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18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外面那些敌人,但是如今情况完全不一样,她得依靠外事来巩固自己的内政。

    李治稍稍点头。

    韩艺突然道:“臣虽然也赞成皇后的建议,但是还得考虑成本和风险的问题,这事出突然,朝廷也没有任何准备。”

    李治思索少许,道:“司空认为,我们要动员多少人马,胜算几何?”

    不等李绩开口,那契苾何力就道:“陛下,契丹可远不如高句丽,他们的联盟是非常松散的,再加上如今他们内部已经分裂,只要我们能够给予他们迎头痛击,他们很快就会溃散,臣估计两万精兵就差不多了。”

    其实唐军的满编,是五万,契苾何力只要求两万精锐,连满编都不需要。

    宋朝要听到这句话,估计会哭昏过去,打契丹只出两万精兵,真是有些尴尬,当然,如今的契丹可远不如宋朝时期的契丹。

    李绩道:“还可让高侃领太原一万军队从西南面进攻,两面夹击,便可保万无一失。”

    韩艺道:“若只是调用五万以内的人马,凭当地的后勤就足够保障。”

    李治点点头,道:“那不知派何人前去统军?”

    薛仁贵立刻站出来道:“臣愿意前往。”

    契苾何力一挥手道:“薛将军,你就做我副将同去吧,当初可是我率领契丹部族征讨高句丽的,我对他们可是非常熟悉,此战当然由我领兵前去。”

    李绩也道:“老臣也认为由契苾将军最为合适。”

    李治点点头,道:“好吧,就依尚书令的建议,先立刻派人去通知李尽忠,让他们停止进攻,朝廷将会派人去调停此事。契苾爱卿、薛爱卿,你们秘密赶往营州,若是有变的话,立刻出兵灭之。”

    “臣遵命。”

    大家对此倒不是感到非常忧虑。因为如今的唐军已经是无敌于天下,史书上记载这段时期的大唐军事动作,不是平之,就是灭之,没有什么可细说的价值。

    会议结束之后,李治是满面疲惫,如今这睡眠对于他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睡好,这一整天都会很不舒服,那边南海之事,还未理清,这边契丹又乱起来了,他此时此刻太需要武媚娘的帮助,于是向武媚娘道:“皇后,如今松漠都督府很可能会发生战事,朕需要你在旁辅助朕啊!”

    武媚娘点点头道:“臣妾会回政事堂的,不过,陛下也应该让太子参与进来。”

    李治欣慰的笑道:“有你这位母亲为太子保驾护航,朕就放心了呀。”

第二千零十八章 母子同政() 
    就在当日,朝廷便快马传令松漠都督府,让他们停止一切的对抗,朝廷将会派官员来调停。

    这个命令还不是以李治的名义发的,是中书省署名,可见李治自己对此是多么的不看好,如果以皇帝的名义传旨,对方要是不听的话,那是很丢人的。

    而且,以皇帝的名义下旨,不听就是造反,没有回旋的余地。

    与此同时,武媚娘也重返政事堂,主持政务。

    虽然中间好像就是武媚娘伤心过度,请了个长假,但是其中意义非凡,武媚娘在这段期间的言行举止,是令大家对她更加放心,不但是李治,还有张文灌他们,这里面深层的意义对于武媚娘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这还得多亏荣国夫人去世,不然的话,大家心里都没有底,这一回大家都踏实。

    如今大家都有了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辅助太子。

    因此今日不但武媚娘出现在政事堂,太子李弘也参与了,而且太子李弘不但将会参与政事堂的例会,还将会参与李治那边军国大事的讨论。

    李弘对此也比较兴奋,作为太子,天天待在东宫,无所事事,也怪无聊的。

    “我们应该早日划定南海那边的行政区域,否则的话,无法起草政令。”武媚娘目光一扫,道:“你们可别说,你们还没有想好?”

    从进屋到现在,她是没有一丝笑容,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张文灌也知道武媚娘心情不好,道:“此事我们已经商量过,取名为佛州,至于里面的县级划分,就交给长孙冲他们去安排,毕竟我们都对那边的地形不是非常熟悉,不太好划分。”

    “佛州?”

    武媚娘点点头,心里对这个名字挺满意的,因为她母亲跟她都是佛教徒,突然看向李弘道:“太子对此有何建议?”

    李弘愣了下,他似乎没有想到,这事武媚娘也会问他,头回来到政事堂,也不敢胡乱说,认真思考一番之后,才道:“儿臣倒是认为,若取名为佛州的话,听上去还是与佛逝国有些关系,会不会令当地百姓思念旧国,那地方乃是商人打下来的,何不叫做商州。”

    武媚娘轻轻嗯了一声。

    郝处俊立刻点头道:“不错,不错,太子说得对极了,这是我们考虑不周,商州要更为合适一些。”

    张文灌、刘祥道他们也纷纷附和,就连韩艺、崔戢刃他们也都表示赞成。

    毕竟这是太子的第一个建议,怎么都得给一些面子,况且人家太子说得也挺有道理的。

    武媚娘目光闪烁了几下,点头道:“我也觉得太子的建议更为合适一些,那就叫做商州。”

    韩艺余光稍稍瞥了眼武媚娘,心想,在如此悲痛下,还能够保持头脑清醒,并且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断,真是好厉害啊!这可能也是我不如她的地方。

    虽然只是一个名字,但是却让李弘觉得非常开心,这信心也有所提升,稍显感激的看了眼武媚娘。

    武媚娘向他稍稍点了下头,又道:“另外,就是尚书令提议的,在元州、商州那边兴建酒业和罐头业,不知尚书令可有具体办法,能够令我中原一些商人去到那边兴建作坊?”

    韩艺道:“罐头的话,是非常容易的,不需要朝廷操心,那些果商们,自然会想尽办法请小胖集团去那边建立作坊。关键是在于酒商,如果跑去那边兴建作坊的话,再运回中原来,成本会增加不少,朝廷首先要做的是,增加中原酒商的成本,同时减低元州、商州的酿酒成本。”

    武媚娘问道:“如果增加成本?”

    韩艺道:“朝廷可以先发出消息,将会在下一次印花税改动会议上,增加一些狭乡的酿酒印花税,保证粮价不因酿酒上涨,同时免除元州、商州的一切酒税,并且商人愿意去那里酿酒,朝廷直接拨地给他们。根据我们税务局的统计,关于酒的印花税是越来越多,也就证明酒消费是在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狭乡地区,因为狭乡地区的百姓变得更加富裕,这些地方酒市场还会进一步增加,那么酒价也会得到相应的上涨,而南海道的粮食远比中原便宜,再加上货船的不断增大,在那边酿酒,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郑善行道:“尚书令虽然考虑得非常周到,但是自古以来,许多朝代都因粮食的问题而禁酒,可是越禁酒,导致酒价越上涨,酿酒的反而更多了,可能又会滋生走私贩,此事还得慎重而行,避免因恐慌而导致酒价上涨。”

    崔戢刃道:“我也认为,暂时先不要放出消息,可以先与酒商开会商量,同时要给予他们压力,让大酒商不能借故涨价,只要大酒商不涨价,那些小酒商也涨不起来。”

    武媚娘又向李弘问道:“太子有什么建议?”

    李弘摇摇头。

    武媚娘点点头,道:“那就这么决定吧。”说到这里,她稍微顿了顿,又道:“另外,契丹那边很有可能爆发战乱,其中可能影响到山东和乐浪州等地区,朝廷必须传令给当地刺史,让他们及早做好准备,避免战火袭扰中原的百姓,还有,让乐浪州的货物暂时全都走水路。”

    刘祥道道:“臣回去便起草诏令。”

    不得不说一句,武媚娘的行政能力是非常出色,就这半日功夫,便将挤压的下奏章全部都给处理了。

    张文灌他们突然觉得,有武媚娘在,他们都非常轻松。

    非但如此,他们还心生愧疚,因为整个会议过程中,武媚娘都没有笑过,可见武媚娘并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一个女人,承受着这么大的悲痛,还要跑来上班,这个确实有些残忍。

    例会过后,大家就立刻去到各自的官署,安排任务。

    韩艺也不例外,来到了户部,将任务告知张大象,主要就是让户部调查酒业的情况,以及帮他约见钱大方等酒商。

    “我知道了!”张大象点点头,又叹了口气,道:“看来如今朝中还真是离不开皇后啊!”

    韩艺斜目瞧了他一眼,道:“我说你也真是奇怪,别的事,你都挺大方的,偏偏对皇后是怨入骨髓。”

    张大象道:“这你也不能怪我,当初那几次大清洗,你都是知道的,几乎每一次我都站在悬崖上。”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眼韩艺,道:“要不是你,我此时恐怕已经……。”

    韩艺苦笑着摇摇头,向来擅长安慰人的他,还真被张大象给难住了。

    这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张大象是被咬了好几口,所以,不管武媚娘表现的多么好,他都是坚决反对武媚娘的,当然,他也只会跟韩艺吐露,因为他认为韩艺不是跟武媚娘一边的。

    其实张大象心里也挺无奈的,武媚娘就跟那不倒翁一样的,左摇右晃,换别人的话,死了不知多少遍,武媚娘就死不了,忽然又想起什么似得,道:“有件事,我倒是想跟你说说。”

    韩艺道:“什么事?”

    张大象道:“最近不是契丹那边又有动乱,咱们也有可能出兵,我就去查了下国库的账目,发现咱们国库至今还未恢复到危机之前。虽然自从印花税颁布以来,税收是在增加,但是这几年国库支出也在不断的增加,导致库存是不增反减,万一有个什么意外,咱们可拿不出太多的储备来应对。”

    韩艺目光闪烁了几下,笑道:“能有什么意外。再者说,你那种旧思维得换一换,不要老是盯着账目看。”

    张大象道:“我们户部不看账目看什么?”

    “当然是看数据啊!”韩艺道:“咱们国家的生产力是在与日俱增,也就是说国内的财富是在增加的,不在国库肯定在别的地方,但甭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在我大唐就可以了。”

    张大象道:“话可不能这么说,这钱都在百姓手里的话,国家要用钱的时候,只能去向百姓要,这又会引起民怨,唯有当国库充盈,才能避免国家向百姓增税。”

    韩艺道:“那你又不想想,要是朝中大臣,皇亲国戚,天天看着国库里面堆着的金山银山,仿佛用不完一般,这不是勾引他们犯罪么,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去将这些钱给用了,这钱存在国库也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用于国家发展。这其实也是一种投资,只有国家发展的好,百姓变得更急富裕,税收来源也将会变得更多,到时美酒会有的,羊肉也会有的,这完全不用担心。”

    张大象和韩艺就是两种典型理财思想,张大象这人天生缺乏安全感,任何方面都是如此,唯有更多的存款,才会让他有安全感,但是韩艺认为存钱就是傻,这有钱不用不是傻又是什么,得拿去赚更多的钱啊。

    韩艺是老大,那当然是走韩艺的路线。

    傍晚时分。

    韩艺回到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