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口气背诵完。

    梦婷和几个配角自然崇拜的望着小胖,那老者也夸奖小胖。

    这些儒生看得激动不已,祖师爷一出来就装逼,这真是太爽了。

    就连郑伯隅等人看得也是频频点头,这话剧真有水准,一来就是关关雎鸠,水平之高,可见一斑啊。

    躲在后台观察的韩艺见这才一开始,儒生们就爽翻了,不禁哑然无语,因为这在他看来,只是一个引入主角的点,而不是一个爽点。

    忽然,一个梨子砸在“孔丘”头上,引得“同学们”阵阵笑声,但“孔丘”却拿着梨子非常好奇的问老师,为何这梨子会掉下来?老师就说这梨子熟了就会掉下来,但这明显忽悠不了“孔丘”的。

    自此之后,画风突然来一个大转变,从最开始的诗经直接跳到力学。

    下面讲的就是“孔丘”的求知的**,如何在生活中得到一些启发,还有一些实验,发现了这地是有引力的。

    儒生完全看不懂了。

    而向郑善行这些天赋极高的人,则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一个梨子砸的大家都是晕乎晕乎的,说好的关关雎鸠了。

    随后就了整个故事的核心情节,实际上就是伽利略斜塔的故事。只不过韩艺稍作改变,将“孔丘”的老师塑造成一个德高望重的学问人,原型也就是亚里士多德,他在一次教学的过程中,无意中就提到这事,他就跟学生说重的先落地,轻的后落地,然后将石头跟羽毛证实这一点。

    因为话剧里面演的是春秋时代,那是一个知识爆发的年代,百家齐鸣,这个理论出现在那时候,也显得非常合理。

    但是因为“孔丘”刚刚得知引力的存在,基于引力,应该是同时落地,之后自然是“孔丘”不断的实验,准备要推翻他老师的理论,但是却处处受制,同窗都骂他,你这小儿,怎能挑战了老先生了,你这是欺师灭祖呀,他老师也将他逐出师门,连邻居都鄙视他。

    可谓是众叛亲离。

    儒生们虽然不懂这力学,但是他们站在上帝视角上,都觉得自己的祖师爷很受委屈,明明是对的,但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激起他们的不平之心,对于等会的打脸情节是期待不已。

    大家完全到故事里面,而非纯粹的儒家。

    随后就是在万众期待下,“孔丘”拿着两个铁球站在制作的高塔上,同时扔下了两个铁球,韩艺倒是没有用斜塔。

    同时落地。

    台上是一片惊讶之声。

    而台下却陷入了疯狂,儒生们确实忍不住了,为祖师爷摇旗呐喊,直接将气氛推向了**。

    郑伯隅等大儒们都傻了,这还是儒生吗?他们还是比较理智的,亦或者说顽固,觉得这故事完全不符合儒家的思想呀,整一四不像呀,但是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些儒生会这么疯狂。

    “孔丘”一举成名,但是他却将功劳归于自己的老师,如果不是老师提出这个概念,他也不会想到这一点的。

    这就是谦虚的美德。

    最后就是说孔丘在“大雪”之下,跪在老师的门前,希望得到老师的原谅。

    感性的儒生们又感动的稀里哗啦,一个劲的抹眼睛,我们祖师爷真是太高尚了,这就是我们祖师爷干的事呀。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结果当然是师生和,他的老师出来跟大家说“孔丘”是对的,并且奖励“孔丘”一个梨子,提出一个非常的观点………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唯一的办法就是尝一口。

    这个观点立刻得到不少人的认同,觉得这话里面是大有学问,细细品味。

    故事也就到此为止,红布落了下来。

    大家立刻反应过来,这只是一场话剧,上面那个人是可爱的小胖,而不是受尊敬的孔丘。

    但是他们立刻又陷入了沉思当中,力?重力?浮力?引力?

    个个都是晕乎乎的从凤飞楼走了出来。

    郑善行王玄道崔戢刃卢师卦四人也从里面走了出来。

    “你们怎么看?”

    郑善行皱眉问道。

    卢师卦一边抛着自己手中的铜钱,一边笑道:“我觉得挺,令人受益匪浅,说是胜读十年书,亦不为过啊!引力,呵呵,真是妙极,妙极。”

    他是郎中,自然是实践派,这话剧里面的观点非常符合他心中的观点,因此赞不绝口。

    王玄道苦笑道:“我想郑兄问的不是这个。”

    理解万岁啊!

    郑善行点点头道:“我是想问难道这就是韩艺的目的?”

    王玄道点点头,道:“这的确令人费解,这出话剧能够给韩艺带来什么?”

    一直都在沉思中的崔戢刃,突然微微一笑,道:“玄道,我看韩艺是在学习你太原王氏的先祖。”

    王玄道道:“先祖?”

    崔戢刃道:“王莽。”

    王玄道双眼一睁,道:“托古改制!”

    郑善行也明白过来,道:“当年王莽利用权力将儒家学说的一些思想用来达到的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同的是,韩艺要改得不是制度,而是思想。”

    卢师卦呵呵一笑,道:“其实这一招已经不是韩艺第一回玩了。”

    王玄道点点头道:“不错,训练营的复兴贵族精神同样与托古改制同样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崔戢刃笑道:“说是思想,恐怕也有些不妥。韩艺显然是想创造一种新学问,但是他出身卑微,而且没有什么名望,只是一个商人,如果由他提出来,那没有人会听的,但是借用孔圣人的嘴说出,将这种学问融入到儒学当中,那影响力可就非同小可,很快就会为众人所知。”

    王玄道道:“一旦成功了,亦或者说被儒生认同了,那么大家也不傻,肯定知道这一切其实是韩艺创造的,而非孔圣人,那么他的地位名望都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崔戢刃点点头道:“正是如此,他的野心可不小。”

    卢师卦呵呵道:“厉害!厉害啊!连这种办法都能想得出,记得他曾说过要做崔卢郑王,如今看来此言非虚啊!”

    郑善行道:“但是我大伯他们可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你们没有看见么,他们可都没有出来,估计是去找韩艺了。”

    崔戢刃笑道:“这就是他最高明之处,他已经将我们的家族给绑架了,为何这一出少年孔子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不都是因为我们的家族在后面他么,如今即便我们的长辈发现情况不对,但是若又因此反对他的话,那岂不是自打嘴脸,因此我认为只要韩艺给出合理的解释,以及不要做的太过,我们的长辈也只能他,毕竟我们几大家族都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名誉。”

    王玄道微微笑道:“由此可见,当初那些消息都是韩艺自己放出去的,目的就是绑架我们几大家族。”

    卢师卦道:“既然我们都能想到,我们的长辈没有道理想不到这一点。”

    王玄道摇摇头道:“我们之所以想得到,那是因为我们非常了解韩艺,而我们的长辈可是一点都不了解韩艺,在他们眼中韩艺不过就是一个卑贱的商人,难免会大意。而且我们也只是猜测而已,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我们的话。”

    郑善行突然问道:“那么我们是还是反对?”

    此话一出,几人都显得有些沉默,毕竟家族为重呀,韩艺这么利用他们的家族,要是都坐视不理,那也太不像话了。

    卢师卦突然一笑,道:“我想我们还应该实事求是,倘若韩艺说的是对的,那我们为何要反对,我们又凭什么去反对,若是错的,那自然应该反对。”

    王玄道微微皱眉道:“卢兄的意思不是想找一座高塔扔两个铁球下来吧。”

    卢师卦哈哈道:“知我者玄道也。”

    崔戢刃苦笑道:“我想这就是韩艺的目的。”

    ps:求订阅,求求打赏,求。。。。。

    。。。

第七百五十一章 格物致知() 
在话剧结束之后,大家都在后台庆祝演出成功,因此凤飞楼的后院是一片静悄悄的,唯有韩艺一人坐在院中手拿《礼记?大学》,挺费劲的研读着,但更多的是在着什么。

    “韩艺!韩艺!”

    伴随着一阵叫嚷,只见一群老者闯了进来,正是郑伯隅等一些大儒们。

    韩艺目光一扫,还好,我老丈人没有来,这样我就可以放开手脚的去忽悠了。急忙起身,拱手一礼,又满怀期待的问道:“不知几位前辈觉得晚辈这一出少年孔子如何?”

    郑伯隅一脸困惑道:“你——你弄的这都是些什么东西,什么引力,这跟我们儒家有什么关系?”

    他们一直认为这一出话剧肯定是关于仁爱求学励志的故事,哪知道出来一个引力,这太出乎意料了。

    韩艺一愣,随即赶忙解释道:“关于引力这方面,主要因为故事而存在,但并不是这一出话剧的主要思想呀,我这一出话剧完全是推崇儒家思想啊!”

    崔偲道:“这我等怎么一点也没有看出来。”

    另一个老者道:“这事你可得解释清楚。”

    虽然语气中充满了不满,但还算是比较温和的。

    韩艺惊愕道:“难道——难道各位都——都没有看出来?”

    难道里面另有玄机?郑伯隅仔细一想,好像又有那么些意思,但是剧中的力学,还是非常特别,绝对与儒家思想没有关系,但是他不好意思说自己一点都没有看出来,万一韩艺说出一个一二三来,那他不是丢脸丢大发了,于是道:“老夫就是问你,这引力究竟是怎么回事,孔圣人何时有过这个故事?”

    “当然没有,这完全是我虚构的,因为关于孔圣人年少时的故事,我知道的不是很清楚,只能自己去虚构。”

    韩艺摇摇头,又道:“其实关键于引力的本身,而是在于孔圣人发现引力的过程。”说到这里他将手中的书籍一扬,“我这个思路完全是来自于《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不正是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吗?”

    “格物致知?”

    郑伯隅等人微微一愣,似乎并未想到这一点。

    韩艺见他们被忽悠住了,赶紧伸手道:“各位前辈先请坐。”

    郑伯隅等人虽然不满,但也没有办法,现在撕破脸那对大家都不好,于是坐了下来。

    韩艺也没有太嚣张,表现的还是非常恭敬,因为这一步棋对他而言,是至关,他必须要想获得崔卢郑王这些大家族的,只是站在厅中。

    卢秋子问道:“你说的虽不无道理,但是格物致知只是《礼记,大学》其中的一句,并非是我们儒家的主要思想,我们儒家的思想是仁治,礼治,德治。”言下之意,就是你小子偏题了。

    “卢前辈说的是,但是格物致知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并非是全部,少年孔子这一出话剧主要还是想突出孔圣人的人格魅力。”

    韩艺道:“其实在我构思整出话剧时,也曾非常纠结,究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还是以孔圣人为主。基于话剧娱乐的特性,肯定还是要以人物为主,而且孔圣人是儒家的始祖,增加孔圣人的影响力,就是增加儒家影响力。因此我就翻阅了不少关于孔圣人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孔圣人已经扬名立万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