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强兵-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整座城市陷入了血腥的屠杀中,刺面军在夺取城门以后,立刻分兵堵住其余三处城门,接着便在城中大肆杀人,不管那些匈奴人拿出多少钱财放在他们面前,不管那些匈奴女人有多漂亮,他们都无动于衷,给他们的只有冰冷的刀锋而已。
    屠杀整整持续了五天五夜,整座城市在大火中熊熊燃烧,通天的黑色烟柱让在数百里外的帝都也清晰可见,西境的每个匈奴人都匍匐颤抖,害怕同样的命运落在自己身上,那些生活在城外的匈奴人,涌向帝都,而一些小城里的人也弃城儿逃,慕容恪派出数支骑兵队大肆追杀,将恐慌彻底带给了所有的匈奴人。进入帝都的匈奴人将他们的所见所闻,无数倍地夸大了,一时间整个帝都变得人心惶惶,最后匈奴单于直接下令不再接纳这些难民,以免流言更甚。
    最后西境只剩下数座城市闭城自守,仍旧不满足的慕容恪在李昂给他的三个月期限快到达时,倾尽全部的军械强攻,陷落了一座十万人的大城,屠杀持续了三天,就当最后剩下的五千匈奴人以为必死时,慕容放过了他们,然后将李昂交代的话转述给了这五千幸运儿,“犯强秦者,虽远必诛!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亦如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可是五千匈奴人却趴伏在了地上,身子瑟瑟发抖,这句话很久以前他们听故去的老人说过,他们本以为黑色的噩梦只是老人们的编造,可是现在他们知道那是真的,不管何时何地,大秦军团始终捍卫着这句话,所有与他们为敌的人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在匈奴人的南部新军赶到时,他们看到的只是一片狼藉,和残破的城池,以及山一般的尸堆,当匈奴人知道慕容恪所带的刺面军只有三万人时,举国哗然,然后便是如火山般爆发的愤怒,他们再一次被狠狠地羞辱,匈奴人的尊严被践踏得一文不值,匈奴帝都中,单于几乎是咆哮着砍掉了当初极力赞成守城的将领脑袋,以发泄怒气。
    尽管匈奴人在从幸存者口里知道慕容恪的虚实后,立刻派出了近十万轻骑追击,可是慕容恪和刺面军都是一人六马,根本就追不上,而是被慕容恪全身而退,整整历时三个月的作战,他带着刺面军杀死了超过五十万的匈奴人,焚毁的城市达到十七座,将骑兵的机动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奔袭的距离加起来超过万里。
    —
    慕容恪回师以后,每个刺面军士兵在见到大营前的大秦军旗和迎接他们的大秦士兵时,都是痛哭了起来,他们完成了前人从未有过的壮举,可是他们仍有着可耻的过去,永远也无法消除,如果他们当初没有投降,他们将有完美的一生。
    “大秦男儿,只有流不尽的血。”看着痛哭的刺面军的士兵,李昂大吼了起来,他知道这些士兵心中的辛酸,他们被世人唾弃,仅仅因为他们曾经当过俘虏,尽管他们现在洗刷了过去的耻辱,可是玷污大秦军团荣光的记忆将伴随他们一生一世,难以磨灭。“哭什么!”李昂最后一句话的声音怎么也响不起来,看着这些痛哭流涕的士兵,他心里也是难受得很。
    刺面军一战成名,天下皆知,在李昂的上书请求下,曹安民下了诏书,准许这些被逐出大秦军团的士兵在战死以后骨灰可以葬入秦陵,与太祖皇帝和历代战死的英灵同在,李昂并不知道他本来只是想为那些在这一战中死去的刺面军士兵讨一个公道,让他们可以和阵亡的大秦将士一样入葬秦陵,受到百姓的供奉,却没想到,这些被逐出大秦军团的刺面军士兵为了能在死后重回大秦军团,在日后的战场上,皆是宁死不退,最后三万刺面军,无一人善终,皆战死沙场,死后入葬秦陵。
    复苏的帝国之卷 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略
     更新时间:2008…8…25 22:41:02 本章字数:3441
    现在用的这台电脑出过很多次问题,一直都是原因不蓝屏,今天终于找到了毛病所在,原来是硬盘不行了,送修中,这几天会在网吧更新,决定买个笔记本用,不知道有没有买过水货thinkp志,能发个贴告诉老冰水货好用不好用,写东西的时候电脑突然挂掉被打断以后实在很难受,最后说一下,老冰是浙江嘉兴人,不知道有没有兄弟知道嘉兴有没有信誉好的水货商啊,行货的实在太贵了!)
    刺面军历时三个月的血腥杀戮让匈奴人在整整一年内无力在边境发动战争,而大秦同样没有能力在补给线达到延伸极限的情况下,对匈奴人发起主动进攻,于是边境线上两军小股人马的战斗不时爆发,对于大秦而言,正好让新军轮换以适应战争。
    五月,李昂带着近六十万投靠他的胡人向波斯的边境迁移,直到九月底他才带着这六十万人到了他的治下,还好王猛早就划好了地方,免去了很多麻烦,胡人以游牧为生,只要有地方给他们,帐篷一搭就能住,倒也方便得很。
    李昂不在的一年多时间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是王猛在操持,而他也不愧是良相之材,将李昂治下的各族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大力推广汉学和新教,现在李昂手底下近一百五十万人,一大半都已能说上一口流利的汉话。只是识字率仍是不高,而新教则是发展迅猛,在王猛地大力支持下,现在几乎所有的胡人都皈依了新教,他们比起汉人来显得更加虔诚。
    而正是利用胡人对新教的虔诚,王猛成功地清洗掉了那些胡人原有的文化。并且通过新教中杜撰的传说成功地让这些胡人相信他们的祖先出自中国(这里取古义,代指黄河流域。),只不过年代久远他们忘了自己地根本,现在他们是重归正朔,这让那些胡人对中国有了很强的归属感,他们认为自己和汉人有同样的祖先,大家都应该是兄弟,于是在后续投奔的汉人到来以后。往往有某个胡人会拉着和自己有些相像的汉人强认亲戚,并且直接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和被拉住的汉人同样的姓氏。
    由于李昂对匈奴地大胜,大秦国内有不少汉子千里迢迢地过来投奔,这些汉子往往都是单身,家中要么双亲早殁,要么就是有兄弟给父母送终,全都是义无反顾地要做李昂麾下的小卒,跟着他去海西打罗马。大半年里头,陆陆续续地来了近十万青壮,让王猛是大为开怀。要知道虽说那些胡人都皈依新教,而且都开始以汉人自居,可是王猛却依然希望能够让汉人的血脉占据主导,要知道那一百多万的胡人里,女人要比男人多得多,胡人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又加上多战争,男人要比女人的寿命短得多。
    王猛哪会放过这十万送上门的单身汉子,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就直接发了道命令,让他们娶胡人女子为妻,这道命令一下,那些胡人立刻把这十万人当成了宝。虽说这十万单身汉子大多出身贫寒,可是大秦毕竟比草原富裕得太多,这些单身汉子不论是身高卖相都比那些胡人要好得太多,再加上人人都识字。对胡人女子来说自是再好不过的如意郎君,这十万人里头,那生得魁梧健壮的更是抢手,几乎往往是三五个胡人女子抢着要倒贴,于是短短半年里头,这十万单身汉子全都成了家,平均算下来,个个都有两个老婆。
    对王猛来说,让这十万单身汉子娶胡人女子,一来可以省了他专门划地方给这十万人修建住处,二来也可以让他们帮忙加快胡人的汉化速度,王猛甚至盘算着,要不要让李昂从大秦军团里头去招募些光棍士兵过来,要知道大秦军团的士兵在胡人女子中最是抢手,原先跟着李昂南征北战地那些老兵,哪个不是三妻四妾,而且那些胡人女子还是心甘情愿,居然以此为荣。
    李昂回来以后,一刻也不得闲,王猛光是这一年多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就跟他汇报了差不多五天,接下来又是很多的公文要李昂过目,都是关于日后的施政纲要。看着小山般的公文,李昂总算知道曹安民的苦处,以前在御书房看到那些叠得整整齐齐地公文倒也不觉得怎么样,现在亲身体会,他算是知道这其中的辛苦。
    不知不觉间,李昂就看到了深夜,他是个做事认真的人,该他做的事情他从不马虎,更何况这些公文凝聚着王猛和他的幕僚很大的心血,作为诸侯王,李昂日后建国的官制虽说要承袭大秦,可是却也不能全部照搬,而
    下的民族众多,虽说现在汉化地很快,可是没有数十很难做到真正的同化,总之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就在李昂放下手中公文地时候,帐帘子掀开了,风四娘和林风霜走了进来,两人看着李昂的样子,不免心疼。“喝点参汤提提神吧!”风四娘和林风霜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打开了带来的青瓷盅,给李昂倒了一碗参汤。
    “我对不起你们。”看着默默无言的妻子,李昂有些内疚,这些年来他南征北战的,和她们聚少离多,就连生孩子的时候都不在她们身边,实在算不上什么好丈夫,接过参汤,李昂朝两人道,“等这些事忙完了,我就…”不过话未说出,就被风四娘按住了他的嘴唇。
    “只要以后你不再扔下我们两个就行了。”风四娘看着李昂静静道,去年李昂遵曹安民密旨,便是瞒着她和林风霜,带着四百破军卫走的,根本没有告诉她们。
    “以后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会在你身边,你休想再扔下我们。”林风霜也是开口说道,和风四娘一样有些凶巴巴的味道。
    “我答应你们,以后绝不扔下你们了。”李昂连忙道,现在他麾下随时可以召集起超过五十万的大军,倒还真不怕风四娘和林风霜随军,更何况她们的身手不在李存孝他们之下,尤其是林风霜,更算得上一员大将。
    第二日,李昂召见王猛,现在他虽还未建国,可是他知道很快曹安民就会发下诏书来,所以他得先把自己的班底搭起来再说,当然不能全部照搬大秦的制度,大秦是世家和皇室共掌天下,世家的力量在百余年中已经和皇权形成了一种平衡,而他治下大多都是胡人为主,根本没什么力量能来左右他,什么事情都是他说了算,开国时固然需要强人政治,不过李昂不能保证自己样样事情都对,尤其是在他不熟悉的民事方面,他就完全不如王猛,甚至不比不上一个经验丰富的小吏。
    —
    基本上王猛向李昂上书的公文里写的官制已经非常完整,王猛是打算舍弃大秦内阁和三省叠加制衡的制度,而采取单一内阁制,内阁的责任便是负责总章朝政,内阁下设立的部门以行政为主,另外再设立监察院和枢密院以担当监察和军事上的职责,表面上两院的地位低于内阁,但实际上拥有相当高的独立权,尤其是枢密院有权拒绝内阁在战争时的命令。
    李昂听着王猛的详细解说,不时点头,王猛搞得基本就是三权分立,不过将枢密院的地位抬高到能和内阁对抗的地步,尤其是战争时期,枢密院有权拒绝内阁的命令,几乎可以避免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发生,想了很久以后,李昂决定按照王猛制定的官制来打造自己的班底。李昂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让王猛激奋不已,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士为知己者死便是他们的人生信条。
    解决完日后的官制问题以后,军队的事情便成了眼下的重中之重,按照的李昂意思,要求是将治下所有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编入军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