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左道之士-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极仙翁听到这里,本想说“聚仙钟”不归他管,瞬息间,话未过喉咙,就被他强行咽下,恭声拜道:“谨遵老师法旨!”

    话音刚落,南极仙翁后退一步,旋即飞快转身,向玉虚宫景阳门疾步走去,或许是心情急切了些,脚步踉踉跄跄,差点摔了一跤。

    太上教主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万万没想到南极仙翁这位旁门大佬,竟然也会如此沉不住气。

    没过多久,聚仙钟响了起来,一声接一声的钟鸣,无远弗届传递到中原九州各地,凡人无从听闻,仙山洞府、福地洞天的阐教真仙、弟子,却纷纷反应过来。

    与此同时,太上教主听见聚仙钟响,仅是第一声,就看到阐教无主散乱的气象,聚合凝实不少,当下轻轻点头,将鱼尾冠往上一推,头顶升出三花,冲起五道气浪。

    旋即,顶上三花化作三道清气,分落各方。再是一声钟响,东面走来一位道人,头戴九云冠,穿大红白鹤绛绡衣,手中擎着一根日月星三宝玉如意,口中大呼:“道兄,吾来助你一臂之力。”

    太上教主问道:“汝是何人?敢趟入这浑水中,不知道大敌当前,情势危如累卵?”

    道人笑道:“西出函关至昆仑,开山立教为玄门,与天同寿道性在,万劫不磨造化身。吾乃玉清道人!”

    再是一声钟响,西边走来一位道人,头戴如意冠,穿淡黄八卦衣,手执一面长幡,幡面混沌本无色,却又包容万色,说不出来的玄妙,口中呼道:“道兄,吾来助你对抗大敌。”

    太上教主问道:“汝又是何人?敢说如此嚣狂不羁的话?不知道大敌联起手来,要与玄门为难?”

    道人笑道:“混沌从来不记年,鸿蒙初剖吾居先,参同天地玄黄理,只手开辟清微天。吾乃上清道人!”

    再是一声钟响,正南方走来一位道人,头戴九霄冠,穿八宝万寿紫霞衣,手执一方玉印,上有云纹古篆“番天”二字,汇集玄门三教的气数,烟云丛丛,几成蛟龙。

    道人口中大呼:“道兄,吾来助你一臂之力。”

    太上教主问道:“汝是何人?麒麟崖外,大敌齐至,眼看就要发动,一起攻打过来。岂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不如速速退去?”

    道人笑道:“混元初判道为先,造化天地有妙诀,紫气东来三千里,函关初度六百年。吾乃太清道人。”

    太上教主闻言大喜,恰在此时,以广成子为首的阐教二代弟子齐聚,在他身边分成两列,十二驻世真仙空缺一位,少了法力排名第一的天河真人焦飛。

    太上教主环视周围,看见广成子、赤精子、云中子、清虚真君、玉鼎真人、太乙真人、赤炼真人、赤杖真人、道行真人、黄龙真人、太章真人,脸上各异的神色,看见三清道人在此,都恢复以往的淡泊。

    太上教主的目光停留在广成子,阐教二代弟子居首的大师兄身上:“可惜,你还差点火候,不能承续道脉,否则可以擢升为阐教教主。”

    此话一出,当真是石破天惊,震地在场所有人都心旌摇曳,广成子先是惊喜莫名,随即变得惶恐不安,他很快回过神来,恢复以往的镇定。

    太上教主继续说道:“元始师弟已入混元,真灵烙印落在敌人手里,若是能找回来,加上吾与通天贤弟的印记,此事方可成真落实。不过,即便如此,你的根骨资质太差,并非道化而生,只有五成的机会。”

    广成子连忙出列,向太上教主稽首拜谢,旋即起身回到原位,眉目之间若有跳脱之意,很快平复下来。

    太上教主笑道:“人道之事,全凭气数。不止于广成子,若是尔等能寻回元始师弟的真灵,同样有机会继承道脉,成为第二代阐教教主。”

    南极仙翁暗忖自己出身旁门,恐怕没有机会,就熄灭了自己的心思。谁知,太上教主话音刚落,目光就转到他的身上,殷切之情溢于言表。

    其余二代弟子瞬间恍然明白过来,原来广成子并非最佳人选,这位阐教“副教主”南极仙翁,才是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隐藏在幕后的南极仙翁,不得不走上前台,不愧是出身旁门的仙道巨擘,他的法力道行,实在是现如今的阐教第一,甚至与“大师兄”广成子,都拉开一个境界。

    太上教主笑道:“昆仑山经营多年,早已铁桶一般,元始师弟既去,吾亲自坐镇中枢调控。天河真人焦飛的空缺,由南极仙翁补上。各就其位,升起护教大阵,定要叫来敌有去无回。”

    南极仙翁等人立即应命离去,身化遁光飞向四面八方,徐徐推动法阵运转,旋即就有云光冲起,化作庆云金灯,笼罩整座玉虚宫,保护地密不透风。

    “太清道人、玉清道人、上清道人,烦请三位占据天地人三才位,为吾护法,免得大阵运转,被人干扰。”

    三位道人相视一眼,齐声笑道:“道兄勿虑,今日定要与来敌做过一场,管叫他们有来无回。”

    话音刚落,一线离火精光破空而来,直撞阐教护山大阵,竟然被其破开里许缝隙,元气暴走,竟然狂泻而出。

    元气流经之所在,草木不生的荒山,竟然披上浓密的绿装,不断流失的水土,竟然涵养保存下来,山涧干涸的小溪,甚至恢复半满,潺潺作声,遵循水往低处流的自然天性,缓缓地流淌而下。

    三位道人面有不虞之色,不消太上教主催促,连忙各自就位。只见天地人三才圆满,令护山大阵生出许多变化,竟然顶住这一线离火精光无法寸进,反而推其节节后退。

    离火之精陆压知道不好用强,担心自己过于深入,恐怕会陷身进去,反而不美,不慌不忙地主动退走。

    叶知秋悄然现身,脚踩祥云,俯视着东昆仑麒麟崖,笑道:“太上教主竟然在此!换言之,岐山封神榜,必定交由玄都门人守护。此事干系重大,本道去去就来。”

第三百十一章 仙藤() 
    遁光接二连三落定处,光华锦簇成团,当先走出地仙之祖镇元子,听到叶知秋的话,立即了然于心,轻轻地点了点头,随即目视前方麒麟崖玉虚宫,阐教道脉祖庭,此时已升起“聚仙阵”,百里庆云、万盏金灯,灵气如珠,又似流苏,不停地往复循环,自成一体。

    云隙之间,隐约可见玄都太上教主的身影,面无表情,却若有笑意,旋即被过往流云遮掩,叫人看不明、分不清。

    地仙之祖镇元子驻足后,大妖神孔宣随后走出,背后五色神光,原本攒成一团,如同拳头,此时缓缓展开,走出面有不虞之色的九头蛇相柳。

    稍倾,乔旭和张免身剑合一化光遁至,没过多久,大雪山剑派和太白剑派的剑仙、剑修,不分先后地剑遁而至,这等场面简直就是倾巢而出。

    离火之精陆压被聚仙阵遏阻,不得不主动退让,刚刚站稳,就向地仙之祖镇元子轻轻额首,旋即化成一线火光,迳自往东西昆仑交界处遁去。

    大妖神相柳看见走了一位“天敌”,自然是轻松不少,感觉无处不在的压力都减轻了。不过,他很是不解,为何离火之精陆压会知难而退。

    孔宣被妖圣点开神域,一应前尘旧事尽数记起,顺带还被女娲娘娘塞了不少私货,为了避免相柳人前出丑,就主动开口解释。

    “天赐灵根葫芦藤,就在东西昆仑交界处。此为仙道本源所出,还未彻底成长,在因缘际会之下,被几位大能摘走得到手里,仅剩下最后一枚。圣人垂怜恩慈,一指裂地,将其放在地底深处的地脉上。如今离火之精得了灵感,要与太上教主为难,必须借助此物,我等静候一旁,坐看其发动就是了。”

    与此同时,陆压凭着“斩仙葫芦”的感应,抵达天赐灵根葫芦藤的埋藏处,庚辛真金剑煞裂地一击。恍然间,眼前出现百丈深的裂隙,竟然直抵流经东西两昆仑的地脉,却没有伤害其分毫。

    离火之精纵身跃下,一丝火线大放光明,照亮平滑如镜的裂隙岩壁。转眼间,陆压落在地底深处,宛如鸿羽,点尘不惊,待站稳身体后,他的一双离火重瞳环视周围,瞬间发现天赐灵根葫芦藤的存身所在。

    龙蟠虬结的根茎,与昆仑地脉纠缠很深,宽大的叶子表面,泛起温润如玉的流光,异常繁复的根系,则密密麻麻地铺展开来,无时不刻汲取着地脉之力,供最后一枚葫芦茁壮成长。

    离火之精看了一眼,就被其表面无色,却又万色的特质吸引,立即想起方才强闯“聚仙阵”,看见某位道人手中的长幡,幡面同样是这般颜色。

    “照此看来,最后一枚葫芦,似乎孕育着混元之道,或者是混沌法则。可惜,此物与我无缘,不好强行摘取。”

    想到这里,陆压立即上前,将自己的“斩仙葫芦”悬挂在藤上,被自己摘走的旧蒂上,交由天赐灵根葫芦藤自然抚育。

    与此同时,地仙之祖镇元子将青葫芦送至。此物盛载甲木之精、乙木之精,原本悬挂在人参果树上,蜕变成功后,已经用不上,现在却是还本利息一并照付。

    陆压不敢丝毫怠慢,立即将青葫芦放回原位,其中乙木之精出自葫芦藤,甲木之精却是人参果树所出,既然能令其蜕变升华,同样能令这天赐灵根补全,甚至还有进益。

    果不其然,两枚葫芦归位,尤其是甲乙木精华流淌其上,顿时令葫芦藤虚乏的本源进补不少,生出更多的茎叶,根系也变得越发繁复,甚至沿着地脉走向,往东西两昆仑迅速蔓生。

    现在正是关键时候,一藤七子,葫芦已具其三,太上教主强取带走的两枚不消考虑,选择权很快落在叶知秋的身上。

    仙朝之主没有令人失望,盛产天地玄黄气的紫葫芦,自主动依附投效后,第一次离开他的发髻。

    稍倾,紫葫芦从地脉浮现而出,陆压还未反应过来,准备上前拾取,只见紫葫芦冲起一道白光,当场变化成完好无缺的小葫芦。

    陆压忍不住有些讶然,旋即明白过来,顺手将两枚葫芦捧起,依旧挂在天赐灵根葫芦藤上,交给它自然抚育,继续成长直至瓜熟蒂落。

    至此,“葫芦仙藤”泰半圆满,即使缺失了两枚,母藤却依旧可以发挥出本源威力来。

    只见无数细如发丝的根系,沿着昆仑地脉向麒麟崖蔓生而去,飞快地缠上关键的节点,也就是阐教二代弟子奠定驻世仙真道业的根基,十二个大型洞天福地。

    根系仅仅纠缠其上,洞天福地转眼间缩水一圈,直接影响就是以广成子为首的阐教十二真仙,差点跌落一个境界,退变成保留仙格的洞天真人。

    与此同时,庇护笼罩玉虚宫的“聚仙阵”,顷刻间产生紊乱,往复流转不休的仙气循环,直接砍掉一半而中止。

    麒麟崖左近,一百多位出身大雪山、秦岭的剑修,不消地仙之祖镇元子下令,见机同时发动,劈天裂地的剑气纵横往来,竟然将“聚仙阵”外围切割绞碎,差点杀到阐教十二仙真面前。

    太清、玉清、上清守住天地人三才真位,不能轻易离位,太上教主笑道:“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旋即,教主伸手一指,就有一道清气仙光放出,分成均匀的十二份,分别落在阐教二代弟子身上,不仅稳固住他们的境界,还补上所有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