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18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皇后毕竟是一个女人,这女人能够掌权。”

    “老朽倒是认为,唯有女人才会信任我们商人。”元禧微微笑道。

    大家一听,不禁又是面面相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这老儒们是肯定不会支持女人的,故此,如果女人即位的话,就可能最大限度的倚重他们商人,这真的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啊。

    。。。。。.

    。。。。。.

    慕容府。

    “元哲见过慕容伯父。”

    “贤侄来此有何贵干?”

    慕容宝节诧异的看着元哲。

    元哲目光一瞥慕容宝节桌上的酒瓶,微笑道:“慕容伯父是在借酒消愁吧?毕竟当初可是因为慕容伯父全力支持武皇后,稳定住了超纲,我大唐才能够团结一心击败强敌,慕容将军真是厥功至伟呀,可惜如今战事还未结束,有些人就急着卸磨杀驴。”

    慕容宝节一怔,沉眉不悦道:“这与你没有关系。”

    元哲笑道:“但是小侄今日就是为此而来的。”

    慕容宝节惊讶的看着元哲。

    。。。。.

    。。。。.

    张家。

    “你说什么?”

    张文灌极为惊讶的看着上官仪,不敢置信道:“这。。。这如何可能?那些商人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么?他们怎敢这么说。”

    “此事千真万确!”上官仪道:“我那外甥正好也参加了那场会议,元禧公然在会议上,表示商人应该有资格干预该有谁来带领我们大唐,并且还怂恿其他的人拥护皇后。”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那些卑微的商人胆敢如此。”

    张文灌是气得吹胡子瞪眼,“太宗圣上当年果然没有说错,这商人是这世上最不可信之人,我们决不能放过他们,这可是谋逆之罪啊!该将他们杀无赦才是。”

    商人也敢跟他们叫板,而且是这等大事,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啊!

    可是将张文灌气疯了。

    上官仪道:“张侍中,那元家的势力不能小觑呀,派几个衙役去,可能奈何不了他们,我看得出动禁军才行。”

    张文灌当机立断道:“我们现在就去找杨思讷。”

    雷厉风行,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张文灌,立刻与上官仪来到杨府。

    “杨将军,此事千真万确,元禧他们分明是想谋反,你得赶紧派兵将他们抓获,否则的话,这后果不堪设想啊!”

    上官仪焦虑的向杨思讷说道。

    张文灌道:“杨将军,当初陛下命你守卫京师,这是多大的信任呀,如今你理应回报陛下对你的信任,全力帮助太子即位。”

    一直非常低调的杨思讷,此时的身份变得非常关键,因为一直以来都是由他掌管着京师禁军,而这京师禁军本来是直属于皇帝,但是李治突然驾崩,这权力就出现一个空窗期,掌握京师禁军的杨思讷就变得是至关重要。

    杨思讷看了眼张文灌,道:“张侍中还请放心,我们杨家一直以来都终于李唐,陛下既然已经传位于太子,那我当然会遵从陛下的遗诏,全力支持太子即位。”

    张文灌闻言,不禁大喜。

    杨思讷话锋一转,又道:“可是元家一事,我认为不可轻举妄动。”

    张文灌惊诧道:“这是为何?”

    杨思讷道:“二位可不要忘记,如今战事还未结束,朝廷还需要商人为前线的战事送去粮食与衣物,国家目前还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如果我们贸然出动禁军抓获元禧,只怕会引起新得争端,到时国家危矣呀。”

    上官仪道:“那不知杨将军是何意思?”

    杨思讷道:“二位看这样是否可行,我命人严密监视着那些商人,若他们只是嘴上说说,那暂且由他们去,等到太子即位之后,再与他们计较,但若有风吹草动,我立刻出动禁军,将他们全部抓获。”

    张文灌与上官仪用眼神交流了一番,同时点点头,这元家也是关中超级家族,不是普通的商人,元家其它支脉在军中,在朝中可有不少人。

    张文灌道:“那就有劳杨将军了。”

    杨思讷抱拳道:“不敢,不敢,此乃我分内之事。”

    从杨府出来之后,张文灌皱眉道:“上官贤弟,太子即位这事我看不宜再拖,否则的话,迟则生变,我们得赶紧让太子即位,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人胡思乱想了。”

    上官仪点点头。

    。。。。。.

    后宫。

    “你说元禧公然要求拥护我继续主持政务?”

    “是的。元禧在关中集团的会议上公然提出这一点,消息早已经传开,不可能有假的。而且,最近贺若家、宇文家他们这些关中大家族也都是动作频频。”

    武媚娘闻言不禁黛眉一皱,如此看来,他并没有骗我,这一切都如他计划中那般进行,他确实是要拥护我为王,可是。。。难道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又问道:“张文灌他们可知此事?”

    “他们在得知此事之后,立刻去找杨思讷。不过杨思讷并未出动禁军去抓捕元禧,而是命令禁军严密监视长安的商人,如今花月楼也都在监视当中。”

    哼!那些个老儒生,老是自以为高人一等,如今都还看不清局势,此时的商人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但是这肯定是韩艺所期望的,他究竟打算干什么呢?武媚娘稍一沉吟,道:“张文灌他们定会加快速度,令太子能够早日登基,而在那之前,他们还要开一场会议,你将代表我出席,表示我将遵从陛下的遗诏,支持太子即位。”

    “奴婢知道了。”

    其实就她而言,如果没有韩艺,她现在应该赶紧加派自己的人手,将权力都抓在手里,可是有韩艺在,她始终要防着韩艺,所以她真不敢轻举妄动,更加不敢与太子翻脸,要做两手准备。

    三角关系为什么是最稳定的,就是谁也不敢轻易出手。

    。。。。。.

    北巷。

    “老钱,你发现没有,最近咱们周边多出许多双眼睛啊!”

    赵四甲面泛忧虑的低声说道。

    钱大方郁闷道:“怎么没有发现,我早就发现了,如今长安内的所有的商人都被监视着。”说到这里,他道:“这都怪元家,要不是他说那些话,咱们怎会落得如此境地,这下可真是性命堪忧啊。”

    赵四甲道:“可是我觉得元老爷子也没有说错,咱们对于这场战争的贡献是远远胜过于那些宰相,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拯救了大唐,我们理应获得更高的地位,那些士兵立下军功,尚且能够升官,没道理咱们什么都得不到,而且还得被朝廷征税。”

    钱大方诧异的看了眼赵四甲,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赵四甲道:“你以为咱们如今还有退路可言么,如今他们只是监视咱们,那是因为咱们现在还有利用的价值,一旦太子即位,大局已定,那咱们可都不会好过的,我们工商阶级应该团结一致,争取我们应得回报。”

    钱大方吓得是脸色惨白,道:“你疯呢?”

    他只是做一个富商,可没有想那么多。

    赵四甲道:“你就当我疯了吧,反正我是支持元家的。”

第二千零六十四章 争端() 
    张文灌他们虽然算是保守派,但也不是说非常的顽固不化,其实在别的事,他们还都可以妥协的,他们不是不讲理的人,这利国利民,哪怕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他们也会慎重考虑的。

    但是在这个即位上面,他们是绝对不会做出任何妥协的,李治对他们恩重如山,那李弘更是深得人心,因为李弘的仁孝,重情重义,这些可都是儒家最为推崇的,他们是绝对支持李弘的。

    而且这个也是封建社会的头等大事,没有什么事,大过这事,是不可能退让的。

    其实他们这些想,当然也没有错,就应该是如此,没有这个制度支持,那国家长久不下去,只要皇帝去世,就肯定要天下大乱。

    只不过他们心中还是有一点傲慢,看不起那些商人,这也是根深蒂固的,故此元禧的那番表态,令他们是非常气愤,这事绝不算完,你一个卑微的商人,也敢明言要干预朝廷政务,你们算个什么东西啊。

    但是他们没有发现,商人在这一次战争中,实力都是在以惊人的速度大规模的增长,因为朝廷一下子扔了五千万贯出来,强烈的刺激着商业急速增长,徐珂的作坊是扩大五倍,小胖集团的规模一下子就扩大十倍,元家直接是二十倍,那元家的钢铁厂已经是世界第一工厂,朝廷所有的炼钢厂加在一起也没有元家的大。

    其实商人们自己也都没有发现,他们只是玩命的生产,结果就越做越大。

    虽然是韩艺支持的,但就算韩艺不支持,元禧也会这么做,作为一个商人,肯定是不断的往前走的,不可能后退,但现在他们规模太大,一旦太平盛世,朝廷肯定会压制他们的,元禧认为商人有足够的实力去争取更多的东西,而且,这个机会要是错过,永远不可能再有。

    因为朝廷现在也很虚弱,相对而言,商人与朝廷差距就不是平时那么大。

    张文灌他们要是真够聪明的话,应该去笼络商人,适当给商人一些权力,说白了,商人也贡献了非常多,自由之美、元家、小胖集团其实都没有赚什么钱,最终又将利润全部捐给了朝廷,他们就是保证不亏就行了,当然,规模扩大跟利润那又是两回事,商人的利润可没有将工人工资算在里面的,这理应给他们一些好处。

    但是张文灌他们那种士农工商的旧思维,让他们觉得这是不可容忍的,商人太不讲道理,怎么能够公然要权力。

    原本还是新贵族在谋划着,就是宇文修弥他们那些人,他们本来就是贵族,如今他们又是商人,他们当然认为,我们理所当然拥有权力,但是如钱大方他们那些商人,还是有些卑微的心态,不太敢闹,但如今杨思讷派人去监视他们,这立刻就让商人开始抱团取暖。

    他们本不想闹事,但是现在看来,没有退路,只能与元家联合,大家同生共死。

    那些新贵族阶级是非常有政治头脑,他们可不蠢,眼下局势他们哪里看不清楚,朝廷如今非常虚弱,暂时还得依靠他们,只要他们不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暂时就不会动他们的,他们也不招兵买马,但是嘴上开始嚷嚷起来。

    他们的理由就是那五千万贯的国债。

    那一笔国债,是武皇后亲自批的,与第一笔国债不同的是,上面除朝廷的章印之外,只有皇后的章印,没有李治的,也没有李弘的。因为李治当时是昏迷的,谁也不会相信他会认这笔账,而当时领导大家的是皇后,大家也只相信皇后。

    这其实就是韩艺当时故意这么要求的,就是要为这个时候埋下伏笔。

    商人以此要求朝廷,至少得让皇后将债务还清,然后再交大权给太子,你现在就交权,万一朝廷不承认呢?

    当然,这只是借口,户部章还在上面,怎么可能不承认,要真不承认的话,武媚娘也可以不承认,自古以来哪个皇帝讲过信用啊。

    这商人嚷嚷起来,百姓当然也就不怕了,原来皇权交接,管百姓屁事,但是商人也是百姓,商人都敢这么说,百姓害怕什么,民间开始出现议论。

    因为武媚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