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清-第1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文说过,关卓凡计划修建一条从越南顺化到中国防城的“海线”,这条电报线路,尚未全线竣工,但是,顺化、升龙之间,却经已是连通了的。

    因为是“海线”,所以,不但干线是在水底——海底;支线也是在水底——连接顺化的支线走香河,连接升龙的支线走红河。

    目下,这条线路暂时只用于军事,升龙战役之前,都要对外保密,因此,香河支线到了顺化城下,红河支线到了升龙城下,都没有上岸——都用趸船做机房。

    狮子再啰嗦一句,书友们或许还记得——嗯,也是《龙蛇缭乱入大泽》一章——法国人进入红河口之前,看到“几条趸船,停泊在岛屿和河口之间的海面上”,弗朗西斯教授还说,“这些趸船,较之上一回,好像多了两、三条?”

    上一回——指的是他率队勘探红河的那一次。

    法国人不晓得,多出来的“两、三条”中的一条,其实是一间电报机房,同时,也是“顺、防干线”和“红河支线”的接驳点。

    “蝮蛇”、“梅林”出土伦港、北上升龙的消息,通过海底电缆,从顺化发送到这条趸船上,然后,再通过河底电缆,由这条趸船转发至升龙城下的另一条趸船上;同时,法国人的舰队即将进入红河口的消息,亦由这条趸船,发送到升龙城下的那条趸船上。

    所以,法国人的行踪,对于轩军来说,几乎是“透明”的。

    所以,越南人再怎么颟顸,“栅拦”、“箭袭”、“火攻”,也能够在法国人到达之前,安排的妥妥当当。

    再来说一说预设阵地的事儿——包括,“升龙支队”何以能够在战前便精准确定射击诸元?

    预设阵地分两块儿,陆军一块儿,海军一块儿,彼此紧密相关。

    陆军的预设阵地,定在大兴门南不远的地方——这一块儿相对简单些,只要说服法国人改由大兴门入城就行了。

    这是有足够把握的事情。

    越南方面既然已经愿意投降了,法国人也不至于赶尽杀绝,非由“御门”入城不可,毕竟,名义上的“合署办公”,无论法理还是实操,都对法国人更加有利——法国人可以藉此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的阻力建立和巩固对升龙乃至北圻的统治。

    陆军的预设阵地定下来了,海军的“预设阵地”也就基本定下来了——敌舰的位置“定”下来了。

    岸上枪声一响,法国人的舰队,一定会停了下来,而且,一定会停在河道中央距陆军预设阵地距离最近的那个点上——这样,舰队的炮火支援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确定了敌方舰队的位置,就该确定己方舰队的位置了。

    位置很好——

    法舰下游不远处,红河朝东南方向拐了一个弯儿,转折处河面开阔,不过,有一个沙洲,开战之前,“升龙支队”就泊在刚刚拐了过去的河道上,藉由河道的曲折,以及沙洲的掩护,法国人对后头泊了四只追魂索命的军舰,一直懵然不知。

    “升龙支队”一转过沙洲,便进入舰炮有效射程之内,于是,不必再往前走了,抢T字位的抢T字位,下锚的下锚,然后,开炮!

    敌舰、我舰的位置,既然都已在战前就“定”了下来,什么射击诸元,自然也就在战前定了下来,而且,经过了反复的沙盘推演和实操演练。

    必须说明的是,己方舰队的“好位置”,可不仅仅是因为运气好,老天爷给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地形、地貌——不能这么开金手指啊。

    关键是,陆军预设阵地的确定、海军预设阵地的确定,是彼此相互关联、相互照应的,陆军预设阵地的选择,要确保其距河道中央最近的那个点——即敌方舰队的“预设阵地”——距沙洲的距离,不能超过我方舰炮的有效射程。

    最后,法舰的一败涂地,也得怪他们自己的疏忽大意。

    巴斯蒂安曾痛詈,“后桅杆瞭望台上的,都瞎了、聋了不成?”

    他忘了,三条船首尾相衔,成一列纵队行进,最后的一条,是“玛丽公主号”,即是说,整支船队的后向观测,交给了一条商船的后桅观测手。

    登陆部队下船之后,法律上,“玛丽公主号”就完成了和印度支那总督府签的合同,此时,你怎么能够指望,一个商船上的平民水手,像军人一样,尽心竭力,没有一丝一毫的疏忽?

    何况,彼时,就是军人,注意力也都被岸上的枪声、“鞭炮声”吸引了过去?

    所以,认命吧。

    *

第一二八章 可圈可点的法国人?可畏可怖的中国人!() 
钓鱼台国宾馆。

    腓特烈王储和卡尔亲王都睁大了眼睛,他们虽然尽力保持着礼貌和平静,可是,深受震动的神情依旧难以完全从脸上抹去,卡尔亲王更是微微的张了张嘴巴,然后,舔了一下嘴唇,艰涩的咽了一口唾沫。

    升龙一役,中国人打败法国人,已足够令人震动,更不可思议的,是……战果,或者说:战损比。

    法国方面,连“玛丽公主号”在内,近一千一百人,上自最高指挥官巴斯蒂安上校,下至普通商船水手,或者被歼,或者投降,竟然——拿捷报上的话说,“无一人片板逸出”,连个逃回土伦或西贡报信儿的都没有。

    真真正正,全军覆没。

    中国方面呢?

    唯一的“伤亡”,居然只是——

    “‘海晏号’连中两弹,”关卓凡说道,“虽然船体未遭到什么实质性的破坏,可是,‘炮房’里头的人,却个个七荤八素,几个炮手,都有不同程度的脑震荡,或者口鼻出血,有一个,耳膜都震破了,就算不失聪,今后的听力,也必大大受损。”

    顿了一顿,“还好,火炮的液压升降系统,并未受到破坏,依旧可以如常运作,只是炮手的情形,必定影响接下来的射击精度,只是‘海晏号’开了两炮之后,法国人就打出了白旗,对射击精度到底能够影响到什么程度,就无从实证了——从某个角度来说,也算一个小小的遗憾。”

    腓特烈王储似乎想说什么,不过,到底没有说出来,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海晏号’船体的安然无恙,”关卓凡用欣慰的口气说道,“证实了弧面较之平面,确实能够起到更加好的防护作用——‘海晏号’中弹的两个地方,一个是炮房,一个是锚甲板,都是弧形的,炮弹还没有来得及爆炸,就被弹开了——或者说,就被‘滑’开了。”

    顿了顿,“炮房是个半圆形,锚甲板呢,中间微微凸起,形如龟背,这个设计,原本倒不为防弹——‘全甲炮艇’船身低矮,海水容易涌上锚甲板,将之设计成弧形,可以达到更好的破浪效果,使涌上甲板的海水迅速流回大海,不致滞留甲板,涌入炮舱——这个,嗯,算是‘无心插柳’了。”

    “全甲炮艇”的设计,虽然也是腓特烈王储和卡尔亲王感兴趣的,但此时此刻,他们真正关注,并不及此,见辅政王殿下的洋洋得意的分析报告总算告一段落了,腓特烈王储暗暗透了口气,换过一副欢然的神情,先说了一声“是”,然后用热烈的口吻说道:

    “对于贵国的英勇的军队在殿下的英明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的胜利,我要致以最衷心的祝贺!”

    略略一顿,正要说了下去,卡尔亲王插了进来,微微皱着眉,“倒是没有想到,法国人居然如此的——”

    说到这儿,及时打住。

    可是,谁都晓得,他没有说出口的几个字是什么——“不堪一击”。

    这就有点儿尴尬了。

    如果法国人确实“不堪一击”,那么,“贵国的英勇的军队”的胜利,是不是就没那么“辉煌”了?辅政王殿下的“领导”,也就没那么“英明”了?

    卡尔亲王的话,在外交上,不算合适的辞令,不过,却是合理的怀疑——战损比实在太惊人了。

    不能真叫普鲁士人认为法国人“不堪一击”——关键还不在于是否影响法国人对于中国人战力的评估,更重要的是,自信虽不可缺,可也不能矫枉过正,变成轻敌——如果普鲁士人真的认为法国人“不堪一击”,那么,在接下来的普法战争中,就可能或者不出尽全力,或者做出错误的部署。

    “平心而论,”关卓凡说道,“法国人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可圈可点?

    在兵力对比并不如何悬殊的情况下,全军尽没,并且未给敌军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杀伤,这叫“可圈可点”?

    不过,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都没有打断关卓凡的话。

    “先说岸上的——”关卓凡说道,“战斗一打响,法军就失去了两位指挥官——图尼森中尉、安邺上尉几乎同时中弹,图尼森中尉阵亡,安邺上尉昏死过去,在这种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法国士兵依旧认真的执行着安邺上尉中弹前发布的的命令——‘展开战斗队形’。”

    顿了一顿,“而且,直到投降,来自法国本土的士兵,以及来自阿尔及利亚的轻步兵,竟然都没有一个溃逃的——溃逃的,都是越南本地的雇佣军,我认为,这场战斗,法国士兵还是表现出了优秀的纪律性,以及……相当的勇气。”

    腓特烈王储和卡尔亲王对视了一眼。

    “再说河上的——”关卓凡继续说道,“‘蝮蛇号’对‘海晏号’集火射击之前,未经任何校对射击,结果,第一轮炮击就击中了‘海晏号’,考虑到彼时‘蝮蛇号’正在遭受‘伏波号’的猛烈攻击以及‘海晏号’有限的体积,我认为,法国海军的表现,相当专业,炮术,更是精湛。”

    “法军之败,说到底,还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以及……轻敌过甚!岸上,法国人一直不晓得,对面的堑壕里藏着敌人,直至指挥官中弹;河上更是如此——法国人对敌舰经已掩至身后,始终懵然不绝,直至‘河清号’发炮——”

    “结果,不论岸上还是河上,由始至终,法军都未能成功‘展开战斗队形’——由始至终,一直处在一个异常被动的、无法有效还击的状态中,直至死伤和损失达到了再也无法承受的程度。”

    即便法军的表现,不至于“不堪一击”,这场战役的不可索解之处,依旧太多——

    岸上,彼此对射,在自身遭受重大伤亡的同时,无论如何,总该给对方造成一定的损失;河上——河、海不比陆地,无起无伏,蒸汽动力舰船喷出的浓烟,数海里之外就能看见,怎么会“对敌舰经已掩至身后,始终懵然不绝”呢?

    还有,中国舰队进入战场的时间点,不差分毫——岸上的战斗一爆发,中国舰队便进入战场,展开战斗队形,随即发炮,没有浪费一分钟的时间——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他们可是在法国人离开土伦港的次日才蹑踪北上的啊!

    普鲁士人的疑惑,终究还是一一问了出来。

    关卓凡一一解释:电报、海线、趸船、栅拦、箭袭、火攻……

    “合署办公”、“易门入城”——缓兵之计。

    以及,黑夜和特殊的地形、地貌的掩护,等等。

    岸上的战斗,关卓凡只强调了前后夹击——一部正面狙击,一部断敌退路——以及堑壕的作用,没有提及加特林机关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