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清-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卓凡交代下去:第十六团和第十五团换防,由第十六团负责马关防务,第十五团、海军陆战队、近卫团以及炮兵一部,共同组成“第二东进支队”,他本人亲自率领,目的地:江户。

    这就是他之前说的派给第十五团和海军陆战队的“体面差使”。

    这一次,走的是海路。

    “翁贝托国王号”为旗舰,六艘美舰担任护卫,另有四艘运兵船,组成中美联合舰队“第二特混分舰队”,东出马关海峡,入周防滩,走濑户内海,半路停靠大阪。再由大阪启程,出大阪湾,经纪伊水道,走太平洋外海,入江户湾,最终抵达江户城。

    之所以这么安排线路,是因为,一来在大阪有事情要办;二来长州藩全藩覆灭,濑户内海已经变成安全的航道,而近海岸航行,可以陈设兵威,“翁贝托国王号”的庞大身躯,会给濑户内海南北两岸西南诸藩以更直接的震撼。

    “第二特混分舰队”载“第二东进支队”上路之时,京都正在大动干戈。

    松平容保主持,新选组局长近藤勇执行,幕府对倒幕派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捕。所有倒幕派的皇族和公卿,都以“有谋逆毒弑先帝的嫌疑”而被逮捕,包括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和其父帜仁亲王。

    “禁门之变”时,有传言进击“御所”的长州藩兵是有栖川宫家带的路;“禁门之变”后,帜仁亲王、炽仁亲王父子俩便被京都守护职抓了起来。孝明天皇虽然生气,但毕竟都是皇族一脉,下不去死手,只是免去这爷俩的“进宫议事”的资格,命他们“闭门思过”。

    因此,孝明帝暴崩的时候,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父子正在“蛰居”之中,门都出不去,“毒弑先帝”神马的,还真不关他们的事。

    新帝即位之后,朝廷大小事务都握在中山忠能、中御门经之、岩仓具视几个人手里,明治小皇帝和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的感情虽好,可暂时也顾不上他,连正式的“解除蛰居”的敕令都没来得及颁给他——所以,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父子被捕,是真有点冤枉。

    但有栖川宫炽仁亲王是中国的张军门点名要抓的人,松平容保当然照办,反正这两父子“倒幕”的帽子是摘不掉的。只是松平容保还没有想明白,张军门为什么对这家人这么上心。

    其实,有栖川宫家和德川家的关系相当密切,历代通婚,有栖川宫炽仁亲王本人就娶了德川庆喜的异母妹妹德川贞子。想一想他先是被德川家抢走了未婚妻,后来又娶了德川家的女儿——呃,真是有趣。

    不过,在残酷和冰冷的政治现实面前,这些姻亲关系,并不能给围城中人带来真正的保护。

    *(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血胤相连() 
京都大肆搜捕“乱党”的同时,福冈藩接到幕府命令,逮捕在大宰府幽居的五公卿:三条实美、三条西季知、四条隆歌、东久世通禧、壬生基修,押送京都。

    逮捕和押送行动由新选组副长土方岁三监视执行。

    幕府的敕令中指责五人严重违反《公家诸大夫法度》,有参与谋弑孝明帝的嫌疑,“怙恶不悛,其罪难赦。”

    福冈藩对五公卿一直都很客气,但幕府的这道命令却不敢不执行。

    四条隆歌当着福冈藩藩吏和新选组的面自杀身亡,被押送京都的只有三条实美、三条西季知、东久世通禧、壬生基修四人。

    孝明天皇暴崩,三条实美已经是内疚神明;当他从前来逮捕他的土方岁三口中,确定继位的明治天皇亦崩于若狭湾,不由放声大哭,整个人软倒在地,浑身抽搐,直至昏死过去。

    押赴京都的路上,三条实美一直忽忽如狂;未到京都,便完全精神错乱了。而土方岁三和医生都认为:他不是假装的。

    *

    *

    “第二特混分舰队”既“第二东进支队”终于达到了大阪。

    在此之前,德川庆喜已经从京都到了大阪。关贝子到埠,庆喜大人率在大阪的全部幕臣,举城相迎。

    关贝子走下舷梯之时,数十幕臣伏地叩首,居首的德川庆喜则深深鞠躬。

    史载,关贝子和庆喜大人,“携手入城”。

    大阪城代府中,大会群臣。

    幕臣在下首跪坐,情形一如往日;但上首左右并排而居的庆喜大人和关贝子,却是坐在椅子上,这个可是前所从未有。当然,这是为了照顾关贝子的习惯。

    老中小栗忠顺首先发言,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民不可一日无主,请一桥庆喜大人速速承继征夷大将军之位,以副天下之望。”

    老中首座板仓胜静“附议”。

    说明一下,德川庆喜出身于“御三家”之一的水户藩,但过继给“御三卿”之一的一桥家,所以,他此时的正式的名字,还是“一桥庆喜”。

    “御三卿”田安氏、一桥氏、清水氏也是德川亲族,另立门户之后,奉命用离其家宅最近的江户城城门名作为家族的新姓氏。“御三卿”和德川宗家的关系,就是“小宗”和“大宗”的关系。

    “御三卿”和“御三家”一样,其“当主”也有继承将军之位的资格,只是“家格”比“御三家”低了一级。

    德川庆喜谦道:“我德薄福小,才疏学浅,不敢妄居大位,请诸公另举贤能。”

    就在这时,关卓凡轻咳了一声。

    幕府群臣知道关贝子有话要说,大厅之内,立时鸦雀无声。

    关卓凡微笑道:“平定长枭造乱,发举悖弑恶逆,上报君父之仇,下措万民于山岳之安,一桥庆喜大人有大功于社稷,入承德川宗家,继征夷大将军之位,我想,再没有人不心悦诚服的。”

    关卓凡缓缓扫视群臣,目光所及,所有人的身子都往下伏了一伏。

    关卓凡继续说道:“大奥之中,天璋院、实成院、本寿院,嗯,还有和宫内亲王,都是深明大义的,必实心实意,举戴一桥庆喜大人。”

    天璋院即笃姬,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的“御台所”,刚刚挂掉的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的“嫡母”,目前大奥里面的第一号人物。而众所周知,天璋院和庆喜大人不睦。

    实成院,德川家茂的生母,因为儿子死掉,这位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力了。

    本寿院,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生母,在天璋院之前,是大奥最有权势的女人。现在虽然退居“二线”,但在拥戴德川家茂的“纪伊派”、拥戴德川庆喜的“一桥派”争夺十四代将军之位时,本寿院可是坚定地站在“纪伊派”一边,说过“如果庆喜殿下当上将军,我宁肯选择去死”这种话。

    和宫亲子内亲王,德川家茂的遗孀,前文介绍过,也是不喜欢德川庆喜的。

    所以,大奥里面,几乎是一面倒反对德川庆喜出任十五代将军的。“实心实意”四字,用中国的广东话来说,完全是“硬屈”了。

    不是所有的幕臣汉语都好,因此关贝子的话,都有通译高声译成日语。

    当然有腹诽的,但这种场合下,谁敢有一点异议?

    板仓胜静、小栗忠顺打头,群臣向德川庆喜行平伏之礼,口称“将军大人”。这不是正式的仪式,正式的仪式要回到江户城才能举行,但德川庆喜接任第十五代幕府将军,就此定局了。

    小栗忠顺又一次越次奏道:“大行皇帝崩于若狭湾,帝位不宜久悬,请将军大人于皇族中择清华毓德者,继统大宝。”

    此言一出,绝大部分的幕臣不由愕然。

    虽然自德川家康以来,天皇的立嗣和继统,没有不经过幕府将军同意的,但这都是在私下底“沟通”;台面上,幕府并不直接干预皇位的继承,更不会在这种“大会”的场合公开讨论。

    但德川庆喜没有任何错愕的意思,而是沉吟道:“京都那边,已经有了几位人选。不过,唉,年纪太小,还都是出自‘小宗’。”

    这几句话,听得大伙儿更是云里雾里。

    “京都那边”,当然是指“复辟”成功、重新上位的佐幕派皇族和公卿,如中川宫朝彦亲王、二条齐敬这一班人。他们做事,特别是在选择新帝这种天字第一号大事上面,一定是秉承幕府意旨的,怎么好像不怎么如将军大人之意似的?

    孝明天皇的二子四女,养大成人的,只有次子睦仁,即沉在若狭湾海底的明治天皇,长子和四个女儿全部早夭。明治天皇一“大行”,孝明天皇便已绝嗣,不从“小宗”找继承人,去哪找啊?

    孝明帝生前也曾收了两个养子,都是伏见宫家的,是哥俩,一个是博经亲王,今年十四岁;一个是贞爱亲王,今年七岁。天皇收养子,主要目的就是如果自己绝嗣,继承人还有“备胎”。

    不过,这哥俩后来按规矩先后出家,和天皇的养父子关系自然终止。现在,博经亲王还当着和尚,贞爱亲王则还俗承袭伏见宫尊号,做了伏见宫家的家督。

    中川宫亲王和二条关白提出的“几位人选”,应该是包括了这两位的。只是,这两位自然也是“小宗”。

    至于“年纪太小”——包括博经亲王和贞爱亲王,一位十四岁,一位七岁——难道不是年纪越小,越容易控制吗?众所周知,这是权臣选择新皇帝的不二法门,将军大人如此惺惺作态,所为何来呢?

    这时,关贝子又轻轻地咳了一声,大厅之内,再次静得一根针掉到地上也听得见。

    关卓凡说道:“将军大人所虑极是。天下动荡,国赖长君,年纪太小,确实挑不起江山社稷的万斤重担啊。”

    他顿了一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再说,孝明皇帝和大行皇帝,皆崩于贼手,百世之后,尤令人扼腕!如果新帝不出于孝明帝的血胤,如何能够告慰二圣在天之灵?唉,连我这个外人都觉得不忍啊。”

    这一番表态,让群臣愈加糊涂。孝明帝已经绝嗣,哪位皇族是“出于孝明帝的血胤”的?有机灵的,不免脑洞大开:难道孝明帝生前还生了其他的皇子皇女,养在别的什么地方不成?

    小栗忠顺大声说道:“贝子爷所言极是!以臣下之见,成年皇族之中,同孝明皇帝血胤相连的,只有和宫亲子内亲王了!”

    *(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章 女天皇() 
这句话一出,端的是石破天惊。

    幕臣们瞪大了眼睛,有的人的嘴巴都张开了。

    女天皇并不稀奇,日本历史上共有八位女天皇,江户幕府建立以来,就出了两位——明正天皇、后樱町天皇。

    但是,这些女天皇登基前的身份,要么是某位天皇的皇后或者皇母;要么还没有结婚。不过,当上天皇也就结不成婚了,因为没有人够资格娶她——以未婚皇女身份践祚的女天皇统统终身不嫁。

    和宫亲子内亲王是孝明帝的异母妹妹,一个老爸生出来的,确实“血胤相连”——可是,还从没有一位女天皇,像和宫那样,曾下嫁皇族以外的人士。

    这就稀奇了!

    德川庆喜沉吟道:“和宫内亲王确是和孝明皇帝血胤最近的皇族,她如果能够继位,相信二圣在天上也会展露笑颜的吧。可是,和宫内亲王现在还有一个‘大御台所’的身份,这,有没有什么关碍呢?”

    将军的正室称为“御台所”,前任将军的正室便称为“大御台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