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强之所以愿意和蔡攸结交,首先此人是皇帝赵佶的宠臣,其次这人脑子不怎么好用。

    只要你愿意奉承他,说点他喜欢听的话,蔡攸就愿意替你办事,来彰显他在皇帝面前有面子,当初西门庆都能从他手中讨到官职。

    难怪蔡京不看好这位大儿子,蔡京虽然贪财,却有真才实学,蔡攸就是个真正的纨绔子弟,不过高强就喜欢这样的人,好糊弄。

    蔡攸把高强当作亲近之人,两人都是官二代,背景相似,喜好相同。

    如今高强的身份和他差距不大,倒是可以无所顾忌的畅谈了,高强也因此了解到宫中的一些小道消息。

    在一番花天酒地后,高强醉醺醺的回到了太尉府,却意外的发现李清照正等着他。

    李清照刚刚从济州府回来,为的正是赵明诚被山贼劫掠的事情。

    事情还要从高强把浙西明教的高手派往济州府开始说起,赵明诚想要攻破梁山,却苦于手下没有能征惯战的高手,方七佛和娄敏中的到来让他如虎添翼。

    赵明诚和方七佛是旧识了,他虽然知道这些人是明教中人,可只要不暴露身份,就算是朝廷也不好追查。

    攻破梁山最大的障碍是八百里水泊,来自江南的浙西明教擅长水战,可济州府的兵马却不行,娄敏中出谋献策,认为他们来自江南,梁山上的贼寇不认识他们,不如派人潜入梁山内部,来个里应外合。

    此计甚妙!

    赵明诚觉得大有可为。

    于是方七佛改名换姓,假装从梁山路过,和梁山好汉发生冲突,打斗了一场,他凭着精妙的武功和豪爽的性格赢得梁山头领晁盖的赞许,想要拉他入伙。

    方七佛不住的推脱,最终盛情难却,只好上了梁山。

    他在梁山上呆了将近一个月,和林冲等人相处甚欢,江湖豪杰便是如此,可他记得自己的任务,把梁山的底细摸清之后,送出了情报,和赵明诚约定了年关动手。

    大过年的谁能想到官兵会突然袭击呢。

    计划非常成功,过年的时候梁山上放开了伙食,大家喝酒吃肉,欢度年节,方七佛因为吃素戒酒,便找了巡守的差事,事先摆平了梁山上的暗哨,三千官兵乘船悄悄的上山,杀入了山寨。

    梁山上的山贼仓促应战,开始了一场惨烈的厮杀。

    林冲操练的兵马和官兵打得旗鼓相当,浙西明教的高手和梁山好汉战在一处,最终晁盖等人不敌,只能带人退守虎头峰。

    说起来八百里水泊梁山,其实是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座主山和虎头峰、雪山峰、赫山峰等七条支脉共同组成。

    虎头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官兵强攻不下,只得退兵。

    对赵明诚而言,即便没有消灭梁山贼寇的主力,却已经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了,这一场战斗杀了数百山贼,重伤贼人头目。

    有了战绩,他就要上奏章请功,却没想到山贼的反扑来的如此之快。

    吴用知道赵明诚喜好金石书画,在梁山大败之后,他便亲自潜入济州府,以金石拓片为诱饵,勾起赵明诚的兴趣,拓片毕竟不是实物,赵明诚想要亲眼看看实物,便入了吴用的圈套,被掠上梁山。……1292

第三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些事情高强大概了解,也算是东京城的一个新闻,只是没有李清照说的那么详细。

    李清照从江南回到东京城后没多久便去了济州府,她并非是只懂得诗词歌赋的才女,也涉猎过兵书战策之类的书籍,虽然没有实践过,却也能出出主意。

    赵明诚被骗上梁山后,她一边禀报朝廷,一边和梁山贼寇交涉。

    梁山和赵明诚的斗争持续了一年多。

    刚开始赵明诚派兵围住梁山,想要断绝梁山数千贼寇的粮草,这种围而不剿的策略收效甚大,梁山上那么多山贼,不能坐吃山空,光靠捕鱼解决不了口粮的问题,久而久之,内部自然要乱掉。

    面对这种窘境,晁盖等人积极应对。

    首先是自力更生,梁山上的山贼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当地百姓,在山上开垦荒地,耕种作物,这是长久之计。

    短期内,他们积极联络山东境内的其他山贼势力和当地百姓,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粮食,假扮商旅,运送到梁山上解决燃眉之急。

    这是一场围剿和反围剿的斗争,只要能坚持下去,过不了两三年的时间,梁山上的贼寇就会人心涣散,不攻自破。

    大家当山贼是要打家劫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过上逍遥快活的日子,要是混到连吃饭都成问题,还要自己种粮食谋生,那这山贼也太没意思了。

    特别是和其他山寨相比,更是寒酸,即便寨主再有人格魅力也无济于事。

    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兵法上来讲这是上上之策。可缺点是耗时太长。短期内见不到成效。东京城的大人物可不管你用什么策略,他们要的是功绩和结果,要用数据说话,讲其他的都是虚的。

    你杀了多少山贼头目,有多少山贼的头颅,这是拿得出手的业绩。

    如果是在其他州府,比如说青州的慕容彦达,就算打了败仗。随便杀一些和山贼有联系的百姓,拿着头颅照样向朝廷请功,这便是冒领军功。

    这种事情在大宋朝并不少见,特别是宋国和西夏的战争,打败仗了没办法交差,就把当地的百姓杀掉一批,说自己杀了多少西夏士兵。

    皇帝也不知道实情,照样论功行赏。

    赵明诚知道这种事情,但轮到自己去做的时候又下不了狠心,还要讲究读书人的面子问题。于是就遭到了东宫太子府的责难。

    晁盖等人劫持了送给蔡京的十万生辰纲,贪财的蔡京对梁山贼寇恨之入骨。为此罢免了济州府的上一任知府,在太子府的争取下,这才轮到赵明诚走马上任。

    说到底这是太子赵桓和蔡京的博弈。

    太子府可不管你有多大的难处,既然推荐你上位了,那就要做出点成绩来,给蔡京等人看看,就算一时半会攻打不下梁山贼寇,总要杀几个山贼来刷刷存在感吧。

    半年过去了,你毫无起色,这不是让蔡京看笑话么?

    在太子府的催促下,赵明诚只好改变先前的策略,在秋收时节调集兵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是因为在秋收之时,山贼更容易筹集到粮食,光是围困已经意义不大。

    结果自然是大败而归。

    在这之后,浙西明教的高手来到济州府,才有了年关攻破梁山山寨的大捷。

    晁盖等人损兵折将,自然要报复回来,但以梁山上残存的兵马没有攻破州府的实力,他们还没做好和大宋朝的正规军抗衡的准备。

    于是吴用才耍手段把赵明诚诓骗上了梁山。

    这只能说赵明诚的防范意识太过薄弱,他正处在胜利的欢喜之中,没想到梁山贼寇敢于潜入济州城,拿一张碑石的拓片引诱他,等到他跟着拿拓片之人出城去看实物的时候,被吴用等人连夜带上了梁山。

    晁盖并不想杀人立威,只是想和官府达成和解。

    山东境内山贼遍地,悍匪丛生,也没见有官府四处围剿,如今的世道便是如此,没必要非盯着梁山不放。

    赵明诚身处梁山之上,并不慌张,既然山贼愿意谈,他觉得这是招降的好时机,便劝说晁盖等人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岂不两全其美。

    这个提议在梁山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晁盖等人觉得如今朝廷上奸臣当道,他们得罪了蔡京和高俅,就算投靠朝廷也不会有好结果。

    赵明诚告诉他们自己是太子一系的官员,太子和蔡京水火不容,一旦等到太子继位,蔡京和高俅都不会有好下场。

    这倒让梁山好汉沉思起来,戏文里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登基铲除奸臣这是他们听过的老戏码了,其中林冲最为心动。

    正在此时,太子府派来的调停官员来到了梁山上。

    东宫太子派出的调停官员是耿南仲,此人是太子赵桓的心腹,对于权利看的极重,多谋而少断,善于耍弄阴谋诡计,少有大局观。

    他来到济州府了解情况后,对赵明诚的工作极为不满。

    他代表太子府而来,不仅仅是为了解救赵明诚,还要彻底铲除梁山贼寇,如此才能向蔡京反击,不至于让太子府成为朝中大臣的笑柄。

    刚好来自浙西明教的娄敏中又有了一条毒计。

    咱们可以用太子的名义招降梁山贼寇,带着酒水和肉食到梁山上慰问一番,只要在酒水里下药,就能迷倒梁山贼寇,到时便能一举铲除晁盖等人。

    太子府詹事耿南仲觉得此计可行,便亲自上山。

    赵明诚正在山上说服晁盖等人,听闻耿南仲前来,大为欣喜,这样更有说服力了。

    晁盖看到太子真的派亲信上了梁山,不由得意动起来,双方谈得颇为投机。

    然而好死不死的阮小七看到耿南仲带上山的美酒,肚子里的酒虫馋了起来,自从上次大战之后,梁山上的日子不好过,他已经很久没有喝过酒了。

    阮小七偷偷抱了一坛酒喝了起来,酒是好酒,正宗的竹叶青。

    “好酒!”

    他喝完之后大赞一声,然后就倒地不起。

    刚开始众人还以为他喝醉了,没有在意,可喝醉和昏迷是两种状态,耿南仲带来的人更是紧张不已,抽出兵器就往外边冲。

    这么一来,晁盖等人反应了过来,这哪里是来招降的,分明是要命来的。(。。)

第四章 关键之人() 
这一段李清照说的含糊,但高强大抵能猜想出来。

    太子府詹事耿南仲立功心切,想要把梁山贼寇一网成擒,只是没想到把自己也陷了进去,被山贼挟持,只好派人向东京城求救。

    这也是李清照返回东京城的原因。

    事情不复杂,可一旦牵涉到朝堂争斗,那就不好说了,无论多么简单的事情都能搞的复杂无比,官场上就没有简单的事情。

    梁山贼寇对大宋朝来说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足为虑,谁也不会真的放在心上。

    可正因为如此,才能大做文章,蔡京必定会看笑话,在一旁趁机补刀,太子赵桓优柔寡断,瞻前顾后,想必正在和幕僚们商议。

    救人肯定要救,只是要如何去救。

    派大军围剿,有点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了,还要争取高俅和童贯的支持,一旦如此,那就是承认了太子府办事不利,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如何能治理国家。

    再派人调解,你当那些山贼是傻瓜么?

    在这种情况下,招安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现在最重要的是把人给弄回来,朝廷官员落入贼寇之手,这成何体统,不过梁山贼寇一定会提出很多条件,如果太子府答应下来,那就是和山贼媾和。

    这件事可大可小,要是蔡京从中作梗,那太子府就会非常难堪。

    高强想了想,他能理解太子赵桓左右为难的处境,可他真不想掺和到里面去。

    他还不想和蔡京闹僵。他已经得罪童贯了。再得罪蔡京。还想不想在东京城混了。

    可面对李清照,高强不大好拒绝,以前李清照帮过他不少忙,这次来找他一定是没有其他办法了,才会来到太尉府。

    李清照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