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本小人-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独立城头,他东西张望,波哥达峰和单于山,巍巍峨峨,飞鸟难渡;向南回顾,一片开阔,沃野千里,晚风拂波,绿浪阵阵;极目向北,先是一片坦途,之后丘陵纵横,萧如故大军营帐便设在群山之下的一小湖畔,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若非远方偶尔响起捕猎的不和谐的弓弦声和城头的肃杀,这天下第一险关,竟是一处世外桃源。
    这一场仗,可真是难打啊!除了不足两万的残兵外,自己唯一的凭借,就是万气归元之后已可以连使三次的大仙位的大范围杀伤法术,但若无天候的配合,也不过是能多杀几百人而已,于整体战局其实并无裨益。
    小兰、白虎和阿俊的法力都还只是小仙位,若蝶倒也是大仙位,但强在单兵作战,要她像自己一样举手投足就毙敌上百,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库巢的十万无忧军倒是如钉子般嵌入了敌军的势力范围,让他们有如芒刺在背,但它外面却围着三十三万虎狼之师,若无援军配合,怕也只能守到粮尽而溃,到时柳随风这着妙棋就成了死棋,徒惹天下人笑话了。
    反观联军方面,虽是新败,萧如故于潼关仍然保有五万大军的绝对力量优势,在库巢拥有绝对优势兵力之外,在梧州六郡还有陈过的十万陈国军和萧如带领的五万萧军精锐。
    更要命的还是己方内乱无援不说,马大刀这全无国家民族观念的混蛋还在一旁虎视眈眈,随时准备从背后捅刀子,而联军却已同时得到了天鹰和平罗这两个想乘火打劫家伙的支援。
    “妈的!朝廷的人难道都是只会吃饭的?”李无忧想到恨处,不禁低低骂了起来,“什么三英六剑七文章,什么大楚三璧,天下英雄第一的司马青衫、狡狐耿云天,全都***是废物。外交不行也就罢了,连内政也搞得一团糟,楚问,你还真是养了一群猪啊!”
    “报元帅,城下敌军来袭!”“元帅,南面有敌军来袭!”城头的了望兵和城下的快骑信兵几乎是同时出声打乱了李无忧的思绪。
    全军哗然。须知潼关虽然本身是一扼守南北的咽喉要道,但其工事向来是防外严而防内松,此时若有一支万人以上的敌军从背后袭来,两面夹攻之下,潼关必破。
    李无忧也是大吃一惊,回过神来,城下左方马蹄声响,果然是来了一支快骑,只是隔得太远,尚看不清楚是何方部队,登上了望台,运起天眼,朝南面城外望去,也是烟尘滚滚,云旗飞舞。
    “不要慌,两方都只是小队,城下有五百二十一人,南城的不足一千!”李无忧挥了挥手,镇定道,“你去通知石将军,让全军戒备。”
    士兵们见雷神隔了里许就将敌人的人数确认到了个位数,立时肃然起敬,军心大定。传令兵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快马去了。
    “这样就被老子唬住了?哈哈!真他妈一帮白痴。”李无忧暗自得意自己应变奇快的同时,对军队滞后的侦察能力第一次产生了不满。
    城下那支军队渐渐靠近,让人大惑不解的是他们的旗帜盔甲竟然都是楚军所有,主旗上写着“天威王”三个大字,有人失声道:“是天威将军!”
    “天威将军?”李无忧微愕。
    “回元帅,就是王元帅麾下的王定将军。”一个年轻的百夫长解释道。
    “哦!是他啊!”李无忧回过神来。
    “可不就是他?自作聪明,害得我们四万兄弟白白送命!哼!”一个中年千夫长恨恨接道。
    李无忧和那百夫丈同时皱眉。
    那支楚军到城下八百步即停下,一名清秀的年轻将军出列跪倒道:“末将王定,向李元帅麾下报道!”
    “扑”一声弦响,一支劲箭将王定头盔射落定在后面一根旗杆上,同时还有四支长箭分插在王定的前后左右,没地至羽。那千夫长大声喝道:“王定,你害得我四万大楚健儿白白丧命,还有脸回来吗?”
    众人一惊,随即彩声大作。李无忧也大大吃了一惊,军中弓弩手箭距在一百至三百步间,而三百步即已是强弩手,此人一弦五箭,尚能射出八百步还各箭准头不失,端的是神乎其技。
    众人受那千夫长所激,登时想起正是当时王定自作主张引来大军溃败,才搞得潼关兵微将寡,局势多艰,跟着大骂起王定来,有人更搭箭相射,但大多数人根本射不到如此之远,少数一二人射来又失去了准头。
    千夫所指,箭雨加身,王定只如不闻不见,坚定地跪在原地,双眼直视城头的李无忧。
    李无忧暗赞一声,表面却喝道:“王定,你好大的胆子,吃了如此大的败仗,竟然还敢回来?不怕本帅立刻砍了你脑袋吗?”
    “怕!但末将还是要来。”王定大声道,“因为末将深信李元帅不会是是非不分的人。不错,末将自作主张追击萧军,中计落败,累死四万同僚,百死不足以赎,本当自刎以谢天下,但末将前思后想,却发现末将不敢死。”
    千夫长刚要说话,见那百夫长目光示意,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李无忧看在眼里,暗自点头,自身边一个士兵身上接过一把长弓和一支长箭,看也不看,就朝城下就是一箭射去,箭速太快,众人只看到一道黄光闪过,那箭已经到了王定面门不过三尺,众人齐齐惊呼一声。
    千钧一发,那箭忽然从头到尾一分为四,呼啸一声,擦着王定两边鬓发掠过,稳稳没入方才那千夫长所留四箭的端末。
    众人一呆,随即彩声如雷,直震宵壤。那千夫长更是口长得老大,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无忧挥手止住众人彩声,对城下喝道:“王将军,何为不敢死?你且说个清楚明白,若是不然,不待你自己动手,本帅下一箭就直取你脑袋!”
    王定忽然站起,大踏步上前五步,慷慨道:“大丈夫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乃是最大荣耀,王定贱命一条,更不足惜。但此刻这条命却欠着另外四万战士的性命,断不能不敢也没资格就此一死可以了之。末将之所以没有逃罪,正是希望回来戴罪立功,保家杀敌,只待驱除外寇,手刃萧帝,便当一死以谢天下!元帅和诸位兄弟若不成全,就请一箭射死王定,定断不敢有任何怨言!”
    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全场将士都是为之一呆,王定却再不发一言,只是大步向城下走来,他身后五百残兵为其气势所感,也纷纷一一并上前。
    城上守城军士立时不知如何是好,纷纷望向李无忧。
    “难道你以为如此做作老子就不敢杀你吗?”那千夫长冷笑一声,拈弓搭箭就要五箭齐发,却被一旁那百夫丈一指点在独活穴,再也动弹不得。
    李无忧大笑道:“好!好!自古慷慨赴难易,从容就义难,王将军如此敢作敢当,置自身生死于度外,甘愿忍辱为国,不愧是军神门下!好……”
    话音未落,忽听胡笳悠悠,金鼓齐鸣,远方萧军阵营中忽然狼烟升起,大队兵马正朝这边杀将过来。
    那百夫长见李无忧已有意要放王定入关,微微变色道:“元帅,王将军来的时间未免有些蹊跷,此时放他入关,若是……”
    李无忧自然明白其弦外之音,淡淡笑道:“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
    “末将愚见,不如守株以待兔。”
    “不妥,那是缘木而求鱼了。”
    “元帅恕罪。”
    “你叫什么名字?”
    “乔阳!”
    “是个好名字。”
    旁边人却不知这几句听来莫名其妙的对白间,王定和这百夫长的命却已都在鬼门关上转了几转。
    李无忧看了那百夫长一眼,后者会意,大声道:“兄弟们,敌军来袭,你们还不打开大门,放我大楚的好男儿进来吗?”
    吊桥缓缓放下,又收起。
    萧军只是派出一支游骑例行骚扰,不时撤了回去,毕竟此时对双方来说都并不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南门虽然也曾一度拔剑张驽,对干了一场,但最后证实这其实只是唐袍哥和寒士伦率领手下马贼前来投诚时,被误会后,有心给守城的军士一个下马威。可笑的是,寒士伦自己却差点被慕容幽兰给冻成冰块。
    不得不提的是,随同马贼而来的,还有当日那爱吹牛的少年夜梦书。
    在大荒3865年的六月二十七日,王定、乔阳、寒士伦和夜梦书,这让后世人津津乐道的无忧四杰悄然齐集潼关。
    巧合的是,后来风光无限的“无忧四诡”今日却都在鬼门关上打了个转,入城时都狼狈不堪:王定虽然清秀不减往昔,却头盔坠地,蓬头散发,同时旧创发作,伤口流出的鲜血染红了白袍;乔阳被李无忧一吓,汗湿重甲,心头惶恐比城门下的走过的王定有过之而无不及;满脸冰霜的寒士伦是裹着毯子进城的,这让他从此之后对慕容幽兰有了一种近乎天然的畏惧;至于夜梦书,他现在的工作是唐袍哥的马夫。
    同样的,四人都还名不显于天下,唯一天下知名的王定却只差没被唾沫淹死。
    英雄正自落魄时。
第七十四章西瓜计划(上)
     卷六人间世第七十四章西瓜计划(上)
    几不可见的下弦月如一抹残钩斜斜地挂在天际,夜凉如水。潼关地近塞外,昼夜温差极大,所以在内地闷热的夏夜,在潼关人看来,正是惬意凉爽的好时候。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传统,也有渐渐由塞外南移之势。
    “不知道这算不算萧人在文化上的一种渗透呢?”这样的想法本来不该出现在石枯荣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脑中,但围着火炉吃着西瓜,想起石依依,他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个小妹的奇言怪行,“不知道他和柳随风相处得如何了!”
    “禀将军,李元帅请你去月华轩议事。”门外卫兵的话将他立时自回忆中拉了回来。
    “这么晚了……”石枯荣嘟囔了一声,但无论是出于这个两次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的这个少年的崇拜和敬仰,还是对目前潼关最高军事长官的敬畏,他迅疾又干脆道,“你先回报元帅,我随后就到。”
    潼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过往名将帝王、文人骚客不计其数,是以名胜最多,斜依潼关东城山壁间的月华轩更是其中精华。
    轩前有一副对联是“采天地之精华,吸日月之灵气”,传为昔年明荒开国皇帝轩辕乘龙亲笔所书,石依依曾评价说“笔笔矫健,铁划银钩,字如其文,有尽收天下才俊、廊扩宇内之霸气”,石枯荣虽然一直不以为然,但那字中的杀伐之意,却也大合他的脾胃,于是他初时也常喜选此地为和手下议论军事之所,只是后来石依依怕朝中御史有谋逆之讥,这才无奈改到他处。
    相对于表面的粗鲁无文,石枯荣其实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不然也不会被楚问委以重任镇守这新楚最后一道门户了,是以他前往月华轩的路上也充满了疑惑:“李元帅一来就改到此地议事,不知是投我所好,还是想借此告诉老子他甚至连我的过去都已了解,想给老子一个下马威呢?”
    轩中早已坐满了人。除开李无忧和慕容幽兰,尚有自己手下的两名万骑长蒙田、刘剑以及王定都不足为奇,但一名百夫长和新投靠的山贼军师寒士伦也赫然在列却让石枯荣大吃一惊。
    “哟!石将军人来就来了吧,还特意带个西瓜来犒劳大家,这个地主可是当得够尽责了。”李无忧微笑着,让他在自己下首坐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