当真是好福气,我听说在书院之时就有甘露院你的一个女同年倾慕与你呢,眼下这情况我要不要告知你的那位女同年呢?”

    “咳……”许年此刻正在喝茶,忽的听见这般毫无师长之尊的八卦说法,差点没有将入口之茶给喷出来,“先生,话可不能这么说,这位小秧姑娘身世可怜,还是那位陈主事安排在我身边的,若是我不接受,那就要赶她走,一个小姑娘怎好在寒冬腊月里活下来……”

    “唔,还有这回事?这我倒是不得而知了,好啦,放心我不会告诉你那红颜同年你在外面还有个红袖丫头的。”其实余莫莫的这番话就是为了让许年接话,此刻目的达到,自然不在纠缠于这一点,只是他这话里话外之言总是有些无奈的让人恨的牙痒。

    犯二讲郎下山之后依旧是不改书院时的作风,也或许是这几日和木讷沉稳的大师兄在一起没人聊天憋闷的狠了?

    许年又端起茶杯轻轻品茗之际,看着眼前这般情景猜测到。

    虽然有些无奈和犯二,但熟悉的书院来人还是让许年觉得心安和温暖。

第276章 潞安府辞行() 
却说这隆冬大雪之夜,书院陶朱台的余莫莫讲郎和即将结业的大师兄孔方两人来到潞安府驿站许年所在的客房中秉烛夜谈,所谈者以孔方结业之事为主,那陈主事里通敌国走私兵甲之事倒成了细枝末节,因为以余莫莫这等书院讲郎的眼界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比培养弟子门生更加有趣、更加重要。

    这种观点,作为家国之辨根深蒂固的前生华夏儿女自然是不敢苟同,但这书院权威实际上凌驾于皇权的现状也让许年不得不理解。

    余莫莫和孔方只在潞安府停留了一夜便告辞一路向北而去,和许年的经由冀州通往青龙边关之路不同,他们二人的路线是经由并州北上大同出关进入草原。

    当然余莫莫也带来了书院对于这次商队易安原遇袭和陈主事夹带兵甲之事的处理办法,不过详细的事情仅有郑大有知府和单通判知晓,并不会通知给潞安府的寻常官员们,只有那份大宋中枢下发的清扫境内马匪,加大打击力度的公函在几日后到了潞安府官吏们的书案上。

    虽然陈主事被秘密抓捕审讯,事实上已经犯了院规国法,但陈主事的名字根本没有在公函中出现,这件事就此落幕,既维护了书院的名声,也打击了里通敌国的这条线路,这样的接过也算是不错。

    新来的商队主事姓刘,这位刘主事作为书院陶朱台旗下商队的老人,是个熟稔世情事务的人精,在短暂的交接之后就知道自己的前任之所以被查了个底掉,没能逃脱一难全是由于这少年的神通,当下对待许年极为热络,就连他身边的小丫头冯小秧也是一口一个小秧姑娘的喊着,毫无半点轻视之意。

    这种状况许年看在眼中,并不做置评,因为这在这个世上极为平常,土财主的门房和宰相的门房地位能一样么?不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翻版嘛。

    商队中悄无声息的换掉了一批掌柜和伙计,甚至连商队护卫都只剩下了那位双锤统领所帅良的八人小队,对于商队的换血在人们刚刚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且即将再次启程了。

    ……

    “单大哥,后会有期。”

    潞安府北城门外的长亭旁,一长溜七十余辆马车排成了长队,人数虽多但纪律严明并没有喧闹,也没有马匹的嘶鸣,许年所乘坐的马车外,是国字脸单通判一行人,此刻的少年双手抱拳正向着这位身负正气且实干的官员辞行。

    “小兄弟,这一路行来,有幸于途中遇到了你,无论是马匪之战还是这次的兵甲之事,单某能保全自己都是仰仗了小兄弟,那日与小兄弟的一席话,也让我如醍醐灌顶,知晓了自家的缺点,此时此刻,单某恨不能早日相见,把臂言欢;恨不得每日相见,早晚请教。”

    在陈主事失败之后的日子里,国字脸的单通判又来寻找许年知晓陈主事藏匿兵刃的细节问题,那次许年有感于前生海瑞海刚峰的遭遇,以前贤之鉴化作元一藏书楼藏书之故事增加说服力,劝诫单通判莫要一味地凭借胸中一股浩然正气便刚强硬拼,而是要在保持本心的基础上讲究策略,如此才能将自己的能力和抱负发挥,而不至于是在刚猛无前的路上转个头破血流、戛然断裂。

    不知是因为许年元一学子的身份还是那故事出自元一藏书的背景,单通判听了进去,并有相逢恨晚之意,也因此才有了今日临别之言。

    “小兄弟,谁是谁非,我的胸中自有一杆秤,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的心下也自有考量,我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此去青龙山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这个短袄是你嫂子连夜缝制的,暖和又不影响活动,你拿着——诶,不要说不,这个衣服和你的身材相仿,你嫂子可是问过小秧姑娘要的尺寸,你要是不要,我家也没人能穿,总不能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