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朝-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刘乞挠了挠头,实在不知该怎么回答。真要有隐士高人,那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怕不会随便在民间留下名头,只会寄情于山水之间,而不会立于江湖之中,朝堂之上。

    看了眼一脸为难的刘乞,刘义真知道是没有答案了,便挥了挥手,似是自言自语道:“算了,等回到长安处理完手中事物,寻找隐士之事,寡人会亲自办理。

    如今的天下凄风苦雨,战火纷飞。这关中大地亦是饱经战乱,百姓苦不堪言,寡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碍于身边可用之人甚少,也是无奈才会让你们去寻那些隐士高人。

    不过细细想来也是,有德有才又有心要为天下黎民做事的,如今都立身于朝廷。看来回到长安还得换个方式网罗天下有德才之人。”

    马背上的刘乞听完刘义真一袭似是自言自语的话,不觉得回头看了眼跟在自家郎君马车后不远的王修和朱龄石的车架,眼珠子微微转了转,心道:“看来自家小郎君是想笼络一批只听命于他的幕僚。”

    便打马靠得刘义真更近些,然后朝着刘义真拱手,轻言建议道:“小郎君,如今人才匮乏,是否可在回到长安后,效仿古人门客之法,网罗天下有德才之人了。”

    刘义真听得看了眼刘乞,只是低头微微沉思了下,便道:“容寡人想想。”说着便放下了帘子。

    寒风呼啸,刘义真偶尔瞥眼随风飘动的马车窗帘外越下越大的雪,眯着眼想着刘乞刚才的建议。

    来这时空那么久,自己一直在为了保命,组建属于自己的亲卫,却忘了花更多时间来网罗可以治理天下的贤才,这真算是一大失误。

    如今关中收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北方应该少有战事。而且居于彭城的自己那便宜父亲刘裕,因为越来越壮大的霸府,取代晋室也就明后年的事。

    这段时间,怕还是那把天下唯一的椅子更重要,关中收复是好事,但他也不会把心思全部放在这里。

    这段时间很充裕了,自己如果利用的好,真的可以建立起一套只听命于自己的班子。只要再拿下仇池,自己的脚跟在这三秦大地就算真的站稳了。

    即使日后朝廷政治出现变故,就算自己离开了这关中大地,这关中自己也可以遥遥掌控。真到了生死抉择的时候,这关中就将是自己博弈的资本。

    (本章完)

第72章 长安逸事() 
刘义真车架在路上走了三天,终于在三天后的傍晚进了长安城。

    回到安西将军府的刘义真,并没有因为一路的旅途劳累而早早的休息。只是换了身宽松的衣裳,坐在暖阁中品着柳月娥泡的茶,思考着接下来的事情。

    这次关中收复,赫连勃勃撤回统万城,对整个天下大势的影响绝不是一点儿半点儿,想来朝廷很快就会有一系列的动作。自己这个处于旋涡中心的人物,接下来还要做那么多的事情,包括立碑,选贤,会不会太过于耀眼了些。

    “小郎君有心事?”

    一旁帮着刘义真沏茶的柳月娥,看着端起茶杯久久未曾喝一口的刘义真,轻声问道。

    “哦。。。。。。”被柳月娥打断思绪的刘义真,看了眼手中已经凉了的茶水,有些自嘲的笑了笑道:“是啊!这次寡人真没想到赫连勃勃会毫不犹豫的将整个关中的守军撤出,这真的是出乎意料。所以很多事情一下子都来了。寡人如今正为寻找贤德之人,而倍感头痛啊。”

    “对不起小郎君!您在狼牙大营时让奴家留意隐士的事情,奴家没有做好!”柳月娥看着刘义真有些紧皱的眉头,低下头难过伤心的说道。

    “这不怪你!”为了不让柳月娥敏感的神经过于担心,义真露出一丝微笑道:“寻找隐士之事,寡人本就没有报多大希望。有句话说的好,叫做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朝。这真正的贤德之人,大多还是在朝廷中的。只是寡人还未发现而已。哎。。。”

    说着刘义真又叹了口气道:“只是,时间不等人。寡人手中缺了人才,这关中自古又有八百里秦川之说,如此大的地方想要治理好,手中没有可用之人,谈和容易。”

    听着刘义真有些忧心的话语,柳月娥心中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心痛。眼前这个小小人儿,不过舞夕之年,肩上却扛起了如此偌大之地的重责,这小小身子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知该如何帮着刘义真解忧的柳月娥,只能是俏脸紧皱,尽量将手中茶叶泡的好一些。

    突然,柳月娥弯弯的罥烟眉微微一动,灵动的大眼睛微微一闪,紧皱的俏脸突然露出一丝笑靥。

    这瞬间的变化,看得一旁的刘义真稍稍一愣。

    便见柳月娥喜笑颜开的说道:“小郎君,奴家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武艺超凡,是个文武双全的能人。”

    “哦。。。。。。”刘义真有些惊异的看了眼柳月娥。不知柳月娥口中这文武双全的能人会是谁?真要如柳月娥说的那样,才华横溢,文武双全那还真得见见,就算是学诸葛亮三顾茅庐,刘义真也是非常情愿的。

    便赶忙追问道:“此人是谁?现在何处?”

    “咯咯。。。”柳月娥掩嘴轻笑道:“这个人来自许家营,名叫许久,是净明道大真人施岑的徒孙。。。。。。现在安西长史府的大牢里。”

    “等等。。。”刘义真微微皱了皱眉打断了柳月娥的话,有些疑惑道:“怎会在大牢里?细细说来。不过,施岑这人寡人到是有些印象。据传此人乃许旌阳弟子,曾跟随许旌阳斩过蛟龙。可算算年纪,不大对啊!”

    刘义真顿了顿道:“如果你说的许久是施岑徒孙,那年纪怕是比我父亲还大。”

    “咯咯。。。”柳月娥又是掩嘴轻笑,道:“施岑可是大真人,又得许旌阳真传,活到许旌阳的年纪也不是不可能。中间收些有缘之人做徒弟,也是正常的。而且,奴家说的这许久的确出自许家营。”

    “你调查过?”刘义真有些诧异的看了眼柳月娥。

    “是的!”柳月娥点了点头道:“奴家曾让功曹派暗卫去过许家营。”

    “如果是这样。。。。。。你是如何知道许久这人的?”刘义真依旧是有些疑惑的看着柳月娥问道。

    “咯咯。。。”听得刘义真如此问,柳月娥似是想到了什么,一下子乐得娇笑连连,好一阵儿看到一直盯着自己的刘义真,才有些收敛的笑道:“这许久啊,虽说出自净明道,是施大真人的徒孙,可做事却有些不拘礼节。”

    “喜好喝酒,还爱美人。您去凤翔的第二天,这长安城三家有名的青楼,翠云楼,怡凤楼,怜香苑举办了一次花魁大赛,一是为了选出今年的长安城花魁。”

    “二了是响应裴氏,柳氏,王氏的号召,给前线将士筹集钱粮。长安城周边有名的几个豪族也派人来参加,长史还是此次花魁的评选。”

    “长史?”刘义真有些吃惊的看着柳月娥。不过细细一想也是,裴氏,柳氏,王氏这样的世家豪族都参与其中,作为安西长史的王修怎能不与民同乐。

    随即便道:“继续!”

    柳月娥微微欠身,继续道:“花魁评选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谁出价高,谁的文采好,便可与今年的花魁共度良宵,当然只能弹琴论道,吟诗作赋。”

    “后来了?是不是这许久也参与了?’刘义真心中有个猜测,不过不知对不对,便笑着问道。

    “是的。。。”说到此,柳月娥又是一阵掩嘴轻笑,道:“这许久也参与了,而且因为文采奇好,连裴氏那号称关中第一才子的少郎君都认输了。”

    “只不过,这许久就一道士,虽说在文采上赢了,可是还得出银千两,他哪儿拿得出来。不过规则上有说过,既要文采出众,还得出价高才能与花魁娘子共度良宵。”

    “结果人家裴氏少郎君财大气粗,文采只是稍逊,还出银两千两。所以最后评选们包括长史,共同决定让裴家少郎君与那花魁娘子共度良宵。”

    “这也还算合理。”刘义真笑道。毕竟人家的规则上有说,文采好,出价高才能与花魁共度良宵的嘛。

    “可是这许久不干啊!”柳月娥咯咯笑道:“这道士硬是耍赖说,今年的长安城花魁娘子是他青梅竹马,指腹为婚的妻子。结果大家肯定不相信啊,裴氏的少郎君就命下人去赶那许久。结果。。。。。。小郎君你猜猜这许久多厉害?”

    “多厉害?”刘义真看着柳月娥一脸神秘的样子,心中好笑,便顺着她的话问道。

    “啧啧啧。。。”柳月娥一脸崇拜的说道:“许久他一个人,就一个人,在不到盏茶的功夫,打伤裴氏的护卫三十余人。要不是后来长史从府中调来弓箭手,逼着许久束手就擒,怕是伤得人更多。”

    “文采好,武艺又棒,这样的人不能为寡人所用,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刘义真端起一杯茶水,猛地一口灌下,道:“叫刘乞带上几个侍卫,和寡人一起去长史府的大牢里看看。”

    “现在吗?”柳月娥看看已经漆黑的夜空,外面还飘着雪,挺冷的,便道:“小郎君要不明天再去呗。”

    “不等了。”刘义真摆摆手道:“这段时间事情挺多的,能做的赶紧做。去找刘乞吧,你也一同去。”

    “诺!”柳月娥只能起身,无奈的点点头,退出了暖阁。

    (本章完)

第73章 探监() 
夜色渐深,北风呼啸,雪花纷飞。

    在刘乞,柳月娥和二十余名亲卫的护卫下,刘义真裹着厚厚的貂裘袄,冒着大雪,乘坐着华丽的马车朝着长史府大牢而去。

    这安西长史府大牢,位于长史府西侧的一处高墙大院内,本为姚秦时期京兆府大牢。因为王修的到来,如今成了安西长史府关押罪人的地方。

    雪依旧下个不停,长安城宽阔的街道上早已经垫了一层厚厚的积雪,放眼望去即使在夜晚也是白茫茫一片。

    刘义真的车架在长史府大牢前停下,数名守卫在大牢前的军士正要上前盘问,可一见到从马车上下来的刘义真,连忙躬身拱手大气都不敢出。

    站在风雪中的刘义真朝着刘乞使了个眼色。就见得刘乞三两步走到大牢门口,朝着几名守卫大牢的军士开口询问道:“月前大闹花魁大赛的犯人可还在?”

    一名貌似小队长的军士忙拱手道:“禀将军,那人就扣押在大牢内。”

    “领我们去吧!”刘乞还未开口,就听得刘义真开口道。

    “诺!”

    在那小队长的引领下,刘义真第一次来到牢房。只觉得眼前所见和前世记忆中电视上所见有所区别。

    大牢内,灯火通明,举目望去诺大的地方,用生铁隔成了一个个不大不小,都能容下十余人的牢房,粗略算来有不下四十余间。

    只是近年来关中年年战争,人口流失严重,加之大多数青壮都被征去当了兵,大牢中的犯人也是寥寥无几,偶尔能看到一两个,也是没精打采的卷缩在一角,真没出现见着生人就扒着铁栏杆大呼冤枉的犯人。

    不时还有几个巡夜的狱卒,在牢头的带领下巡视着牢房。见着一身华丽服饰的刘义真,虽不知道来头,但知道绝对是贵人,都朝着刘义真行礼。

    一行人越往里走,犯人越少,有些牢房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