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真的只是个帮手。”西门庆喊冤道,“你兄长从入狱到被害死都是知县大人一手安排的,你想想看,我只是一个商人,怎么能指使动县衙的差役呢。”

    “那知县的账我自会去清算,今日只谈你的事情。”武松压了压刀刃,恨声道。

    西门庆一听就知道不好,这武松怕是不会放过他了。

    “我如今已是官身,你杀我就是造反,就是和朝廷作对。”西门庆威胁道,“我和丞相府的大公子是好友,你杀了我也逃不掉官府的追捕。”

    武松面无表情,目露凶光,对这种威胁毫不在意。

    “我家中有万贯家财,都可以给你。”西门庆见威胁无效,乞求道,“还有诸多妻妾,只要你放我一条生路,尽管带走。”

    “我只问你,那太尉府衙内是不是主谋?”武松看西门庆心神已乱,这才道出来意。

    “太尉府衙内?”西门庆一脸茫然,忽然想到这或许是一根救命稻草,也顾不上其他,慌忙说道,“对,对,他就是主谋,是他指使我害死你兄长的,我是被逼的啊,你该去找他报仇才是。”

    武松冷冷的看他一眼,心中已经知道了答案,这件事想来真的和高强无关,而是西门庆和阳谷县知县自作主张。

    西门庆看到武松冰冷的眼神,知道自己的死期不远,他要做最后的挣扎,于是猛地从木桶中起身,用桶中的温水泼向武松的面部,同时大喊救命。

    武松早就防备着他,手中钢刀向前一送,刺穿了西门庆的心脏,再猛的一拔刀,鲜血喷涌而出,落到木桶内,把洗澡水染成了艳红之色。

    西门庆张了张嘴巴,想要说些什么,却没能说出口,而是坐到了木桶内,头一歪,就此死去,他的双眼圆睁着,未曾闭上。

    他不甘心,奔波了那么久,好容易能够作官了,就要有美好的前程,想不到却死在了一个莽夫之手,他当初害死武大郎的时候,不会预料到今天的结果。

    西门庆的喊声已经惊动了外边的人,武松不敢逗留,而是用手蘸着木桶内的鲜血,在墙上写了几个大字。

    杀人者,清河武松。

    他既然是为兄长报仇,就要让人知道自己,否则如何能算是报仇,偷偷摸摸,杀了不敢承认不是他的风格,冤有头债有主,若是西门庆的家人要报仇,那尽管来,来一个杀一个,这就是武松。

    他丢下刀,打开房门,走了出去,不去管周围房间内的动静。

    武松出了客栈,来到长街上,这时才听到客栈内的惊呼声,他没有回头,而是混入人群,朝着东京城外走去,他要回到阳谷县,再去找那知县大人的麻烦。

    他知道这一次又要踏上逃亡的道路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就放心的去吧!() 
高强得到消息赶到客栈的时候开封府的衙役已经走完了程序。

    这是一起典型的寻仇杀人案件。

    受害者的身份清楚,杀人者也留下了名号,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没有什么可查的。

    那个跟随西门庆来东京城的小厮是他的亲信,自然知道武松是谁,也参与了陷害武大郎的事件,如今西门庆被害,那小厮惊吓过度,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了开封府的衙役。

    开封府的衙役懒得管这种小地方的仇杀,凶手杀人后估计早已逃出了东京城,除非是上面重视,否则想要抓到的几率不大,不过事情总是发生在他们的管辖范围,还是要发出缉捕文书到各地缉拿武松。

    至于西门庆这边,要通知其家属前来,早点收殓安葬了事。

    衙役走后,高强才赶过来。

    他早就接到了消息,原本是不想来的,武松杀了西门庆,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他,这个时候不能四处乱逛,留在太尉府无疑是最安全的,等着官府把武松抓捕归案就好了。

    当然他也知道官府靠不住,还是要靠自己。

    于是高强就把时迁等人叫过来,商量接下来几日的安保措施,来防范武松的暗杀,话说到一半,他突然发现那个叫宋二郎的门客不在下面,就随口问了一句,这人是生病了还是怎么的。

    时迁一听不由得尴尬起来,那位宋二郎从昨晚出去就没有回来,也没有留下口信,就这么消失无踪了,如此的无组织无纪律。

    宋二郎可是他带回来的人,让他不好向高强交代。

    时迁说完,高强心中一惊,宋二郎,武二郎,还真是傻傻分不清楚。

    他想起宋二郎的容貌,倒是一个面相凶狠的汉子,既然心中有了怀疑,他便开始调查那位宋二郎这几日的行踪,不查不知道,他竟然发现潘金莲到大相国寺上香的时候这个宋二郎竟然是随行护卫。

    他找到潘金莲,询问当日的详情,那个宋二郎有没有什么异常,潘金莲一脸迷茫,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只大概说了一番自己和丫鬟的对话。

    高强又找到和武松一起到大相国寺的那位门客,包括时迁和武松闲谈的内容,各种线索汇总起来,得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

    难道就因为这样武松便相信了我是无辜的?

    如果武松认定了他是主谋,那应该第一个杀了他,因为武松一旦先杀了西门庆,就会引起高强的警觉,此时武松没有先杀高强,而选择杀了西门庆,这说明武松已经打探清楚了。

    更何况武松没有返回太尉府,也从侧面证实了此事,否则杀了西门庆后武松还是有机会杀高强的,只是逃走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真是够侥幸,高强暗自想到。

    不过一想到武松在他身边晃荡了好几天他就头皮发麻,他的凌波微步还没有大成,若是武松突然出手击杀,他很难幸免。

    以后招收门客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能再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了。

    有了以上的猜测,他就暂且放下心来,准备去看看西门庆,顺便也了解下情况。

    高强一出现,西门庆的小厮就扑了过来,痛哭失声。

    自从昨日西门庆遇害,这小厮就让人挨家挨户的通知西门庆在东京城的好友,也是西门庆往日里结交的朋友,包括丞相府和太尉府。

    这是高强能够快速得到消息的原因。

    可没成想那些往日里和西门庆称兄道弟,喝酒嬉闹的好友一听说西门庆死了,还是因为江湖仇杀,一个个的推脱起来,都怕沾染上是非。

    他们平日里把西门庆当成地方上的大财主,愿意和他结交不过是想着他的钱财,都是些酒肉朋友,而蔡攸和高强一样,都有所顾忌,不愿露面,只派人盯着事态的发展。

    此时高强愿意前来是因为利益攸关,他想确认武松是不是离开了。

    那小厮一日间体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里又是东京城,他人生地不熟,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见到高强还能仗义前来,这才落下泪来。

    高强看了看案发现场,墙上的血字还没有抹去,西门庆的尸身还在房间内,没来得及入殓,客栈的老板正冷着脸招呼人打扫,在自己的客栈里发生凶杀案,晦气不说,还影响生意。

    时迁和石秀询问客栈内的客人,经过交叉比对,确认杀人的武松正是他们结交的宋二郎。

    事情弄清楚了,人死为大,不能显得太过无情,高强找人收殓了西门庆的尸体,暂且寄放到寺庙内,毕竟官司还没有完结,最终还是要运送回阳谷县西门家的祖坟安葬,这是这个时代的传统。

    那小厮谢过高强,准备回到阳谷县报信,请家中的主事人过来接西门庆回去。

    这倒让高强想起了当初在阳谷县遇到的吴月娘来,他向小厮一打听,知道吴月娘已经是西门庆的正妻了,而西门庆只有一个先妻陈氏留下来的女儿,也就是说西门庆没有儿子,这份家产都会落到吴月娘的手里。

    小厮摇头苦笑,这可不一定。

    西门家族在阳谷县盘根错节,西门庆还有远房的叔伯兄弟,一旦得到西门庆过世的消息,再加上西门庆没有儿子,那些人绝对会来抢夺家产,这种事情并不鲜见。

    “衙内,主人平日里和你最为交心,还请衙内替主人做主。”小厮跪在地上恳求道。

    高强装模作样的想了想,最终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派了太尉府的一个护卫跟着这小厮一起回到阳谷县,有了太尉府这块招牌,想必没有人敢争什么家产了。

    他之所以这么尽心,首先是吴月娘的原因,毕竟当初有一份露水姻缘在,他还记得吴月娘的动人风情,不介意帮把手,其次就是西门庆的家产,他不缺银子,可谁会嫌银子多呢,反正西门庆已经死了,这笔家产与其便宜别人,不如落入他的口袋。

    西门老兄,你就放心的去吧,你的妻女和家产我会帮你看管好的。

第一百二十八章 梦郎和梦姑的故事() 
西门庆的死在东京城没有掀起什么波澜,他不过是一个地方上的小人物罢了,东京城百姓的日子还是照样进行着。

    高强在防范了几日后也放下了戒备,他发动人手在东京城查找了一番,得出的结论是武松应该是离开了东京城。

    危机解除,生活回到了正轨。

    年关将近的时候,道士王仔昔向皇帝赵佶提出象征皇权和国家昌盛的九鼎不应该放在外边,而应该放到皇宫内,如此才能真正的让国家长治久安。

    这里说的九鼎可不是上古时期大禹铸造的那九鼎,那是古物,早已不知所踪,这里指的是皇帝赵佶命人铸造的九鼎,属于这个时代的高仿品。

    因为九鼎象征着九州,代表着皇权,所以有很多皇帝都曾铸造过九鼎,以此彰显自己是天命向所,久而久之,不知道有多少九鼎出现过。

    赵佶是个赶潮流的人,他花费了二十二万斤黄铜铸造九鼎,还装饰上黄金,并建造了专门存放的宫殿,这座宫殿叫做九成宫,内有九室,安放九鼎。

    他这还算是小手笔,当年武则天铸造九鼎用了五十六万斤黄铜,安置在通天宫内。

    王仔昔建议赵佶把九鼎从九成宫移到皇宫内,不要分开放置,而应该放在一处,如此才能对国家更有好处。

    这当中牵扯到风水之说,反正王仙长忽悠了一通,赵佶也就相信了,就让蔡京当定鼎仪礼使负责迁移九鼎的事宜。

    这和算命的说你家里要摆一缸金鱼才能消灾避祸是一个道理。

    王仔昔和蔡京不过是利用皇帝赵佶信奉道教来迷惑赵佶罢了。

    作为道教的狂热信徒,皇帝赵佶的确有点走火入魔的趋势,他已经不把自己当皇帝了,而是教主道君,和大臣们商议政务的时候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会请道士算卦来决定这个政策是否执行。

    也就是说朝廷政务竟然由一个道士来做出最终裁决,不得不说是极为胡闹的行为。

    王仔昔则借机参与了朝政,可以左右皇帝陛下的想法,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更加受到官员们的追捧。

    王仙长知道自己的权势来自于赵佶,他不能失宠,为了吸引皇帝陛下,他还根据赵佶的喜好设计出了一些新游戏。

    他提出为了配合皇帝陛下的修道大业,宫中的妃子也应该修道,否则只有皇帝陛下一人修道有什么意思,既然有道君,自然也应该有道妃,到时候陛下和妃子们一起成仙岂不是更好。

    这个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