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清-第9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唉,”关卓凡笑着说道,“你这个样子,如果叫皇上看见了,必然就会埋怨‘生分’了。”

    顿了一顿,“皇上说,敦妹妹和她见礼,无论如何,这个……不可下跪!至于……嗯,到底应持何种礼节,皇上交代我,交礼部议明白了,再报上去。”

    马嬷嬷、小熙两个,都是一脸惊喜不置的样子。

    敦柔公主的身子,似乎微微的颤了一下,但是,因为她的头还没有抬起来,关卓凡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他正要接着说下去,敦柔公主已经站起身来,退开一步,转身朝南,深深一福,“臣妾谢皇上的恩典!”

    “潜邸”在“南边儿”。

    她如此郑重其事,关卓凡反倒有些尴尬了,下边儿的话,也就不大好说下去了。

    接下来,席上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一旁侍候的马嬷嬷和小熙,笑容满面,可是,席上的两位,反不如刚开始的时候,春风化雨、言笑自若了。

    小半个时辰之内,敦柔公主的神情,要么微笑,要么平静,她对皇帝的好意,到底是一个什么态度,关卓凡可有些吃不准了。

    膳后上茶,夫妻二人独处,敦柔公主轻声说道,“我今儿……身子还不大爽利,晚上……王爷要不要……到小熙的房里去?”

    关卓凡一怔,随即微微皱眉,用近乎粗鲁的语气说了声:“不要!”

    敦柔公主不语,过了片刻,低声一笑,“也好,反正……今儿是最后一天,明儿个……也就清爽了。”

    关卓凡的心里,长长的叹了口气。

    回到“洗心斋”,《列女传》已经送来了。

    关卓凡好奇心起,粗粗的翻了一翻,一共七卷,第二卷《贤明传》里夹着一张书签,打了开来,果然是“楚于陵妻”。

    大致是说,楚王闻于陵子终贤,欲以为相,派出使者,持金聘迎之,于陵子终计之于妻曰:“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可乎?”

    其妻曰,“夫子织屦以为食,非与物无治也。左琴右书,乐亦在其中矣。夫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乱世多害,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

    于陵子终觉得老婆说的有道理,于是“谢使者而不许也”。

    看完了,关卓凡怅然若失:“原来‘食前方丈’典出于此,我竟不知道!”

    一向予人的印象,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今儿个,却在女人面前小小的落了面子——这个女人还是他的妻子。

    不过,这并不是关卓凡真正在意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没有那么虚弱。

    他在意的是,敦柔公主的变化。

    早就听说,敦柔公主自幼得恭王延名师教导,诗文书画,样样皆精,不过,“釐降”之后,对于敦柔公主的才学,关卓凡却并没有什么感觉,今天小见颜色,才晓得,之前,妻子在自己面前,是刻意“低调”,把“才学”的那一面,收了起来。

    之前的“低调”,自然是不想自己的“才学”,给丈夫造成什么压力;那么,今天的“高调”,又说明了什么呢?

    另外,虽然“高调”,可还是颇有分寸的——敦柔公主强调,这是《列女传》,是“给我们女人家看的”,关卓凡明白,妻子如是说,是为了照应自己的面子。

    事实上,关卓凡虽然没有看过《列女传》,却晓得,此书为前汉文史大家刘向所做,其成书的目的,并不是教化女人,刚好相反,刘向心目中《列女传》的读者,不但是男人,而且是地位最高的那个男人——皇帝。

    《列女传》虽然记述了某些才女、节女的嘉言懿行,如上文中的于陵子终妻,但主要笔墨,还是放在了惑乱宫廷如妲己、褒姒者的身上,借题发挥,讽喻上听,以期感悟天子,“致君于尧舜”,——到底,不过“劝讽宫闱”四字。

    留意,是“列女”,不是“烈女”。

    那么,敦柔公主搬出《列女传》,用意何在呢?

    也许,妻子并没有什么“深意”,纯粹就是我自己想多了?

    呃……不大像。

    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敦柔公主的确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行为,乃至性格。

    并不是说一夜之间,她就性情大变了,而是——原先藏起来的、隐忍不发的那一部分,现在,她不打算再藏下去了。

    这……还真是前所未遇的一个挑战呢。

    *(未完待续。)

第八十二章 只许胜,不许败() 
关卓凡合上了《列女传》,轻轻的叹了口气。

    敦柔公主若果有“劝讽宫闱”之意,那么,这个“宫闱”,是指皇帝呢?还是指自己这个“皇夫”呢?

    嘿嘿,嘿嘿。

    敦柔公主何以有此转变,缘故不言自明。自己原先的预计,实在是过于乐观了,反倒是皇帝的直觉,更为准确。

    皇帝和她这位“嫡嫡亲”的堂妹,大约不会有多少直接的交往和互动,可是,同为女人——年轻的女人,皇帝对敦柔公主的了解,其实超过了丈夫——两姐妹共同的丈夫。

    关卓凡不是情圣,他承认,自己在女人的事情上,是有盲区的——慈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和慈禧,虽然浓情蜜意、如胶似漆,可是,吕氏一事上,关卓凡对于慈禧的反应,就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判断。

    究其竟,还是坏在了他的男人本位的心态和思维方式,经此一役,关卓凡承认,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的从女人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敦柔公主使关卓凡再一次撞进了这个盲区。

    这不是这个十六岁的小女人第一次给他出难题了。

    上一次,关卓凡是依靠白氏的指点,才渡过难关的,可是,眼下,他的白老师,正在美利坚“陪读”呢,关卓凡只能望洋而兴叹。

    这一回,他只能靠自己了。

    关卓凡将自己的女人,一个个的摆了出来——呃,排名只分先后,不分大小:

    明氏、白氏、慈禧、扈晴晴、雅克琳、米娅、杨婉儿、吕氏、小翠、荣安公主、小熙、敦柔公主、慈安……

    靠,还真不少呢……

    关卓凡发现:

    第一,这里边儿,除了小翠和小熙,每一个女人,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就是说,他在每一个女人身上的经验,几乎都没有法子用到另一个女人身上。

    他在敦柔公主身上,就曾经打算复制他在另一个女人身上的“成功经验”,结果,失败了。

    第二,他和每一个女人的关系中,或多或少,都能够看到权力的影子——无一例外。

    如果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敦柔公主了——

    不是说他和敦柔公主的关系中没有“权力的影子”,而是——怎么说呢,他和其他的女人的关系中,权力的作用,都是正面的,对彼此的关系,权力都起到了“加持”的作用,唯有在敦柔公主这儿,权力的作用,是负面的,敦柔公主的地位,因为“权力的影子”,而相对的下跌了。

    关卓凡原先认为,姐姐做了嗣皇帝,姐妹俩虽然分出了高下,可是,水涨船高,就“绝对高度”而言,大伙儿都在往上涨——也包括妹妹。

    现在仔细想来,这个念头,何其可笑!

    敦柔本就是天之娇女,她虽不是皇女,但作为宗室第一人的嫡女,其实质地位,其实还在庶出的堂姊之上;原先二女同侍一夫,本就委屈万分了,现在,架得住掉到本要矮自己半头的堂姊下头去?

    不,唉,我怎么直到现在,还在拿什么“堂姊妹”来做比较?敦柔最大的心结,不是和皇帝为堂姊妹,而是——和皇帝同为我关某人的“正妻”、“平妻”!现在,徒有“正妻之名”,而失“平妻”之实,她那样一个心高气傲的人,如何能够咽的下这口气?

    有时候,对于女人来说,真正的问题,不是“绝对高度”,而是“相对高度”呀!

    关卓凡转过了一大轮的念头,还是无法确定:

    对于堂姊做嗣皇帝,敦柔的怨念,到底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皇帝“面君不跪”的“恩典”,到底能不能够满足她的要求?

    唉,白老师,您在就好喽!

    原先,多少人艳羡他的“娥皇女英”啊,现在,关卓凡开始有心力交瘁、疲于奔命的感觉了。

    可是,这个难关,必须过。

    首先,外头有多少事情要做?——绝没有一边儿闹着家务,一边儿能办好国家大事的!

    无论如何,后院不能起火!

    其次,敦柔的“思想工作”做不通的话,将给皇帝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做这个几千年来的第二个女皇帝,皇帝已经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再也不堪重负了!

    再次,敦柔不仅仅是自己的妻子,她还是恭王的女儿,她的身后,站着一支庞大的政治力量。

    这支政治力量——“恭系”,从组织结构上来说,已经风流云散了,但是,不可以忽视的是——人心还在!

    恭王的“贤王”的形象,朝野上下,庙堂江湖,已经牢不可破。而且,仿佛慈禧的“贤后”,恭王的“贤王”,也必定是要载诸史册的,这一点,关卓凡不能不予以尊重。

    “恭系”虽然已经星散,但是,原先组成“恭系”的成员,大都还在政府,数量依旧可观。这些人,都受惠于恭王甚深,他们虽然不敢明着反对关卓凡,但是,对于恭王,这些人的内心,依旧是感激的,且大多在暗地里为旧主抱不平——对这些人,关卓凡既有安抚的必要,也有安抚的义务。

    最重要的一点,荣安之所以能够做这个嗣皇帝,恭王其实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虽然说“形势比人强”,但是,如果没有恭王的隐忍、退让、配合和牺牲,关卓凡能否得遂所愿,难说的很。

    这一层,大伙儿都是心知肚明的。

    尤其是恭王福晋暴雨闯宫、当众下跪,朝野上下,震撼之余,人们的心里,五味杂陈:这个女人,不仅是亲王的福晋、首辅的女儿,还是他关某人的事实上的岳母啊!

    这件事情,对于关卓凡来说,既在统嗣之择的关键时候,替他唱了出“双簧”,帮了他的大忙;同时,也对他的形象,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

    关卓凡必须消除这个影响。

    因此,不论从那个方面来说,他都必须善待恭王的女儿。

    最后,敦柔毕竟也是关卓凡的正经妻子——一碗水端不平,作为男人,已经应该很惭愧了;若晃来晃去的竟把碗里的水都弄撒了,那——

    嘿嘿,做人——做男人,也太失败了吧。

    所以,这一关,必须过;这一场感情的战争,只许胜,不许败。

    关卓凡心知肚明,这场仗的第一个回合,自己是输了——皇帝给予敦柔的“面君不跪”的“恩典”,敦柔一定以为,是因为自己甩了脸子,丈夫和堂姊才被迫退让的。

    就差了这么一天的功夫。

    关卓凡曾经想过,要不要迟一点再向敦柔宣布皇帝的“德意”?嗯,先看看形势,再定进止?但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想法——他已经答应了皇帝,若真把皇帝的“德意”藏了起来,别说敦柔这儿如何,皇帝那儿,先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