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教主难为-第6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鼻烟给他,闻了闻里头的香味,驱散了那股味儿,世子方才提脚往里去。

    外书房中,郡王爷正在和幕僚们谈起与瑞瑶教合作的事,按照郡王爷的意思,他不止想和黎浅浅合作水澜城中的生意,他真正想要的是,参与瑞瑶教在南楚的所有生意。

    可是黎浅浅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答应。

    几个幕僚觉得这样的合作风险太大,要是他们投入大笔钱财后,却被瑞教摆一道怎么办,其中反对最为大声的,便是那位去和黎浅浅说合作的黄幕僚,郡王却觉得这些幕僚年纪大了,脑子太过僵硬。

    世子没有参加会议,倒是他的两个同母所出的弟弟,却是坐在郡王身边参加会议。

    幕僚们对此都已经习以为常,世子除了皮相好看,其他几乎是没有一样拿得出手,而他的两个弟弟,虽不似他的容貌那么出众,但他们才学出色不说,还能文能武,让幕僚们都为他们感到可惜,一样都是投生在郡王妃的肚子,偏偏就晚了世子几年,于是就得和郡王这个位置擦身而过,真是可惜!

    郡王倒是没想太多,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谁能干,谁就多担点事,世子,那就是个扶不起的烂泥,有弟弟能帮衬他,有何不可?

    却不知就因为这样的想法,为郡王府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不过这些,都不在黎浅浅关注的范围里,之前刘二传来的信,说东齐那边的事一切顺利,不日就能返回南楚。

    可是今天传来的信,却又说,九皇子和十三皇子上朝时,在皇帝跟前大打出手,把皇帝气得昏过去,御医们束手无策,最后便想到了韦神医,之前他虽是中风,可是南楚来的蓝神医把他救回来了,就算他没办法救皇帝,那么那个把他救回来的蓝神医肯定有办法嘛!

    于是乎蓝海和韦长两人被东齐皇帝请进宫去了。

    黎漱他们要回来,势必得等到东齐皇帝状况稳定下来,蓝海从宫中脱身。

    这下子可有得等了!

第六百三十七章 搞不清楚状况的舅母们() 
    东齐宫中,皇帝居所中,几个皇子、皇孙们全都聚在暖阁里,一名内侍领着一名御医,和背着药箱的药僮行色匆匆进了大殿,途经暖阁时,他躬身向他们施礼,九皇子越过兄长们,朝内侍问,“你赶着去哪儿?”

    内侍看一眼面沉如水的几位皇子后,才笑着回道,“回九皇子话,皇上刚刚醒过来,蓝神医不在,韦神医虽在,但精力不济,所以陛下命小的去太医院请一位御医过来。”

    御医跟在内侍身后,朝暖阁里的所有人施礼,几位皇子面无表情,九皇子瞪了他一眼,唯一给他的好脸色的,只有六皇子。

    六皇子的母妃早逝,虽然外家位高权重,但他们的手伸不进宫中,护不住女儿留下的血脉,甚至还被人所害,双腿成残,六皇子的外祖父母得知外孙成残,这辈子都和那个位置无缘时,两老又是哭又是笑,哭得是好好的一个孩子成了残废,这辈子就只能仰人鼻息。

    笑的是,他们以后可以安心了,外孙不会再被视做眼中钉肉中刺了。

    不过也因为如此,六皇子同太医院的院正、院判交情都不错,因为他们每隔三天就要给他请次平安脉。

    皇帝不相信这个优秀的儿子会这么命苦,小小年纪就没了亲娘护佑,还成了两腿不能行走的残废,除了太医院的御医们请平安脉,韦长也被请来为他看诊。

    韦长也束手无策后,皇帝才死心,不再奢望奇迹出现,不过他还是让御医们照常请脉。

    皇帝寝殿里,内侍说不在的蓝海,正坐在密室里和凤公子下棋,凤公子边下棋,边以手沾茶水在棋桌上写字,蓝海看完后,也沾了茶水在棋桌上回答他。

    密室里头没有内侍和宫女,只有黎漱、谨一他们在。

    黎漱坐在墙边的桌边,正慢慢看着刘二送来的信件,待看到水澜郡王打黎浅浅的主意,想要让他长子娶黎浅浅做继室时,忍不住冷笑出声。

    “看不出来,水澜郡王的胆子不小啊!”

    “当然不小,要不然也不会坐上那个位置了。”谨一提醒他。“要不要让刘二给四长老去封信?”

    黎漱闻言抬头看他,“他现在已不是四长老啦!人家现在可是货栈和商队的总负责人。”

    虽然这个总负责人有点不尽责,老待在总坛附近莳花种草。

    “我记得水澜郡王和他有点交情。”黎漱不是很确定的问。

    谨一当即给予肯定的答复,“交情不错。我记得当年水澜郡王曾有意把女儿嫁给四长老的儿子。”

    这事当然没成,因为四长老的妻子不想有个身份那么高贵的媳妇,她会拿捏不住,而且她希望儿子能娶自己兄长的女儿,亲上加亲嘛!心想事成之后,才知道亲上加亲其实并不是件好事。

    儿子和儿媳有冲突的时候,她要挺谁?挺儿子?兄嫂就立刻上门来为女儿撑腰,挺儿媳?丈夫和儿子怪责她亲疏不分,是她生的儿子亲?还是嫂子生的侄女亲?

    一次两次下来,她这婆婆当得是里外不是人,那时她方知真正难拿捏的媳妇,不是身份高贵到自己都得仰望的郡王之女,而是有兄嫂撑腰的侄女。

    不过这种事,张夫人自然是不会自曝其短,黎漱他们会知道,全是从张建业口中得知的,别以为只有婆婆难为,公爹也一样不好当。

    儿子夫妻吵架拌嘴,在别人家,不过是小事一桩,可在他们家,却成了顶破天的大事,稍有不顺儿媳意,妻子的兄嫂立刻上门来,张建业当年很少在家,所以并不知道细节,可是只要他在家,大舅子便上门找他算账,一一细数他不在家时,外甥女婿做了多少错事。

    小到他女儿穿了件新衣,外甥女婿没有立刻赞美,也成了罪大恶极的事情。

    张建业被大舅子打了个措手不及,事后又不好向妻子抱怨,遇上黎漱时,就再也忍不住开口抱怨起来。

    黎漱并不想听,不过架不住张建业难得有人听他倒苦水,所以听了满满一耳朵。

    张家夫妻后来闹得不愉快,大概也是这些琐事闹的。

    “四长老常年不在家,张夫人当家做主惯了。”谨一很含蓄的道。

    其实熟识张家夫妻的人谁不晓得,张夫人人是不错,但太过强势了,而且遇事先想着娘家,有什么好处就都想着给娘家,不是说有好处不能给娘家,而是她做得太过了,搞得她娘家人看张家有什么好的,就想抢回家去。

    当初看货栈和商队起来了,他们就想着要分一杯羹,吃相太难看。

    张夫人把瑞瑶教的货栈和商队当成了私产,认为丈夫在其中出了力,教里理应给他面子,给她面子,给她娘家分一杯羹。

    这种行为和当年的大长老、二长老有何不同?

    偏偏她还认为自家比大长老及二长老付出的多,大长老他们能做的事,为何他家不能做?

    浑忘了大长老被养老了,现在教中哪还有大长老?二长老早就老实了,献出自家私营的商队,现在就是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主。

    三长老嘛!现在当然也不是三长老了,已经嫁人的她,之前听说怀了孩子,跟丈夫两个处得还不错。

    四长老嘛!谨一呵呵了,就不知接到通知的他,得知老朋友要算计黎浅浅,会怎么做了。

    张建业名为总负责人,对商队和货栈的事自然上心,水澜城发生的事,自然早有人通知他。

    知道水澜郡王打算让世子娶黎浅浅做继室,当场就笑翻了。

    和身边的亲信说,“那老家伙还真敢啊!”

    亲信提醒他,“咱们教主正当龄,郡王爷有此想法,其实也不为过。”要知道他们教主除了正当龄外,还是个很漂亮的小姑娘,最重要的是,她身后的瑞瑶教,可是个聚宝盆。

    每年光是货栈和商队的净利就够叫人咋舌!可瑞瑶教不止这两样生财的路子,锦衣坊、天宝坊还有酒楼、茶馆,别的不说,后来居上的有间客栈啊!那个光听就知道是个赚钱的生意。

    谁看了不眼红?

    各地父母官收税的时候,肯定知道自己辖下瑞瑶教的铺子缴了多少税,他们就算想分一杯羹也没那个财力或胆子,但水澜郡王不同。

    水澜城是他的封地,他比那些县令、知府更加清楚,瑞瑶教的铺子缴的税有多少,曾经历过财务困窘的郡王绝对不想再次陷入同样困境,他定看明白了,娶了黎浅浅,就等于把聚宝盆娶回家。

    张建业经亲信这么一说,也反应过来了,不过他还是觉得郡王爷胆子不小,要知道黎浅浅背后不止瑞瑶教,还有黎漱这个大靠山,不过想到这儿,张建业也想到了黎浅浅的父亲,可是黎经时,南楚皇帝跟前的大红人。

    外人不知道,但张建业可是清楚着,黎经时父子压根不在南楚境内,他们早在黎漱前往东齐时,便一起去了东齐,也就是说,黎二老爷去京城时,黎经时父子根本就不在。

    京里不少人是揣着明白装胡涂,因为自黎经时父子闭门思过起,他们麾下的兵也跟着不见踪影,对政治有点认识的,都会发现不对劲,事实上黎二老爷上京时,那些闹腾的官员们未必不清楚此事,但一个个都闹腾得很欢,不得不说,南楚的皇帝和朝官们都很爱演。

    张建业会知道这事,是因为四海商队从兵部接了个运粮的差事,是送到南楚和东齐交接的城填,这样他要是还看不出什么来,那他也别混了。

    “我想过两天,大概就可以接到大教主传来的讯息了。”

    “大教主?是……”大教主这些年很少和他们家主子连系了,会是为何事来讯息?又还没发生呢,他家主子怎么会知道?

    张建业没为亲信解惑,只交代小厮,“让人去给我整理东西,过两天我要出趟远门。”

    小厮应诺。

    而在水澜城里,黎老太太经蓝棠开药调养后,情况总算是稳定下来了。

    老太太情况好转,黎大太太便有心情为女儿打点终身大事了。

    黎净净自视甚高,觉得这世上就没有一个男人配得上自己,可是现实狠狠甩了她重重的一巴掌。

    她家世再好,也好不过世家女,更好不过那些官家女,家里是有钱,但纵使再有钱,也不可能全花在她身上。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如何?时人挑媳妇,是要主持中馈,当家做主,不是要选个才女回家供起来,任你才高八斗又如何?难道还能去考状元不成?

    黎大太太不止一次后悔莫及,当初为了长子要娶妻,成亲后又担心他小夫妻两生不出孩子,后来为了小儿子,又忽略了她。

    总归一句话,她放在小女儿身上的心思实在太少了,少到她想对女儿说些贴心话都不知从何说起,面对小女儿,她只感到陌生。

    季瑶深同样对黎净净感到陌生,而且黎净净还令她感觉恐惧。

    想她在平亲王府内宅中,面对那么多满含恶意的女人,都不曾感到恐惧,可是她却从一个久未谋面的女子身上,感觉到恐惧。

    因为如此,她只要有机会去找黎浅浅,就不想回黎府。

    黎浅浅听她说了这事之后,便向她建议,“黎老太太毕竟只是你的姑祖母,你一直待在姑祖母身边尽孝,对你外祖母就有些失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