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清-第5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保定,直隶总督府。

    曾国藩看完了关卓凡的信,闭目片刻,摘下了老花镜,换上了近视镜。

    他慢吞吞地说道:“好长。”

    坐在一旁的郭嵩焘微微一愕,曾国藩淡淡一笑,加上了一句:“好文章。”

    顿了一顿,嘴角微微地向两边扯了扯,算是又笑了一笑,声音却如枯柴般干涩:“不过,筠仙,轩王请你走这一趟,未免有点小瞧了曾某人。”

    这一次,郭嵩焘是大大的一愕:什么意思?难道你是说,我的身份还不够?

    曾国藩见他脸色有异,笑了一笑,说道:“你想到哪里去了?我是说,王爷若是真正看得起我,这一封信,已经尺足加二,何必还不放心,要再麻烦一位军机大臣、曾某的多年老友,走这一趟?”

    “筠仙,”他轻轻咳了一声,“曾国藩是国家的大臣,不是湖南的大臣!”

    郭嵩焘这才明白他的意思,不由气血微涌,正待说话,曾国藩轻轻摆了摆手,说道:“筠仙,多余的话,不必说了。”

    沉吟了一下,说道:“我给江宁写几封信——一封大约不够。还有,如果……赵竹生不嫌弃,我同惠甫说一声,请他赴扬州就赵竹生的幕,事情办妥了,再回我这儿来。”

    惠甫,是赵烈文的字。

    郭嵩焘真正是动容了!

    赵烈文是曾国藩最亲信、最倚重的幕僚,在湘军中威望甚高——这也罢了,关键是他的特殊身份,可以视为曾国藩的代表,有他出面,居中协调,“请湘军退出两淮盐场”这个差事,一定可以最快、最平和地办下来。

    曾国藩之“公忠体国”,真正无一字虚设!

    郭嵩焘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想了一想,说道:“惠甫的品级,似乎还是一个知州吧?这个差事办完了,要赵竹生给惠甫办个密保——至少保惠甫一个道台!”

    曾国藩连连摇手:“不必,不必!筠仙,你还是不晓得惠甫,他醉心释学,一点子官瘾也没有的!保他个高些的品级,这个力量,我也有,可是,几次都被他推了!”

    郭嵩焘怔了一怔,感叹地说道:“惠甫真正是国士!”

    曾国藩微笑说道:“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顿了一顿,说道:“国家眼见愈来愈好——国家好起来,比什么都紧要!”

    “别的,”他轻轻摇了摇头,“都不重要。”

    *(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 故人() 
郭嵩焘、曾国藩在保定直隶总督署会面的次日,上谕明发,轩郡王为“特派全权钦差大臣”,赴天津,迎接“美利坚合众国访华代表团”。

    美国人已经到了日本的长崎,正在小做休整,不日就将由长崎首途天津。

    上谕发布的第二天,关卓凡便离京赴津,一天也没有耽搁。

    掰掰手指头,日子已经很赶了——美国人到埠之前,关卓凡在天津还另有极重要的事情要做。

    辰初一刻出发,到达天津小站军营的时候,是次日巳正三刻。

    一进军营,关卓凡的第一件事,是叫伙房整治三四样精致些的菜肴,送到自己的“签押房”——就是办公室。

    他略洗征尘之后,菜肴便做好送了过来。勤务兵布菜,关卓凡看着不大妥当的地方,一边亲手调整,一边吩咐图林:“请田先生。”

    图林去了,不一会儿,门外卫兵高声唱名:“田先生到!”

    咦?轩郡王礼贤下士也就罢了,居然连卫兵都称“先生”而不名,这是一位什么来头的人物?

    关卓凡朗声说道:“请进!”

    门帘掀起——是图林亲自打的帘子。

    “田先生”进来了,并足立定,举手行礼:“报告!田永敏……奉命报到!”

    这个报名,中气不足,语气迟疑,且很不标准——忘了报自己的职务、衔头,听起来,一副慌慌张张、不甚自信的样子。

    往来人身上看,呃——

    这位“田永敏”,身材十分瘦小,却长了一个硕大的额头,他穿的轩军军服,松松垮垮的,似乎大了一号;头上的小平顶军帽,被他的大脑门一衬,却又显得小了一号。总之,一眼看上去,整个人十分别扭,甚至颇有几分滑稽。

    “田永敏”虽然努力挺胸抬头,旁人却一眼就能看出,他并没有受过什么真正的步操训练。

    古怪的相貌、不合体的服饰,加上别扭的站姿,这个……

    除此之外,“田永敏”脸上的神情,也非常复杂:是一种紧张、疑虑和讶异混合在一起的表情。

    再细看,他的臂袖上,缝着“作战参谋”的臂章。

    作战参谋?不过是副营级而已。为他掀帘子的图林,虽然顶着“团长”的头衔,却是地道的副师级,高过他好大一截。

    这样一位形容卑琐的中低级军官,轩郡王以下,居然礼遇至此?

    关卓凡还了礼,含笑说道:“良庵先生,许久不见,风采依旧!嗯,今儿中午,咱们就别去吃食堂的大锅饭了,我陪先生在这里小酌几杯,如何?”

    田永敏脸上的神情,愈加讶异了。他放下行礼的右手,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嗫嚅了几下,低声说道:“是,永敏谨遵王命。”

    “入席”后,田永敏愈加紧张,额上见了汗,手和脚也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田永敏,字藏六,号良庵。

    不过,去年年底的时候,他还不叫这个名字。

    那个时候,他叫“大村益次郎”。

    *

    *

    鹫飏岭之役,大村益次郎做了轩军的俘虏,然后被迫表示“愿为贝子爷效力”——不这么说不行,大村益次郎心里清楚:若不“输诚”,这位贝子爷会毫不犹豫的杀掉自己,连不问世事、隐居终老的机会,都不会给的。

    轩军征日归国的时候,大村益次郎的伤,还没有百分百痊愈。关贝子说,轩军的军医,水准较高,军医院的医疗条件也比较好,大村先生就跟了去,到中国养伤罢!

    这是面子上的说法,真实的原因,彼此心照:既然“愿为贝子爷效力”——这件战利品,关卓凡自然是要带走的。

    你要我做什么呢?

    到了中国,大村益次郎被安置在天津小站军营。他的房间外并没有士兵把守,也没有任何人跟他说过,哪儿能去、哪儿不能去,但大村益次郎除了养伤、看书,几乎不出房门一步。

    这段时间,他的唯一的访客,是松江军团参谋长施罗德。

    施罗德是个典型的军事狂人,言辞便给,异常健谈;大村益次郎学识渊博,军事之外,船舶、土木、医学、艺术,皆有颇深的造诣,两个人的共同话题很多,很快,便互相引为知己。

    但是,不管聊得多么热烈,施罗德从来没有提过,“亲王殿下”将要大村先生做什么工作?这个念头,日夜萦绕在大村益次郎的脑海中,但他从来不敢主动询问。

    伤愈后不久,大村益次郎的第一份差使来了:军团后勤参谋,归军团参谋长沃纳。施罗德管带。

    大村益次郎大舒了一口气,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投入到新工作当中。

    自此,轩军天津驻军各军营里,出现了一位身材瘦小、形容卑琐、口音古怪的后勤参谋。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把这个“降人”的话当一回事,而大村益次郎的话也很少,差使之外的话,更是一句也不说。

    但很快,大家发现,大村参谋的话虽然少,且轻声细语,完全不像一个军人的样子,但言出必中,几不虚发,凡是和他有不同意见的,到了最后,事实证明,都是他对。

    慢慢儿的,大伙儿开始对这个形容古怪的小个子服气了。

    有时候,下值之后,能够看到大村参谋穿着宽大的和服,在军营一隅,缓缓踱步。碰到同僚,面带微笑,点头致意;碰到级别更高的军官,退在一旁,鞠躬为礼。不过,至始至终,他不会主动和任何人说一句话。

    后勤参谋没干多久,大村益次郎就调岗了:从“后勤室”调到“作战室”,出任作战参谋。

    这位貌不惊人的新参谋,很快就在“作战室”内引起了震动。凡“兵棋推演”和“实兵对抗演习”,大村益次郎如果不在“导演部”,而是参与对抗,那么,他所在的那一方,不论“红军”、“蓝军”,几乎都是胜利的一方。

    人人侧目。

    有人心里面嘀咕:就是运气好吧?真这么能打,怎么做了俺们的俘虏?

    不过,施罗德不这么看。

    圣母皇太后天津阅兵的时候,施罗德找到关卓凡,说道:“总司令,大村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天才,如果做参谋工作的话,至少应该任命他做副参谋长;甚至,他为正,我为副,也是完全合理的。”

    私下底,施罗德和关卓凡说话,依然保持着在美国时候的习惯,称关卓凡为“总司令”。

    关卓凡微笑着摇了摇头。

    施罗德有点着急了,说道:“总司令,我是真诚的!还有,我不相信,以你的眼光,看不出大村的能力?”

    顿了一顿,说道:“我想知道,总司令,你对大村,到底有什么打算?”

    关卓凡平静地说道:“沃纳,你问错人了——你应该问问大村:他对自己,到底有什么打算?”

    *(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章 归化() 
施罗德愣了一愣,不说话了。

    东西方思维模式虽然有所差异,但是,他还是听明白了关卓凡的意思。

    不明白的,反倒是大村益次郎这个东方人。

    一天,下值之后,换上了和服的大村益次郎,正像往常一样,慢慢地踱着步,施罗德突然冒了出来:“大村,一起走走?”

    大村益次郎自然没有异议。

    一边走,一边聊。

    聊着聊着,似乎是很不经意的,施罗德把关卓凡的那个问题抛了出来:“大村,你对自己,到底有什么打算?”

    当然,施罗德没有说:“这是亲王殿下的问题。”

    大村益次郎张了张嘴,不晓得说什么好:这是我打算得来的么?

    施罗德看见他一副诧异的样子,心中不由暗叹,淡淡一笑,停下了脚步。

    “大村,你看,多么美丽的夕阳!如果我是你,我会盼望,每天都能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色。”

    说完,掉头而去。

    大村益次郎一个人留在原地,愕然不置。

    施罗德高大的背影消失了,大村益次郎呆呆地站了一会儿,转过身,抬起头。

    西天残阳如血,他不禁微微眯起了眼睛。

    突然,犹如电掣雷轰,大村益次郎明白了施罗德的意思。

    他浑身颤抖起来。

    夕照鎏金,他的脸色却惨白如纸。

    当天晚上,在自己的房间内,大村益次郎长时间地跪伏在冰冷的地面上,双手交叠抚地,头抵手背,背脊不断抽动。

    他泪流满面,但是,不敢让任何人听到自己的哭声。

    第二天,大村益次郎呈文军团参谋长,请参谋长代为上禀“军事委员会”,由军团出面,向朝廷提出申请,准他归化天朝。

    同时,请求准许他将妻儿自日本接来中国。

    大村益次郎原名村田良庵,又名永敏、藏六,他便取“村田”之“田”,为自己的汉姓,名永敏,字藏六,号良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