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4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义府听得沉思起来。

    韩艺眼中闪过一抹诡异之色,道:“李舍人,方才陛下还吩咐我一些事要做,我就先告辞了。”

    李义府一怔,忙道:“请便便。”

    “告辞!”

    韩艺微微拱手,然后就离开了。

    李义府望着韩艺离去的背影,目光中透着强烈的嫉妒之意,心想,此子不过就是一个田舍儿,但如今却贵为皇家特派使,宠极一时,我李义府比他强上百倍,如今却要面临被贬的命运,这世道真是太不公平了。不行,我这一走,将来恐怕就回不来了,我李义府决不能就此认输。

    念及至此,他突然转身,往门下省走去。

    他刚一消失,韩艺突然从一个转角处走了出来,微微眯眼,似在沉思什么

    门下省。

    李义府刚来到门下省,屋中正巧走出一人来,此人样貌丑陋,矮矮胖胖,脖子上长着一个巨大的瘤,怕有铅球一般大小,看着都令人害怕,他一见李义府,不禁惊讶道:“哎!我说老李,你怎么又回来了,你方才不是说。”

    此人名叫王德俭,虽然长得丑,但是文笔非常不错,与李义府同是中书舍人,向来足智多谋,小聪明多了去,因此他有一个外叫做“智囊”,这智囊本事褒义词,但是用在王德俭身上却成了讥笑讽刺的意思。

    李义府讪讪笑道:“我——我突然想起那事我已经解决了,不——不用回去了。”

    王德俭听得有些纳闷,看着李义府道:“老李,你今日怎么好像心事重重的。”

    李义府与王德俭关系非常好,都是一丘之貉,他心想王德俭主意非常多,何不再向他请教一下,虽然他方才已经得到了韩艺的启发,但是他与韩艺毕竟不熟,左右看了看,小声道:“德俭,我遇到麻烦了。”

    王德俭听得一愣。

    二人入得屋内,将门窗都给关严实了。

    李义府就将那一道诏令的事告诉了王德俭。

    王德俭听得震惊不已,道:“此话当真?”

    李义府道:“我亲眼所见,这还有假,估计那一道诏令明日就会去到尚书省。”

    王德俭道:“你究竟犯了什么事?”

    李义府道:“你也知道,太尉素来就看我不顺眼,他老早就想将我贬走了。”

    “哎哟!”

    王德俭道:“老李,如果真是太尉的意思,那你此去凶多吉少,这只是刚开始,太尉肯定还会将贬去更远的地方。”

    李义府苦恼道:“我当然知道,你向来主意多,快帮我出出主意吧。”

    这王德俭生得一对鼠目,忒灵动了,溜溜只转,忽然道:“老李,办法倒不是没有,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了。”

    李义府心中一动,道:“我都到这般田地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王德俭就道:“如今陛下欲立那武昭仪为后,但是朝中的宰相们都反对,因此陛下才不敢提出来,倘若你能够帮助陛下将此事给办妥了,哼,那你不但不会被贬,将来定能位极人臣。”

    这韩艺的暗示,王德俭的明示,但都是同一件事,李义府决心已下,但是不露声色,犹豫道:“上一回你舅舅不也这么做了,可结果如何,你也是知道的。”

    这王德俭的舅舅可不是别人,正是那许敬宗。

    王德俭就道:“我舅舅年事已高,锐气已尽,被太尉那么一吓,结果连门都不敢出了,可是你也不想想看,到目前为止,可有一人上奏弹劾过我舅舅,可见太尉心有顾忌,你不要害怕,只要你坚定不移的立武昭仪为后,太尉决计动不了你。”

    “好!我就听你的。”

    李义府又问道:“可是我该怎么做呢?”

    王德俭稍一沉吟道:“如今诏令已经到了门下省,一旦到尚书省,立刻就会生效,到时什么都晚了。正好,我今日晚上值班,你与我换一个班,今晚就跟陛下上奏,表明你武昭仪为后。”

    三省掌权的都是长孙无忌的人,你要走正规程序,这奏章上不去的,不过作为舍人,有一个非常便利的地方,就是可以接触到皇帝,可以直接上奏。

    李义府心中一喜,拱手道:“倘若此番成功,王兄的大恩大德,义府定当厚保。”

    王德俭道:“老李,咱们兄弟还说这些作甚,只望他日你飞黄腾达之时,莫要忘了兄弟。”

    “一定,一定。”

    于是王德俭就李义府换一个班,王德俭就出宫去了。

    王德俭出了宫,就立刻赶去他舅舅许敬宗那里。

    这许敬宗上回被长孙无忌那么一吓,真心不敢冒头,装病在家,又觉没有面子,毕竟辈分在这里,至今未去上朝,忽见王德俭来了,不禁好奇道:“德俭,你今日怎来了。”

    王德俭激动道:“舅舅,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许敬宗忙道:“什么好消息?”

    王德俭将李义府的事告诉了许敬宗。

    许敬宗听后,一脸困惑,道:“这与我有何关系?”

    王德俭道:“舅舅,论身份,论地位,论名望,李义府皆是远不如舅舅,如今他要拼了性命去武昭仪,倘若他成功了,那就证明太尉还是非常忌惮的陛下的,舅舅何不见机行事?”

    许敬宗听得面泛愁色。

    王德俭劝说道:“舅舅,你如今已经得罪了太尉,想要缓和是很难的了,倘若此事让太尉平定下来,太尉一定会来找你算账的,如今有李义府冲锋陷阵,你还怕什么,不瞒舅舅,我反正是打算好了,如果李义府没有被贬,那我也上奏武昭仪为后。”

    许敬宗惊讶的看了王德俭,这王德俭向来非常谨慎,竟然说出这种话来。

    王德俭道:“舅舅,太尉在上面,咱们一辈子都别想出头,如今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许敬宗想想也是,那崔义玄与自己年纪差不都,就因为一道奏章当上了御史大夫,点头道:“好!就依你所言。”

    李义府也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下午就将奏章写好,一直揣在怀里,守了半夜,终于让他等到一个机会,将奏章给李治递了上去。

    李治当时正陪着武媚娘这个孕妇坐在寝宫里面聊天,突然张德胜拿着一份奏章上来,说李义府上了一道急奏。

    “李义府?”李治皱眉下你想了想,突然一怔,自言自语道:“这里李义府不是马上就要调去壁州当司马了吗,怎么这时候上了一道奏章来。”

    虽然是长孙无忌那边的意思,但肯定是李治下得命令,好歹也是一个正五品上的大臣,又是中书舍人,平时要帮皇帝起草诏令的,李治也认识李义府,不可能长孙无忌一句话,就将李义府给弄走,必须还得皇帝批示。

    其实朝中文武大臣这么多人,皇帝哪里个个都认识,皇帝的任免权其实只局限三四品以上的官员,经常在一起谈论国事,四品已下的任免大权,基本上是在吏部手里,因为吏部负责考核,通常来讲,吏部的建议,举荐或者调迁,皇帝通常不会细问,直接批阅,除非是认识的,可能会问上一两句。

    李治都快将李义府给忘记了,都没有怎么注意就是批示了,如果谁要任免韩艺的话,那他非得弄死你,带着一颗疑惑的心,打开奏章一看,不禁一怔,来来回回看了几遍,但随后就皱了皱眉头,并未像当时收到崔义玄那道奏章一样,兴奋的鞋都不穿,就跑去告诉武媚娘了。

    一旁的武媚娘见罢,好奇道:“陛下,出什么事呢?”

    李治将奏章递给武媚娘。

    武媚娘也是很疑惑的接过奏章一看,眼中光芒就如爆炸一般四射开来,双手微微颤抖着,但也就是瞬间的事,很快她就面如止水,带着一丝期待道:“陛下,你如何看?”

    李治有些犹豫道:“前面韩瑗上奏求朕将李义府调去壁州当司马,朕已经批准了。”

    韩瑗可是长孙无忌堂妹夫,同属一个集团,他的意思,估计也就是长孙无忌的意思,只是这些小事,犯不着长孙无忌亲自开口。

    武媚娘眸子一动,道:“陛下何不召韩艺来问问。”

    李治一番思考过后,嗯了一声,朝着外面道:“立刻宣韩艺入宫议事。”

    此时韩艺都已经睡下了,被张德胜这个太监给叫了起来,急急忙忙跟着张德胜入宫。

    韩艺没有去两仪殿,而是来到书房,里面坐在二人,正是李治和武媚娘。

    韩艺见武媚娘也在,大概猜到是什么事了

    李治就将李义府的这一道奏章给了韩艺看。

    韩艺打开奏章一看,故作惊喜道:“陛下,这是好事啊!”

    李治犹豫道:“前日韩侍中曾上奏,弹劾李义府品行不正,好搬弄是非,与同僚不睦,建议将他调往壁州做司马,朕当时已经批准了。”

    PS:求月票,求,求订阅,求打赏……(。)

第六百三十七章 投名状() 
相比起崔义玄而言,这一回李治显得非常慎重的多,主要是前面韩瑗才建议调李义府去壁州,他也答应了,而且他知道这肯定是长孙无忌的意思,如今再反悔的话,那就是直接驳回了长孙无忌的建议,这其实倒也无所谓,反正现在两边在拉锯战,碰撞是难免的。关键在于那崔义玄是出身清河崔氏,而且又立下大功,威望高,对于李治而言,这是一个强援,他必须得留住,而李义府出身寒门,在朝中没有半点势力,他去直面驳回长孙无忌的建议,这是否划算。

    说来说去,就是李义府是否有这个价值。

    这是李治考虑的问题。

    韩艺心里清楚的很,道:“陛下,微臣认为,李义府是非留不可。”

    李治听他说的恁地肯定,好奇道:“为何?”

    韩艺道:“陛下有没有听过一句话,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李治愣了愣,没有做声。

    太尉是皇帝的敌人吗?

    谁人敢说!

    韩艺忙道:“微臣失言,还请陛下恕罪。”

    李治哪里不明白,这家伙是故意的,装作别没有听见,道:“你说下去。”

    “遵命!”

    韩艺一抱拳,道:“陛下,李义府这一道奏章,令微臣想到了另一条路。崔大夫毕竟还有崔氏在后面,对他有所限制,他心中始终有些顾虑,但是李义府不同,李义府出身寒门,他不需要顾忌什么,而且朝中肯定还有许多像李义府这样的人,这些人皆是出身寒门,其中不乏有才之士,但却受尽打压,不得,陛下若能借用李义府,将这些人招揽过来,集中起来,这势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打压这些庶族的人是谁,还不就是关陇集团。

    这两边其实是敌对的,只不过一方太强了,因此看不出来。

    一直沉默的武媚娘听得微微露出笑意。

    李治听得眼中一亮,他以前主要是针对那些掌握实权的人,没有太多的去考虑阶级问题,这些人多半都是贵族,虽然现在的贵族挺腐朽的,但是在道德上,还是有一定的规范,他们都不太愿意武媚娘,倘若是别的事,那情况估计就不一样了,故此一直收获不多,哪怕是崔氏,也宁可与崔义玄划清关系,绝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庶族虽然实力不大,都是中下层官员,但集中起来,势力可也不小,至少看上去壮观呀,而且没有这么多讲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