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清-第10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作为辅政亲王的关卓凡,平日里再怎么日理万机,年终岁尾,也该透透气儿了;而作为驻外公使的徐四霖,岁尾年头,和驻在国的皇室、政府,以及各型各色的巨贾达人,也有许多必要的酬酢往还,徐四霖在这个点儿上回国述职,说明:他要向辅政王汇报的事情,不但重要,而且紧迫,不适合放到年后才说。

    辅政王十分谦和,站着受了徐公使的“国礼”,然后两人分宾主落座。

    上茶的侍女退出去之后,徐四霖笑着说道:“王爷,北京城是愈来愈繁华,愈来愈热闹了!我每一次回国,都觉得比上一次回国,要来的更加繁华些、更加热闹些!”

    “是吗?”关卓凡一笑,“我见天儿的呆在北京,反倒没有怎么留意呢。”

    “那是王爷‘身在此山中’!”徐四霖说道,“我不同——我是从日本回的国。虽然我这个驻日公使,大多数的时候,都呆在江户、京都——全日本最繁庶的两个地方,可是,一回到北京,还是觉得像从乡下进了城!”

    关卓凡哈哈一笑。

    “王爷,”徐四霖的语气中,夹杂着不加掩饰的兴奋,“我看,这个盛世,真正是要来了!”

    “盛世?”

    “是啊!”徐四霖说道,“这个话,就连家里的小妾也会说了!我一回到家,她就跟我说,明儿个是大年三十,听说宫里头要办一个天字第一号的大堂会,说是‘四大徽班’悉数进宫‘内廷供奉’,四九城但凡排得上号的名角儿,都要登台献艺,巳初开锣,亥初歇锣,唱足六个时辰!”

    微微一顿,“”她艳羡的不得了,说,这样子的堂会,搁在她身上,能听上一次,这辈子就不算白活了!又说,这样子的堂会,以前哪里去想?可不是太平盛世才能有的事情吗?”

    徐四霖正经的家是在上海,做了驻日公使之后,北京这头儿,不能不也安上一个家,家里头的女主人,是一个在这边儿娶的姨太太。

    “国家的整个势头,”关卓凡平静的说道,“确实是在往上走的,不过,距离‘太平盛世’,还有好长一段路呢!老百姓怎么说,是老百姓的事儿,咱们自个儿,子绥,这个‘心水’,可得清清楚楚的——任重而道远啊!”

    徐四霖赶忙欠一欠身,肃然说道:“是!谨遵王爷的教诲!四霖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的!”

    顿了一顿,“不过,国势蒸蒸日上,老百姓是感觉的到的——他们的日子,过的愈来愈好了嘛!再有,依我的管见,这一类的‘除夕堂会’,宫里也好,宫外也好,只要财力允许,不妨多办几个,于民心士气,是大有助益的。”

    关卓凡心中一动,脑海中冒出几个字来,“春节联欢晚会”。

    他点了点头,“也是。”

    “我那个小妾,”徐四霖说道,“原本以为,明儿个我进宫,这个天字第一号的大堂会,必能躬逢其盛,艳羡的不得了,我说,戏是在宁寿宫畅音阁唱的,那是内廷,我们是在外朝,不相干的,她立马唉声叹气,替我可惜,我说,我与会的,是皇上赐外藩及蒙古王公来朝的筵宴大礼,那也是极一时之盛啊!”

    这个“赐外藩及蒙古王公来朝的筵宴大礼”,确实算得上“极一时之盛”。

    筵宴在保和殿举行,不过,从南边的中和殿开始,就盛陈“大乐”:中和殿北檐下左右,陈丹陛大乐、丹陛清乐;保和殿前檐下,陈中和韶乐、中和清乐。南北呼应,钟乐齐鸣,十分气派。

    殿外东隅,有笳吹、队舞、杂技、百戏,热闹非凡。

    殿南的场地正中,张立黄色帐幕,内设反坫——就是土筑的台子,上面摆满尊、爵之类的贵重器皿。

    殿内,宝座前设御筵,宝座左右陛下——就是台阶下边,设后扈大臣、牵引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和注记官席;然后就是筵宴的客人——外藩王公以及陪筵的文武大员们的席位。

    殿内的席位摆得满满的,出了殿门,殿前的丹陛上也设席,客人是台吉们,陪筵的是侍卫们,按品级排序。

    殿东檐下是理藩院堂官席。

    场子中央的那个大黄帐篷两边,左边设所谓“带庆隆舞大臣”席——即“筵宴大礼”名义上的总制片、总导演;右边是内务府大臣席。

    午刻,皇帝御殿,“筵宴大礼”正式开始,流程如下——燕礼、奏乐、进茶、进爵、行酒、进馔、乐舞、杂技、百戏。

    流程很长,宴毕,谢恩,各回各家,大约是申正——下午四点钟左右的事儿了。

    因为皇帝和关卓凡要参加这个“筵宴大礼”,所以,虽然畅音阁的戏巳初就开锣了,可是,在白天的大多数时间里,这个“天子第一号”的大堂会,非但不干外官的事儿,其实也不干皇帝两公婆的事儿——得等这个“筵宴大礼”结束了,两公婆才能去赶下一个场子。

    在此之前,畅音阁再怎么热闹,也只是内廷的女人们的事儿。

    “对了,”关卓凡微笑说道,“说起这个‘筵宴大礼’,你是第一次参加,我要提一提你——整个典礼,基本上就是‘行礼如仪’,根本不能真吃什么东西,所以,出门之前,务必先吃一点东西打打底儿。”

    微微一顿,“我第一回参加这个典礼——那还是同治三年的事儿,没有经验,回家的路上,一直听着自己的肚子‘咕咕’地叫。”

    徐四霖一愣,随即“哈哈”一笑,赶紧又欠了欠身,“是!多谢王爷提点!”

    “好啦,”关卓凡说道,“说说日本的情形吧。”

    徐四霖先答了一声“是”,然后,脸上的笑容隐去了。

    “日本的情形……不好。”

    *

第二二七章 干柴烈火() 
关卓凡目光微微一跳,不过语气十分平静:“你说。”

    “长州藩的乱子,”徐四霖说道,“是同治四年的时候,王爷替日本敉平的,当时,幕府上下,兴高采烈,皆以为他的‘天下’,自此大定,从今往后,可以高枕无忧了——”

    顿了一顿,“我履新日本的时候,王爷训诫我,说幕府只是暂时渡过了难关,按下葫芦浮起瓢,第一个火头暂时熄灭了,第二个火头很快就会烧起来,要我一切留意。”

    再顿一顿,“实话实说,那个时候,王爷这番话的分量,我还不算真真正正的掂量明白了,可是,两年下来,一切皆如王爷所料!王爷……真正是洞鉴万里!”

    “同治五年——日本那边儿,就是交泰元年了——上半年的情形,还算过得去,从下半年开始,状况就出来了。”

    “生丝、茶叶、棉花的价格,愈走愈高,终于到了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地步——这几样都用于‘销洋庄’,出口的多了,留在国内的少了,供不应求,价钱就上去了。”

    “生丝也罢了,老百姓反正用不着;茶叶呢,虽然大伙儿都喝,不过,少喝一点,倒也死不了人,也罢了;可是,棉花的价钱上去了,就受不了了!——但凡是个人,就得穿衣服啊!”

    “这都罢了,最要命的是,这个价格的上涨,好像传染病过病气似的,一样涨,样样涨,最后,连根本不用于出口的米、面,也涨了起来!——这可就要命了!”

    “城里头,小作坊、小手艺人,破产的愈来愈多;城外头,农民的日子,更加是过不下去了!”

    说到这儿,徐四霖看了看关卓凡,踌躇了一下,继续说道:“有人说,米珠薪桂,追根溯源,都在‘二次长州征伐’……”

    又踌躇了一下,打住了,想着下头的话,该怎么措辞?

    “子绥,”关卓凡说道,“有什么说什么——你现在是在述职。再者说了,这儿是我的私邸。”

    徐四霖一凛,“是!”

    “述职”的意思,是说作为驻外公使,必须将驻在国的情形,全面、客观的向掌国者汇报,无所遗留,无所隐晦;“私邸”的意思是,纵有什么忌讳的、不适于摆在台面上的话,亦不必顾忌。

    “有些人认为,”徐四霖说道,“‘二次长州征伐’,请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来帮着打仗,不过,人家只出人不出钱,仗打赢了,兵费得还给人家。孰料,中、美两国,狮子大开口,这个账,怎么还也还不清爽——生丝、茶叶、棉花,都拿去‘销洋庄’,不就是为了赚回银元来,还中国人、美国人的账吗?”

    顿了顿,“还有,日本的海关,全被中国人和美国人把持了,收了‘洋税’,自然先拿去还他们的账,这个钱,什么时候才花的到日本人自个儿的头上?这个日子,还怎么过?”

    说到这儿,笑了一笑,“肯说‘还账’,还算是好听的了,有的人说,按照之前签的协议,收了‘洋税’,中国、美国、日本三家,是‘三一三十一’,三分之二还账之外,日本自个儿,好歹能落下三分之一,可是,真正收了‘洋税’,中国、美国,是‘二一添作五’,一个子儿都不给日本留的!”

    “哦?还有这个说法?”

    “是!而且,流传甚广!”

    顿了顿,徐四霖继续说道:“幕府也分辨不来——兵费确实要赔还给咱们,咱们的兵费,又确实不低,别的不说,就说士兵的薪饷,一个轩军士兵,顶的上六、七个日本的‘幕兵’!美国人那边儿,情形也差不多。”

    “所以,一般的日本人,自然就觉得,中、美两家,坐地起价,‘狮子大开口’什么的了。”

    “嗯,”关卓凡微微一笑,“也是——看来,咱们也不算十足冤枉呢。”

    徐四霖也是一笑,“至于‘三一三十一’、‘二一添作五’什么的,总不能把条约、协议什么的,直接贴出来给老百姓看?再说,即便真贴出来了,也没有用——谣言讲的是咱们强凶霸道,不肯照原先说好的‘分账’嘛!”

    “如此说来,”关卓凡说道,“这个谣言,大约是有心人故意造作出来的了?”

    “十有八九!”徐四霖说道,“可是,道路流传,无从稽考,就是‘新选组’那班人,亦无奈其何。

    说到这儿,嗓子略觉干痒,端起几上的茶碗,喝了一小口茶,放下茶碗,继续说了下去:

    “‘二次长州征伐’,除了要赔还中、美的兵费之外,日本人自己的兵费,数目也很不小!”

    “中、美的兵费,主要用进、出口的利、税来还;填他们自个儿的那一块儿的窟窿,就只好增加赋税了——幕府如是,其余参战各藩亦如是。”

    “如此一来,雪上加霜,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除此之外,还另有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

    “日本国内,一向银贵金贱,泰西各国,却是倒转了过来,银贱金贵,于是,洋商便拿本国的白银,大肆套购日本的黄金,日本各藩藩库的黄金,愈来愈少,没有法子,各藩只好走这两条路了——一是降低新铸金币的含金量,二是滥发‘藩札’——跟咱们之前的‘宝钞’差不多。”

    “这么折腾下来,钱,自然是更加的不值钱了!”

    “嗯,”关卓凡点了点头,“凡此种种,拿洋人的话说,日本目下的情形,就是极严重的‘通货膨胀’了。”

    “inflation”表述为“通货膨胀”,徐四霖还是第一次听到,他愣了一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