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怎么也不会把武大郎和武松联系起来,毕竟两人的相貌体型相差太大。

    更何况他和西门庆合谋害死武大郎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他早已忘在脑后,谁让武大郎只是个小人物呢。

    武松在阳谷县做了捕头,抽时间回了一趟清河县向兄长报喜,没想到老家的街坊邻居都说武大郎已经搬走了,还娶了个美貌的媳妇叫潘金莲,因为不堪当地浪荡子的纠缠才无奈远走他乡。

    更有人告诉武松,几个月前有人来询问过武大郎的事情,应该是从隔壁阳谷县来的。

    这是西门庆找人调查武大郎底细时留下的马脚。

    于是武松返回阳谷县进行调查,这一查就查出了麻烦。

    他本身是捕头,也没想到武大郎已经遇害,就让手下的官差帮忙在阳谷县寻人,他手下的官差听了武大郎的相貌和所做的营生,顿时想起几个月前的事情来,其中有两人正是在牢内害死武大郎的真凶。

    这两人心中恐慌,赶忙把事情报告给了知县大人。

    阳谷县知县也想不到事情会如此凑巧,他又爱惜武松这个人才,就命手下的书吏把有关武大郎的文书全都封锁起来,又想找来西门庆商议,毕竟当初他们做这件事是为了东京城太尉府的那位衙内。

    然而西门庆不在阳谷县,而是去了东京城。

    第二届蹴鞠大赛就要开始了,西门庆到东京城还是想走动一番,找找门路,他逢年过节都会派人给蔡京等东京城大佬们送上厚礼,如今亲自上门,更显诚意。

    人情往来便是如此,只有常走动才能更亲密。

    阳谷县知县没奈何,只能先拖着,并让人守住口风,不能把武大郎的事情泄露出去。

    就这样,武松被蒙在鼓里,手下的官差都说阳谷县没有武大郎这个人,还想尽办法阻止武松自己去探查,如此一来,连武松也觉得兄长或许并不在阳谷县,而是搬迁到其他地方去了,他渐渐的松懈下来。

    但事情往往在不经意间峰回路转。

    当武松不想去探查的时候却意外得到了消息,一个小贩悄悄的找上门来。

    这小贩正是郓哥,他和武大郎相熟,还曾替武大郎收敛尸身,武大郎也曾把武松的事情告诉过他,武松可是武大郎的骄傲,于是当打虎英雄的事迹传开之后,郓哥就留了心,想知道这个叫武松的英雄是不是武大郎的弟弟。

    他在暗处观望着,打听着。

    这武松也是清河县人,也要寻找兄长,他兄长身材矮小,卖炊饼为生,有个浑家叫潘金莲,所有的线索都对上了,此人正是武大郎流落在外多年的弟弟。

    别看郓哥年龄不大,为人却十分谨慎。

    因为害死武大郎的正是本地知县和恶霸,还可能牵扯到他不知道的大人物,而他只是一个小贩,家中还有生病的老父亲要养活,一不小心别说是他自己,恐怕连武松都不会有好下场。

    可他又不甘心,不甘心武大郎就此含冤而死。

    当他看到武松不想再找武大郎的时候,就冒险走了出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武松。

    武松听罢,正如心头响起一阵惊雷。

    他不曾想到兄长已然惨死,而害死兄长的正是赏识他的上司和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官差们,这些人伪装起来混在他的身边,一旦撕破脸面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和噬人的獠牙。

    ;

第一百二十章 躺枪() 
武松在郓哥的带领下来到武大郎的坟墓前,祭奠一番,然后他就让郓哥离开了,接下来的事情牵连太大,他不想把这个小贩卷入其中。

    事情到底如何还需要调查清楚。

    关键是那二百两银子的来历,这件事武大郎对郓哥说的含糊,没有交代清楚,武大郎不能说这是卖老婆的银子,所以武松也弄不明白,但他相信兄长的人品,武大郎是个本分的人,绝不会去偷西门庆家的银子。

    还有潘金莲的去向,只有找到潘金莲才能知道当日事情的真相。

    至于西门庆和知县大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要查明,是主谋还是帮凶?那个带走潘金莲的公子哥是谁?

    种种疑团困扰着武松,他不动声色的继续当着捕头,却在暗中查访起来。

    他先是在县衙内以审查旧案为由想要找出审讯武大郎的文书,县衙每次上堂审问犯人书吏都会记录在案,以备日后查验。

    可武松翻看了这一年的案宗,唯独没有武大郎的那一份,这让他更为起疑。

    他来到阳谷县紫石街武大郎原本的住处,那里早已有旁人居住,街坊们倒是还记得武大郎的事情,主要是因为潘金莲的原因。

    事情有了眉目,武松心中也有了计较。

    他置办了一桌酒菜,请了平日里相好的官差喝酒,算是答谢他们平时的照顾,众人不疑有他,大家吃吃喝喝的倒也快活,等到酒足饭饱之时,武松开始说起了武大郎的事情,气氛顿时僵冷起来。

    他早已关了门,把腰刀放在酒桌上,冷冷的望着众人。

    众人知道他是打虎的英雄,武功了得,被他这么瞪着心中发寒,直冒冷汗,也不敢反抗,在这种威胁面前,终于有人承受不住,道出了实情。

    他们不过是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罢了,没必要为此赔上性命,关键人物是知县大人和西门庆,还有那位来自东京城的公子哥。

    武松第一次听到太尉府衙内的名号,在心中记了下来。

    他放了众位官差,找到了阳谷县知县,知县大人知道事情隐瞒不住,就把责任全都推到了西门庆的身上,这都是西门庆为了讨好太尉府衙内才陷害的武大郎,他也不敢得罪太尉府衙内,这才做下错事。

    此时西门庆已经去了东京城,不在阳谷县内,倒也无法反驳。

    阳谷县发生的事情终于弄清楚了,那么接下来就要去东京城查探了,武松要见一见自己那位从未谋面的大嫂,问问这女人的想法,到底是自愿跟着那位衙内走的,还是被逼无奈才离开的。

    他辞掉了阳谷县捕头的职务,提着一根哨棒,朝着东京城而去。

    就像当初上景阳冈打虎一样,无论面对的是猛虎,还是东京城的太尉府,他都要走上一遭,只为了寻一个公道。

    高强还不知道自己躺枪了,被武松惦记上,他正在接待西门庆。

    由于第一届蹴鞠比赛影响比较大,第二届也就顺理成章的展开了,那个蹴鞠司还没有被撤掉,而且准备工作比第一届还要充分,规模也更大。

    西门庆在第一届蹴鞠比赛中表现不错,算是老队员了,有参赛的经验,就随着蹴鞠队来到了东京城,这几日正忙着到各位熟识的官员府上拜访,无论那些官员见于不见,他都要留下自己的名字。

    礼多人不怪嘛!

    其中的丞相府和太尉府是他主攻的目标,丞相府的蔡攸和太尉府的高强和他关系都很好,他打算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弄个一官半职回去。

    和西门庆一样有上进心的还有高强,高强从童娇秀那里得知蔡京有意让他出任苏州知府一职后,就开始琢磨起来。

    苏州倒是个好地方,就算以后金国打过来也过不了长江,如果想要安排后路的话,苏州和杭州无疑是首选,不过方腊起义之后首先攻占的就是杭州,还把杭州当作大本营,杭州在未来几年是个战乱之地。

    那么不如在苏州先打好基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然苏州是朱勔的地盘,或者说整个江南一带都是朱勔的势力范围,不过高强不是和朱勔争地盘,只是稍微在苏州发展一下自己的势力罢了,两人之间在大方向上没有矛盾,至于小摩擦倒是好协调。

    想通了这点,他就积极的行动起来。

    这是官场的基本生存法则,不能只“等靠要”,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要以为蔡京会举荐你,你就可以安心睡大觉了,一个知府的职位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不到朝廷发出政令之前都存在着风险,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突然冒出个搅局者,高强的资历又不太够,就只能早做准备了。

    他一方面让童娇秀继续关注丞相府的动向,一方面加紧了和蔡攸的联系,而且更加卖力的替王仔昔造势,只有王仙长早日得到皇帝赵佶的赏识,成为赵佶身边的宠臣,他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终于在十月下旬,嵩山道士王仔昔得到了皇帝赵佶的接见,两人坐而论道,相谈甚欢,皇帝赵佶赐王仔昔“冲隐处士”的称号,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来自嵩山的道士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辽国和金国的战争出现了戏剧化的逆转。

    辽国皇帝耶律延禧率领数十万大军准备和金国进行大决战,可两国的大军还没有碰面,辽国的大将耶律章奴发动叛乱,准备立燕王耶律淳为辽国皇帝,耶律延禧只好撤军先平定国内的叛乱。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趁着辽国内乱的时机率兵冲杀,大败辽军,不仅保住了刚刚建立的国家,还给了辽国致命的一击,撕下了辽国貌似强大的面纱,露出其虚弱的本质来,从此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止女真人的崛起了。

    消息传到东京城,皇帝赵佶心情愉快,蔡京趁机提出让朱勔重返江南剿灭明教的妖人,皇帝陛下不顾太子赵桓的强烈反对,答应了下来。

    赵桓对此极为愤怒,当初是他派人把朱勔赶下台的,如今朱勔不仅活蹦乱跳,还安然无恙的回到江南,这显然是在打他的脸。

    既然无法阻止朱勔重返江南,那么太子府就要在苏州知府这个职位上争夺一番了,这是为了争一口,不能让朝中大臣觉得太子软弱可欺。

    如此一来,蔡京提议的高强成了双方交锋的重点,高强的资历是个软肋。

    他又一次躺枪了。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浮华的时代() 
朝堂上蔡京和太子的争锋高强无法左右,他最多是敲敲边鼓,至于最后事情成与不成还要看皇帝陛下的意思。

    太子不是有意的针对高强,只是要和蔡京争一口气,当然如果高强和太尉府能投靠东宫的话,那太子赵桓绝对会热烈欢迎。

    可以太尉高俅谨慎的性格,绝不会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偏向某一方,于是高强外放苏州府的事情就暂且搁置了。

    高强对此倒很淡然,该争取的时候争取,争取不到也没什么,下次努力就是。

    他对西门庆倒是有点头疼,这位阳谷县的小恶霸是来求官的。

    宋朝的官职有虚职和实职之分,如果西门庆只想要个虚职过过官瘾,这个好办,直接到大内总管杨戬那里交银子就可以了,太高的官职不行,七品八品的官职一大把,反正也不管事,相当于荣誉头衔。

    这也是朝廷创收的一种手段。

    可西门庆懂得其中的门道,不好糊弄,他要的是实职,要在地方上能够有实权的,如此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他要走出小小的阳谷县,进入东平府。

    依照西门庆的资历,走文官的路子是行不通的,那么只能进入武官系统了,这刚好属于太尉高俅的管辖范围。

    高强给西门庆大致分析了一番,地方上的武官分成好几种,有兵马总管、统制、提辖、都监等等。

    兵马总管统管一州的兵马,是从五品的官阶,一般由当地知府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