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左道之士-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斗部道兵驻守边境诸坚城,还没怎么动手,就看着周围的蛮夷,被连天风雪冻杀,残余遗民不得不南下,结果在拥有道法的新军手里,碰地筋断骨折,有理都没地方说去。

    无可奈何之下,兽人们只能主动投降,请求内迁,以此换取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惜,叶知秋深知这些三分人性未定,七分兽性根深蒂固的蛮夷,根本没有教化的必要,早就下令尽数歼灭。

    因此玄德公刘备所部自然不会网开一面,杀地边境线上血流漂橹,各族蛮夷还是没有死心,却也不提内迁依附,甘愿自贬为牧奴,为仙朝放牧牲畜,愿意输出豪勇善斗的战士,循例缴纳“血税”。

    公孙瓒有点心动了,不过刘备将仙朝执政的谕令详细分说,立即止住师兄的蠢动:“好的蛮夷,就是死去的蛮夷!余者,皆不足虑!”

    得知公孙将军都翻脸不认人了,各部兽人才彻底寒了心,放弃南下越冬的打算,在祖灵的提醒下,绕过幽州乐浪郡,借道三韩,狠狠地墙了当地的狗头人一把,渡海往祖灵风传的东海四岛而去。

    可惜,等待它们的并非温驯可欺的土著,而是大妖神相柳建立的出云国,以及无数转投此处的万妖殿妖王、妖将。

    话说回来,天外天所化的东海四岛,土著神系迟迟不能建立起来,都是被来自中原九州的妖族打压的缘故。

    被蔑称为国津神的地灵、图腾、祖神,哪里敌得过身经百战的妖族精锐,更别说类似九头蛇相柳,建立属于自己的城邦,拥有自己的王国,将上古妖族天庭架构,几乎照搬过来。

    东海四岛的妖族,如今正在频密地互相走动,准备勾连地脉,在动弹不安的冥土,初步形成一方超级福地,待积蓄足够后,晋升为洞天神国,突破阴阳界限阻隔,升到地上化作妖族的圣山。

    接下来是南方、西南的攻略,斗战胜真君亲自带兵,荆州牧刘表不识时务,妄想抵抗王师的兵锋,结果荆州军不战自溃。

    刘表被人当了枪使,不仅被免除汉室宗亲的身份,连入宗庙受祭的资格都没有,顿时后悔不迭,可惜错过最好的时机,说什么也没用了。

    荆州旦夕而下,群山之间的益州,就成了下一个目标。益州牧刘焉立即下令烧掉栈道,选择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没成想,腹心之地的南蛮,早就有五毒道脉源流百眼神君的信徒。山野之间纵横往来的猿猴,被精擅剑术的妖族剑猿白猿公收服,山精野怪也受荆州武陵郡梅山七友号令,一起发作与他为难,可以说是遍地烽火,时局竟然有倾覆之危。

    与此同时,斗战胜真君麾下的斗部道兵,没有修复川蜀栈道,而是直接御气排风,一夜之间翻越千山万岭,有如天兵降临,抵达益州治所雒县,也是益州牧刘焉的老巢。

    可怜益州军精锐被他派往各地,平定南蛮叛乱,或是驱逐或是镇压作祟的山精水怪,根据地里十分空虚,顿时被斗部道兵所趁。

    至此,中原九州过半收复,仅余西北部的凉州、西域,南方的扬州、交州,还有诸侯军阀割据一方,旁门左道中的不服者,也归附聚拢在他们身边,试图负隅顽抗到底。

    归根结底,仙朝一统天下,势必重建龙气法禁,属于炼气士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所谓伟力归于自身,道法显圣的时代洪流,自然会徐徐消退。

    再则,玄门三教共立的封神榜,此时就落在仙朝之主的手里。榜上有名的人杰,只要未曾身亡故去,都被叶知秋以法力抹除,换成不服王化的旁门左道之士。

    这一切,教天性崇尚逍遥自在,不受约束的炼气士如何忍得,自然会私下串联,联合地方上的世家豪强,组建反仙朝爆政联盟,就如同当初各方默契合力,组成反玄门三教的联盟一样。

    可惜,这一次没有圣人撑腰,也没有地仙之祖镇元子出头牵线搭桥,光凭几个旁门真仙、左道真人,还真的不是仙朝的对手。

    仅仅是精通剑术,岭南梅岭白猿公聂锋,一剑破万法的境界,四下阻击刺杀,就令几个资历深厚的首领不死即伤,仓促组建的联盟,出于分崩离析的境地。

    翌年初春,扬州、交州尽数收复,凉州军阀尽管身后有巫师、豪杰支持,在底蕴深厚的仙朝面前,依旧被碾压地彻底粉碎。

    握手言和,兵乱消停。九州一统,天下太平。神州大地,亿万百姓,备受鼓舞,无不欢欣。

    历史的车轮,由此滚滚向前而去,究竟往什么方向而去,没有人知道,除了胸有成竹的仙朝执政,叶知秋!

    玄德公无意于皇位,小皇帝的地位稳如泰山,其余汉室宗亲,都在仙朝统一九州的过程中,站在对立的阵营里,妄图螳臂挡车,谁知时代早就变了,决定战斗胜负的不是兵多将广,而是何方具有更强的道法实力,因此他们都接连出局,没有继承大统的机会。

    再则,叶知秋也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他在六部以下,建立八院九司,除了安置主动投诚的旁门左道炼气士,最主要的还是完善仙朝体制。

    至于玄门道器封神榜,叶知秋担心会因此物还有反复,就亲手将其打碎,并以此为基另立一榜“无字碑”,上面没有一个名字,入榜者也不拘于星辰照命之士,而是为国为民牺牲,于人道有功的所有人。

    此为天地人三柱之一,人柱的三小柱。建立之后,不仅两汉四百年历代英杰,就连前朝大秦帝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战魂,往上直追大商、大夏,甚至上古时期的人族英灵,都有了安身之处,受到人道龙气的认可,享受祭祀和香火,英灵不灭,永世长存。

    紧接着,叶知秋就以仙朝的名义,替天行道,主持封神大典。原本玄门三教预定的人选,南阳卧龙,尽管道性根骨不凡,天资更是卓越,却误了天时,没有彻底成长起来,就泯然于众人矣。

    PS:封神名单非常繁琐,详情请看作品相关!

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庭() 
    封神大典结束,人道洪流从尘封的历史而来,贯穿人道鼎盛的现在,向未来无限的可能滚滚而去。

    无数染血的战魂,残破的英灵,自人道洪流沉淀下来,向主持封神大典的叶知秋拱手揖礼,顷刻间得了大汉龙气滋润,身上血污尽去,灵魂恢复如初,纷纷投入无字碑中。

    其中受封,上得封神榜的英灵战魂,却披挂锃亮的铠甲现身出来,头顶凝聚出一颗星辰,与苍穹星空一一对应,顿时受到一股吸引力,就要将他们摄去。

    叶知秋知道仙朝晋升开始了,首先就是群星列宿,立即开口发令,让仙朝六部八院九司的臣属,各自就位,万万不可耽误时辰。

    稍倾,四方震动,整座洛阳皇宫都在微微摇晃,结果持续了十息,震动就平息下去,甚至难以为继。叶知秋拿眼扫视过去,发现星辰之力略显单薄,无法拔升整座仙朝。

    “白日拔宅飞升,整座皇宫方圆百里,恐怕是不成的,一座明光殿应该绰绰有余!”

    叶知秋伸手戟指,仙朝六部之长议事所在,明光殿就在一片惊叫声中,带着浑厚的地基,缓缓地离开地面,底部嶙峋的岩石被流云飞絮裹住,毫不停留地继续向上飞升。

    以斗战胜真君为首的六部之长,立即携带所部臣属,化光遁入明光殿中。旋即,皇家园林“西园”,无数山石、林木,都受到无形的吸摄力,纷纷连根拔起,迳自投向越来越高的明光殿,与它融为一体。

    转眼间,占地面积不过三十亩的宫殿,就变成方圆百里的“悬圃”,而且还在不停地扩张增厚,简直就要变成一座洛阳城。

    “先是化整为零,再是化零为整,此举少了许多麻烦,看来擅长变通,也是本道的拿手好戏啊!”

    叶知秋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仙朝晋升化为天庭的根基,有方圆百里的地界,早已突破地仙真君的规格,也算是初具天仙仙境雏形,就立即收了神通。

    稍后,“天庭”四方凭空竖起四门,分为玄武、白虎、朱雀、苍龙。其中向南的朱雀门,又被称为南天门,早有哼哈啸吼四将把守。

    四人都是来自旁门左道的炼气士,死在仙朝征伐九州战中,原本准备转成鬼仙,结果论起战功,已有资格封神,就被叶知秋安置在南天门任上。

    四将麾下各有一曲天兵,都是仙朝斗部道兵中的佼佼者,多是战死沙场的一时之选,死后有灵,具是大汉炎魂,叶知秋自然不会任由他们泯灭,如今转成仙朝天兵,也算是好去处。

    既然六部一并飞升,八院九司也得紧随其后,其中多是主动向仙朝投诚的旁门左道之士,叶知秋晋升仙朝为天庭时,将他们一并带走,就差不多断了人间的传承。

    此为天上天下第一等的绝户计,旁门左道之士明知道自家道脉,就此断绝传承,却依旧选择白日飞升,唯恐错过名列仙班的机会。

    这些人分得大道本源崩裂时的碎片,尽管拼凑起来不过一成,远远不如叶知秋斩杀玄门三教教主获得的大份,却也是天地所钟,有大气数在身。

    此前,他们主动或被动融入仙朝体制,如今仙朝转成“天庭”,不过雏形的天庭就能夯实根基,保持继续晋升蜕变的势头。

    叶知秋摆明态度,要先消耗掉这些不安全因素,可惜名列仙班,从此长生不朽的旁门左道之士,根本没有反对的话,甚至拼命地贡献自己的元气、法力,务必确保“天庭”能够平稳晋升。

    “妥了!”

    叶知秋亲眼目睹这块方圆百里的“悬圃”,被众仙合力抬升到“平流层”,远离地面二十多里,满意地点了点头。

    “仙朝飞升,转成天庭,此间事毕,本道功德圆满,即将白日飞升而去。”

    说到这里,叶知秋转头望着小皇帝,笑道:“中原九州的世家豪强,都是碍事的荆棘藩篱,早已被本道剔除棘刺。建立科举制度,寒门取士,只要耕读传家,都能跻身朝堂之上,如此便能将世家豪强打压下去,皇帝的位置才能稳如泰山。你可明白?”

    汉献帝此时早已明白帝师执政的理念,一切都是为了大汉帝国的荣光。此前,仙朝势大,压服天下所有不平,尽管天灾未停,各州依旧丰收增产,实在是六部所司尽职尽力。

    如果自己不够称职,恐怕皇帝就要换个人来当了,那位前汉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玄德公刘皇叔,就是最好的人选,于是恭敬地重重点了点头,以师礼拜谢。

    叶知秋不慌不忙地上前,伸手扶起小皇帝:“本道重建龙气法禁,将天地灵气纳入其中,炼气士自然是伟力归于自身,不过天地灵气不足,就施展不出道术。不过,法禁之力仅仅限制在中原九州,边疆塞外之地,蛮夷凶狂粗野,还需要炼气士、道兵压制。”

    “按本道意愿,大汉帝国疆域之外,四面八方都应建立新城,允许此城汉人开法禁,一手经典,一手道术,教化蛮夷,积修功德。待功行圆满,自然会有符诏垂降,择机飞升天庭,日后还有大用。”

    小皇帝听到此节,立即明白这就是仙朝晋升为天庭后,帝师执政与自己,大汉帝国皇帝签订的人仙之契,不由地动容了。

    “我以大汉龙气成道,注定彼此因缘纠缠不清。有本道在,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