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教主难为-第7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辅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不晓得大长老一家有多过份,所以他也不知道坐在上头的赵国皇帝看他有多不顺眼。

    赵国皇帝等了他半晌,就只听到那么一句话,没了!白痴也知道,西越乱,对他们赵国是好消息,然后呢?他们要怎么利用这个机会,把西越的水搅得更浑,他们好从中谋利。

    就说这么一句话,首辅就没话可说了?他心里没有想法?难道还等着他这个皇帝帮他出主意?到底谁是皇帝,谁是朝臣?还是首辅把他这皇帝和其他几位首相当他的幕僚来用?

    首辅还不知道皇帝在等他出谋策划,见皇帝没开口,其他同僚也不说话,他也就低下头不言语了。

    新进的五位首相都看傻了,这位是首辅吧?他们等了半晌,就等他说这么一句,然后呢?轮到他们开口?他们五人面面相觑,好半晌,才有一人试探着开了口,“皇上,西越内乱,机不可失,您看,咱们是不是该趁此良机,做些什么?”

    “做些什么?”皇帝沉着脸没好气的问。

    “咱们能做的可多了。”得了皇上的话,开口试探的首相松了口气,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来,其他四人见状也跟着张口补遗,一时间御书房中热闹极了。

    在这一片热闹讨论着,首辅忽觉自己好像被排斥在外了!

    张了张嘴,想要插嘴,却发现自己插不了口,因为他们说的东西,自己竟然跟不上,听不太懂啊!这是怎么回事?

    南楚宫中,承平帝瘦了许多,好似大病一场,知晓西越乱象,他直接下了一连串的命令下去,全境各边界警戒,派人留心南楚境内的异国人士,他不相信西越会乱,西越皇帝是个有能力的,就算隐龙门那事是真的,他也不会让西越的乱象传遍整个中州大陆。

    南楚的军队不比赵国和北晋的那般强悍,他不奢望从西越乱局中获利,只求能稳住南楚,别被他国乘隙而入。

    东齐要往西越去,势必要借道他国,赵国武力强势并有多名悍将在,北晋女帝虽才登基不久,但北晋人民本就强悍,东齐人若想借道去西越,大概会选择从南楚过。

    承平帝想了想,又下令,传旨给黎经时,令他尽速领兵赶往南楚与东齐边境戒备,另又下旨命定西大将军、神威大将军分别领军前往南楚与西越,及赵国、南楚两国与西越的边界戒备。

    原本这些地方就分别有卫所与驻军在,下旨令这几位大将军领兵过去,是增军,强固边界的防护。

    朝中诸人本来听到皇帝下旨令黎经时领兵戒备时,个个心里都有点别扭,朝中无人啦!为什么皇帝要叫黎经时一个在孝期的侯爷领兵?后来又听到定西大将军及神威大将军都有任务后,才稍稍缓过气来。

    要说朝中那个将领最了解东齐军,还真非黎经时及其麾下部将莫属。

    皇帝又点了日前与黎经时一同封爵的那几位将领中的几位,命他们分别跟随定西及神威大军,然后才命剩下的将领,领兵去南城和黎经时会合。

    京城因为承平帝的这一连串旨意迅速动了起来,文官们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可后来不知想到了什么,就都安静下来。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户部和兵部开始忙碌起来,工部也没闲着,打仗要用的器械可是由他们负责制造,兵部那些人连保养都做得不怎么确实,现在能用的兵械也不知还有多少。

    忙啊!忙忙忙!

    北晋军队本就长期驻守在边界上,女帝可不像她那两位嫡兄弟,好大喜功只会说空话。得知西越境内的隐龙门可能拥有前朝宝藏,她虽有些心动,却还是很理智,与王夫讨论着这个可能性。

    最后女帝在王夫的建议下,按兵不动,只派人往西越去,一方面查探传言真假,一方面自然是伺机兴风作浪。

    东齐皇帝接到西越的消息时,其他大国都已动起来了,没办法,他们离西越最远,中间还夹着北晋、赵国及南楚,想要乘机对西越兴兵,就得横过这三个国家才能到西越,东齐皇帝知道有宝藏时,脑子确实一热,不过很快就在太上皇泼的冷水中清醒过来。

    只是,“父皇,您就不能好好用说的,一定要真的泼儿子一盆冷水吗?”这都快过年了!很冷的好吗?

    太上皇笑了一声,“不真的泼盆冷水下去,你能醒过来?”

    “是是是。”皇帝抬手抹了脸上的水,嗤,好冷。“儿子还是先去换身衣服好了,眼看着要过年了,可不好病了。”

    “嗯,去吧!”太上皇看着皇帝在内侍的服侍下走出去,边走还边打喷嚏,忍不住就摇头,这孩子的身子也未免太弱了!

    皇帝换好衣服之后,就有内侍来报,“两位王爷府上都有动静。”

    内侍口中的两位王爷,说的便是九皇子平王,十三皇子安王,皇帝登基之后,就给他们两重新封了王爵,以示对他们的看重。

    太上皇纵使知道这两儿子不老实,却也不希望皇帝对他们下重手,所以他给他们封王爵,太上皇面上不说,心里却很高兴。

    皇帝很精明,他给这两个弟弟越重的封赏,太上皇觉得他仁厚,若平王及安王两再有什么动作,太上皇只会觉得这两个儿子不安份,在他再度对他们赏赐时,太上皇就会开口要他别给这么重的赏。

    他再说几句都是兄弟至亲,太上皇的儿子,再多封赏给弟弟们都不嫌多,太上皇心里的天平只会越来越偏向皇帝。

    安王和平王两个,因为皇帝登基后,待他们仁厚,越发觉得这位六哥没什么好怕的,他就是个软弱的,想想也是,毕竟他一直都是个残废,弱势惯了,就算穿上龙袍也没那个本事把龙袍撑起来啊!

    加上一直厚赐不断,安王两个越发动起心思来,安王的兵工厂被毁,想在短时间内重新建立起来,不能说不难,但只要有银子,还是能建起来的。

    平王的人手被斩得七零八落,想东山再起,重新培养人手,也得需要大笔银子。

    可惜皇帝赏赐再丰厚,对他们的计划来说,都是毫无用处,再珍贵的对象,底下烙着内府制,就算他们敢卖,又有谁敢买?还有那些奇珍异宝,上头是没有内府烙印,但谁有那个本钱吃下来?

    正当两人苦思无果时,竟然传来这么一个好消息。

    前朝的宝藏啊!里头肯定有许多金银珠宝,到时候拿出一小部份去变卖,就够他们养人材养军队建兵工厂了!

    可是,他们消息得的太迟,只怕其他大国都已经派人去隐龙门了。

    平王与幕僚们商讨后,决定派世子兄弟几个,带人前往西越伺机而动,他们就盯着从隐龙门得到宝藏的人就好,相信得到宝藏的人肯定有许多人盯着,他们去的晚,也是有好处的,有实力的都争完了,他们只要对付最后得手的人就好。

    安王的人也打着相同的主意,不过幕僚又提醒一句,“得仔细详查传出来的消息,隐龙门的人也不是傻子,万一丢出个靶子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然后暗度陈仓呢?”

    安王点头,直道有理,他的几个儿子早就被他派去各地经商,手里没钱,让他极度没有安全感,皇帝赏赐的东西虽多,却都是只能堆在仓库里落灰的玩意儿,一点用处都派不上,大概就只有,儿女婚嫁时,拿出来做聘礼及嫁妆时有用吧!

    因为消息滞后,东齐两位王爷的人动身前往西越时,在南楚边界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关。

    南楚军队集结,且对要入境的人采取了严格管制,安王的人扮成商队,总算顺利通关,但也花了不少银子打通关,可想到前朝宝藏,大家也就稍稍缓了情绪,一刻不停留的赶往西越。

    本以为就被剥那么一层皮而已,没想到要出南楚进西越时,又被狠涮了一次,真是气死人!安王的人愤恨的决定,回程时,绝对不再从南楚借道了,否则不晓得他们带回来的宝藏还能剩多少。

    平王世子兄弟几个,就算扮成商队也不像,在南楚边境的小城里坐困数日后,得知安王的人顺利通关了,只是花了大笔银子,随行的幕僚便建议主子们如法炮制,可是世子等人都不想花自己的银子,幕僚们心说,难道还得我们做下属的自掏腰包吗?

    最后,他们决定不从此地入南楚,往北走,总会有路可进南楚的。

    于是乎,平王的人马就往北行,只是,让世子兄弟很失望的是,南楚的边界驻军实在很尽责,他们一路爬山涉水,还被大雪困于山中近月,都没能找到缝隙溜过边界进南楚。

    他们只能前行,一路走到东齐与赵国相接的边界,才顺利出东齐,只是进的是赵国,而不是南楚。

    他们入赵国时,都已是来年的二月了。

    隐龙门中的宝藏据闻,已被某几大门派得手,他们派出门中精英护着所得宝藏回去,途中遇到多次掠劫,不过几大门派的精英身手不凡,那些不长眼的小贼全被一一诛杀。

    平王世子兄弟听完消息,全都傻眼了,他们才刚进赵国耶!怎么宝藏就已经被人瓜分啦!

    而且貌似这些江湖门派的人都很强悍啊!精英!想抢的小贼都被杀了,他们身边这些护卫,跟他们对上的话,能有多少胜算?

    想想就觉得该歇菜了!

    对了!平王世子想到安王叔派出来的人,可比他们早进南楚,就不知他们如今何在?要是安王叔的人有抢到一部份,那他们只要去抢安王叔得到的宝藏就好了!

    如此一来,他们便不会被父王责骂了!

    这一打听,就是半个月,安王或许在东齐是号人物,但他派出来的人,在众多夺宝人当中,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所以,根本就没有他们的消息。

    再说了,谁会傻到举着旗帜告诉大家我是何人,大家都想闷声发大财好吧?那几大门派得了宝藏的消息,都是眼红的人放出来的,根本就不是他们自个儿说的。

    事实上这几大门派也很闷,因为,他们根本什么都没得到,隐龙门压根没有前朝宝藏啦!要是让他们知道,他们抢到宝藏的消息是谁放出来的,他们肯定要剥了对方的皮!简直就是害死他们了!

第七百一十八章 浑水好摸鱼() 
    同样在骂人的,还有黎令熙,当他领着一堆人从山里出来时,原本是想带他们去吃顿好的,谁知山下的小镇没什么好酒楼,也就一间酒馆,毕竟是小镇嘛!不好多要求。

    从东齐跟他过来的心腹们,全是一群随遇而安的大老爷们,但从神剑山庄跟来的小家伙们,全都是些娇生惯养的天之骄子,在山里,那是没办法,只能委屈跟着他们挨饿受冻,可现在都下山了啊!为什么还要虐待他们,叫他们吃这些窝窝头和杂粮馒头,说是酒馆,可里头卖的酒,真的清淡如水,这是酒?还卖得死贵死贵的。

    这些公子爷们被黎令熙以武力强压着听话,原本不驯不服气的少年们,被黎令熙驯服,人都崇拜强者,黎令熙就是那个让他们崇拜的对象。

    少年们总是听家里人,或来家里做客的客人们说,自家父祖们年轻时的丰功伟业,仗剑江湖,做过许多令人称羡的痛快事迹。

    但对他们来说,这些事离他们实在太遥远,而黎令熙年纪轻轻,是凭自己的实力站上高位的,清平门门主!他替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