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开云南后。第二个离开的就是你!〃朱国治一下被吼晕了;吓得不敢再说话。这里现在还是吴三桂的地盘;他可不敢真的跟吴三桂叫板。怒火未消的吴三桂继续发飙:〃两位钦差远道而来辛苦了。本王公务缠身;就不留两位了;来人;送客!〃说完;就领着自己的亲信回到后殿;只留下一脸茫然的朱国治和两位钦差折尔肯。傅达礼。

    平西王一走;大殿里面也就只剩下了他们几个。见四下无人。折尔肯就问朱国治:〃平西王这唱的哪出呀?〃

    朱国治也是一头雾水:〃我觉得平西王好像不怎么愿撤藩呀;他是不是还有什么想法?〃

    傅达礼立即冷哼了一声:〃哼。他敢不撤?圣旨都下了;除非他造反。〃

    折尔肯;朱国治马上做嘘声状。〃话可不能这样说;小心隔墙有耳。〃朱国治说道;他虽然是个小人;但是却深谙自保之道。

    没人招待他们;朱国治只得将两位钦差领到自己的巡抚衙门好生招待;他们才刚走;平西王麾下众亲信便来到了王府。圣旨就摆在案桌上;而且还是打开的;众亲信都可以随意看。不看还好;看了之后便立即炸了锅了!

    吴三桂的亲信中;大部分人都是三十到四十岁;还有少部分是五六十岁;年纪轻的都处在事业上升期;全都雄心勃勃的想借助吴三桂的势力往上爬。如果吴三桂被撤藩;他们只能陪吴三桂去关外;种种田养养鸟;仕途路程就算完了;一生都将碌碌无为。不仅自己;后世子孙的发展到也将受到限制和遇到障碍。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撤藩无疑是灾难。那些年纪大的更不愿意走;前面那一波年纪轻的有好些个就是他们的子侄;谁愿意和家人分离;又有谁不考虑自己的子孙后代?

    到了这时候;众人却是想到了军师刘玄初。吴三桂三女婿董全忠站了出来;开口向他问道:〃军师;火都烧到眉毛了;快给大伙出个主意啊!〃

    刘玄初也早就看了诏书;其实内容他也早就知道了。方光琛上次建议平西王自请撤藩;导致形成了现在这个局面;被吴三桂好一顿数落;此刻吴三桂也想听听他的见解。见到吴三桂也在看着他;于是刘玄初便说道:〃既然皇帝做了这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王爷您也就不必再有顾虑了;现在紧要的是马上拥立大明的年号造反;以反清复明为己任;收揽天下反清志士。然后再派人去联络耿;尚二藩;逼张勇;王辅臣等旧将下水。还有台湾的郑氏;西藏的喇嘛;缅甸国王;远在辽东的朝鲜李氏;全都可供王爷差遣。到时大清四面楚歌;王爷何愁大事不成。〃

    刘玄初现在真是为吴三桂着急;说话毫不遮拦;这已经是公然教唆吴三桂造反了。吴三桂沉声吼道:〃来人;把他给。';!'我抓起来;他这是要造反。〃吴三桂说这句话;不是真的想要治刘玄初的罪;而是想试探一下众人的反应。

    果然;众将领们一看刘玄初被抓了;全部跪倒:〃王爷;刘军师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你要治罪;就连我们一起治了吧。〃

    吴三桂现在是一阵阵的头疼。他自己也不愿意撤藩;更不愿意造反;他想的就是保存实力将云南这份基业永世的传下去。他不想再于是挥挥手说道:〃你们先下去吧;叫本王一个人静静。〃

    众将都是精明人;看王爷造反有戏。就全都退下了;慌乱间也忘了治刘玄初的罪。

    可是出来后大家心里仍然没底;吴三桂头号骁将王屏藩站在刘玄初旁边问道:〃军师;现在该怎么办。王爷到底是怎么想的?〃

    刘玄初很清楚吴三桂的想法;于是道:〃大家也都看到了;王爷现在有些犹豫。就是为了诸位的前程;也一定要逼皇帝停止撤藩。现在大家立即回到军营;告诉士兵们皇帝撤藩的决定;但要这么说。〃

    。

    满清入关;〃清初四王〃的军队没有编入八旗。都由他们自己统领;相对与其他军队比较独立。顺治的想法是为了他们更好指挥军队;便于战斗;所以国家管理的不是很严格。后来耿精忠的爷爷耿忠明;因为擅自扣押俘虏想冷军队;怕朝廷追究而自杀;清朝为了进一步拉拢四王;索性把军队全部交由他们指挥。没想到军队从此就归了他们;现在想要也要不回来了。

    所以撤藩就得连三藩的直系部队一起撤走;就跟后世收复香港似的。得重新调部队;否者没法管理地方。朝中大臣不敢撤三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军队太多。吴三桂表面军队就有十五万;还不算私藏的军队。三藩有的是钱;有钱就能扩军;鬼才知道他们有多少军队。所以如何安置三藩军队何其家属。就是撤藩的重中之重;稍有不慎。就会造反。

    康熙以为三藩是辽东人;所以他的部下也都是辽东人。就下令在关外选最好的土地;即便是有主的土地要征用;就是满洲贵族的土地也征。目的就是怕三藩军队来辽东后不满;所有的东西都准备最好的。康熙想法是很好的;倒是算得上一个合格的拆迁部主任。但他还是忘了一个重要的细节:三藩的士兵想不想来辽东?

    吴三桂的部下可是百战之师;是以明朝第一部队〃关宁铁骑〃为核心组建的;再加上这几年吴三桂老挑衅;天天和少数民族打硬仗;所以他的士兵战斗力只能用〃彪悍〃来形容。在悍不畏死这一条上;就是耿精忠现在训练的军队也比不上。

    这么一支部队根本就不想去辽东!这支部队主要是有三部分组成……辽东人;黄河以北的人;云贵川的人。至于辽东人;他们主要是跟随吴三桂投降清朝的原班人马。当年都参加过山海关大战;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南征北战;幸存下来的已到古稀之年;对辽东故土只是一个模糊概念。而他们的孩子更是对辽东没有印象;后代己经完全适应了南方的生活;所以这类人中想回辽东的极少。

    而黄河以北的人;主要也就是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的人。这些都是吴三桂曾在驻防的地方招的人;还有招降的农民军。这类人对辽东没有故土之念;而且根本不想去辽东。在他们心中;辽东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如今朝廷要把我们发配到那里;就是拿我们当罪犯;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就是云贵川的人了;主要是西南三省的人;还有张献忠余部和当地的土著;这类人随遇而安;去哪都行;无所谓。刘玄初先前就是就是告诉大家;如何做这类人的工作。

    众将一回军营就告诉士兵:皇帝要把咱们派到辽东;皇帝的圣旨就是命令;咱们只能服从命令之类的;然后话锋一转;告诉大家辽东的情况。

    主要内容很简单;怎么不好怎么说。什么辽东土地贫瘠;啥也种不出来;大家要多带点吃的以防饿死;辽东雪很大;一下雪能把你活埋了;所以出门一定要几个人结伙而行;相互好有个照应;还有辽东人很坏;那主要是前明流放犯人的地方;出门记得一定要带把刀;最后还有就是;辽东最可怕的就是冷;非常的冷;大家现在回去多准备一些衣服;在辽东;把耳朵;手指冻掉是很正常的事……

第二百九十四章 吴三桂反(中)()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一番连蒙带诈,再加上黄河以北的人搅和,云贵川的人吓得瞠目结舌,半天没说出话来,第二天早上,士兵们经过一夜的激烈讨论,吴三桂所有的士兵集体哗变,大家一致决定去京城找康熙评理。;顶;点;; 。。康熙想着叫他们去辽东,他们却准备磨刀,把康熙赶回辽东。话说回来,康熙给的筹码太低了。吴三桂的军队和家属早就开始搬进云南,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十好几年,经历了从战争到太平盛世,资产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而且吴三桂的原北方部队现在都混的很好。个个家道正隆,有的还准备再娶一房,尽情的享受安定舒适的生活。可现在拥有的一切,都被康熙的一纸撤藩令打得粉碎,要这些人搬家是不可能的。而同意搬迁的一小部分云贵川的人,在经过大家一顿忽悠后,已经对辽东产生了极大的恐惧,誓死不搬。

    吴三桂的士兵各个义愤填膺,几万士兵直接把平西王府围了,大家强烈要求吴三桂为民请命,请求康熙取消撤藩令。吴三桂看见这种情况,心里实际上是高兴万分,但表面功夫还得做足了。表面上去澄清说辽东没有那么可怕,他要服从朝廷的圣旨。私地下却开始暗示众将领,从现在开始全面采用拖延战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接下来的日子,云南彻底被封锁。折尔肯几人也不是就这样呆在巡抚衙门里干坐着,在看到吴三桂麾下官兵哗变围了王府之后。便立即写了奏折派人送往京城。可惜他们的动作刘玄初早就预料到了。云南各处交通要道全都被封。一连三封密折都被截下来。

    这三封密折全都原封不动的摆放到了吴三桂的面前,为吴三桂却更加纠结了。心里有了疙瘩,还是将众位心腹都叫来,大家一起商量一下。这些天他彻夜难眠,想到自己的一生,现在已经六十一岁的他,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可吴三桂却是一直在问。自己的天命在哪里?难道只有造反才是自己的“天命”?造反,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词汇。吴三桂一生已经背叛过大明,背叛过大顺,难道现在真的还要继续背叛大清?想到自己一生的悲惨命运,想到现在百年之后无人挂孝,吴三桂泪流满面。

    大堂之上,吴三桂沉没,其他人也就不敢随便发言。很久之后吴三桂才冒出来一句:“本王不是不想反,但应熊和世藩都还在京城若是此时举兵,他们性命休矣。我吴氏岂不是要绝后!”

    大家就怕吴三桂不发表意见,现在一听吴三桂一表态。就全都放心了,您早说想反不就得了。女婿胡国柱立马站到前来说道:“岳父大人,小婿已派心腹去京城接世子世孙,不出意外,现在应该已经是在回来的路上了。”

    吴三桂听完大喜,他这几天纠结的要命,都忘记了要派人去京城。“好!成功接回应熊你就是第一功!”

    胡国柱顿时也是大喜过望,他知道接回来吴应熊父子肯定是一份不小的功劳,但是却没有想到吴三桂会算给他第一功。这可是个不得了的功劳,在吴三桂集团,将来要是起事成功,不管别人的功劳有多大,他必定是最大功劳的人之一!

    吴三桂虽然在纠结,但是却不是代表没有考虑过造反,真的决定造反之后,以前考虑的方案就可以马上实施了。“现在形势很是紧急,因此本王令,继续采用拖延战术,同时继续上书清廷,咱们向清廷狮子大开口,使劲的要东西,能要多少是多少,给咱们争取时间。另外,玄初做的很好,继续严守关口,封锁内部所有消息,不管是什么人,只许进不许出。此外,全忠,你负责秘寻工匠,铸造“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印,以备起兵时用。”

    “得令!”吴三桂三女婿董全忠抱拳接令。

    “那么,其他各部,迅速秘密整顿兵马,等应熊回来,即刻动手。”吴三桂下定了决心,也就不再犹豫,发挥了他奸雄的本事。

    下面众将在他开口的时候就有些傻了,脑袋里面想的是,“原来老大早就想动手了,只是再等我们表态,还真能装!”不过不管怎样,结果正是他们所想要的,于是一齐上前一步,大声回道:“遵命!”

    次日,云南全境便发动总动员,战前气氛越来越浓,就是傻子也能发现气氛不对。朱国治,折尔肯,傅达礼这下就十分的确定吴三桂是真的要反了,于是此次来了个联名上书,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