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妖清-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对张林是着实没有办法。现如今,姑且不说整个江南,但两江、闽浙、湖广的朝廷机构已经被张林腐蚀得差不多,三地官员们每月都能从张家领到的高额孝敬银已经变相地成为了三地百官的俸禄,比朝廷俸禄要丰厚得多的高额俸禄。两江、闽浙、湖广三地的朝廷大员们不愿意朝廷与张林为敌,除了张家的月俸之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深知张林的强大能量,知道朝廷一旦与张林撕破脸皮的严重后果,到时候整个大清朝或许不会改朝换代,但整个江南绝对会大变样。若是江南一失,他们这些江南百官若是选择拥护朝廷,定然是得丢官罢爵。地盘都丢了,还做哪门子的官?他们若是拥护张林,倒是有可能继续在江南做官,但如此一来,他们便成了乱臣贼子之流。所以,两江、闽浙、湖广三地的百官们之所以会竭尽全力地在张林与朝廷之间进行调和,目的只有一个:维持现状。
另外,李鸿章这一朝中重臣也不愿意看到张林叛出朝廷。李鸿章很清楚,逼反张林,朝廷至少得失去两江和闽浙,乃至湖广,甚至很可能出现北洋全军覆没而张家军直逼京师或是一举覆灭大清朝的情况。后果太过可怕,故而李鸿章坚决反对朝廷做出任何针对张林的动作。现如今,北洋水师的一半军费乃是来自张林,一旦张林被逼反,不仅这一半军费尽失,而且北洋水师与张家海军之间势必发生大海战,以北洋的实力根本不是张家海军的对手。故而对李鸿章来说,保住了张林就等同于保住了自己的北洋水师。
有两江百官的力保,再加上李鸿章的坚持,朝廷暂时也只能舍弃了清剿张林的想法,选择维持现状,继续与张林“和平共处”。
时间过得很快,当历史的车轮滚到1894年5月份的时候,朝鲜如期地暴发了东学党起义。东学党起义暴发后,朝鲜国王当即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而与张林前世历史不同的是,朝鲜暴发了东学党起义,日本政府却是没有任何动作,丝毫没有要参与的意思。日本政府没有往朝鲜派兵,更没有出现如历史上所述日本政府以各种借口陆续出兵朝鲜1万余人,占领从仁川到汉城的战略要地,包围驻守牙山的清军,并不断挑衅的局面。
历史的车轮滚动到7月份,在确定日本帝国确实没有在朝鲜有任何动作之后,张林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他已经改变了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怕是不会再爆发了。不管是因为畏忌张林,还是因为海军重建计划尚未完成,日本帝国终究是放弃了参合朝鲜。日本不参合朝鲜之事,便足以证明日本政府暂时是不打算对清政府用兵了。历史上曾让无数英雄落泪的甲午海战,不复出现了。
朝廷大军在朝鲜帮着朝鲜王室镇压东学党起义,而张林却是在7月份坐船赶往了夏威夷。
坐镇夏威夷的李恩富给张林发来了电报,说是有两个巴西王室抵达了夏威夷,并坚持要面见张林。张林原本是想让部下把那两个巴西王室送到江宁来的,可早在二月份就被张林送往了夏威夷的老娘威胁他说再不来夏威夷看她就会立即回国。当初,鉴于国内局势紧张,出于安全考虑,张林便是将家室移往了夏威夷,连同那迟迟未过门的未婚妻子洪玉娇一并移往了绝对安全的夏威夷。
为了去看看老娘,同时也是为了去面见一下那两个所谓的巴西王室,张林这个从一品朝廷大员继续打着度假的名义赶赴了夏威夷。
第138章 失落的巴西帝国()
如今的夏威夷,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张家地盘。通过陆续的移民,夏威夷境内的华人数量已经高达三十多万,更是直接超过了夏威夷土著居民的人口总数。而且,现在的夏威夷已经成为张家最大的产业基地。夏威夷境内,单是张家直辖的产业工人便是有着高达八万多人,夏威夷的船厂、机械厂、汽车厂的规模更是堪称所有基地之最。而且,出于控制美洲的考虑,又鉴于国内形势日益紧张,张林正在陆续将家族的中心转移到夏威夷。现如今,作为张家重中之重的一个个科研项目组均已经从江宁转移到了夏威夷。拥有最大的船厂、最大的汽车厂、最大的军工机械厂,以及最大的科研基地,夏威夷基地正在逐渐转化成为了张家所有产业的中心。
夏威夷境内的华人人口已经占优,而诸多夏威夷大臣也基本靠向了财雄势大的张林集团,夏威夷女王利留·卡拉尼根本无法阻止张林,只能在眼睁睁地看着整个夏威夷王国沦为华人政权的同时,默默地数着口袋里日益增加的大把钞票。女王发现,夏威夷虽然沦为了华人的地盘,但她依旧是整个夏威夷最为高贵的女王,而夏威夷王国依旧还是夏威夷王国。而且较之前,现在的夏威夷王国要比以前富庶得多,居民生活水平在近一两年内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大量的海上贸易也已经让夏威夷的国库变得相当殷实。虽然境内的华人越来越多,遍地都是张家的产业,但张家和这些华人的到来却并未对土著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影响。华人抵达夏威夷之后,绝大部分都会加入到张家的建设队伍,加入张家的工厂,当然也有一些华人到夏威夷的庄园中从事农牧业。而同样的,也有不少夏威夷人到张家工厂做工,甚至还有一些“优秀的夏威夷人”直接被张家吸收到家族内部。
随着女王的小金库里的钱财越来越多,夏威夷女王便是不再怎么理会朝政,开始出资自建自己的私人豪华王宫。女王不理朝政,夏威夷的大臣们便是直接推举张家驻夏威夷的最高总管事李恩富担任了夏威夷的首相。李恩富出任了夏威夷首相,夏威夷政权便是彻底地张家化了。
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张林这个张家家主,已经是夏威夷的无冕之王。
“少爷,巴西帝国是1822年至1889年间葡萄牙王室在南美的巴西建立的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由葡萄牙巴西亲王佩德罗一世及其子佩德罗二世所统治。历经两世后,在1889年,佩德罗二世被废黜,由发动政变的德奥多罗·达·丰塞卡建立的第一共和国取代了这个帝国,巴西帝国宣告正式灭亡。巴西帝国被灭亡后,佩德罗二世、伊莎贝拉公主以及驸马德尤伯爵等巴西王室便是开始流亡欧洲。”在夏威夷的基地办公大楼,李恩富向张林介绍着关于巴西帝国的这段历史。
“要见我的是伊莎贝拉公主和她的丈夫?是那个佩德罗二世让他们来的?”张林当即问道。
“佩德罗二世早在1891年就已经死在了欧洲,真正要见您的这位,就是这位伊莎贝拉公主。我估摸着,这位在巴西帝国灭亡之前就已经摄政巴西的巴西公主,是想借着咱们的力量恢复王室在巴西的统治,也就是所谓的,复辟。”李恩富解释到。
听到这,张林稍稍皱起了眉头。帝制的取缔是历史潮流所致,要帮着巴西王室重新夺回这政权,这似乎有些倒行逆施的味道。更何况,巴西很大,真的很大。国土面积高达八百多万平方公里,巴西绝对称得上是南美大国。巴西国力虽然不强,人口貌似也就一千来万,但毕竟是有着一定重量级的大国,拥有着足够的战略纵深的大国。以自己的力量,貌似根本撬不动这个庞然大物。更何况,以复辟的名义挑战作为美洲大国的巴西,貌似有着在挑战整个南美洲之嫌疑。
“现在的巴西政府拒绝与我们张家建交,也不与我们通商,更是反对华工八条。现在逃亡在外的巴西王室找到我们,我倒认为这是个机会。巴西号称水晶王国,境内有着大量的水晶,而且储量相当惊人。初步预估,巴西境内的水晶储量,是国内的二十倍。”
“二十倍?”张林猛然一惊。国内海州(连云港)的东海县乃是国内盛产水晶的水晶产地,水晶储量高达30万吨,约为国内水晶总储量的一半左右。若是巴西的水晶储量真的有着国内的二十倍之多,那就意味着整个巴西的水晶储量很可能高达上千万吨。
水晶乃是张家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是制造魔核发动机的核心原料之一,后期张林要想研产装甲车、坦克、飞机等,都离不开水晶。故而水晶对张家后期发展之重要,不言而喻。按照储量预估,巴西境内的水晶储量应该占据了全球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若是能够将巴西境内的水晶控制在手中,实现水晶市场的垄断,魔法科技的未来便是被掌控在了张林的手中,到时候全世界都得仰视着张林的鼻息。现在,世界各国暂未意识到蓄魔水晶对魔法科技的重要性,故而暂时也没有将眼球瞄向南美洲的巴西。但是,随着飞龙汽车和宝马汽车大卖于全球,蓄魔水晶的重要性很快就会被世界各国所知晓。拥有世界最大水晶储量的巴西,定然会被世界各国所盯上。在世界各国均未看到水晶之重要性的现在,巴西的王室找上了张林,这对张林而言,是一个机会,一个天大的机会。
“不仅仅是水晶,巴西乃是铁矿出口国,国内铁矿砂储量也相当巨大。另外,巴西境内的魔晶和魔兽资源也有着一定的储量。对了,还有橡胶,巴西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产地,南亚和东南亚的不少橡胶树也都是从巴西移植过去的。水晶、橡胶、魔核、魔晶、铁矿,巴西境内几乎有着家族所需的各种战略物资。若是能像控制智利和秘鲁那样将巴西控制在手中,并逐步将巴西的各类丰富资源开发出来,对家族那绝对是大有裨益的。”李恩富继续补充道。
“另外,巴西还曾是一个农奴制国家。虽然政府在不断推动农奴解放,但境内的农奴依旧有着不少。巴西第二任皇帝佩德罗二世就是一个主张废除农奴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极大地推动了巴西的农奴解放进程,但也正是因为佩德罗二世解放农奴,支持废奴制度,不断触犯当地农场主和大商人的利益,这才使得本来支持帝政的农场主及地主在1889年的那场军事政变中倒戈,使得佩德罗二世失去了皇帝宝座。政变之后,佩德罗二世逃亡至法国,巴西帝国随即便是瓦解了。”
“另外,虽然从理论上讲,现在的巴西是一个民主国家,但是实际上巴西却是正被一些地区大寡头所统治,所谓的民主也只是名义上的。巴西共和国所谓的选举根本就是个笑话,农村的选票常常被大地主控制,由于选举权有文化程度要求,只有不到6%的巴西人有选举权。”
“李恩富,你刚才说巴西时至现在还有农奴?”张林当即求证。
“的确还有,而且数量还不少,多为非洲的黑人,其中也有些华人。”李恩富点头应道。
“你是说在巴西,竟然还有着华人奴隶?”张林当即猛然站了起来。
李恩富直接点头,用默然回答着张林。
“安排我与那位伊莎贝拉公主见面吧。”皱眉思索须臾,张林决定先见见那位巴西公主。
1894年7月29日,张林正式与巴西王室的伊莎贝拉公主会面。这位伊莎贝拉公主,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欧洲美妇人,虽然岁月已经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不少的痕迹,但这位差一点就成为巴西女皇的葡萄牙后裔周身上下却是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贵族气质。伊莎贝拉身上的这种贵族气质,不是典雅,也不是高贵,而是一种透着沧桑的舍我其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