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再创大汉-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定南铁青面,听着一份又一份的坏消息。自从他开始进行吸纳商人,振兴贸易的政策,确实为江东赚来不少钱。四个月来,商人们络绎不绝的前来建业。一开始是小商人,后来也吸引了不少大商家。何定南的商船队,也在华北和西北,开始慢慢建立关系。本来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四个月来他已经赚了近千万两,而且令江东的货物,多了不少销路,顺带令百姓的生活也好起来。经济正在渐渐活跃,税收自然增多。何定南时常筹划着,如何可以争取更多商人,将梅香城的富庶,带到建业城。其实建业城已经很繁荣了,但人心不足蛇吞象,看到别人有更好的东西,他自然也想据为已有。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建业城确实有可能成为第二座梅香城,至少也能分一杯羹。这段时间,何定南本身没有在船运兴起时,得到什么甜头,反而因为海盗猖獗,承受不少损失。他先前攻下寿春,大破上官武而取得战略要地黑石要塞,在大汉威名如日中天。但他自己知道,除了名声,他没有实质多了好处,威名不能当饭吃,只要自己打了一场败仗,就将它付之东流。寿春城每年能为他带来近二千万银子的税收,可是他的对手,江南的上官武,在昌盛的船运中,赚了比这个更多的数字。他这三年来都耿耿于怀,务求扳倒对手,这次在建业城的新政,他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务求能在商业收益中,收回他的失地。
    本来他还有后手,能替建业城奠下新的贸易中心的地位稳固。很可惜,他的部署,却被北海邱家商会一连串反击打乱。他心中大骂着清梅,怎么这个大著肚子的女人,不留在家中乖乖安胎,却布置这些手段,来抢走原来属于他的商人和生意。他好像忘记了,自己也派了人在梅香城,不断地拉拢那儿的商人。
    无法不承认,清梅的手段确实高明,何定南和他的智囊实在没有想出任何办法。他只有眼睁睁的看着,一日又一日的看着商船在减少,所有人都心痛银子的流失。
    “难道我们不可以在建业搞些歌舞表演吗?我们不能在建业举行珠宝拍卖吗?我们江东基础比北海雄厚,为什么他们能做到的,我们做不来?”何定南心情暴燥,一连串怒骂忍不住爆发出来,旁人没有人敢作声。良久,有一些曾经到过北海的官员,怯懦的向何定南解释。“大人,下官曾经到过北海的舞会,看过他们的演出。那儿的水准,下官敢说是全国首屈一指,连皇宫的歌舞团,也远远及不上他们。下官斗胆说,江东的歌舞团,拍马也追不上他们的水准。”“大人,下官曾经和妻子到北海,看过邱家商会制作出来的珠宝首饰。下官妻子可以算得上眼光独到,她从来不给予庸俗的东西过高评价。她在北海时,不断大赞那儿的金银珠宝,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二年前下官妻子买了一件回来,可以让大人品评一下。不过下官听说,现在北海珠宝工匠的技艺,比以往更胜一筹。”
    听完部下的描述,看过北海的珠宝,何定南也没有话说了。他一向着重于战场上的胜利,势力的壮大,对这些平民百姓的生活,女人们的玩意儿毫不关心。眼前的珠宝首饰,已经能令他为之赞赏,而且他听那名部下说,类似质素的东西,在北海比比皆是,现在的水平更是优胜。
    败在这些东西手上,何定南只能嘲笑着自己。他深深感受到林浪思和邱清梅的厉害,到了北海只不过几年,从什么都没有,发展成拥有这么多好东西,何定南对他们心服口服。这更坚定他要吞并北海的决心,他在想,只要拥有了北海,全个大汉还不是他的?
    这时,一名官员向何定南进言说。“大人,下官想到一个办法,可以令商人们乖乖的到建业城的。”
第七十章 战情升温
    这是何定南的一名得力部将,本身没有多少营商经验。跟大汉其他人一样,拥有兵力的他,以权谋私是他的本性。他平时喜欢用威迫利诱去解决问题,他所想到的方法,自然离不开这个范围。他为了讨好何定南,在何定南没有主意的情况下,便说出了他的想法。这个建议,当时看似是很高明,但事实和历史可以证明,它是何定南一生所发布的命令中,最为失败和愚蠢的政策。
    “末将认为,我们可以大幅提高长江口岸的过海费。向那些路过的商人征收较多的税款,以弥补我们的损失。同时我们可以宣布,在建业城交易可以豁免过海费。这么一来,商人们为了争取较多利益,都会来建业城买卖。就算他们不来建业城,单是过海费就足够我们填补贸易的生意了。长江海口是这些商船的唯一出入口,不论华北,北海和江南,来往的商船都是必经之地,自然可以令这些商人们乖乖就范。同时,我们江东的商人,可以不用收取过海费,让那些在北海或江南的商人,转而来江东作为根据地,就样我们就可以一举三得了。”
    这番话说得何定南和所有人眼前一亮,对呀,即使他们现在在于劣势,但有一点不可以忽略,就是绝大部份商船都要通过长江海口。这点优势本来是何定南在江东经营的出发点,先前因为太着重如何把建业城做成一个贸易集中地,忽略了这点。按这位部将的说法,肯定可以为建业城引来商人。商人一向以利益至上,如果因为重税而令他们亏损,就算梅香城的娱乐有多吸引,他们都会选择在建业城交易。毕竟,要享受先要赚钱,如果商人们赚不到钱,那儿有钱去享受呢?
    “大人,下官觉得这个做法不妥。虽然提高过海费和豁免江东商人的过海费,可以迫商人们来建业城交易。不过长此一来,有损我们江东自由贸易的形象,和商人们的关系会更差。请大人三思。”一名官员劝谏道。
    “大人,商人们都是唯利是图,他们只会想着如何赚钱,不会去管彼此关系是如何的。再说,我们可以多给些好处他们,他们自然会什么都忘记了。如果我们不这样作,江东现有的商人,迟早会给北海抢光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挣取商人来建业,关系么,有利益自然可以慢慢搞好的。”提出这个想法的人立刻维护着说。他想着得到何定南的赏赐,自然努力为自己想出来的方法推销。这句话有点危言耸听的成份。其实如果何定南现在及时认输,回复原来江东的经营模式,或按兵不动,那么一切都会回复正常。舞会的表演和珠宝的诱惑,待新鲜感一过,商人们自然会选择最大利益的地方作交易。
    失败的情绪充昏了何定南的头脑,他太心急求胜了。他现在只是一心想击倒北海,全力去挣回那些到梅香城买进的商人。他一直很明白,要江东有一个好的营商环境,要令商人们喜欢在江东作生意,低税收是一项重要的因素。所以他一直以很低的税率,向过路的商人微税。原本一直相安无事,可是因为何定南的急进,邱清梅的商业反击,令他改变了一贯作风。
    何定南一向是好强的人,可能每个权雄都有这个特点吧。自接手父亲给他的基业,他一直南征北讨,打败几十年来一直欺凌江东的上官家族,凭自己一人之力,将原来积弱的江东,建立起强大的水军,屡次在长江和东海扬威,更攻陷了寿春。他在大汉的声望如日中天,三十五岁的他,本来是帝国六大权雄中最年轻,是有力问鼎中原的黑马。很可惜,不知从那里跑出一个林浪思。
    在他眼中,这名捕鱼小子,在飞燕关击退乌丸大军,令自然也对他大加赞赏。当年也有招揽他来江东,为自已服务的念头。即使被拒绝了,何定南也没什么所谓,林浪思在华北,自然在江东,风牛遥不相及,一时三刻对自己没有多少影响。不过随着他来到北海,何定南才对林浪思关注起来。北海的建立水军,林浪思的高超战略和政治眼光,令他在江东有点不安。开始也不觉有什么,但随着梅香海峡的启航,黄海和东海可以安全的互相连系。原来北海的水军都是在黄海,但现在可以驶到东海了,不由得不令何定南紧张起来。官渡水战更令蓝鲛军团受世人注视,战斗力虽然比不上江东的水军,但数量上却差不多。要真打起来,就算取得胜利,除了自己伤亡惨重,被上官武有机可乘外,重要的是没有多少利益可言。
    所以,何定南一直想对长浪军采取友好政策,以免他们和上官武联会起来对抗自己,待自己水军找机会各个击破。何定南甚至想出一些方法,令上官武和林浪思之间开战。一个疑惑一直萦绕着他的,就是林浪思的态度。他知道,林浪思一直和李情关系恶劣,最后更因徐州被攻击,直接向李情宣战。正常来说,以北海弱小的势力,应该多找些强大的外援。但林浪思一直对没有向自己示好,这点在贸易上很容易看出来。
    谁都知道邱家商会有长浪军撑腰,它就是长浪军的财富来源。不过邱家商会一直对江东的商人没有理会,说不上是留难,可是比起华北和江南商人的关照,邱家好像有意无意针对他。何定南曾经向邱清梅要求,让江东的战船通过梅香海峡,以保护他的商船,但那女人想都不想便拒绝了,不过张超的战船就可以通行无阻,令何定南心中有一根刺。邱家商会甚少和江东商人作贸易,要这些商人自行想办法买货和卖货。商船通过海峡之时,长浪军的人更会仔细搜查,令何定南的奸细和物资武器,很难从水上混入北海。总之,何定南觉得林浪思一直对他有敌意,但他并不了解这是甚么原因。记忆之中,他没有和林浪思有过节。
    这次商业战,何定南更给北海打得四脚朝天,没有收益之余,更被北海抢了不少商人。一向不服输的他,已经被争取胜利迷惑了。他听到这名部将的建议后,大加赞赏,更立刻将他升为将军,以示他进言有功,丝毫没有考虑后果。随着,何定南便向北海再次发起攻击。
    “所有商船通过长江海口,必需上缴货物价值一半作税金。若果在建业城的建业买卖中心交易,则不需缴纳过海税,按建业城商业税十税一来征税。江东商人不在此限,江东的商人可以免费通过长江口岸。江东欢迎各大小商人,前来进行买卖或入籍江东。”
    这一道命令,立刻令整个大汉商界都轰动起来。何定南扼守住长江海口,税率大幅提高,岂不是少赚了许多钱?不少人前来和何定南谈判,不过都失败而回。“大家不用慌张,你们到建业城交易不就可以了?那儿货物的价格没有令你们吃亏呀!”
    征收一半的税,自然令商人们的利润大减。现在他们除了在建业城贸易外,又有什么选择呢?长江口岸是他们必经之路,难道真的要去缴纳一半的税款吗?心里虽然不服气,可是没有什么办法,赚钱是最重要的事。
    江东的商人得到豁免,自然笑逐颜开。他们可以直接载货到各大城市,不像其他商人一般,总是先要到建业城买卖,在价格上占了下风。何定南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很多商人为了逃避那高昂的过海费,都纷纷要求在江东成立商会,打起江东商人的旗号。眼前包括北海的商人,都会先到建业城进行交易,才会到其他地方去,一时间,建业城商人如云,何定南的腰包涨了许多。那名将商人赶进建业的军人,更得到何定南大笔赏赐呢。在命令下了两个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