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再创大汉-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资金,无形中,清梅在和何定南对抗时,多了一些筹码了。也多得了银号,邱家才能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邱家商会在三边贸易协议吃亏不少,不过,清梅却从另一个地方赚了回来,来填补损失的部份,也就是清梅在这条协议中,对何定南最大打击的地方。参与协议的江南和华北商人,暂时只能向邱家买货或卖货,令邱家吃下了大批大批的货物。特别是华北的特产,由于距离较近,而且没有受到何定南的影响,所以北海存有不少这样的货。清梅便将这些货物,大批大量的倒卖给建业城的商人和百姓,不论是什么东西,只要可以赚钱,清梅都毫不犹豫的运到建业城,尽量在那儿出售。本来何定南初时见到这些邱家商船,还沾沾自喜,以为他已经击倒了邱家,令他们不得不在建业城买卖,很快,当他发现到建业城的商船,只剩下邱家商船时,就知道事情有点不对劲了。
    自从提高过海税后,何定南确实大赚了一笔。开始时有很多商船来建业城交易,从中赚从差价之余,还令江东的货物十分畅销。江东特产和江南特产大部份都相同,而且江东占有价格上的优势,自然成为抢手货。
    几个月前,何定南收到报告,说北海邱家和江南的商船活动频繁,比起过往的来往数量多了不知多少倍。报告还说,北海和江南的商人,将货物的价格大幅调低,令何定南摸不着头脑。他猜不透对方有什么用意,手下也没有人知道。在他看来,这些人是刻意调低价格来避税,不过也缴交了比以前更多的税款。何定南忧心了几天,便不再将它放在心上。另一方面,这几个月来,这些来往的商船,总共向他缴了三千多万两的税款,也令何定南放松了戒备心。
    江东的商人和百姓,在初时因为贸易的繁华。而富有起来,经济一片大好,令何定南对提高过海费的“英明决定”沾沾自喜。很可惜,江东的百姓已经掉进了一个大陷阱,一个由清梅主导,江南和华北商人联手演变已成的圈套……………
    邱老先生的影响力果然很大,他的认识的人,过往商业伙伴的后辈,全都信守协议的约定。他们现在只和邱家商会交易,对于前来售货和进货的江东商人,一律拒绝回应。他们告诉这些商人,在北海可以用极低的价钱进货。江东的商人不信,去到北海查问,果然真有此事。价格上不能和邱家竞争,他们只能奇怪为什么邱家愿意做蚀本生意。
    自发现邱家和江南商船活跃后,何定南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他对于来往商船所缴纳的三千多万两欣喜若狂,不过,当他看到来自内务和商业的官员,交给他一份领地内的收益时感到非常震撼,而且明白自己掉进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情况。
    过去四个月,何定南虽然从来往的商船中赚了三千多万两税款,但是贸易的逆差,却是惊人的五千万两支出。这意味着,这四个月内,江东的货物没有出售过多少,而且还因为购买来其他商人的货物,而支出这么多钱。
    看到这份报告时,再愚蠢的人都知道,各地的商人已经疏远着江东的商人,没有人向他们买货。这几个月来前来建业的商船,全部都是来出售他们的产品,以赚取江东人的钱。却没有人向江东商人进货。正常来说,贸易的逆差不会出现如此跨张的数宇,很明显,各地的商人可能达成了一些协议了。
    那些订下协议的北方商人,谨慎地执行着约定。他们除了不向江东的商人买货卖货外。他们更控制了那些小商人,以停止向小商人供货为要胁,要小商人不得向江东商人进货。如此一来,那些江东的商人,很多都是到华北地方白走一趟。
    “通过黄河海口的商船,全部都以缴纳一半的税款作为过海费。华北商人和跟丞相签下贸易协议的商人不在此限。”应浪思的要求,张超也颁下了这样的命令。
    那些本来想到西北交易的江东商人,却受到这道命令的制肘。他们如果要到西北买卖,自然会亏本不少了。何定南的代表和张超理论,张超则很风趣的说。“为什么何大人可以这样做,而我不可以呢?”
    如是者,江东的商人被各地封杀,他们不能卖出手上的货物,令江东存货越来越多。在南北商人齐心协力下,何定南终于尝到苦果了。现在到建业城交易的商人,全部都是来卖货的,而且绝大部分是邱家的商船。何定南又不能做些什么,难道他能阻止对方前来卖东西吗?
    江东的平民百姓给邱家商会抽走了那么多的银子,却又不能出售他们的货物赚钱,渐渐令活跃的经济崩溃。本来开始富裕的人,却因大幅减少流动资金,而失去了往日色彩。很多纺丝工人和制茶工人失业,丝绸和茶叶因为滞销,价格大幅下跌,从而令其他商品也受到影响。百姓间商业活动慢下来,江东逐渐失去了活力,影响民生之余,也影响着何定南的税收。按何定南手下的估计,全年总税收,将下降两千万两左右。
    华北和北海没有多大改变,邱家由于这几个月的疯狂购买丝绸和茶叶,对华北的商业贸易没有做成影响。北海现在有大批大批的货物,令华北的商人没有因为缺货而向江东进货,大家都很遵守商业守则,没有私下和江东商人秘密交易。江南也因为大幅的贩卖,暂时仍然稳定。
    现在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何定南从几个月前的风光,一下子打回原形,很明显,江东的经济会持续差下去,贸易逆差会持续扩大,到头来很可能引起民变。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何定南知道,邱家商会肯定和其他商人达成了什么协议,导致各地商人联手封杀江东的商人。何定南不断的想办法去扭转,派出使者去游说。但他已经失去了商人们的心,他采取强硬手段迫使商人到建业城买卖,令所有人都离弃他。此刻,何定南才真真正正感受,商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联合起来的商人,完全可以抗衡任何不公平的偏袒。
第七十三章 两败俱伤
    “现在怎么办?”何定南面无人色,看着他的手下们。原本期待着发展建业城,现在却弄巧成拙,不但让全国各地的商人封杀自己,更令江东经济陷入困境。虽然还没到倒退的地步,但是没有改变的话,肯定会大幅削弱自己实力。江东以农业为主,商业为副,可是失去了商业的活力,将令何定南领地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能参与争霸大汉的游戏。
    他事前没有想到,如果有危机时,将会有什么应变措施。其实何定南是一名好军人,但绝对不是好商人。他没有从商人角度去看这次事件,一心只想多赚钱,弄至江东如此田地。若然任由江东的贸易逆差持续下去,不出一年就会发生百姓暴动了。
    “大人,我们可不可以和邱家商会谈和?”一名官员说。他是当初劝阻何定南实行提高过海税的官员,他比较有商业智识,懂得以和为贵。他那时候没有受到眼前利益所蒙蔽,现在也没有因为失败的情绪影响判断。他说得不错,现在和邱家谈和,还有可能令江东的经济回复正常。
    很可惜,何定南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现在还想扳倒邱家,就算自己胜不了,也不想令邱家好过。他已经没有了过往的冷静,一心只想重新扭转败局,没有为超过一千万领地的百姓考虑过。他没有将任何和谈的建议听进去。
    当日提出这个愚蠢建议的将军,现在却战战兢兢,生怕何定南找他问罪。待看到何定南没有怪罪的眼神后,他使说出他的想法。“大人,此刻不能示弱,如果大人向邱家谈判,那表示大人在这场贸易纠纷中输了。想要取得胜利,必需强硬,他们封杀我们吗?我们就用更强硬的措施来应付,就算不胜也得将邱家拖下水。”
    “那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大人,其他商人不向我们买货,显然北海有很多丝绸和茶叶,而这些都是从上官武和荆州那儿进去的。我们只要封锁长江口岸。或者再调高过海税,令他们不得不来建业购买。他们现在可以封杀我们,但当北海没有存货时,还不乖乖到江东来买货?我们要让其他人知道,江东人是不可欺压的。就算他们真的不来,邱家不能在长江贸易,肯定会比我们先跨台的。”
    这位毫无商业头脑的人,说出来的话也是没有商业智慧。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他却说中了何定南的心事。“不能示弱,不能认输。若是承认败给了那小小的邱家商会,我以后还怎么在大汉混下去?”现在何定南心中是想着这个念头的。
    那位将军还在煽风点火。“大人,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令江南的商人不能售出他们的货物。若果没有那些竞争者,我们江东才有机会反败为胜。商人们都唯利是图,到不能赚钱时就会向我们屈服。大人请尽快下命令吧。”
    何定南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心情,去理会什么商业精神,什么公平竞争,他现在最想要的,就是让自己领地积存的大量货物,尽快有人买下它们,好解决眼前困局。摆脱庞大的贸易逆差。于是,他便鬼迷心窍地发布新的命令,企图将邱家和其他商人都赶进死胡同,向自己投降。不过,他将邱家赶进死胡同时,同时也将自已迫入死角。
    “长江口岸通过的商船,必须缴交三倍货物价值的税款。”何定南幻想着,就算你们不来建业城,三倍的过海税也足够填足贸易逆差了。
    这场贸易战演变到现在,已经去到疯狂和无法挽回的地步。何定南发出这样的命令,更令全国各地的商人愤怒。自大汉开国以来,从来没有皇帝对商人征收如此疯狂的税率。当税收去到八成时,国家差不多已经是油尽灯枯,要改朝换代的地步。要征收三倍的税收,是历史上绝无仅有。何定南这样作,无疑是要所有商人都向他妥协,简直就是拿刀子来胁迫商人和何定南买卖。
    原本没有参与杯葛行动的商人,都自动拒绝和何定南来往了。建业城的港口,现在只有邱家商船来贩售货物,那些小商人都绝迹于此。为了不扩大贸易逆差,何定南更要求江东的商人不要向邱家商船买货。
    江东的商人本来生活不错,这年来发生的事,令他们经营大起大落。现在全个帝国没有人肯和他们作生意了,生活成为很大问题。眼下唯一生计,就是向邱家商船买货,到江东各地贩售来维持。但是,那位几乎失控的何将军,竟然还要将他们唯一活路砍断。很多人都来和何定南理论,何定南被吵得烦了,干脆什么人都不见,不过政策依旧执行。
    蚀本生意没人做,杀头生意有人作。那些商人为了赚钱,都偷偷的向邱家商会进货,来继续他们唯一的生意。何定南在得知有人违背他的命令,气愤得杀了这些商人,以图杀一警百。在何定南心中,绝对不能向邱家商会示弱,他还存有万一的想法,希望邱家和各地的商人,比他先承受不住损失而投降。不服输的性格,已经令他想法走向极端了。“我们要见何大人!”“为什么何大人不准我们做生意?”有些江东的商人开始鼓噪了。
    清梅知道何定南不批准邱家商会在建业城卖货时,就理解到这场贸易战差不多落幕了。说实话,三倍的过海税,谁都会被他激怒的。没有商人愿意被人强迫作买卖,何定南实在没有商业的公平竞争精神。
    “夫君,据梅儿看,何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