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7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一旦形成全国商品化,百姓的心中就是存以大唐,而非州县,消息也来得更加灵通,不会出现闭塞的现象,无法形成割据的现象,因为每个州县就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

    李治摇头道:“不行,不行,如果百姓都流动起来了,那谁还会去种田啊!另外,如此一来,府兵制便会遭到破坏。”

    “微臣去啊!”

    韩艺笑道:“百姓流动起来,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讨口饭吃,种地要是能够赚钱的,大家都不要土地,都给微臣好了,因为这样一来粮价肯定会涨的,微臣再花钱将他们请回来种地就是了,地是最宝贵的,因为是无本买卖,没有商品可以生商品,但是地可以生粮食,没有人会放弃种地的。至于府兵制么,本就不是长久之计,府兵制毕竟不是职业军人,只是一群农夫,他们的战斗力不行的,一旦好些年不打仗,府兵制必然也会瓦解,而且生活一旦安逸下来,他们也会逃役的,谁都怕死,这是人性。”

    李治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他也想变,他要立新,可问题是,韩艺提出的这些建议太新,改得都面目全非,谁敢保证,就能成功,如今国泰民安,犯不着冒这险。

    韩艺也知道李治听完就拍板决定,他只是想给李治一个思想准备,他的经济计划马上就要开始了,先下个套在这里,于是道:“陛下,微臣非否决均田制,没有均田制就没有如今的大唐,但是均田制是诞生于我大唐最弱的时期,均田制只是适合穷国家,一旦国家富裕起来,必定会求变的,这当徐徐渐渐,但是针对突厥,必须要利用商业去推广我大唐文化和我大唐的制度。”

    李治一听,对呀,可以先去突厥那边试试,好的话,我再拿到中原用,毕竟还是以中原为主,道:“那你倒是详细说说看。”

    韩艺道:“不知陛下可有知道微臣那一份牧场协议。”

    李治笑道:“要是没有这份牧场协议,朕真的会拿你治罪,你这一招的确非常妙,朕也非常认同。”

    韩艺道:“微臣让他们签订牧场协议,其一是暂时先稳住他们,其二是给予朝廷一个介入西北事务的理由。牧场协议是朝廷推动的,朝廷就必须为此负责,那么朝廷肯定要派人去驻扎在当地,负责主持公道,这不就是官衙的职务吗?但仅凭这一点还不够,微臣还向那些部落承诺,朝廷会让人去兴建驿站,开通商路,给予当地百姓带去繁华。陛下可将这些工程都交给商人去做。”

    李治好奇道:“修路、兴建驿站,朕倒是不反对,为何要让商人去?”

    韩艺道:“敢问陛下,如果当初隋炀帝是将大运河的工程承包商人,那么百姓还会造反吗?”

    李治愣住了。

    韩艺笑道:“咱们要吸取隋朝的教训,不要让朝廷直接站在百姓的对立面,一旦反了,那反的就是朝廷。如果当时隋炀帝将出重钱包商人去修,如果商人剥削百姓,百姓恨的是商人,朝廷也可以怪商人,的罪都是商人来承当,朝廷的本意是好的,是商人太奸诈了。”

    李治道:“但是商人也要赚钱,朝廷哪有这么多钱。”

    韩艺道:“朝廷绝不会亏的,先,运河修好了,商人的货船络绎不绝,商人得找码头停船,朝廷花这么多钱修建运河,不可能试用,多多少少也得给点过路费,这钱不亦多,多了竭泽而渔,但是可以积少成多,而且是永久性的,再多的钱也回得来。”

    李治笑道:“过路费,你当朝廷是贼么?”但是心里很爽呀,这办法真不错,反正商人名声不好,再背上几个锅,也无所谓啦!

    “微臣这只是打个比喻!”

    韩艺讪讪一笑道。

    李治又激动的问道:“那这跟治理胡人又有什么关系。”

    韩艺道:“大有关系,朝廷拨款给商人,商人拿着钱去西北,聪明的商人,他不会从长安带人去,光路上吃喝都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最省钱的方式,就是带那么几个管事的人去,从那边招人修路。这些年西突厥战事连连,百姓日子也不好过,他们需要工作,一拍即合!这是朝廷承包出去的工程,朝廷当然要派人去监督,这不就增加地方政府的权力,中原商人与胡人又产生了一种雇佣关系,朝廷要监督这种关系,是不是顺便也将胡人也给管了!

    如果朝廷直接在那里弄几百个官衙,胡人肯定会反抗的,他们不可能会听命与官衙的,因此朝廷先要制造出一个他们需求官衙的理由来,然后再将官衙开到那边去,这样就合情合理了。

    除此之外,胡人到时候就得跟着商人混饭吃了,那他们是听部落领的,还是听商人,当然是听商人的,借此又可以削弱部落领的实力。陛下还可以鼓励那些领来大唐做买卖,用利益去控制他们他们明白一个现实,一旦打仗,什么都没了,不打仗你可以大财,那他们还会反我大唐吗?

    当两边交往密切时,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大唐文化就可以借此推广到胡人心中,毫不夸张的说,到时候胡人衣服那都是中原百姓做的,因为他们这方面的生产力落后我大唐,我们做的加上利润,都比他们做的要便宜多了,干嘛还自己做,他们要敢跳的,衣服都没得穿。

    除非可汗是属于我大唐官职,否则的话,就不应该存在!”

    “好!这法子好!”

    李治开心极了,一拍大腿,突然又愣了一下,很是矛盾的说道:“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韩艺心里明白,以农为本,这不是一两年形成的,涉及到农商阶级,不用说,统治者一定会站在农民阶级这边,笑道:“陛下,这钱商人手里,就会在乡绅地主,或者王公贵族手里,古往今来,那种人最喜欢作乱生事了?不就是这些乡绅地主么,商人其实是最不喜欢动乱了,因为商人眼中就是赚钱,一旦打仗,商人财路都断了,商人是最不喜欢打内战,对外战争的话,有些商人可能会喜欢,因为对外打仗一来不会破坏国家的稳定,就不会断他们的财路,再来是战争会带来消耗,他就可以卖更多的商品出去,陛下如果要对外动武,文人会反对,商人会,但是要对内动武的话,商人一定会强烈反对的,尤其是有钱的商人。

    而且没有人会自内心的尊敬商人,哪怕是他手下的工匠们,越有钱的商人越招人恨,他们是不可能一呼百应的,只要君主只要将商人控制在自己手里,给予他们财富,不给予过多的权力,那么商人是不具备造反的资本,对于君主而言,商人其实是可爱的。”

    “可爱?”

    李治笑骂道:“你自个不也是商人么,朕看很多人都尊敬你啊!”

    “陛下,你误会啊!”

    韩艺道:“不是微臣吹牛,若是微臣没有当官的话,微臣赚的钱比现在多多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微臣是官,微臣得顾面子,得顾忌陛下的恩情,因此常常打肿脸充胖子,有钱都不赚别的商人去赚,博得大家的一点点好感,如果我将话剧票提升到一百文钱,肯定会有人看,但微臣会被更多人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都憎恨微臣,好比那些和尚,放高利贷的。”

    “你小子!”

    李治听得都乐了,道:“行!你的这个建议,朕非常赞成,而且,你都代表朝廷许下的诺言,朕也拿你没有办法,你别以为朕看不出你这先斩后奏的把戏。”

    韩艺讪讪道:“陛下圣明!”

    韩艺拿着假诏令在那里司令,可问题是,李治必须要承认这诏令是真的,如果承认诏令是真的,那他就必须对韩艺的话负责,从一开始他就被韩艺给套牢了。

    ps:不知道是不是那一次飘红再一次点燃小希的那一团火,跳舞就算了,反正几乎就没有怎么思考,就决定三更,目前是根本停不下来,同时也希望大家也更加猛烈的小闲人吧,多来看正版,真的花不了几个钱,虽然我也知道小闲人其实一点也不闲。(。)

第九百七十三章 交功课() 
其时大唐早已经是国泰民安,内部矛盾只有相劝与君权之争,这个问题,李治也处理的七七八八了,现在他主要面临的就是民族融合问题。

    这西突厥已经灭了,灭了之后,该如何去,这是一个大问题。

    李治也想效仿李世民当初对待东突厥的办法去对待西突厥,他还曾派人去安抚阿史那贺鲁,给了他很多好处,阿史那贺鲁的儿子咥运还来长安当过禁军头领的,并且再第一次打败阿史那贺鲁时,李治还是采取怀柔政策,饶恕了这些部落,可是这狼是养不亲的。

    可见李世民的办法,也就李世民玩得转,李治是玩不转的,胡人服李世民,那是因为李世民的威望太高了,但是李治没啥威望,那些胡人也不把他当回事。

    李治心里也清楚,只能另辟蹊径,因此他采用了韩艺的策略。

    但是国内,他还是比较保守,没有说采用韩艺的全国商品化。

    这说着说着,李治突然想起什么事来,道:“朕听闻你还留了裴行俭和苏定方二人镇守北庭和碎叶?”

    “正是!”

    韩艺道:“陛下,据臣了解,此二人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此番大战,杀的胡人是胆战心惊,而且文武双全,留他们在那里,一来可以震慑住那些胡人,二来也可以治理那里,一举两得,是再适合不过了。其实若非有他们相助,恐怕微臣也难以取得成功。这裴行俭就不用说了,他本是戴罪之身,此番出征只盼能够将功赎罪,若是陛下既往不咎,升他一官半职,他必将誓死追随陛下。苏定方的话,此人在军中几十年,一直不上不下,无法一展抱负,很是郁闷,因此这一次出征,他尤为的积极,他希望得到朝廷的重视。若是陛下给予他重视,他绝对会感激涕零,穷尽一生效忠陛下。”

    “苏定方!”李治暗自寻思着,如今能够独当一面的统帅,都是贞观时期遗留下来的,也所剩无几,现今内政他有了自己的班子,但是军中呢,苏定方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庶族出身,与京城的贵族没有多少来往,关键是他是李靖的门徒,李靖是绝对中立派,跟李勣是一样,这让他很放心,道:“朕知道了。”

    等到韩艺离开后,李治并未去后宫,而是去到了北苑一间小屋内。

    “罪臣叩见陛下。”

    “王文度!”

    李治低头望着跪在前面的人,紧锁眉头,过得片刻,他才愤怒道:“你真是太令朕失望了,朕让你去监视卢国公,可是你却因妒忌苏定方的功劳,利用朕的诏令夺权,你险些误了朕的大事。”

    “罪臣知道罪臣已经犯下了死罪,罪臣也没有想请陛下宽恕,还请陛下赐罪臣死罪。”

    王文度话锋一转,道:“但是陛下,罪臣这么做绝非是因一己私利,罪臣这么做那都是因为特派使。”

    李治皱眉道:“韩艺?这与韩艺有什么关系?”

    王文度道:“陛下有所不知,特派使初到军营时,军中将领还曾计划如何教训一下特派使,是特派使机灵,这才没有让他们得逞。但是他们为何会憎恨特派使,还不都是因为陛下当初废后王氏以及罪妇萧氏。罪臣当时心想,倘若让卢国公他们立下大功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