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杨戬还就是认定他了,要么去山东,要么去说服李师师不要乱跑。

    高强跑到矾楼和李师师商量。

    咱老老实实的呆在东京城不好么?非要深入龙潭虎穴做什么呢?像你这样一朵娇嫩的花儿,万一被山贼摧残了那可不是暴殄天物么?

    李师师虽然知道天下不宁,但绝不会像高强形容的那样糟糕,否则天下早就大乱了,高强为了说服李师师留下来,把山东说成了人间地狱一般。

    这倒是激起了李师师叛逆的性子来,你们不让我去,想让我留在东京城安心的做皇帝圈养的金丝雀,我还非要去一趟不可。

    若是山东境内真的那么乱,那李清照和赵明诚是怎么来东京城的?不要觉得我好糊弄。

    美女就是任性!

    高强对此很是无奈,不过既然事情没有转圜的余地,那就只能舍命陪美人了。

    为此他做了充足的准备,首先是在太尉府挑选了十几个精通武功的门客,这些门客都是太尉高俅从军中挑选出来的,算是他的私人武装,不说能一个打十个,但对付一般的蟊贼绰绰有余。

    这是低端武力,他还需要高端武力,那就是正在经局工作的黄裳。

    经局也是个闲散部门,说是给皇帝陛下搜集、整理、刻印《道藏》,但这种事情太过繁琐,没有几年的时间很难完成,这其中就有了偷懒的空间,当然也有很认真负责的官员,比如说黄裳。

    大内总管杨戬不知道高强为什么非要带上这个文弱书生,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就当让黄裳去青州公干一趟好了。

    青州是古时候的天下九州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是山东一地政治文化的中心。

    黄裳接到的命令是到青州搜集道教典籍,不过等他见到高强后才知道这次青州之行只是为了保护李师师的安全,然而皇命难违,他也只好服从。

    有了这个高端战力做护卫,高强总算是安心不少,他还联络了去往青州的商队,打算一路跟着商队走,他们一行人扮成商人的模样,李清照和李师师则换上男装,这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李师师对此很是鄙视,觉得高强实在是小题大做,她问过李清照,这一路上并没有什么危险。

    等到上路之后,高强觉得自己土鳖了,他想的太多了。

    他的印象是几年后山东匪患横行的时代,如今山东境内的确山贼比较多,但也不是多如牛毛,更何况商队走的是官道,还没有哪家的山贼跑到官道上拦路抢劫的。

    大宋朝对连接各府州的道路比较重视,修建了大批的官道,从东京城到青州有直达的官道,不需要走那些地势险要的小道,商队讲究安全,不会轻易涉险。

    这就是不了解地方实际状况造成的悲剧。

    高强对此并不后悔,为了保命怎么小心都不为过,反正和黄裳在一起还能探讨一下武学的问题。

    他修炼道家的吐纳之法也有几个月了,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精神愈发的旺盛,身体也很健壮,但说好的真气和内功呢?

    他也知道修炼这种高深的武学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要是心急容易走火入魔等等,可你总要有点兆头啊,比如体内有股气流在蠢蠢欲动什么的,他也只有和女人在床上的时候才有那种感觉。

    这应该不是正常的修炼状态吧!

    就此他向绝世高手黄裳进行了咨询。

    黄裳隐晦的表示武学这种东西是要看个人资质的,有的人可能修炼两三个月就有成效,有的人或许练上两三年都毫无效果,这个实在是说不准。

    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功法能够保证你一定会成为绝世高手。

    要不要这么打击人啊!

    高强心中有撞墙的冲动,难道我的资质比郭靖还不如么?

    他定下心神,既然连郭靖资质那么差的人都能坚持下去,最终成为武学高手,那我也不能半途而废,这毕竟是绝世武学秘籍。

    他其实也向时迁询问过练功的法门,但一想到自己练得是《九阴真经》这种绝世武功,心中就有一股傲气,哥们的武功不成则已,一旦成功那就是天下无敌。

    这会是废柴流的预兆么?

    所谓的废柴流是网文的一种写法,大抵是主人公的资质不好,在别人眼中是个一无是处的废柴,但主人公却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下去,最终成就绝世霸业,坐拥无数美女的热血励志故事。

    高强以前也看过这类网络,作为宅男的他很有代入感,此刻被黄裳评价为资质不好,立刻就把自己代入到了废柴流的主角之中。

    废柴不哭,站起来撸。

    他给自己打气。

    其实是高强想多了,他并不是废柴流的主角,不过是黄裳和他开的一个玩笑。

    这位黄大人本来就没打算传授他道家武学,在这位大人眼中,高强和高俅都是朝廷的害群之马,若是这种人学会了高深的武功,那还不天天想着谋朝篡位啊!

    为了朝廷的安宁,他只是在糊弄高强罢了。

    他给高强的是道家的长生之法,被称为《长春功》,这种功法虽然有记载,但却没有人练成过,古往今来,长生只是道士的一种终极梦想罢了。

    当然这种吐纳之法练起来也不会死人,还会精力充沛,随着修炼的深入精力需要发泄,这就牵扯到道家的另一项研究成果,那就是房中术。

    房中术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叫做采/补之术。

    这其实是一项很正统的研究,但后世总会冠以邪术之名,男女阴阳调和的理论古已有之,在医学上也甚为流行。

    黄裳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高强,高强的好/色之名已经传遍东京城,若是再传给他房中术,那岂不是会祸害更多的良家女子么?

第五十八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高强对黄裳的险恶用心一无所知,他也不觉得自己在男女之事上次数频繁点有什么不好,男人嘛,这方面强悍总是值得骄傲的。

    他正把自己代入到废柴流的主角模板中,认为只要坚持修炼下去,总有成功的一天。

    他们随着商队一路安全的到达了青州,然后出了青州西门,来到洋溪湖畔的一个村落里,这里虽说是乡下,但和青州城的距离并不远,算是城郊地区,也没有想象中的破败荒凉,反倒是风景秀丽。

    这里居住的大多是赵氏族人。

    赵挺之的原籍在山东诸城,之所以赵氏族人没有返回原籍而是留在了青州,这和五年前的一桩案子有关。

    五年前,受到蔡京的排挤,赵挺之失宠,随后病死。

    蔡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不仅指使开封府衙诬陷赵家,把赵家在东京城的子弟关进牢狱里,还让地方上的官府把赵家在老家的子弟也关押起来,一起带到青州看管起来。

    这是要株连亲族的节奏。

    好在有看不过眼的大臣上书皇帝赵佶,赵佶觉得既然赵挺之已经死了,那就没必要追究下去了,这件事才就此作罢。

    从此赵氏族人便定居在了青州,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监控。

    赵家虽说落魄,但还是一个大家族,日子过得并没有想象中的窘迫,否则赵明诚终日为生计奔波,哪有时间研究什么金石字画古玩等物,这些东西可是很费钱的。

    有些地方官员或者乡间的士族们仰慕他们的才名会赠送些钱物,这也是一种隐性的收入。赵明诚和李清照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让高强没想到的是,赵明诚竟然还蓄养着几名小妾。

    纳妾这种事情在大宋朝十分普遍,只要稍微有钱有势的人家大多会养妾,只是后世传言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妻恩爱,可是自由恋爱的典范人物。

    据说当年李清照的一首《如梦令》,轰动东京城,让正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得了相思病,然后便不惜一切的追求李清照,最后终于有**终成眷属,实在是东京城的一段佳话,至今还不断被人提起。

    其实这两人的感情早已出现了裂缝。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朝廷中新党旧党纷争不断,赵挺之最为讨厌的人物是苏轼,而李格非正是苏轼的弟子,那么身为新党人物的赵挺之为什么会同意和旧党官员李格非联姻呢?

    这绝不是因为受到两个小儿女爱情力量的感染,而是出自政治上的考量。

    当时正是元符三年,宋哲宗去世,赵佶登上了皇位,可真正的权利却掌握在向太后的手里,向太后准备启用旧党官员,废除新政,那么作为新党官员的赵挺之就要被贬斥出朝廷中枢。

    为了保住官位,赵挺之不惜放下成见,和李格非结亲。

    在第二年,也就是靖国元年,李清照和赵明诚成亲。

    可以说这是一场政治婚姻,赵挺之是看不惯李格非和李清照的。

    然而让赵挺之没想到的是,向太后在这一年死了,皇帝赵佶真正掌权了,以蔡京为首的新党大臣受宠,准备清算旧党的官员,作为新党的成员他自然要站在蔡京这一边。

    在崇宁二年,也就是刚刚过了一年,他们就对旧党下手了,其中就有李格非。

    李格非被贬斥的时候,李清照曾经向赵挺之求过情,不过赵挺之翻脸不认人,以至于连李清照也没办法在东京城生活下去,只能随着父亲回到山东济南老家。

    这时候赵明诚在东京城,而李清照在济南,一个是丞相的儿子,一个是罪臣的女儿,很难说还有没有重聚的希望。

    这一次两人分居了有三年之久。

    这三年里赵明诚仕途顺畅,春风得意,经常出入风月场所,还纳了好几房妾室。

    男人总是喜新厌旧,特别是在他和李清照的未来不确定的时候,你让他三年里不碰女人也不现实,当然这其中也有两人婚后没有孩子的原因。

    在这个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纳妾有时候也是为了传宗接代,这或许是赵明诚的自我安慰,把没有孩子的责任推到了李清照的身上。

    三年后,朝廷解除了对旧党官员的限制,当李清照满怀欣喜的回到东京城和赵明诚团聚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种场面。

    自己的丈夫和他的小妾们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这是一段需要自我适应和自我调整的日子,裂痕已经存在,想要弥补有些困难。

    好在这段时间很短暂,不到一年的时间,赵挺之就死掉了,赵家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成了平民百姓,只能到青州乡下生活。

    在这种患难时刻,两人需要互相扶持。

    这个时候与其说两人之间还有感情的话,不如说两人是依靠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才在一起,从恩爱的夫妻成了工作上的同事。

    到如今两人已经结婚十四年,李清照从花季少女到中年熟妇,人生的大好年华就这样逝去了。

    事实证明,没有孩子不是李清照的错,而是应该归咎于赵明诚身上,因为他的那些小妾也没有孩子,否则李清照的日子绝不会好过,所谓母凭子贵,如果某位小妾有了孩子,必定会唆使赵明诚休妻。

    如今那些小妾没有孩子,自然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

    这就是大家族的生活,所谓的爱情不过是说笑而已,或许曾经有过,却消失在了时间里。

    后世对两人美好爱情的想象只是一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