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6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入朝为官,一旦长孙无忌和李治发生了正面冲突,他是尽孝,还是尽忠?这个让他很为难,如今长孙无忌致仕,反而让长孙延变得轻松了,不会再有负担了,他可以尽情一展心中的抱负。

    所以,长孙延肯定也希望见到这种局面。

    正当这时,那个胖管家走了过来,道:“老爷,户部尚书来了。”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快请他进来。”

    长孙延微微一怔,道:“爷爷,孙儿就先告退了。”

    长孙无忌点点头。

    过得一会儿,只见一身布衣的高履行走入进来,拱手道:“弟履行见过兄长。”

    长孙无忌呵呵道:“文敏,我就料到你会来的。”

    高履行尴尬一笑。

    “坐吧,坐吧。”

    待高履行坐下之后,长孙无忌就道:“文敏,你不能退。”

    非常简单明了的一句话。

    高履行一怔,似乎没有想到长孙无忌这么直接,嗫嚅两回,才叹道:“兄长,这岂非我能左右的,经此一事,陛下恐怕对我也生了疑心,户部尚书一职,至关,就算我不愿意,陛下也一定会想办法让我离开户部的,那我何不现在就退下,况且我年纪也不小了。”

    他是明白人,早就看清楚这事情的本质了,如今李治已经掌权,这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留下了,更为的是,皇帝不信任你,这官当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他们高家老牌贵族,肯定不缺钱,他当任户部尚书这么多年,可从未多拿过一文钱,一旦长孙无忌退休之后,这个肥缺对于他而言,就并非那么的重用。

    长孙无忌叹道:“文敏啊!老夫退下来,并非是认输,只是大唐好,如果老夫在的话,朝堂上肯定会加剧分裂,而如今陛下已经长大了,老夫也应该将权力归还给陛下,至于左仆射致仕,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户部对于国家而言,那可是非常的,如果户部乱了,国家必乱,要是我们这些老头子还在上面看着的话,那你若实在是不想干了,也是可以的。可是如今我们都退下来了,你若再走的话,这户部可能就会落于李义府那等奸人手里,倒是国家的财政必定会变得一团糟,这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你就再辛苦一下吧。”

    高履行道:“可是这非我能决定的。”

    长孙无忌呵呵道:“你放心,这朝中一下子走了这么多大臣,陛下能用之人,屈指可数,你历来将户部的井井有条,陛下不可能再让你致仕了。如果有合适的人选,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他不可能让高履行走的,因为将来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将要去到户部,他必须让高履行保证户部的势力完整,这样的话韩艺去了,才能够发挥作用。

    高履行当然不清楚这一点,但是长孙无忌都这么说了,他也不便说什么,点点头道:“好吧!”但心里却也打算好,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他立刻上奏请求致仕。

    而此时的李治却是快乐并着痛苦,一方面,他彻底掌权了,那些倚老卖老的大臣都退下了,但另一方面,他一时半会上哪去找这等大臣来补上来。

    当务之急,得及早提拔新的人才上来。

    这一日,他就召集了四大金刚来两仪殿议事。

    讨论的议题肯定就是人员调动。

    说到这个,李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韩艺,韩艺潜力最大,又与他年纪一般大可以共同成长,如果从现在开始培养的话,说不定可以达到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那种默契。而且韩艺给他规划的宏图大业,非常符合他心中的抱负,又是心腹,他当然希望韩艺能够辅助他迎接李治时代的降临,因此他非常迫不及待的就想提拔韩艺上来韩艺能够更多的参与朝政。

    但是李治始终想到的还是御史台,因为他认为太正规工作,韩艺也做不来,御史台干的事就是监察百官,这就可以给予韩艺极大的发挥空间,朝着崔义玄道:“崔爱卿,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韩艺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朕希望能够升韩艺为御史中丞,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崔义玄有些没有想到,不禁微微一愣。

    许敬宗立刻站出来,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

    韩艺听得都想笑了,你老人家还真是为我操碎了心啊!

    李治眉头一皱,威严十足的说道:“为何不可?”言语中透着一丝警告之意,现在老子一声令下,千万人头落地啊!

    他认为如今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武媚娘刚刚当上皇后,他的皇权已经得以展现,朝中大臣又个个都是惊弓之鸟,现在他要升谁都不会受到什么阻扰。同时也可以说明,其实李治也明白,韩艺已经深得荣宠,平常时候,是很难再提拔上来的。

    可但凡涉及韩艺,许敬宗那是拼了命也要阻止,除了长孙无忌,他最恨的就是韩艺,自当没有察觉到,道:“陛下,老臣虽然也赞同重用韩艺,但是韩艺恁地年轻就已经贵为皇家特派使兼监察御史,握有相当大的实权,这是我朝开国以来是从未有过的,已经有很多大臣都对此感到不满。如果陛下在此刻提拔韩艺,那只会引起更大的不满,朝中局势刚刚才平息下来,万一有人在边上煽风点火,可能又会酿成新的祸乱。”

    李义府可是嫉妒韩艺入骨的,一看李治一开始就要提拔韩艺,就更加嫉妒了,道:“陛下,微臣也赞同许尚书之言。如果陛下升特派使为御史中丞,那么只会让韩艺招来更多的妒忌,这反而对特派使不好,使特派使受到更大的排挤,此事不宜着急,陛下还当慎重考虑。”

    韩艺暗笑,恐怕最嫉妒我的就是你吧。

    崔义玄一看他们二人都反对,又觉得韩艺跟他们清河崔氏一直以来都有恩怨韩艺来当副手,也确实够别扭的,于是也站出来道:“回禀陛下,特派使的能力,的确无可非议,但是年纪尚轻,又未有立下可以令人信服的功劳,一下提升到御史中丞,恐怕大臣们都不会服气,老臣认为特派使还年轻,可以先让他在民安局历练一段时日,等到时机成熟了,再提拔他上来。”

    李治瞧了他们三人一眼,心里清楚的很,他们多多少少都是因为私心才这么说的,稍微有些不爽,其实他一直以来希望韩艺跟他们搞好关系,就是让他们韩艺上位,哪里知道他们关系越闹越僵,都不愿意为韩艺说话。

    但是,他们的话也确实有道理,如今他刚刚开始要掌权,一掌权就启用一个大家都不认同的人上来,韩艺不但出身贫寒,而且还得罪了朝中大部分权贵,那么肯定会有人说,你看,这皇帝一旦离开舅舅,就开始乱来了。再加上崔义玄都不答应,那韩艺去了,恐怕也难以得到重用。

    可是,他又非常想升韩艺,朝着韩艺道:“韩艺,你自己如何看?”言语中带有一丝鼓励的意思,好似暗示韩艺,你来个保证什么,我立刻就升你。

    但是韩艺现在不想去御史台了,他想去户部,那里有钱啊,而且清一色的关陇集团,站出来,道:“陛下,微臣认为崔大夫他们说得很对,微臣年纪太又没有立下什么功劳,经验尚且,这御史中丞难以胜任,陛下当以大局为重,微臣还年轻,机会有的是。”

    这一番话,韩艺也是说了不止一次,哪怕是谎话,老是说的话,那也会成真话的,而李治恰恰又对韩艺怀有内疚,关键时候总是韩艺在力挽狂澜,但是如今四大金刚中,都是四品以上,唯独韩艺还在六品的门槛踱来踱去的,如今他都已经掌权了,实在是找不出借口不提拔韩艺,因此韩艺这种大公无私他更觉内疚。

    而韩艺这么说,就是让他感到非常内疚,觉得欠自己的,这样将来进户部就更加容易一些。

    说到这御史中丞,崔义玄突然想到一人来,进言道:“陛下,微臣倒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足以胜任御史中丞。”

    李治皱眉道:“不知是何人?”

    “韦仁约。”

    “韦仁约?”

    李治微微皱眉,一时还未想起是谁来。

    崔义玄道:“此人出身京兆韦氏,刚正不阿,严肃庄重,而且原本担任过监察御史,当年还不畏权贵,弹劾褚遂良贱买他人土地,只是后来招到褚遂良的报复,被贬到外地去了。”

    他们贵族还是贵族,纵使不是自己家族的,那也比寒门人士来担任要好。

    一说到弹劾褚遂良,李治猛然想起来,当初正是因为韦仁约的弹劾,直接导致褚遂良被贬,但那一次被贬,只是象征性的,李治当时可离不开褚遂良,所以后来褚遂良回到长安后,就立刻将韦仁约贬出长安。

    这倒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出身名门,又有才华,而且不畏强权,主要是又跟褚遂良有仇,可以重用。

    但是李治显得有些犹豫。

    许敬宗心念一动,这崔义玄年事已高,估计活不了几年了,李治屡屡想把韩艺推上御史中丞的位子上,就是想让韩艺接崔义玄的班,御史大夫就是监视他们的,这太了,他觉得韩艺如果当了御史大夫,他们都会遭殃,如果让韦仁约出任御史中丞,就断绝了韩艺的升迁之路,三省韩艺是不要想了,文化程度不够,于是赶紧出来赞成。

    李义府也赶紧出来赞同。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韩艺也站出来道:“陛下当以国家大事为重,微臣也认为韦仁约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李治瞧了眼韩艺,心中是感动万分,觉得韩艺始终能够将国家利益和他的利益摆在最前面,目前他的确急需提拔一群人上来,心里暗想,反正提拔韩艺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先度过这个难关再说吧。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李义府许敬宗二人暗自长出一口气。

    许敬宗是出于旧怨,以及看不起韩艺,而李义府就是出于嫉妒,因为他看得出,李治对于韩艺有着非同一般的信任,他必须压制韩艺。

    殊不知这正合韩艺心意,韩艺压根就不想跟他们站在一边,韩艺惦记得是整个关陇集团,跟他们这些人混在一起,时时刻刻还得提防被自己人阴,岂有前途可言。

    李治回到后宫,就将此事告知了武媚娘。

    武媚娘听后也是非常郁闷,他也是迫切的想要提拔韩艺,在她看来,韩艺是她的心腹啊,道:“这韦仁约的事,臣妾倒也听过,的确是一个上佳的人选。可是韩艺为陛下立下汗马功劳,若是再不提拔他,恐怕也说不过去啊!”

    李治叹道:“朕如何不知,但是韩艺立下的功劳虽你我心里清楚,但是难以服众,再加上韩艺出身寒门,又得罪了朝中不少大臣,就连许敬宗等人都不愿意为韩艺说话,朕也是无奈啊,想当年父皇如此喜爱马周,也是耗费了好几年才将马周从监察御史升到为中书舍人。”

    武媚娘微一沉吟,道:“陛下何不先将韩艺升为五品朝散大夫,这样的话,臣妾相信没有人敢多说什么。而且,也要适当的告诉那些大臣们,韩艺在陛下心中的地位,臣妾听到不少人说,韩艺在朝中屡屡受到排挤。”

    这朝散大夫就是一个虚职,李治当初就是封赏长孙无忌的庶子为朝散大夫,但是这个五品官阶却是非常的,因为这样的话,韩艺就可以享受贵族的待遇了,等于迈入了一个新的阶层,这在古代的意义可是非常重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