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清-第1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景崧、张庭桂话里话外,都在将进献“赤肇丸”的性质,往“谋弑”上头扯,而不止于“谀上”、“逢君之恶”什么的,阮知方隐隐觉得不妥,可是,也不能出言异议。

    就在这时,一名军官进来,向郑国魁举手行礼,“报告!乱党的身上,搜到了伪诏!”

    *

第三零四章 枭獍之尤!枭獍之尤啊!() 
    郑国魁接过“伪诏”,略略扫了一眼,并不细看,便递给了唐景崧;唐景崧看过了,递回给郑国魁,郑国魁这才细看,看过了,再次递给唐景崧。

    “登翁、含翁,”唐景崧将“伪诏”向张庭桂、阮知方递了过去,“请看一看——奇文共欣赏!”

    张庭桂一边儿伸手来接,一边儿看向阮知方,意思是:你想看?我先看?

    阮知方做了个“请”的手势——您先看,您是“首辅”嘛!

    于是,“首辅”便当仁不让的看了起来。

    这道“伪诏”,其实还只是一个草稿,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皇嗣子”瑞国公“聪明睿智”、“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着克承大统,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第二,“着派胡威等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注:这个“等”字,“伪诏”上是没有的,“胡威”二字之后,是长长的空白,足够再填上七、八个名字,也即是说,“顾命大臣”的人选,除了胡威,其余的,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

    第三,胡威忠心不二,智勇双全,国之长城,“着入枢密院行走,授勤政殿大学士”。

    咦,枢密大臣什么的且不去说他,可是,您若做了勤政殿大学士,原先的勤政殿大学士张公庭桂,又摆在哪儿呢?

    不急,下头就有说明了。

    第四,“原勤政殿大学士”张庭桂曾“面乞骸骨”,朕“怜其老迈”,“特赐几杖、蒲车”,“准其开去一切差使,原品休致”。

    第五,武显殿大学士阮知方“兼差甚多”,“精力未敷”,“着开去枢密院行走一缺”。

    ……

    张庭桂还没有看完,一张老脸,便已涨得通红,到了后来,两只手微微发抖,都有些捏不住“伪诏”了。

    终于看完了,长长吁一口气,用力太猛,连白胡子都吹起来了,“荒唐!荒唐!真真是……太荒唐了!”

    阮知方接过,看着看着,皱起了眉头,不过,倒没生出张庭桂那么大的反应来。

    “‘皇嗣子’?”张庭桂兀自脸红脖子粗的,“哼!他顶多就是个‘皇养子’!啥时候立他为嗣了?这个面皮,还真是厚!当天下人都是瞎子、聋子、傻子吗?!”

    顿一顿,语气更加激烈了,“那个胡威,面皮就更加的厚了!他一介——”

    打住——“栋星将军”就在旁边,“一介武夫”这种话,可不敢说!

    于是改口,“他根本就不曾进过学,连个秀才——”

    又打住——这是想起阮知方的出身来了。

    阮知方虽自幼博览群书,却不为举业之学,他是明命初年以吏员入仕的,后以文学举拜,诏入内阁,充文房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办阁务,由此一步一步,终于跻身中枢,做到了枢密院大臣、武显殿大学士。

    张首辅只好再次改口,含糊说道,“胡威有什么资格‘入阁’?有什么资格进枢密院?还要做‘首辅’?哈,太可笑了!太荒唐了!”

    说到这儿,又大透了一口气,“还有,我什么时候‘面乞骸骨’了?还什么‘几杖’、什么‘蒲车’!哼!这一伙人,睁着眼睛说瞎话,把谎都撒到这个份儿上了!真正是……该死!该死!统统都该死!”

    很明显的,以张大学士之见,这份伪诏之中,最最荒唐的,就是拿胡某人取张某人而代之这一条啦。

    “这个胡威,”张庭桂咬牙切齿的,“一定要拿捕归案!千刀……呃,明正典刑!曝尸悬首!为后世乱臣贼子戒!断断不能叫他逸出法网了!”

    阮知方觉得,张庭桂的激愤,已经有些失态了,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正要说话,之前的那名军官又进来了。

    “报告,武光青拿到了!”

    武光青?

    阮知方不由轻轻的“啊”了一声:哎,险些把这个人忘掉了呢!

    这个武光青,住在顺化城外南郊的安寿祠——也是“母道教”一脉、供奉柳杏圣母的神祠,那儿距钦使驻节的玉溪寺和玉屏山麓的钦使护卫团营地,都有相当一段距离,按时间推算,必是嗣德王刚刚薨逝,钦使就派出人马,奔赴安寿祠,捉拿武光青了。

    至此,阮知方确认,深宫之中,钦使一定另有眼线,绝不是收到了自己的报信,才采取行动的,不然,动作不可能如此之快!

    而且,还是左右开弓,同时动作——一面向皇城进兵,一面派人去拿武光青。

    他看了唐景崧和郑国魁一眼,心里暗暗的叹了口气,已经到了嘴边而的话,又咽了回去。

    唐景崧、郑国魁对视一眼,郑国魁微微颔首,于是,唐景崧转向阮知方、张庭桂,微笑说道:“好!胡威之外,该到的人,都到齐了!含翁、登翁,既如此,咱们就可以开始细问究竟了!”

    *

    *

    “细问究竟”,即勘磨审问。

    首先问的,是替嗣德王侍寝的那六个妃嫔。

    完全不必“勘磨”,甚至,连威胁的话都不必说,六个早就吓得魂不守舍的年轻女子,便一五一十的,将彼时前后情形,一一的说了。

    她们是先进的乾成殿西暖阁的内寝,并照杨义的吩咐,除净全身的衣衫,等候嗣德王的到来。

    据一个叫做荷娘的妃嫔说,最近几次侍寝,情形都是如此——妃嫔先进内寝,除净全身衣衫,等候圣上的到来。

    六个妃嫔之中,荷娘是唯一一个连续两次替嗣德王侍寝的,她说,圣上不喜“旧人”,不过,几个妃嫔之中,又必须留下一个“旧人”,不然的话,因为侍寝的花样太过……呃,羞人,若没有一个“旧人”带头动作,其余的妃嫔,会缩手缩脚,以致激怒圣上——服用了“赤肇丸”的圣上,是根本没耐心等她们“放开手脚”的。

    嗣德王进了屋,杨义一退出去,荷娘等妃嫔就赶紧上来替嗣德王宽衣。

    除下外袍,刚刚解开中衣的上襟,就出状况了——嗣德王突然浑身上下猛地一抖,两只眼睛,翻了上去,接着,手脚一挣,瘫倒在御榻的靠背上,四肢痉挛,颤动不止,嘴里的血沫子,咕嘟咕嘟往外直冒。

    几个妃嫔,疯狂的尖叫起来,之后,杨义、瑞国公就进来了。

    这一段没那么紧要,也基本上在预料和想象之中,真正紧要的,是接下来的几点:

    第一,杨义、瑞国公进来之时,嗣德王的手足,还在颤动,人还有呼吸,并未断气,而杨义非但未在第一时间传召太医,更说什么“陛下弃天下臣民,龙驭上宾”,而瑞国公,既没有纠正杨义的说法,也没有坚持“快传太医”,由得嗣德王两腿一蹬,真正“龙驭上宾”去鸟。

    第二,嗣德王发病至咽气,一个字也没有说过,更不要说什么“传位于瑞国公”了。

    第三,这几个字,实出于杨义之口——

    杨义威逼利诱,要六个妃嫔承认:

    一,都听见了嗣德王咽气之前,说了“传位于瑞国公”六字;二,嗣德王说这几个字的时候,“神智清明”;三,除了这六个字,嗣德王再没有说过其他的话了;四,说过这六个字之后,嗣德王便一瞑不视了。

    第四,杨义要瑞国公登基之后,将她们六个,“尽数收入后宫”,而瑞国公,忙不迭的应承下来了。

    六个妃嫔的供词,交叉对照,不但将杨义和瑞国公的“矫诏”,坐的实实的,其“谋弑”的嫌疑,也是倏然大增。

    除了“见死不救”之外,更重要的是,杨义的表现,显示出他对嗣德王之薨,早有预期——

    嗣德王“马上风”,杨义非但没有任何的惊慌失措,更第一时间,向瑞国公“劝进”;而“劝进”的那番话,文气纵横,实在不像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太监能说的出来的,十有八九,是有人提前替他打好了稿子,事发之时,“背”了出来。

    当然,六个妃嫔,也是没有读过书的,不过,将六人的供词反复比对,也基本上可以还原杨义的“劝进辞”了。

    至于瑞国公,虽然,单凭他在嗣德王薨逝时的表现,尚不足以坐实他参与乃至主使了“谋弑父皇”,可是,“枭獍”的帽子,绝绝对对,再也摘不下来了。

    别的不说,单说一点——“父皇”的尸体还摆在御榻上,他居然就要将御榻另一边的六个光溜溜的“皇考妃嫔”揽入己怀?

    这特么不是“枭獍”是什么?

    看到这一段供词的时候,张庭桂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连声说道,“枭獍之尤!枭獍之尤啊!”

    阮知方虽然没发表什么具体的意见,但脸色铁青,眼中火光跳动,胸膛微微起伏,也是一副气极了的模样。

    接下来“勘磨”的,是武光青。

    自从被捕,武道长便再也没有一丝“仙风道骨”可言了,整个受审的过程,都跟一滩烂泥似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哀哀哭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关我的事啊!不关我的事啊!”

    那个“赤肇丸”,不是我的呀!是人家给我的呀!我就是转个手啊!

    人家?哪个人家?

    “春水社”的一个“护法”,呃,女的,叫做善娘的……

    *

第三零五章 大刑伺候!() 
    其实,武光青主持的“云府”,善娘所在的“春水社”,主要的活动范围,都不出北圻,都以升龙为大本营,前者宗柳杏圣母,后者拜天主,为争夺信众,彼此明争暗斗,非止一日,不过,明面儿上,倒也没有撕破脸,武光青和善娘本人,更是颇有些暧昧,眉来眼去的有一小段日子了,只是还没有上手。

    这一日,善娘突然登门,说有一件大富贵要送给武光青,问他有没有兴趣?

    “你就是顶大顶大的一件富贵!”武光青色眯眯的,“送我的,若是你这件‘大富贵’,我哪里会没有兴趣?”

    善娘抛了个媚眼,“人家说正经事呢!”

    善娘说,她得了一种丸药,名曰“赤灶丸”,“精竭”的男子一经服用,立即龙精虎猛,今上人到中年,一直膝下荒凉,若将“赤灶丸”献进宫去,圣上服用了,进而诞下皇嗣,岂非天大的功劳一件?这不是大富贵是什么?

    武光青说,吃了药,“龙精虎猛”什么的,倒不十分稀奇,可是,如果原本是“精竭”的,就“龙精虎猛”,也不过“放空铳”,于诞育皇嗣,有何补用?今上选妃纳嫔,一直没有停过,不像是不能人道的样子——他一直无嗣,不就是因为少年时出天花,烧竭了精源,只好不断的“放空铳”了嘛!

    若说有一种药,吃了下去,枯竭的“精源”,便重新源源不绝了,那是胡扯!别人不晓得,我还不晓得?若天底下真有这样的神药,我也不必如此辛苦,对那些来“求子”的妇人,总是“身体力行”了……

    善娘娇笑,“‘身体力行’还不好?你白享了多少艳福?可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