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赘婿-第9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免油然而生。

    秦桧便是那种一眼看去便能让人觉得这位大人必能公允无私、救世为民的存在。

    不多时,外头传来了召见的声音。秦桧肃然起身,与周围几位同僚拱了拱手,微微一笑,然后朝离开房门,朝御书房过去。

    自几日前,黑旗掳走刘豫,写血书南投武朝的绝户计传来,武朝的朝堂上,众多大员确实有着短暂的愕然。但能够走到这一步的,谁也不会是庸人,至少在表面上,热血的口号,对贼人卑鄙的斥责随即便为武朝撑住了面子。

    中原“回归”的消息是无法封闭的,随着第一波消息的传来,不管是黑旗还是武朝内部的激进之士们都展开了行动,有关刘豫的消息已然在民间扩散,最重要的是,刘豫不光是发出了血书,号召中原反正,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名在中原颇有名望的官员,亦是武朝曾经的老臣接受了刘豫的请托,携带着投诚书信,前来临安请求回归。

    刘豫的南投是不折不扣的阳谋。即便将整个事情所有的线索都分析清楚,将黑旗的行动公之于众,在中原之地心系武朝的众人也不会在乎。于刘豫、女真治下的十年,中原生灵涂炭,到得眼前,谁都能看出,不会有更好的机会了,包括在此时南武的内部,民众所思所想,也是尽早北伐成功,收复中原,乃至于打过雁门关,直捣黄龙。

    即便这个馒头中有毒药,饥饿的武朝人也必须将它吃下去,然后寄望于自身的抗体抵御过毒药的危害。

    这几日里,即便在临安的上层,对此事的错愕有之,惊喜有之,狂热有之,对黑旗的斥责和感叹也有之,但最多讨论的,还是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们该如何应付的问题。至于埋藏在这件事情背后的巨大恐惧,暂时没有人说,大家都明白,但不可能说出口,那不是能够讨论的范畴。

    秦桧进到御书房中,与周雍交谈几句后,让周雍摒退了左右。

    “……今日前来,是想教陛下得知,近来临安城内,对于收复中原之事,固然欢呼雀跃,但对于黑旗毒瘤,呼吁兴兵清除者,亦不在少数。许多有识之士在听闻其中内情后,皆言欲与女真一战,不能不先除黑旗,否则来日必酿大祸……”

    “可如今女真之祸迫在眉睫,转过头去打那黑旗军,是否有些舍本逐末……”周雍颇有些犹豫。

    “正因与女真之战迫在眉睫,才需对黑旗先做清理。其一,如今收回中原,固然是万民所向,但在这件事中,偏安一隅搅局的黑旗,恐怕是得利最多。宁立恒此人,最擅经营,缓慢生息,当初他弑先君逃往西北,我等未曾认真以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面对女真,黑旗也同属汉人的立场,不曾倾全力剿灭,使他得了这些年的安闲空隙,可此次之事,足以说明宁立恒此人的狼子野心。”

    秦桧拱了拱手:“陛下,自朝廷南狩,我武朝在陛下带领之下,这些年来励精图治,方有此刻之兴盛,太子殿下全力振兴武备,亦打造出了几支强军,与女真一战,方能有万一之胜算,但试想,我武朝与女真于战场之上厮杀时,黑旗军从后作梗,无论谁胜谁败,只怕最终的得利者,都不可能是我武朝。在此事之前,我等或还能存有侥幸之心,在此事之后,依微臣看来,黑旗必成大患。”

    黑旗造就成大患了……周雍在书桌后想,不过面上自然不会表现出来。

    秦桧顿了顿:“其二,这几年来,黑旗军偏安西南,虽然因为地处偏僻,周围又都是蛮夷之地,难以迅速发展,但不得不承认,宁立恒此人于那所谓格物之道,确有造诣。西南所制火器,比之太子殿下监内所制,绝不逊色,黑旗军以此为货物,卖出了许多,但在黑旗军内部,所使用武器必然才是最好的,其在格物之道上的钻研,我方若有机会夺取过来,岂不比从此獠手中私买更为划算?”

    “诚然,虽然一路逃窜,黑旗军从来就不是可轻视的对手,也是因为它颇有实力,这几年来,我武朝才迟迟不能上下一心,对它实施围剿。可到了此刻,一如中原形势,黑旗军也已经到了不能不剿灭的边缘,宁立恒在雌伏三年之后再度出手,若不能遏止,恐怕就真的要大肆扩张,到时候无论他与金国战果如何,我武朝都会难以立足。再者,三方博弈,总有合纵连横,陛下,此次黑旗用计固然狠毒,我等不能不接下中原的局,女真不能不对此作出反应,但试想在女真高层,他们真正恨的会是哪一方?”

    “爱卿是指……”

    “若我方要攻伐西南,我想,女真人不但会拍手称快,甚至有可能在此事中提供帮助。若我方先打女真,黑旗必在背后捅刀子,可若是我方先攻取西南,一方面可在大战前先磨合部队,统一各地统帅之权,使真正大战到来前,我方能够对军队如臂使指,另一方面,得到西南的火器、格物之学,只会让我朝实力更进一步,也能更有把握,面对将来的女真之祸。”

    “有道理……”周雍双手无意识地抓了抓龙袍的下摆,将身体靠在了后方的椅背上。

    “后方不靖,前方如何能战?先贤有训,攘外必先安内,此乃至理名言。”

    “可……若是……”周雍想着,犹豫了一下,“若一时半会拿不下黑旗,怎么办,渔翁得利者,岂不成了女真……”

    “恕微臣直言。”秦桧双手环拱,躬下身子,“若我武朝之力,真的连黑旗都无法拿下,陛下与我等待到女真打来,除引颈就戮外,尚有何等选择?”

    周雍一只手放在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过得片刻,这位皇帝才晃了晃手指,点着秦桧。

    “有理。”他说道,“朕会……考虑。”

    这等事情,自然不可能得到直接答复,但秦桧知道眼前的皇帝虽然胆小又寡断,自己的话终究是说到了,缓缓行礼离去。

    走过宫廷,阳光仍旧炽烈,秦桧的心中稍稍轻松了些许。

    攘外先安内,这是他基于理智的最清醒的判断。当然有些事情可以与陛下直说,有些想法,也无法宣之于口。

    这些年来,朝中的士大夫们多半避谈黑旗之事。这中间,有曾经武朝的老臣,如秦桧一般见到过那个男人在汴梁金銮殿上的不屑一瞥:“一群废物。”这个评价之后,那宁立恒如同杀鸡一般杀死了众人眼前尊贵的天子,而之后他在西北、西南的众多行为,仔细衡量后,确实犹如阴影一般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挥之不去。

    武朝要振兴,这样的阴影便必须要挥掉。古往今来,杰出之士天纵之才何其之多,然而西楚霸王也只能自刎乌江,董卓黄巢之辈,曾经何其不可一世,最终也会倒在路上。宁立恒很厉害,但也不可能真的于天下为敌,秦桧心中,是有着这种信念的。

    若要做到这一点,武朝内部的想法,便必须被统一起来,这次的战争是一个好机会,也是不可不为的一个关键点。因为相对于黑旗,更加恐怖的,还是女真。

    武朝是打不过女真的,这是经历了当初大战的人都能看出来的理智判断。这几年来,对外界宣传新军如何如何的厉害,岳飞收复了襄阳,打了几场大战,但终究还不成熟。韩世忠籍着黄天荡的名字扶摇直上,可黄天荡是什么?说是围困兀术几十日,最终不过是韩世忠的一场大败。

    将敌人的小小挫折当成不可一世的大胜来宣传,武朝的战力,曾经何其可怜,到得如今,打起来恐怕也没有万一的胜率。

    女真野蛮,崇拜武力,想要求和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如果制造一个双方都恨着的共同的敌人呢?就算表面上仍旧对抗,私下里有没有一丝可能,在武朝与金国之间,给出一个缓冲的理由?

    有没有可能籍着打黑旗的机会,私下里朝女真递过去讯息?使女真为了这“共同利益”稍缓南下的脚步?给武朝留下更多喘息的机会,乃至于将来平等对谈的机会?

    这些事情,并非没有可操作的余地,而且,若真是倾全国之力拿下了西南,在这样残酷战争中留下来的精兵,缴获的武备,只会增加武朝将来的力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国家危亡,民族危在旦夕。

    只有这一条路了。

    走出皇宫,阳光倾泻下来,秦桧眯着眼睛,紧抿双唇。曾经叱咤武朝的权臣、大人们雨打风吹去了,蔡京、童贯、秦嗣源、李纲……他们皆已离去,天下的责任,只能落在留下的人肩上。

    这一刻,眼前的临安繁华,恍如汴梁。

    恍如故乡。

第七六九章 镝音(中)() 
♂,

    典籍浑厚,案几古拙,树荫之中有鸟鸣。秦府书斋慎思堂,没有华美的檐牙雕琢,没有富丽的金银器玩,内里却是花了极大心思的所在,林荫如华盖,透进来的光芒舒适且不伤眼,即便在这样的夏季,阵阵清风拂过时,房间里的温度也给人以怡人之感。

    过了中午,三五好友聚集于此,就着凉风、冰饮、糕点,谈天说地,坐而论道。虽然并无外界享受之奢靡,透露出来的却也正是令人称道的君子之风。

    不过,此时在这里响起的,却是足以左右整个天下局势的议论。

    虽然针对黑旗之事尚未能确定,而在整个方略被推行前,秦桧也有心居于暗处,但这样的大事,不可能一个人就办到。自皇城中出来之后,秦桧便邀请了几位平日走得极近的大员过府商议,当然,说是走得近,实际上便是彼此利益牵扯纠葛的小团体,平日里有些想法,秦桧也曾与众人提起过、议论过,亲近者如张焘、吴表臣,这是心腹之人,即便稍远些如刘一止之类的清流,君子和而不同,彼此之间的认知便有些差异,也绝不至于会到外头去乱说。

    自刘豫的这只黑锅被扔到武朝的头上。黑旗乃心腹大患,不可不早除之的言论,在外界已经不是什么论题,只是乍然间终究成不了主流。待到平素稳重的秦桧忽然表现出支持,甚至暗暗透露已经将此方略呈上,众人才明白这是对方已经选定了方向,一时间,有人提出疑问来,秦桧便一一为之解释。

    “……自景翰十四年以来,女真势大,时局窘迫,我等无暇他顾,致使黑旗坐大。弑君之大逆,十年以来不能剿灭,反而在私底下,不少人与之私相授受,于我等为臣者,真乃奇耻大辱……当然,若只是这些理由,眼前兵凶战危之际,我也不去说它了。然而,自朝廷南狩以来,我武朝内部有两条大患,如不能理清,迟早遭逢难言的灾祸,或许比之外敌更有甚之……”

    秦桧说着话,走过人群,为刘一止等人的碗中添上糖水,此等场合,下人都已避开,不过秦桧素来礼贤下士,做起这些事来颇为自然,口中的话语未停。

    “这内患之一,乃是南人、北人之间的摩擦,诸位近些年来或多或少都在为此奔波头疼,我便不再多说了。内患之二,乃是自女真南下时开始的武人乱权之象,到得如今,已经一发不可收拾,这一点,各位也是清楚的。”

    秦桧这话一出,在座众人大都点起头来:“太子殿下在背后支持,市井小民也大都拍手称快啊……”

    “闽浙等地,军法已大于国法了。”

    “去年候亭之赴武威军上任,差一点是被人打回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