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无忌瞅着是眼熟,但是具体是谁又说不上来。

    一旁的长孙延就道:“陛下,爷爷。这人就是观国公的少公子,杨蒙浩。”

    “观国公。”

    李治笑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虎父无犬子?

    长孙延还真不敢苟同。

    赵天富都看傻了。这………小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杨蒙浩看到众人又惊又喜的表情,心中得意的要命,自信心也在迅速膨胀。

    柳含钰突然道:“就算如此,你说的这些跟此次辩论大赛毫无关系,也不足以证明你们反方的观点就是对的。”

    李治点点头道:“你此番话还不足以证明你们的观点,更加不足以反驳对方的观点。”

    杨蒙浩道:“我认为正方的观点不能利国利民。那么不管孔圣人是不是这个意思,他们应该都是错的啊!”

    崔有渝收起轻视之心,道:“愿闻高见。”

    杨蒙浩抓挠着后脑勺,一脸惧意。

    李治好奇道:“你为何不说?”

    杨蒙浩怯怯道:“回陛下的话,话不着边际。常常胡说八道,因此我爹爹经常训我我慎言,少言,不言,尤其是在长辈面前。我怕我待会说得兴起,又胡说八道起来。”

    不少人听得都呵呵笑出声来,这才是杨蒙浩吗,胡说八道,吹牛不打草稿。

    可这话已经说到一半,而且前面说得非常有见地,你要不说下去,那不得把人给憋死。

    李治笑道:“无妨,无妨,不管你说什么,朕都赦你无罪。你尽管说就是了。”

    韩艺眼中闪过一抹亮光,暗笑,真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啊!

    “多谢陛下。那………那我就说了。”

    杨蒙浩嘿嘿一笑,将自己的幼稚,展露的淋漓尽致,道:“我是这么理解的,正方的观点是,百姓就不用去读书了,而我方观点,就是人人都要读书,不管是穷人也好,富人也罢。说来说去,就是是不是人人都应该读书。那么就看人人读书对国家,对百姓是否有利。”

    李治点点头,若有所思道:“你这么理解倒也没有错。”

    他说得很简单,但是条理非常清晰,说到底,就是该不该人人都接受教育。

    杨蒙浩道:“我认为人人读书能够利国利民,因为我自己就喜欢跟读书人打交道,不喜欢跟愚昧之人打交道。”

    裴少风道:“那只是你自个而已。”

    杨蒙浩反问道:“难道少风哥你不是么?”

    裴少风哑口无言。

    杨蒙浩道:“每个人都喜欢跟有学问的人打交道,不喜欢跟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山野村夫打交道,因为他们不懂道理,动不动就骂人,动不动就打人,是很野蛮的。我也常常听到我爹爹说太宗圣上的那句名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那么自秦汉到如今,历朝历代都是有兴盛,也有衰落,而且都有起兵造反的情况,而且很多都是由那些愚昧无知的农夫发起的。

    我想这就是因为那些农夫不识字,不识书,连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人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都会愿意誓死追随,供那些孽臣贼子驱使,倘若他们能明白****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理,他们还会吃那嗟来之食吗?而且自古忠义之士,皆是饱读诗书之人,好像没有一个是例外的。”

    李治听得眉头一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韩艺目光一扫,嘴角微微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微笑。

    杨蒙浩一边抓着头,一边道:“所以我认为,只有那愚昧之人才容易被人利用,做出那些大逆不道之事。就说最近睦州陈硕真造反一事,我听我爹爹说,其实很多人都不是清溪县的灾民,他们只是受到陈硕真的妖法迷惑,才跟着一块造反的,我当时还以为陈硕真很厉害了,但是后来听我爹爹说,那陈硕真不过弄了些奇技淫巧罢了,但这都能够迷惑数万人,这令我感到很惊讶,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不会相信,要是那陈硕真真是什么仙女下凡的话,那她直接变些粮食出来给百姓就是了,干嘛让百姓去冲锋陷阵,还死了这么多人,这可不是仙女干的事。何况我都还没有读过几年书,我相信读过书的人都不会相信的。由此可见,一个愚民越多的国家,所承受的风险就越大,因为这些人太容易被奸邪之人利用了,唯有普及教育人人都能够明辨是非,那么百姓就不会受人蛊惑,不会轻易听信奸人的挑拨,这样的国家才是最稳定的。”

    他越说越是兴起,道:“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可以说明,假如君主犯了过错,愚昧之人只会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因为除了暴力,他们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来,而有才之士却会懂得规劝君主,这就是愚昧带来的危险。再说回这一句话的意思,‘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我认为诗礼乐代表的只是一个子民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并非就只是诗礼乐。不管是农夫,还是士子,亦或者商人,他们都该具备这基本素养,例如,忠君、爱国,气节、勇敢、正直、善良、骨气。如果某人说自己是商人,因此可以不忠君爱国,这是正确的吗?当然是不行的。

    因此,我觉得我方的观点才能够利国利民,普及教育,有教无类每个百姓都具备基本的素养。那什么古语有云,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民不素养,不可以兴国。”

    赵天富翘着嘴道:“小蒙,是‘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杨蒙浩嘿嘿道:“都一样,都一样。”

    韩艺轻轻吐了口气,好小子,不枉我忽悠你一番,你欠我的中巷一日游,就算是还清了。

    ps:差点忘记这几天双倍月票,赶紧奉上近六千字大章,还请各位书友多多小希,多多投票,多多订阅。。。。。。(。)uw

第五百一十八章 以古为镜;可知兴替() 
静!

    死一般的寂静!

    不管是李治、长孙无忌这些国家的统治者,还是那些连字都认不全的士兵,都在低眉沉思。

    这已经不单单是这一句话的意思呢?

    而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对旧思想的碰撞。

    在中国,自秦朝商鞅变法以来,愚民思想就成统治者的惯性思维,商鞅变法是最为典型的愚民政策,这一点在秦朝没有掩饰,就是很直接的告诉百姓,愚民才是国家的好子民,但是秦王朝没有坚持几年,其中有很多原因,这愚民政策也是一个非常的原因。

    人类总在进步吗,秦朝的灭亡迫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不过也只是给愚民政策装饰了一下,根本还是没有变的。

    长久以来,都是反正万变不离其宗。

    他们都认为只有愚民才能承受住****的暴力统治。

    而清朝更是将愚民思想玩到了极致,不但愚民,同时还愚君,大家都一块蠢,从上蠢到下,统治者只是蠢人中的佼佼者,这样的国家确实非常稳定,不会出现太大的动乱,这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话,清朝估计还能统治许久,但是清朝的灭亡,就证明愚民政策是行不通的。

    都已经玩到极致了,还让人给灭了。

    秦汉、南北朝,虽说都是贵族集团在更新换代,但是贵族凭的就是那些愚民,真正推翻统治者的,还是那些愚民。

    以古为镜,可知兴替。

    杨蒙浩这一番话,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想,而且是完全反其道而行的。

    说得也非常有道理。

    愚民思想的确在某一层面上,迎合了君主的利益,但要更加细致的说,愚民思想是迎合统治者的利益。统治者只是一个统称,可以是你,那也可以是他啊。

    如果世上只有皇帝一个聪明人,那当然无话可说。可问题不是这样的,世上还是有很多聪明人,愚民可以被人统治的,谁给饭吃,就靠向谁。而且愚民越多的国家,就极容易被煽动,这是非常危险的。

    那么究竟愚民政策这是否伤害了君主的利益呢?

    其实那还得分时候,李渊起兵的时期,那当然愚民越多越好,这样才容易壮大自己的势力,如果人人都是文天祥,李渊忽悠谁去,可是现在太平盛世,皇权是非常稳定的。那么皇帝在这个时候还需要愚民吗?

    我已经是皇帝了,聪明人也会认同我是皇帝,但是愚民呢?愚民只会认同那个给他饭吃的人。

    除非这个皇帝认定自己是一个昏君,无法统治智商稍微高一点的百姓,但是哪个皇帝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昏君,是一个无能之人。

    因为是全新的思想,故此大家都在思考。

    其实两种思想都是有利有弊的,问题是在愚民政策已经失败过无数次了,那么后一种又是否能够行得通呢?

    柳含钰眉头一皱,正欲起身。

    可是崔有渝一把就他。微微摇头。

    这话已经触碰到高压线了,因为这已经涉及到帝王、贵族、百姓三者的利益,可不能乱发言了,这种情况下。言多必失啊。

    韩艺也是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但是眸中中却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目光,心想,这一番话才是今日的重头戏,你们就慢慢去想吧,这才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杨蒙浩兴奋一过。见大家都不做声了,心里开始害怕,以他的学识,只能理解表面上的道理,更深层的东西,他无法理解。

    “好!”

    李治突然起身笑道:“杨蒙浩说的非常好呀!朕是极为的赞同,其实孔圣人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并非是最的,而是哪种意思更加能够利国利民,这才是最的,因此尔等一定要记住这一点,现在不是春秋时期,而是永辉年间,你们不管是读书,还是习武,都是自己,大唐,大唐子民,而不是孔圣人而读书,更加不是春秋时期的百姓,朕希望你们能够铭记这一点。”

    “陛下谆谆教诲,学生定当谨记在心。”

    一众学员齐声回应道。

    杨蒙浩见皇上认同自己的话,开心的不得了呀。

    李治突然哦了一声:“朕只是一时有感而发,你们,吧。”

    说着,他又坐了回去。

    不少大臣纷纷露出困惑之色,不知李治是赞成还是不赞成,而且他们一时也未想明白,故此都没有出声。

    唯独韩艺脸上没有半分喜色,兀自是一脸大公无私,敲着木捶道:“这一回合结束,下面该有正方派出代表发言了。”

    这谁还敢往下说,真心不要命了。

    崔有渝百般无奈之下,拱手道:“副督察,我们这边已经论辩完毕了。”

    韩艺哦了一声,又向反方道:“反方可还有人要发言?”

    一阵沉默。

    韩艺木捶一落,道:“那好,既然双方都已经辩论完毕,那么此次辩论到此结束,下面请评判团进行投票。”说到这里,他手往边上的一口瓦罐一指,道:“这在瓦罐里面放着很多竹片,上面写着正和反,你们可以选取自己认为对的一方的票,投入边上的木盒子里面,公正性,你们的投票将会是完全保密的,不会有人知道你们投的是什么票,所以你们只需要投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一方。现在开始吧。”

    中间的评判团遵从韩艺的命令,来到前面,开始排队进行投票,先是从瓦罐里面拿出票来,然后投进木盒去。韩艺的这个安排他们非常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