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长风-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苏省秘书长陈方仁则表示:“我们江苏省鱼水之乡,早有准备!可以出十万兵员。也可以出几十万石大米,但是大方针不能乱!张步云这个心眼太多,咱们被坑过不止一次两次了!”
    最困难的是海军司令陆达,他在会上表示:“我军新建各舰,至少需要下半年才能服役……眼下的海防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丁宁是被张步云点了名字,她个人没意见:“不过六个骑兵团着实太多了,我们就那么几个骑兵团,还是这么多年辛苦经营起来的,如果这一次作战有失,以后山东的防务有可能吃紧了!”
    柳镜晓笑道:“战火绝不能波及到山东。这是原则问题!骑兵团可以先到德州现说!”
    张步云点名抽调的三个师都是柳镜晓地基干部队,苏雪二十三师还好,其余两个师都是旧定边军发展起来的最基本部队,装备最精,人员最多,战斗力也最强,至于骑兵司令部的六个团,丁宁的骑兵司令部虽然总共只有十二个独立骑兵团的规模。这次倒是要抽走一半。
    淮海省长李何一是个实在人,他没有什么才干,就是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这次张步云实在要得太多了……五万名步兵,六千名骑兵。看起来不多……可是我们最基干的部队也全在里面。若是有失,以后防守山东有困难了!”
    自烈风入侵以后,柳镜晓当即进行了一次总动员。现在联军的陆军总兵力共有三十五万人,心外还有数十万名经过训练的预备役人员,但是可以机动的野战部队也就是十五万左右,张步云要把最精锐地三分之一拿走。特别是把淮海的省军骨干苏雪师弄走,李何一自然不愿意。
    大伙儿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特别是不少将领都认为张步云连个空头承诺都不给,太不够意思了,最后郭俊卿说道:“镜晓,你的意思怎么样!”
    柳镜晓轻叹一声,才说道:“张步云一月份就来电让我出兵了,对我说‘烈风军锐气已失,我军战意浓烈,就等联军一至扫平寇军,事后以河南河北相许’……甚至对我说,只要我肯出兵,这地盘马上就可以让出来!”
    “我想着这河北河南的地盘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心里想着答应他,可是心下总放心不下,最后一月份趁着和琼音度蜜月的机会,到北方走了一趟……”
    李何一抢先道:“师长,您什么时候去的?咱们怎么都不知道啊!万一出了意外可怎么办?”
    柳镜晓没回答他地话,只是说:“还是记得陈震龙吗?”
    “记得记得!当年就是他和我们一起守住了林西城!”
    这陈震龙是瑞军的统领,身兼热河护军使之职,当年林西守城是卖达大力气,这近十年来屡屡更换旗帜,但他的瑞军仍是盘据热河,成为各方都要笼络的对象,柳镜晓说道:“我北上,第一个就是想见见他……好歹也在一起血拼过……”
    说着柳镜晓竟掩不住满脸地捻:“我实是没想到瑞军竟不堪到了这个地步……”
    一众将领官员听出味来了,司马勘问道:“现在瑞军还堪战吗?”
    “我们那时候瑞军虽然二十营不到,尚可一战,说到战斗力,未必比我们那时地定边军弱!但是把那时候的定边军拉到现在的热河,我保打包票能横扫全热河!”
    陆达一惊:“竟是到了这种田地?”
    “我亲眼去看过了,一个边队名册上有八九十人,实数有个三四十人就不错了……连长以上有公馆,可以把五六个士兵拉去使唤,盖房子做苦力,什么都成,一个排长有两个马牟……营房里面半个月都不点名,天知道有多少实数!听他们说挂个名地土匪倒有不少,做了案件之后便进军营躲躲……”
    柳镜晓又是一声长叹:“这种部队,不要说打战,就是行军都成问题……恐怕就连那些福建民军都比他们强……哎,现在是六十个营的瑞军,根本比不上当年不到二十个营……”
    司马勘笑道:“师长……您带着木夫人到处转,还不怕遇到打动的?”
    柳镜晓直摇头:“所以我见情况不对就加带人手了,身边不带一个警卫排,我根本不敢离开大路……我是连见一见陈震龙的心思都死了!”
    陆达问了句:“其余地部队怎么样?”
    柳镜晓绝望地说了句:“差不多!就林一尘的部队好点,可是失了东北之后,要饷没饷,要弹药没弹药,要补给没补给,士气着实不高……”
    郭俊卿明白了柳镜晓的意思:“镜晓你的意思是,我们最好还是别动?”
    柳镜晓没说话,倒是段智洁替他说了:“现在派部队去,那是肉包子打狗,恐怕会被张步云他们牺牲掉,我们最好还是慎重起见……”
    但是战局变化实在太快,三月三日,烈风骑兵第四旅团先头二十八骑已突入承德,仅仅十二天时间,热河已大部沦陷。
    瑞军的战斗力十分低下多半是不战而溃,撤到热河境内的东北义军也是扰民有余而不能作战,烈风遇到的唯激烈来自于龙文美这只王自齐旧部,这支部队本是杂系,战力不强,但是龙文美总算干出一辈子都值得纪念的事情,他在赤峰一线仓促占据阵地抵抗,面对烈风军两个旅团及陈升部的进攻,相持达七昼夜之久,毙伤烈风军千余人。
    在绝对优势的兵力威胁下,他才被迫转移猴头沟门一线占据新阵地,继续利用地形与烈风军作战达十余日,这一役友军在背后捅刀子,义军全是一战即溃,只,当地人民送粮送水救护伤员,情绪十分热烈,龙文美自语:“友军不友,义军不义,都不及热河的人民……”
第四十三章 四月八日
    共和九十六年四月八日。
    共和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天,按历史学家的说法,“新共和之起始,旧共和之终结……”
    但就历史事实而言,这一天离旧共和政府的正式解体尚有六个多月,而离丁静正式率领内阁宣誓就职更是有着一年半之久,但是历史学家仍是坚持他们的看法:“旧共和,就在这一天宣布了他的结束……”
    展望这一天,长城内外共发生了数件大事。
    第一件事便是十六师的不预期崩溃。
    作为禁卫军的骨干师之一,十六师的建立虽然晚于十四师和十五师,但是这个师的部队都是上述两个基干师抽调出来的老部队,长年以来编制足,素为禁卫军劲旅之一。
    但是十六师却在古北口崩溃,而时间仅仅为一个上午,这是共和军事史相当诡异的一天。
    战前禁卫军统领周阳对于战争的判断是烈风军将进行短期休整再继续发动,但事实并非如此。
    周阳之所以作出这种判断的原因在于热河作战中,烈风军第六师团发生极其严重的冻伤减员事件。
    鉴于全套防寒装备十分笨重,临时负责六师团行动的千望神度少佐
    基于过去二十年的气象调查结果,认为设有装备防寒头巾、防寒帽、战开帽、防寒外套、手套等全套防寒装备。
    六师团在高唱着“讨匪行”的战歌中,向热河进发。遭遇了四十年最寒冷地一个三月下旬,根据烈风乡土史的记载“酷寒零下将近三十度,我乡土部队意志高涨,但是无法抵御凛冽的寒风”,根据《六师团史》记载,仅都城联队右纵队二千八百名四百五十名中有百分之四十计一七七名冻伤,两大队共计二四六名兵员入院救治。
    这一事件的损害,仅仅次于共和九十四年初烈风人的“八甲田山事件”,在战争即将来临的背景下。烈风军为了适应在东北方面的作战,频繁进行耐寒演习,共和九十四年一月二十三日,位于青森的步兵第五联队第二大队第五中队二百一十名-弘前的兵员输送演习。
    结果该中队在八甲田山一带遭遇空前绝后地雪灾,二百一十名中一九九名死亡,幸存者也多数留下残废,另一方面弘前出发的步兵三十联队三十七名官兵的行军训练取得了成功。此次事件是烈风历史最大的一件演习悲剧。
    有趣的是,这次事件也与千望神度少佐有着间接关系。“奇迹之男”千望少佐曾制作了一次演习预案,结果这份预案在寒冷的一月份被甩。这个中队不幸成了牺牲品。
    但无论如何,烈风人发生较严重地冻伤是一个事实,而龙文美的苦战也给烈风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在撤退中龙文美也不忘吸收广大部队参战。陈震龙的一个骑兵旅、奉军的两个步兵旅就被龙文美空手套白狼吞并了,在战斗中即进行了吞并整顿,结果部队的战斗力大有提升。虽经苦战撤退,烈风人受到地损害似乎不轻。
    因此禁卫军对于烈风军有着错误的观点,而十六师地师长,禁卫军的香帅那位更是有了极其特殊地想法,他认为:“柳镜晓凭一所朱雀的几十名学生和几百人枪,打下了东南七省的地盘!而我现今领兵数万,自然要干得比他漂亮,这样才能抬得起来!”
    禁卫军当即在北京设立军校一所,学制为两周,培训排长以上军官,香帅大有欲望将整个禁卫军变为自己的铁桶江山,四月八日,就是这个变革中地一天,军校的毕业典礼在香山举行。
    为了这个典礼,禁卫军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各部的副排长以上军官全来参战,此外一些老班长也参加了战斗,香帅的兴致很浓,他在会上振臂高呼:“弟兄们!咱们出人头地的机会刭了!柳镜晓算什么?他不过就是几十个学生兵,可现在那些学兵哪一个不是师长团长,有些人甚至已经执掌一省了!现在大伙儿跟着我干,我不会亏待了大伙!请大家放心,你们只要肯听我的话,保证升官发财没问题……”
    典礼之后,香帅亲自操办了大型宴会,饭菜丰盛酒水不限量,军官吃得十分尽兴,如此不少人划起拳了,还有不少军官轮流敬香帅一杯,或祝他事业有成,或祝他早日腾达,香帅喝得尽兴,粉脸上已经通红了,这时候又有人走将上来,香帅拿起酒杯笑了笑,却听到了一个胆战心惊的消息:“烈风人向长城线全线发起攻击!”
    非但是烈风人,就连铁勒索里温支队也参加了战斗,长城线一带全面告急,后面不少军事史学家称赞的古北口保卫战,实际只打了一天,凌晨接战,中午溃退,下午十六师已经退出了古北口。
    失利的关键在于没有足够的军官指挥,部队找不到上级,只能各自为战,当时一个连队班长以上的干部不到三人,有个别连队甚至连一名干部都找不到。
    灾难……完全是一场灾难,十六师在这一天就损失了一半的兵员,而第二天,仓促赶来增援十六师的十四师。
    禁卫军地最基本部队,在行进中遭遇烈风军的密集攻击,双方殿开对攻战,虽然十四师曾将烈风的二师团米田支队包围,战斗的结果是米田支队几乎全军尽没,被缴获火炮六门,步枪三百枝,俘虏六十多人,但是十四师也遭受绝对优势烈风军的袭击。在两天的战斗中整个十四师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禁卫军的灾害持续了七天,另一个骨干师十五师的下场也不美妙,总共损失了四成的兵力,在长城线一线布置地禁卫军各部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全跨了……”
    事实证明,没有足够的军官指挥战斗,部队的战斗力将削弱。但是长城线上的灾难,比起四月八日北京城内的事件,恐怕只是小事一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