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在体制内,就要遵守官场的规则。

    看看梁山被招安之后的惨状就能明白想要在官场厮混是多么的不易。

    在离开开封府衙的时候,他心中不免有些小得意,有种天下英雄尽在我手的感觉,不过他也提醒自己,这些人都是一怒杀人的主,可不是任他随意玩弄的傀儡,事情不能做的过火,要把握好尺度。

    接下来的日子高强处在忙碌之中。

    为了弄好闭幕式,他绞尽了脑汁。

    没办法,谁让咱们的皇帝陛下是位艺术家呢,欣赏水平高啊,一般节目看不上眼,只有出奇制胜才能博得陛下的欢心。

    还是要先从明星入手。

    他突然想到似乎李师师和崔念奴从来没有合作过,两人都是东京城风月届的翘楚,本身存在着竞争,就像后世两位天后级歌手极少合作演唱一样。

    一来是因为会被人拿来比较,二来各自有各自的骄傲,不过一旦合作往往会引起轰动。

    那么合作什么好呢?

    如果仅仅只是唱歌跳舞实在是太单调了一些,不如两人合演一出戏曲好了。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比如汉赋、唐诗和宋词,这些艺术形式正因为和整个时代相契合,这才能获得蓬勃的发展。

    戏曲只有到了元代才得以兴盛,在宋代被称为杂剧,才刚刚成型而已。

    高强特意到勾栏里看了一段杂剧,只能用混搭来形容,它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中夹杂着各种滑稽表演和耍杂技,算是各种表演形式的大杂烩,而且故事性不强,主要以逗趣为主,格调上比较低俗。

    只有到了元代才能把杂剧独立出来,以讲故事为主,比如《窦娥冤》和《牡丹亭》。

    后世还发展出无数的剧种,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起源于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等等。

    高强对这些剧种一一进行回忆,他的时间有限,要找出一种唱法简单,调子清新,能够让人觉得新奇的剧种,还要容易学会,朗朗上口。

    最终黄梅戏成了他的首选。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关键是这种曲子是从唐代的采茶歌中脱变出来的,在宋代已经有了这种小调,不用高强进行创作,教坊司的乐师比他懂得要多。

    说实话,让他凭空创作出一个调子还是很为难他的。

    有了曲子,还需要有个好故事。

    他第一个想到的是《白蛇传》,这是受那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影响,如果让崔念奴扮演许仙,李师师扮演白蛇,两个人搂搂抱抱,亲亲我我,想想都有些醉了。

    可这个时代还没有《白蛇传》的故事,观众到时候可能看的满头雾水,必须找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才能让观众有代入感。

    而且故事里法海是个大反派,这很可能招致佛门的不满,牵涉到宗/教的事情总是很麻烦,万一少林寺派出高手来对付他呢。

    高强下一个想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这首曲子可是极其优美的,如果让崔念奴扮演梁山伯,李师师扮演祝英台,到时候李师师女扮男装和崔念奴谈情说爱,你侬我侬,想想又要醉了。

    好在这个故事在唐代就已经有了,不能说家喻户晓,至少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但是这是个悲剧啊!

    闭幕式是个值得高兴的时刻,你上演一处悲剧给谁看呢,就算是这出戏的艺术水平再高,也不能打陛下的脸吧,你可以以后再献给陛下欣赏嘛。

    好吧,那只剩下《天仙配》和《牛郎织女》了。

    这两个故事情节大同小异,都是讲仙女下凡爱上凡人的,最终在王母的干预下分手,牛郎还好些,每年还能和织女见一次,董永就没有机会了,不过没关系,这个咱们可以改,就说是王母被感动了,最终董永和七仙女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可是高强从小就听过无数遍的调子,能够在大宋朝重现,也算是弥补一下作为穿越者的思乡之情。

    《天仙配》的故事最早是出自东晋时的《搜神记》,宋朝已经有话本《董永遇仙传》,在这个时代很是流行,不过都没有高强的故事完整,何况这个故事很符合读书人的审美观,还具有神话色彩,想必迷信道教的皇帝陛下一定会喜欢。

    想想崔念奴扮演董永,李师师扮演七仙女……

    我不会是心理上有问题吧,怎么对反串这种事情这么的兴奋。

    高强不由得琢磨起来。

    仅仅这一个节目是不够的,闭幕式讲究的是热闹,他还设计了一场狮王争霸大赛。

    其实就是舞狮表演,可若是一般的舞狮没什么看头,他借鉴了电影中的办法,搭建一座高台,让几十支表演队伍一边表演,一边上高台抢夺一样奖品,最终的获胜者把奖品打开,里面是一条横幅。

    吾皇陛下万万岁!

    好吧,这个噱头是为了巴结皇帝陛下的。

    高强最后还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一首《沁园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隋宗唐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耶律契丹,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可是核武器级别的词作,他稍微做了改动,不能犯了忌讳,否则在大宋朝鄙视宋太祖赵匡胤可是大不敬之罪。

    这首词可谓是奉承皇帝的巅峰之作,想想看,什么秦皇汉武,隋宗唐祖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不就是指当今陛下吗?

    赵佶一向自诩为风/流人物,这正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第二十九章 本色出演() 
李师师望着这首《沁园春》,心中起伏不定。'顶''点' 。23w。

    词自然是好词。

    若是这首词是作者抒发胸臆之作,说明词作者气度从容,英雄豪迈,视天下豪杰如无物,端的是大气磅礴,意气风发到了极致,连她读起来都激动不已。

    可这是一首献给当今陛下的词作。

    这要多么的谄媚无耻才能写出如此奉承皇帝的词作,为了巴结皇上竟然不惜诋毁以往皇朝的明君,这不是睁眼说瞎话么?

    大宋朝的老百姓都知道,皇帝赵佶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

    李师师虽然欣赏赵佶在艺术上的才华,可她同样知道百姓的反应,她情愿认为这是一首反讽的词作,可看高强认真的神情,她知道这的确是为了吹捧皇帝才作出来的。

    可惜了一首好词。

    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或许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

    “这是不是有些过了?”李师师迟疑道。

    “师师姑娘指的是哪一点?”高强明知故问道。

    他明白李师师的意思,这个马屁拍的略显夸张了,可只有如此才能引得龙颜大悦,为此他还把这首词交给李师师来演唱。

    李师师是皇帝赵佶的红颜知己,至少赵佶是这么认为的,其实应该算是禁脔之类的,说是红颜知己显得文艺范,不那么露骨。

    这首词只有李师师来唱,赵佶才会真心的接受,高强也才能达到目的。

    高强的反问让李师师无言以对,若是承认这首词写得太过了,那就是认为当今陛下不如以前的那些皇帝,这虽然是事实,但却是不能说出口的,否则就被对方抓住了把柄。

    李师师白了他一眼,开始考虑另一个问题。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如果只是单看这首词,上阕描写江山美景,下阕点评历史人物,抒发情感,真是一等一的绝妙好词,能和中秋诗会上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相媲美,就算是东坡先生在世,也难以超越这等豪迈之情。

    半年之内出现两首能流传千古的佳作,还不知道词作者是谁,这不正常。

    自从上次崔念奴突然拜访她之后,李师师就在怀疑崔念奴的意图,最终把目光盯在了中秋诗会时那首神秘的词作上,难道那首词也是来自这个花花太岁?

    “师师想拜会这位词家,还请衙内引荐。”李师师请求道。

    “这位词家乃是隐士,不见外客。”高强推脱道。

    “若是日后陛下问起,难道连陛下也不见么?”李师师质问道。

    “到时再说吧。”高强无赖道。

    李师师心中恼火,却对这等无赖手段无可奈何,只在心中盘算着如何报复。

    正在此时,从外边进来一位男子,这男子眉清目秀,齿白唇红,俊秀异常,正是身着男装的崔念奴。

    高强看得一愣,崔念奴的这身装扮还真是透出一股风/流韵致来。

    此地正是教坊司,李师师和崔念奴是来排演黄梅戏《天仙配》的,而高强是这出戏的总指挥,他提供了创意和曲调,由教坊司的乐师和词人填充内容,如今正要开始彩排,他趁着这个时间和李师师谈妥《沁园春》的事情。

    李师师和崔念奴虽说是东京城内的名妓,人脉广泛,但对这种官方的安排不好推却,更何况这还是要演给陛下看的。

    两人都看过剧本,对故事情节很满意,也都有唱功基础,只要彩排几次增加彼此间的默契,相信问题不大。

    崔念奴自从上次开幕式的剑舞之后,声名大震,对这次女扮男装的反串极有兴趣,她已经知道高强是在中秋诗会上给她词作的人,对这位衙内也没有那么排斥了,还和他交谈了几句。

    彩排开始。

    听着熟悉的曲调响起,高强心中不由得一阵恍惚。

    这是家乡的调子啊!

    《天仙配》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七仙女下凡遇到董永,两人相爱,生活在一起,然后王母把两人分开,董永追到天边苦苦求情,最终感动王母。

    考虑到开幕式的时长有限,整出戏的时间定在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之间,如此不至于让观众觉得冗长乏味。

    之前进行的都很顺利,不过在其中一幕里出现了问题。

    每一个爱情故事里都会有一个恶霸。

    为了表现董永和七仙女对爱情的忠贞,也为了故事能够曲折,设计了一位县令的公子看上了七仙女,并带着手下来强抢七仙女的戏码,这是每个爱情故事中必有的桥段,否则如何让观众感动。

    就是在这里出现了问题。

    扮演县令公子的演员总是进入不了状态,此人是教坊司的艺人,他在面对李师师的时候总显得怯懦畏惧,而不是嚣张跋扈,连一点垂涎李师师美色的神情都没有。

    高强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李师师是什么人?

    她是皇帝赵佶看中的人,谁敢对她垂涎,真是不想活了,想必这个艺人知道这点,此时心中苦闷至极,也不知道被谁陷害了才来出演这个角色,彩排的时候频频走神,敷衍了事,一点都不走心。

    李师师脸色黯然,想来也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高强琢磨了一下,要么是把这段情节改掉,要么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