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罗喉-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你们分成几路,扼守灵州到云京的道路,只要这知州敢派人前去云京报讯,你们就将那报讯之人的性命取了,这样至少能拖上一个月”师兄一边思索一边道,“不过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想杜绝后患,我们必定要和这知州作笔交易才行”

“师兄打算用什么和这知州交易?”师弟好奇的道

“我得先回去禀报师傅,明日再来”师兄摇摇头道

又隔了半晌,从树上飞起两道蝙蝠似的黑影,向西飞去

就在两道黑影窥视之时,他们所窥视的那处宅落深处,书房之中,王启年正挥毫落笔

门吱牙一声,忽然打开了,却是孔幽捧着一个小碗盈盈步入

“老爷,休息一下,喝碗汤吧”孔幽轻轻将碗递了过去

“小心一些,别脏了我的奏章”王启年慌忙站起来,将那碗接了过去

“老爷在写什么?”孔幽微微好奇的道

“你一个妇道人家,打听这些作什么?”王启年不悦的道,话虽如此,只是他不惯于向家人述说国事,但对孔幽自是再信任不过

“这灵州当真不虚此行艾附近虽有五处灵石矿,但每年解送给朝廷的,实际连一处灵石矿的产出都不到”王启年叹道

这话听得孔幽大吃了一惊,她虽是妇道人家,但也作过小买卖,更在金风玉露楼中读过书识过字,以手掩口道:“那,那岂不是有人在从中亏空?”

王启年摇摇头道:“这不是亏空,而是盗采和截留无限真神全文阅读”

他缓缓起了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弦月,陷入沉思

他离京来灵州已有一年,发现这里问题比来之前想象还要严重

就像刚才所说,此地有五处王朝明文登记的灵石矿,但是实际每年上报给朝廷的灵石矿最多只有五分之一,大半的产量就被此地的两个宗门和一个修真世家给截留了

所采用的方法也没什么出奇之处,就是这两宗一门也围着灵石矿,从另外的方向挖掘而入

然后官府采矿每天只采固定产量,过了就不采,而且专采贫矿之处,却故意放过富矿优矿之地不采

另一面,盗采私矿的却日夜不息的盗采,而且官府放过的富矿之地,他们便立即挖掘过去盗采

采完之后再恢复原状,然后官府才又来采,自然也会视为贫矿之地

如此采法,五处灵石矿大半产量都会落于这两宗一门之手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手段

比如明明挖采到了上品灵石,却在入库之前被调换,被记作中品灵石入库,中品灵石则记作下品灵石入库

这些都是王启年明查暗访得出的结论,有一些已有实证,另一些却是连证据都没有,但是王启年敢肯定自己猜测的部份也是八九不离十

但要处理起来却是难度不鞋这两宗一门在天下间排不了什么字号,但在这灵州却算得上是庞然大物

在灵州附近,这两宗一门的门人弟子遍布,其中有很多根本连修士都算不上,只不过是得宗门中的修士传授了一点法诀或是法术罢了极品全才

但人数众多,只凭王启年手下的衙役却是动不了他们的

所以现在王启年打算一面写成奏章上报,另一面他与灵州的道术仙官商议,消能取得道术仙官的支持,再加上灵州本地的驻守兵马来拨乱反正

“老爷,这事,要不,你就别管了?”孔幽的的道

王启年双眉一皱,将汤碗在桌上重重一放,面向明月挥袖抱拳道:“胡说八道什么,真是妇人之见我王启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何况我苦读诗书,正是要为天地立心,出仕也是为了做出一番事业,岂可明明知道这些龌龊却当什么都不知道你休要多言,管好内宅即可我已将此事写成奏章,明日便遣人快马上京奏报朝廷明天,我会再请来曹仙官和奕将军,与他们商议如何处置”

孔幽上前收拾汤碗,王启年心中一阵烦乱,忽然想起一事道:“他可是来过?”

孔幽一惊,抬头看见王启年的眼眸,见他目光,心中一颤:“他是来看过我,在我们离京之前”

她见王启年目光有些不善,有些委屈的道:“我知道老爷你看到他不高兴,所以也没有向你提及,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我唯一的弟弟,难道连来看看我都不可以吗?”

王启年张了张嘴,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挥了挥手

孔幽也有些生气,她与王启年恩爱,但自从王启年知道她这弟弟是道门中人后便一直不喜,两人只要一提到孔璋,便会冷场

孔幽收拾好碗便走了,生气之余连门都没有给他关上

王启年坐在登凳上,一手支颌陷入沉思中,冷风吹来,不由打了个寒噤

第一百七十一节风起灵州(中)

孔幽以为王启年是为孔璋来见过她而生气,这一次却是错了。

虽然王启年最不喜道门中人,但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倒不至于到这地步。

只不过人人皆知王启年反对道门,如果让人知道他却有个道门修士的大舅子,他面便不大好过,是以他从不在人前提。

这次他携家眷来灵州,孔幽本来是有些闷闷不乐的,毕竟灵州哪比得上云京。

何况依孔幽的想法,王瑞便不用跟来了。

但王启年却不同意,担心儿子不跟在身边,独处云京,没了自己盯着,被什么纨绔子弟拐带坏了,所以却是坚决要举家而来。

不过现在王启年却着实有些后悔举家迁来,因为这一年下来,他知道自己掌握的情况非同小可,早知道不如自己独自一人前来。

若是他肯退一步倒也无妨,但王启年适才对孔幽说的那番话就已经表明了心意。

只是如此一来,王启年自知不但自己涉险,而且连带家人也置身于险境中了。

从他掌握的情况来看,灵州一地之前灵石矿的开采,明面上虽然是掌握在官府手中,但实际却是上下勾结,把持在两宗一门中。

四象门、流云宗、天狼宗。

细究起来,会造成现在这个局面,是由于大楚忌惮道门,因此对于一些地方上的灵石矿开采便不肯让道门沾手,而是想自行开采。

但是武帝将道门排斥在外,命地方官府主持,却是面临地方官府对于灵石开采实力不足。

灵石的开采、储存、分割、运输,从前都是由道门派人主持,地方官府接手后,由于并无经验,光是开采一项,就做不到像从前道门一样派人以神念探测,区分富矿和贫矿,就只有加大人手,增加数量和频次来弥补产量上的损失。

更不用说从前道门主持时,还可以在灵州就地炼丹、炼药,甚至筹划在灵州开建炼器。

如此一来,地方官府便只有与当地宗门合作。

灵州附近这两宗一门便是如此得势的,流云宗和天狼宗是正经的宗门传承,四象门却是举门都姓向。

有了两宗一门相助,地方官府才在较短的时间恢复开采。

但是开采过程却也被两宗一门渗透严重,所以才会出现王启年所发现的奇异现象,探矿之人探到富矿区却不采,命人去采穷矿区,让两宗一门的人乘机先采,待采完后,留下为数不多的灵石矿,官府主持的再回采。

这样,灵州的灵石矿产量便较从前下降了许多,向上禀报却说是前期开采太过,储量已经不足。

当然,这样操作,两宗一门的风险也不小,是以中间打点不说,还需得与大世家建立良好的关系。

皇室之下,朝中还有几大世家,两宗一门联系上的正是雷家。

王启年虽然迂腐,但是也不是傻子,知道自己这次揭开的盖子不小,要么就装不知道,要么就得作好应对。

他写好的奏章明日便会遣人送往云京,交给那位杨任武大人,由其转交给自己这一派系,由其发难,揭开此事。

另一方面,如果到时惊动了云京,可能便会派下人来巡视,那么自己得掌握好证据,到时对质。

他现在担心的就是两宗一派狗急跳墙,毁灭证据,或者干脆在朝廷来人之前,举家举宗遁向西域。

灵州离西域已经不远,不到两百里,西域小国林立,更有妖族在诸国之西。

大楚为了边境,一直采取扶植这些小国家抵御妖族,如果两宗一派遁入西域,以西域之广,要寻找起来却是麻烦许多。

所以王启年才会约见本城道术仙官曹正和城中领军的校尉,两宗一门在灵州附近势力极大,如果没有道术仙官和领军校尉的支持,王启年也没法可想。

不过与仙官和校尉密谈了一次之后,王启年才知道事态比他想象中的更加严重。

两宗一门在灵州实力之强,就算有仙官府和守军的支持也未必拿得下来。

灵州是近西域的大城,因此镇守灵州的仙官和卫军都不算太弱。

镇守灵州的仙官曹正有真人境的修为,而且不是出自巡天仙府,却是出自大楚为揽材而御封的真人法师一系,这位曹正的封号便是真人。

原本各州的仙官基本上都是出自道门一系,但武帝之后,为遏制道门,便开始直接从自己收揽的人中派遣前往担任仙官。

这些仙官名义上虽然还是要受巡天仙府监察节制,但是却是不太会直接听令于仙府,而是接受皇室之令。

如此使大楚王朝得以收回部份权力,但是也有弊端。

那就是从前的仙官虽然都出自道门,但也是有好处的,基本上同声共气,都在一个体系中,所受过的训练也相差无几。

而武帝开始派出仙官后,这些仙官却是各地投靠王朝的修士,良萎不齐。

像这位曹真人来到灵州后广收门徒,若是再等上数年,说不定两宗一门之外又要多出一个小宗门了。

王启年要携家前来,拗不过王启年这个拗相公,孔幽自然是有些不太开心的,毕竟在云京已经习惯,加之连带儿子都要前来,更是有些心疼。

但是快离京的时候,孔幽却突然间心情好了起来,以王启年对孔幽的熟悉,自然也就猜到几分。

孔幽妇道人家,成天就在内宅之内,能让孔幽开心的左右不过自己、儿子,再算上她的那个弟弟,儿子没什么可让她开心的,自己还因为要来灵州惹得她不开心,那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不过王启年这次却的确不是不待见孔璋,而是相反,他甚至有点想借助孔璋之力。

即使是王启年厌恶道门,但也知道蜀山派的威名,执道门之牛首。

他虽不知道孔璋的修为和在宗门中的地位,但是如果能借助孔璋之力,料想这两宗一门必生忌惮,要处置起来也就容易许多了。

只是王启年一时也拉不下这脸,况且这也与他平日所说相违,平时极度反对道门,临到头了却要去求助道门中人,传出去当真是羞死人了。

刚才他踌躇再三,本想探下孔幽的口风,却被孔幽误解了,两人不欢而散。

王启年重重的叹了口气,熄了借助这位大舅子的想法,自己抑道复儒叫了一辈子,总不能临老却变节。

只是事关家人,若真冲突起来,未免有些放心不下。

这一夜,王启年书房的灯火一直就通明着。

第二日,天刚亮,王启年便命人请来那位卫队长。

知州上任,按惯例,除了自家的家仆外,大楚王朝会配置一队护卫。

王启年上任的灵州已算是边陲地带,而且离西域不远,因此这一队护卫足足比一般多了一倍,足有两百人之多,个个都是出自军中精卒,即当初两个皇子在星界争斗时带去的那类标准。

这种士卒身体强健远胜一般士卒不说,而且会使用一些附带了简单道术的兵器箭矢,如果遇得巧了,有那些在宗门修行过,已经绝了晋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