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朝-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咦,居然还下起雪了?”

    屋外传来几名侍女惊喜的声音。

    闻声,还紧紧搂着自己儿子的孙氏,突然松开刘义真,然后看了眼自己儿子穿的单薄的衣服,眼神中竟是有些担忧。

    接着便有些责备的看了眼刘义真,道:“怎么穿的那么薄,不知道多穿件衣服。你忘了前年在长安生的那场病。”

    说着也不管刘义真同不同意,到底冷不冷,孙氏叫来丽珠道:“去,去我房里,把二郎的那件锦袄拿来。”

    “诺!”

    等着丽珠捧来一件崭新的锦袄,孙氏也不管刘义真乐不乐意,接过锦袄直接就给刘义真披上了。

    还细心的给刘义真系着扣子,边系还边絮叨着:“你看看你,都成卫将军了,还守着关中那么大一片地,还是不知道照顾自己,怎么就不能让为娘的省省心了。”

    说着,给刘义真系好扣子的孙氏后退两步,眼中满是慈爱的看着自己眼前的儿子,点着头道:“好,好看,我儿子将来肯定是个美男子,肯定会迷倒不少女子的。”

    “母亲!”

    听着孙氏的话语,刘义真小脸竟是有些微红。

    “哎哟!还害羞了!这都是打败过胡夏国皇帝刘勃勃的人了!”

    看着刘义真小脸微红的可爱模样,孙氏就忍不住想打趣自己这疼爱的儿子。

    “嘻嘻。。。”一旁的丽珠,听着自家主母打趣的话,也是忍不住掩嘴轻笑。

    刘义真了,只能是无语的翻了翻白眼。可也因为这样,他完完全全的卸下了身上的那层伪装。只有在这里,他才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打趣完了,孙氏就再次看着自家俊俏的儿子,怎么都看不够。神色间更是欣慰,喜悦,高兴,骄傲等等的神情交织着。

    自己这儿子,小小年纪就有着堪比那些大将的功绩,在关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草原天骄刘勃勃,这让她这做母亲的无比自豪和骄傲。

    这宋国公府那么多的子女,除了刘义符是世子,在出生时辰上占了些优势外。其余的哪能和我家真儿相比。

    十三岁,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手中还握着五万大军,独自掌控着整个关中,自己儿子的那些个兄弟们,谁能比!

    想到这些,孙氏看着眼前的这个儿子,真是疼爱至极了。可是又想到自己的儿子,过不了多久又要离开自己,独自去长安,她的心中就充满了不舍,眼眶更是再次的湿润起来。

    哎哟,这看的跟前的刘义真微微一愣。

    心道:这是怎么的了,明明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现在又要哭起来了。这老娘诶,难道是又想到什么伤心事了?女人心真是海底针啊!

    想着,刘义真还是心疼的走近孙氏身边,轻轻的替孙氏擦掉那一丝眼泪,安慰着自家的母亲道:“母亲,有何伤心事可以给二郎说,二郎定会帮着母亲解决的。”

    “好,好儿子!”

    听着刘义真如此说,孙氏那个感动,再次紧搂着刘义真道:“母亲就是想你,可是你还是要去镇守长安的!”

    刘义真一听,又是一愣,感情是思念自己呀。不过刘义真完全能够理解。

    孙氏作为自己的母亲,自己毕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自己走到哪里,不论处的环境怎样,她都会担心。

    唐朝诗人孟郊不是有首诗,里面说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想到这些,刘义真心中感动更甚,这一世,他会好好的孝顺自己的母亲,报答自己的母亲。

    “母亲不要担心,等关中完全稳定了,天下也姓刘的时候,儿会常回来看您的!”

    “好!”

    听到儿子的承诺,孙氏心中有感动,又欣慰,只是眼泪怎么都止不住。

    过了好久,孙氏才止住了呜咽,看了看外面还飘着雪,但是已经暗下来的天色。

    才松开自己的儿子,然后欣慰的朝着刘义真笑了笑,叫来一旁也是眼眶红红的丽珠,道:“珠儿,让厨房送点儿炙肉,麻饼,清蒸的鱼肉,还有稻米饭过来。”

    “诺!”

    等着丽珠出去,孙氏才慈爱的摸了摸刘义真的头,说道:“今夜就在母亲这里吃晚饭,晚点儿再回景楼!”

    “好的母亲!”

    刘义真点了点头。

    景楼,是离着西苑不远的一进院落,两层楼阁,是刘裕专门给刘义真安排的在宋国公府的居所。

    原本刘裕是想在宋国公府外,给自己的几个儿子每人一套府邸的,但是想想自己造宋的计划也就一年多就能完成。

    所以干脆就等着日后入主台城后,再在建康赐自己的儿子们各自一处王府。

    没多久,丽珠便领着几名侍女,提着食盒进了西苑。然后一一将菘菜,清蒸的黄鱼,炙的豚肉,麻饼,稻米饭轻轻的从食盒中取出,小心翼翼的放在食桌上。

    等着侍女们退出了屋子,孙氏才拉着刘义真坐到食桌前。然后便是不断的往刘义真的碗里,夹着鱼肉啊,豚肉之类。

    看着碗里都快冒尖的蔬菜,肉食刘义真只能是埋头吃。

    望着自己儿子吃得香,孙氏也是高兴。高兴之余,还让丽珠取来了一小坛密封的酒。

    揭开泥封之后,闻着那清幽的酒香,刘义真那叫一个馋。

    拿起小小的酒坛,让丽珠给自己的儿子到了一小杯,孙氏才笑着道:“这是你外祖父亲手酿的‘九曲春酿’,是少有的佳品哦。”

    “外祖父有来彭城?”

    端起那杯小小的‘九曲春酿’,刘义真浅尝一口,总觉得回味无穷,然后才问起自己那很少见面的外祖父。

    “是啊,不过是元节前的事了。还是和你大舅一道来的。为了你姨母的事!”

    提到自己的的姨母,刘义真就觉得自己的母亲神色间有些黯然。不过刘义真的记忆中对这个姨母,应该说是小姨吧,总觉得没什么印象。

    便问道:“为了姨母,姨母有什么事吗?”

    “哎!”

    想起自己那个命运多舛的妹妹,孙氏便是一阵叹息,道:“你姨母以前不是嫁过一个乌程的寒门士子周道吗,可后来。哎,也是你姨母命苦,那周道出去游学时,遇到了匪寇,也就,也就死掉了。”

    刘义真听得,还真不知道自家这姨母,有过这档子事。

    “后来呀!”孙氏依旧是叹息道:“那周道的家人,亲朋说是你姨母命硬,有克夫相硬是把你姨母赶出了周家。你外祖父实在没办法,就把你姨母接回了武康老家。”

    武康,刘义真听到这名儿,微微一愣,心道:“这沈庆之不就是武康人吗?”

    “那后来了?父亲没有出面管管。”

    听到姨母被外祖父接回了武康,刘义真也有些好奇,在他想来自己的姨母可是母亲的亲妹妹,出这种事父亲应该过问下才对的。

    “问啥呀?母亲也是过了一年才知道的,而且那时候你父亲还在攻打蜀地。后来啊,你姨母就在你外祖父家住着。”

    “前两年吧,也就是父亲刚开始攻打姚秦那会儿,你外祖父给我来信说。那武康县令的侄儿看上了你姨母,两人没多久就成亲。哎。。。”

    说着孙氏又是一阵叹息,道:“刚开始的时候,两人还挺恩爱,没多久你姨母就哭着回你外祖父家,说那张乾之老是骂她是破烂货,还打她。”

    “可你外祖父也没办法。去年初,你姨母还给他们张家生了个男丁,可那张乾之对你姨母依旧大骂。你外祖父是实在忍不住了,元节前才大老远来我彭城给我说这些事。”

    “可母亲总不能给你父亲,说这些事吧。毕竟这是人家张家的家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哎!”

    说完,孙氏又是又是满脸愁容的叹了口气。

    (本章完)

第93章 亲情() 
屋外的雪越下越大了,寒风更是刮的四周呜呜作响。

    可屋子里依旧暖和。

    特别是现在的刘义真,不论外面风多大,雪多大,心中却是暖暖的。

    因为可以听到母亲聊着家长里短的事。虽然,说的这事不是好事,可刘义真觉得这才是家的感觉,这才是家的样子。

    抬起头,看着母亲忧愁的样子,刘义真亦是心中难受,便道:“放心吧母亲,有些事情父亲不好出面,儿子出面便可。儿子我身上还留着一半的孙家血脉了。”

    “不行。。。”

    刘义真话刚落,孙氏便打断了刘义真的话。

    她给自己的儿子说这些话,她其实就只是想说说,就是母亲跟儿子唠家常。

    她可没想自己的儿子,大老远跑去吴兴,跑去武康就为了教训那张乾之一顿。那样说不定,还会给自己的儿子落下不好的名声。

    “不用担心,母亲!”

    刘义真吃完碗中的食物,放下筷子,笑着道:“白天的时候,父亲给我说,让我代表宋国公府去建康帮大哥提亲。”

    “而且,儿子的确还要借此良机去趟武康,去拜访一个人。所以儿子刚才听您提起武康的时候,就想着到时干脆就去外祖父那里看看,顺便把姨母和姨丈的是处理好。”

    “还有啊。。。”

    说着刘义真站起身,走到孙氏身后,贴心的帮母亲揉着肩道:“你忘了您的儿子可是卫将军,还执掌关中吗?孩儿有分寸的,知道该怎么做。而且姨母姨丈又不是外人,孩儿能帮则帮。毕竟家和万事兴嘛!”

    听完刘义真的一席话,孙氏既感动,又欣慰,看来自己的儿子真是长大了。便拍着刘义真的手道:“好,母亲就依你。我儿子长大了,是将军了!有能力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了!”

    “哈哈。。。”听到母亲如此说,刘义真难得的露出了天真烂漫的笑容。

    良久,刘义真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事情,突然停下了给孙氏揉肩的手,问道:“母亲可知道已故的父亲的好友,散骑常侍的女儿吗?”

    闻言,孙氏黛眉一皱,接着便露出了一丝笑容,道:“你父亲给你说了?”

    “您知道?”

    刘义真吃惊的望着自己的母亲,不过想想也是,自己的终生大事,父亲怎么可能不和母亲商量了。

    “咯咯。。。”

    孙氏看着自己儿子吃惊的表情,觉得特别可爱,便掩嘴轻笑着,好一会儿才道:“母亲当然知道啦!只是母亲以为你父亲还未说,所以便没提。”

    “不过你父亲既然说了,母亲到想问问,你是怎么打算的。不过母亲可得给你说,那谢景仁的女儿可是很不错的哦!”

    “连母亲也这么说,难道谢景仁的女儿真的那么好?”

    此时的刘义真,内心还真想看看这谢景仁的女儿到底是何方神圣了。连着自己的父亲,母亲提起来都是赞不绝口。

    “当然!”

    孙氏接过话道:“谢景仁的这个女儿闺名唤作谢颖,是谢景仁最小的女儿,年纪跟你差不多。

    “当初这谢景仁可是和你父亲的关系极好,你父亲了又为了得到谢氏门阀支持。所以你们俩出生没多久,你父亲和谢景仁便订了这娃娃亲。”

    “不过颖儿这孩子的确不错,算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吧!没有其他门阀那些个女子的娇气,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可贵的是这女孩儿孝顺懂事。谢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