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清-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日本,才是好的日本。

    所以,“藩”废不得,“天皇”废不得,就像“幕府”废不得是一样的道理。

    这个小栗忠顺,想的未免太多了,不大好啊。

    恐怕不是一个“带路党”的好人选。

    可他现下又是“亲华派”的主力,该拿他怎么办呢?

    关卓凡问道:“小栗忠顺此人,操守风评如何?”

    徐四霖说道:“极佳,此人素有‘不顾利害,公而忘私’之誉,出仕以来,似乎唯一有兴趣的事情,便是为主家四处奔走。”

    关卓凡嘿然,真是叫我辈惭愧啊。

    徐四霖说道:“不过,这个人太骄傲了。我是上国使者,且日本正有求于咱们,小栗忠顺对我非常客气热络。可我冷眼旁观,他对同僚,乃至上司,都不大看得上眼的样子,言语之间,不留余地,有时候很是让人难堪。”

    关卓凡心中有数了。小栗忠顺这种人,恃才傲物,急切事功,幕府的官吏,却大多昏庸腐败无能,以小栗忠顺的脾性,对冬烘朽钝的同僚,自然没有好脸色,这种心态,和肃顺一提起旗人就开骂,颇为相似。

    那么,应该如何同小栗忠顺打交道,或者说,该怎么“用”他,关卓凡就有了一个章程。

    *

    (今天两更,晚上还有一更,放在八点半之后)

    *(未完待续。)

第一三三章 请一起过来吧() 
关卓凡接见日本使团,初初照面,略出意外。

    小笠原长行是个老头,这个意料之中;但栗本锄云、小栗忠顺两个,徐四霖只和他说是幕府的“后起之秀”,没有说过具体的年龄,关卓凡就想当然地以为是俩年轻人,事实上两个人的年纪都不算小,比较年轻的小栗忠顺,也有四十岁了。

    而且小栗忠顺面上皱纹深刻,鬓发斑白,乍一看,有五十好几的样子。但看双眼,却是目光炯炯;端坐之时,腰板亦挺得笔直,放在膝盖上的双手,骨节粗大,青筋纠结。这幅形容,实在想不出此人竟是一名两千五百石的“旗本”。

    那位“兰医”家庭出身的栗本锄云,反而洵洵儒雅,看着倒要比小栗忠顺年轻不少。

    现在形势迫人,幕府不得不有所更张;太平时节,以这两位的资历年纪,恐怕还是做不到这个位子的。

    关卓凡想起长州藩内,幕府最重要的几个对手:

    高杉晋作——总掌藩政,并负责海军,二十五岁。

    山县有朋——负责陆军,二十六岁。

    伊藤博文——力士队总督,二十三岁。

    那个被自己杀掉的坂本龙马,和萨、长两藩一向来往密切,其手创的龟山商社,拥有自己的军舰,商社成员大多来自神户军舰操练所,这一次,十有八九是要过来为长州助拳的。嗯,龙马如果不死,二十九岁。

    接替龙马主持龟山商社的陆奥阳之助,二十岁。

    一个老朽日本,一个少年日本,对比是如此之强烈鲜明。

    关卓凡在心底暗暗叹了口气。

    补充一句,关卓凡是真心实意地希望龟山商社参战的,因为那个陆奥阳之助,在原时空,后来有了一个更著名的名字:陆奥宗光。

    伊藤博文内阁第二号人物,外交部长,一力筹划吞并朝鲜,策动甲午战争,签署《马关条约》。

    龟山商社还有一个成员,也是很有意思的:伊东祐亨,原时空后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的总指挥正是此君。

    请一起过来吧。

    使团三人组讲的中国话,小笠原长行最差,磕磕巴巴,基本听不懂他说啥;讲得最好的是小栗忠顺,几乎听不出是一个外国人,甚至还有一点山东口音,关卓凡暗暗称奇。

    使团也配了通译,但正使辞不达意,要等通译翻译,作为副使的小栗忠顺自然而然地就抢话,到了后来,小栗忠顺瞅着更像正使了。

    看来徐四霖的观察还是很准确的。

    双方就征长的战略做出以下安排:

    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向长州发起进攻。

    中国军队由西攻入长州。舰队先到长崎,补充燃料食水,然后沿九州西海岸北上,入马关海峡,炮击马关诸炮台,攻占马关,登陆长州。

    为此,应事先在马关海峡对岸,北九州的小仓城,建立后勤补给基地。

    幕府及受命征长的诸藩军队,则分成上、中、下三路,从东面攻入长州。

    下路即南路,对长州的濑户内海沿岸、即其南海岸发动攻击。

    这一路的目标是周防大岛,幕府海军主力主责其事,一面炮击沿岸,一面运送松山藩的步兵登陆。拿下周防大岛后,即可扼长州南出濑户内海的门户了。

    中路由艺州小濑川方向攻入长州境内。艺州藩不肯出兵,这一路兵马,先锋是高田藩、彦根藩,幕府和纪州藩的军队做后备。

    上路即北路,从石州出发,沿日本海沿岸、即长州北海岸攻击前进。这一路兵马的主力,是滨田藩。

    其中关于在九州小仓城设立的后勤补给基地,关卓凡说“军令必须一统”,要由中国派人规划管理,幕府方面,“请小栗忠顺先生总责协调一切”。

    这句话一说出来,小栗忠顺神采飞扬,不等正使表示意见,立即答道:“贝子错爱,忠顺愿效绵薄。”

    小笠原长行的脸色怪怪的,关卓凡晓得是为了什么,不仅仅是下属飞扬跋扈的缘故,而是小仓藩本来就是小笠原家的领地,一群外人越过了他这个家长,在他家里大操大办,换了谁都会“怪怪的”吧?

    更重要的是,谁知道中国人会不会骚扰地方,需索无度呢?

    但正因为小笠原长行这个“老中”出身于小仓藩,才不能让他插手小仓藩地面上的事。原时空,参加征长的肥后藩士兵在小仓城外的山上砍树筑垒,身为征长军总督的小莅原长行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为何在他人领内砍伐树木!”

    关卓凡想,幕府方面,尽是小莅原长行这种货色,又怎能不一败涂地?

    所以,此次赴日征长,一切和轩军有关的事宜,关卓凡都必须百分百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幕府这个猪队友,没有什么事是真正能信得过的。

    关卓凡要求,肥后藩的部队,一分为二,一部协助中国部队和小仓藩防守海岸,严防长州藩偷渡过来破坏“军需重地”;一部随中国军队登陆长州。

    使团方面答应了,只是不晓得关贝子为什么单单挑肥后藩干这个活?

    嗯,这是因为原时空第二次长州征伐,幕府方面,唯一表现得比较像样的,就是肥后藩。

    而且,关卓凡想,我也需要人来干脏活嘛。

    *

    *

    关卓凡接见日本使团的第二天,小栗忠顺偷偷找到徐四霖,说徐大人可否替我安排,单独拜见一次关贝子?

    徐四霖说,哎哟不巧,今儿一早,关贝子已经出发去“巡阅海防”了。这个,来日方长,等关贝子到了日本,见面的机会多得是。

    使团不日要南下上海,和银团、中国政府签署“三方抵押借款协议”,然后从上海回国,再见关卓凡,确实得等他到日本了。

    徐四霖没有忽悠小栗忠顺,关卓凡确实要去“巡阅海防”,这件事,已经因为要接见日本使团,耽搁了好几天了。

    去哪儿“巡阅海防”呢?

    旅顺。

    那儿正在大兴土木,为即将归国的两位“洋美人”,修建“藏娇”的“金屋”。

    *(未完待续。)

第一三四章 红浪血睛蓝鲨() 
旅顺要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规划和建设的主要工作,得等“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归国,随舰而来的英国顾问们到位了,才能正式着手。也就是说,得等到打完了日本。

    不过,关卓凡一点时间也没有浪费,他已经在顾问委员会之下组建了“旅顺要塞工程局”,密锣紧鼓地做着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派人赴山东长岛采办石料,这是一种紫色花岗岩条石,是修筑防浪堤的上佳石材。

    事实上,旅顺要塞的军港部分,一期工程已经展开,主要是现在就能做的航道深浚。

    原时空,旅顺军港的主体工程,前前后后共花了八年时间。关卓凡以“要塞化”思路建设海军基地,和李鸿章颇不相同,而工程量只会加大,不会减少,可关卓凡的打算是集中力量,提高效率,五年之内完成主体工程。

    现在是1865年,看历史的时间线,1870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必须在此之前,使新生的中国海军,形成初步的战力。标准是:能够和除了英国之外的欧洲强国,在中国近海,进行舰队决战。则海军基地的完工,是最基本的条件。

    至于远洋作战,五年时间还远远不够;而要和英国人在海上争雄,更不是十年八年之内,能够想象的。

    关卓凡到了旅顺口,登上雄伟的黄金山,放眼望去,不由心醉神迷,真正是“天下形胜”!

    对面——西南方向,是巍峨的老铁山。这座老铁山,伸出了一个半岛,和关卓凡脚下的黄金山,夹海相对,两山之间,不过三百米的光景,这就是所谓的“旅顺口”,也叫“狮子口”。口开向东南,口内,就是他“藏娇”洋美人的“金屋”,规划中的旅顺军港了。

    更绝的是,这个半岛又向港内伸出了一条干滩,这条干滩呈反“S”形,形成了一堵绝佳的天然大防波堤,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把全港分成了西港、东港两部分。

    因为这条干滩的关系,这个半岛叫做“老虎尾半岛”,干滩,就是那条“老虎尾巴”了。

    港内水域广阔,不冻不淤,隐蔽性和防风性都极好,而且,因为“老虎尾巴”的关系,西港简直就是一个内湖了。

    旅顺口宽仅三百米,以关卓凡粗浅的航海知识,也晓得,航道不会超过一百米,就是说,大型军舰,每次只能进出一艘,加上两边山上设置的火力点,绝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天底下去哪里找这么好的军港?!

    关卓凡几乎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个旅顺军港,根本不可能从海上攻破,防卫重点,全在陆地方向,要全力以赴地进行“要塞化”!

    日俄战争,日军拿下旅顺口,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整整一年;甲午战争,日军攻取旅顺口,满打满算,不过五天。而且,这五天是占领整个旅顺地区的时间,真正打旅顺军港,从早到晚,不足一天!

    你妹的!

    旅顺军港陆地防御的自然条件其实相当优越,外围的天险,内圈有大孤山、小孤山,外圈有狼山、横山,这些天然屏障,都可对之进行“要塞化”,日军必须一道一道屏障,全部突破之后,才能直接威胁军港。而这些坚固设防的高地,每一个都需要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才可能攻克。

    即便所有的外围天险全部失守,还有旅顺军港本身这个最大最坚固的要塞呢!

    怎么可能把仗打成这个样子?!

    犹如千两黄金,当做一贯铜钱花掉了。

    李鸿章筹办的海防,旅顺和威海卫一样,都是扁平化的网格,只知道“占路”,不知道“占势”;“网眼”过大,兵力和火力过于分散;只有“打击”概念,没有“抗打击”概念。整个防御体系,本质上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