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清-第1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殿下的讲话,有着明确的指向性,也使普、中之间之前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的结盟首次半公开于世——普、中两国都认为,时已至此,低调和保密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给第三方足够的刺激,以达到尽快挑起战争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都晓得,‘码头讲话’发表不久,巴黎政府就做出了激烈的反应。”

    “讲话之后,在辅政王殿下的陪同下,王储殿下检阅了‘轩军’的仪仗队。”

    “所有的客人——包括两位女士,都对这支仪仗队给出了最高分的评价,咸以为,无论动作之齐整、精神之饱满,都不在普鲁士近卫军仪仗队之下。”

    “卡尔亲王尤其惊喜,我看见,他眉头微蹙,两眼放光,那个神情,很难用语言准确描述,既好像……一只凶猛的猎豹觑到了猎物,又好像……嗯,一个小孩子看到了渴望已久的心仪的礼物。”

    “我们都晓得,步操在卡尔亲王治军中的重要地位,虽然,仪仗队的人数有限,未必能够反应一支军队的全貌,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晚宴的时候,卡尔亲王主动对辅政王表示,他‘惊艳’于轩军仪仗队的表现,希望明天的阅兵,能够带来更大的惊喜。”

    “王储殿下虽负有觐见皇帝陛下、对她的登基当面致贺之责,不过,考虑到时间的紧凑,中、普双方还是决定,先阅兵,再进京。”

    “据我所知,卡尔亲王‘惊艳’一论发表之后,他和辅政王就达成了赠送‘第五骷髅骑兵团’制服的约定。”

    *

第一零一章 风云变色,我武惟扬() 
欢迎“普鲁士访华代表团”的晚宴,宾主尽欢而散。

    腓特烈王储伉俪携露易丝公主,下榻“官港行宫”——据说,这座行宫,是专门为巡幸天津的皇太后陛下修建的。

    代表团其他成员,包括卡尔亲王、克虏伯先生等,下榻行宫的附属建筑——“配殿”。

    客人对主人的安排十分满意,女客人尤其惊喜——本来,到访中国,两位公主已经做好了生活起居不便的心理准备,但这座“官港行宫”,建筑、园林、陈设基本“欧化”之外,各种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如抽水马桶、自来水、煤气灯、暖气,亦是一应俱全,入住之后,真正叫“宾至如归”了。

    前半夜休息的很好,后半夜,天气似乎变过了,有半梦半醒的客人,听到了窗外呼啸的风声。

    一大早起床,拉开窗帘,不由一怔。

    彤云密布啊!

    推开长窗,寒风扑面,不由就缩了缩脖子,打了个哆嗦。

    透一口气,抬起头,半空中疏疏落落、飘飘洒洒、在北风中打着转儿的,竟然是——雪花?

    伸出手去,过了一会儿,终于接到了一片儿。

    入手即化——果然是雪花。

    天气不是已转暖了吗?昨儿个还春光明媚呢!

    中国的天气,还真是古怪。

    也罢了,关键是——今儿个的阅兵,会不会受什么影响?

    当然不会。

    别说一场小小的“倒春寒”,不过飘了几片雪花儿,就是下了雹子,既定的军事行动,也不会改变。

    过“官港行宫”接代表团去小站军营大校场的钱尚书,很贴心的提醒:大校场的阅兵台,是没有阳篷的,看今儿个的天气,说不定会有些雨雪——要不要替各位准备雨伞、雨衣什么的呀?

    客人微愕:阅兵台……没有阳篷?

    钱尚书说:是啊,打一开始修大校场的时候,阅兵台就是没有阳篷的——这是辅政王的明确要求,取一个“寒暑雨雪共之”的意思——如果下雨下雪,那么,台上、台下,当官的、当兵的,都一块儿淋着。

    这是普鲁士人到达中国之后,受到的第一次真正的冲击——超过了昨天欢迎仪式上那只得到“最高分”的仪仗队。

    彼时,欧洲各国军队,等级森严,阶级分野也很明显——军官,特别是中、高级军官,基本由贵族和富家子弟担任,官兵待遇,差异极大,而且,不论什么等级、什么阶级,不论是官、是兵,皆视这种差异为天经地义,官也好、兵也好,都没有什么“同甘共苦”的概念。

    “寒暑雨雪共之”?如果是排长、班长一类的低级军官也就罢了,可是,高级军官——哎,即便是在前线、在战斗中,高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也不可能“寒暑雨雪共之”啊?何况,现在是在后方、是在阅兵?

    更何况,站在阅兵台上的,是辅政王、是王太子?

    有些……不可思议啊!

    钱尚书之“贴心”,颇有点儿“激将”的意思,在中国人面前,普鲁士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以示弱的,腓特烈王储以下——包括两位女士,皆婉言谢绝了主人的“好意”,表示“一切入境随俗”。

    再者说了,看这天儿,大约只会下雪,不会下雨,就是下雪,也未必能下的多大——毕竟已经是春天了嘛,男士的大氅、女士的斗篷,都是有一定的“防雪”的功能的。

    还有,俺们自己的行李里头,雨伞、雨衣什么的,也是带了的——真到了不能不用的时候,其实也不必你钱尚书费心。

    出发。

    北风愈紧,不过,雪花儿总是疏疏落落的几片儿,这个雪,始终没有正经下起来,客人们的心里,多少安定了一些。

    大校场在望,在铅云四垂的背景下,在隐约的金鼓军号声中,远远的便觉得一股肃杀之气迎面而来。

    主人——辅政王携钟郡王、曾侯爵、文大臣在大校场西门前相迎。

    对辅政王邀请自己参与检阅名闻天下的“轩军”,腓特烈王储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特别代表身边的妻子以及妻子的妹妹表示感谢——普鲁士人晓得,在中国,女子的地位远不及欧洲,除了身份最特殊的皇太后和皇帝,别的女子,几乎是不可能出现在阅兵台上的。

    关卓凡先对维多利亚公主姊妹颔首致意,然后对腓特烈王储说道,“王储殿下伉俪莅临,是本人和轩军的荣幸。”

    一进大门,连卡尔亲王在内,都微微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个“大校场”,果然是大!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场地,目测——东西长……至少二百五十米左右,南北宽……至少一百五十米左右吧!

    阅兵台位于大校场北部中央,坐北朝南。

    嗯,果然是没有阳篷的。

    不过,目下,阅兵台上,倒也不是光秃秃的——搭起了一座大大的彩坊,顶端拉起了一条长长的横幅,几同阅兵台同宽。

    距离尚远,风又大,横幅绷的虽紧,却也为风所鼓,不住颤动,一时之间,倒看不清楚,上面写了些什么?

    只是看的出来,上面的文字,是用“德、中双语”书就的。

    不过,普鲁士人注意力,都不在阅兵台——校场之东,密密齐齐,是一个又一个受阅方队——

    这才是焦点所在!

    一眼看过去,受阅部队分成了三大块:北边儿的一大块,是步兵方队;中间的一大块,是骑兵方队,南边儿的一大块,是炮兵方队。

    不知纵深,不好判断准确的人数,不过,腓特烈王储和卡尔亲王两位,都是带老了兵的人,直觉上——受阅部队的总人数,总在一万上下吧!

    金鼓已歇,阔大的校场上,虽然摆了上万的军人,却不闻一丝人声,除了战马偶尔的嘶鸣,只有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关卓凡介绍:此次受阅部队,共有一个礼兵方队、三十个步兵方队、十一个骑兵方队、八个炮兵方队——合五十个方队。

    其中,礼兵方队,横十三人,纵十二人,旗手一人,护旗二人,共一百五十九人——其实就是昨儿个您检阅的那支仪仗队啦!

    步兵方队,横二十五人,纵十四人,领队二人——每个方队三百五十二人,共一万零五百六十人。

    骑兵方队,横十二骑,纵十骑,领队二骑——每个方队一百二十二骑,共一千三百二十骑。

    炮兵方队,横四门大炮,纵四门大炮,每门大炮前连弹药车,由一匹骏马牵引,马上骑一位驭手;每个方队领队一骑——每个方队十七骑、十六门大炮,共一百三十六骑、一百二十八门大炮。

    “嗯,对了,这一百二十八门大炮,全部是贵国生产的克虏伯后膛钢炮。”

    客人们个个脸上放光,尤其是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先生,一张脸亮的好像一盏煤气灯似的。

    “总计——”关卓凡继续说道,“官兵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五人,马一千四百五十六匹,大炮一百二十八门。”

    果然上了万!

    普鲁士人既满意,又得意,如卡尔亲王者,更难以掩饰自己的兴奋——眼睛中又射出了那种光芒——“既好像一只凶猛的猎豹觑到了猎物,又好像一个小孩子看到了渴望已久的心仪的礼物。”

    不过,今日的阅兵,只行分列式,不行阅兵式。

    阅兵式,即诸军列队而立,检阅者在队列前徐行而过,阅看军容;分列式,即诸军列队步操,依次通过阅兵台,接受检阅。

    分列式是一种对检阅者的“致意”,阅兵式却代表上位对治下的检视,过于敏感,即便是盟国的领袖,也没有这个资格,这一点,普鲁士人充分理解,事实上,较之阅兵式,他们更想看分列式——队伍在行进中,才能够真正体现步操的水准。

    走近阅兵台了,才看清楚,横幅上“德、中合璧”的是什么字:

    “热烈欢迎普鲁士王国腓特烈王储殿下伉俪一行莅临指导!”

    字不是写上去的,是用金线绣上去的。

    咦,这种行文、措辞,还是第一次见到呢!

    这个花样,有点儿意思啊。

    *

第一零二章 天地回响,一发千钧() 
登上阅兵台,各就各位——关卓凡、腓特烈王储居中,关左、腓右,关卓凡的左手边,依次为钟郡王、曾国藩、文祥、钱鼎铭,腓特烈王储的右手边,依次为维多利亚公主、露易丝公主、卡尔亲王和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一名骑士自受阅部队处疾驰而至,定睛一看,却是金发碧眼——敕命轩军松江军团军团长华尔是也。

    华尔勒转马头,正对阅兵台,举手行礼,高声说道:“报告首长!受阅诸军准备完毕,恭请检阅!阅兵总指挥华尔!”

    华尔的中国话,早已字正腔圆,普鲁士人自然是听不懂的——当然啦,说的不标准,一样是听不懂滴——不过,主人事先早做了细致的交代,因此,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两位,并未冒失回礼,只关卓凡一人,举手回礼,朗声说道:“开始!”

    “是!”

    华尔调转马头,疾驰而回,在受阅方队正面中央停下,取出一面小小的“轩”字令旗,高高举起,拉长了调子,大声吼道:“全体都有——”

    微微一顿,令旗向下,猛力一挥。

    只听“刷”一声闷响,不晓得军士们做了个什么举动,幅度极微——以卡尔亲王目光之锐,都没有看清楚——但动作虽小,动静却大!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五人齐齐动作,犹如打了一个闷雷,整个大校场,似乎都微微的摇动了一下。

    接着,四周树林里的飞鸟,惊觉感应,呼啦啦飞起了一大片,盘旋翔舞,久久不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