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17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迅速,主要就是因为竞争,但是一种良性竞争是可以促使国家进步的。而儒家思想中礼义廉耻今日也适用,我尤其是推崇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为本。

    读圣人之书,是没错的,但是懂得灵活运用,这才是关键。那董仲舒不也修改许多儒家经典么,难道他那是信而好古么,他那么做其实就是为了让儒家思想适合当时的汉朝,可见董仲舒就是一个明白人啊。圣人的思想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有许多人愚昧的去遵从圣人之言,也不看看当下的环境和百姓的需求,这不就是纸上谈兵么。

    我不反对任何思想,因为我是个商人出身,也没有读过什么书,我认为需求和供应才是永恒的,国家需要什么,百姓需要什么,那就得对症下药。这道理很简单,我天天大鱼大肉,你还在这里忽悠我,听我的,你就会有肉吃,那我肯定不会搭理你,我肉都吃腻了,我凭什么听你的,但如果你说,听我的话,你就会有马车,那我绝对会听。

    天下儒生天天嚷嚷着仁政仁政,什么是仁政,不是说主张儒家思想就仁政,仁政其实很简单,就是让百姓生活的更好,而且是更好,可不是跟周朝百姓生活的一样好,要是还跟周朝一样,那我们就是一群跟猪一样臣子,发展了上千年,结果还跟周朝一样,我们死了算了,活着都没有意义。

    作为臣子,君主,国家,百姓,才是最重要的,思想只是工具而已,适合当下的国情,那就拿来用,不适合就不用,你们如果还纠结于什么派别,那你就别谈什么忠君爱国仁政,因为这是一种极度自私的行为。皇后这番主张,是对是错,得从实际情况来分析。皇后已经阐明了她的主张,咱们要觉得不合适,就直接说明哪点不合适,为什么不合适,不要扯什么儒道之争,要争这东西,咱们开个辩论会,政事堂是用来谈政事。”

    这一番话下来,张文灌他们脸上是一阵红,一阵白的。

    卢师卦突然道:“尚书令言之有理呀!我们是臣子,臣子的首要职责是辅助君主,治理好国家,就当下的国情而言,推行无为而治,显然要比其它主张更加合适。这无为而治,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不仅仅是给予百姓自由,也给予了朝廷自由,反而不会出现很多矛盾,利于国家的思想统一,儒家思想相对而言,就比较保守一些,不利于当下的发展,也不利于思想的统一。”

    长孙延道:“若皇后仅仅是推崇无为而治,那我是不赞同的,因为过于自由,也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和发展,但是根据皇后的主张,儒家思想乃是基础,无为而治在中间,上面还有法家束缚,此乃集三家之长,从而形成一种新得主张,是利于我大唐的发展,以及目前百姓的需求。”

    王玄道道:“道家主张无所不容,那么儒家思想自然也包容在内,因此以仁政治国,其实也算是无为而治。”

    张文灌点点头道:“既然如此的话,朝廷就应该明言是主张无为而治为治国思想,而非是以道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郝处俊道:“而且,还得重新诠释无为而治。”

    他们就怕武媚娘借这个来打压儒家,他们现在也明白了,武媚娘主张无为而治,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就是想要缓解商人崛起与其它阶级的矛盾。

    武媚娘笑着点点头道:“这也是我的本意,但是这需要各位的才能。”

    武媚娘提出得这个主张,真不是没事找事做,虽然是要表现自己,但也因为她看到国家发展需要。如今很多现象,那都是儒家思想最为反对的,而唐朝许多政策都包含着大量的儒家思想,这不就是在自我矛盾么,商人不准骑马,其实也是来自于儒家思想,但这明显不再合适。而且这也是为什么,只要朝廷政策稍稍一变,天下儒生就都反对,因为律法都是那么规定,那我们当然要反对。朝廷得明确主张,而且这种主张能够适合国家继续发展下去,否则的话,反而会令思想分裂。

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这就是无为而治() 
    “真是好厉害的皇后呀!”

    从政事堂出来,上得马车之后,王玄道就立刻感叹一声,“这临时约法本是用来约束皇后的权力,但是如果她的提议总是能够通过,那临时约法就失去了作用。”

    卢师卦摇摇头道:“此言差矣,如果没有临时约法,皇后还会提出这些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主张么?可见临时约法还是有效的。”

    长孙延道:“但是久而久之,可就不一定了。”

    崔戢刃笑道:“那你方才还支持皇后的决议呢?”

    长孙延道:“就事论事,皇后这番提议对于国家发展还是非常有利的。”

    崔戢刃笑道:“这就是皇后厉害的地方啊,她的主张一旦通过,并且使得国家发展的更好,那么她的威望自然会水涨船高,但是如果我们为了这一点而去反对皇后,那与李义府等人又有何分别呢?而且我们也不会得到百姓的支持,长久下去,等于权力还是被皇后拽到手里了。”

    王玄道道:“可见我们还是得小心谨慎,不能大意。”

    其实他们心里还是多少不愿意支持皇后的,因为这种主张一旦通过,皇后的权威肯定会增加不少的,但同时他们也知道,主张无为而治,其实就是在为商人崛起扫清崛起的障碍,因为商人的崛起会引发太多的矛盾,在统治思想中有着太多反对商人的,让商人崛起合法化,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化解许多矛盾。

    。。。。。.

    朝廷先是下诏,废除禁止工商阶级骑马的限制。

    这一条诏令,反对的声音虽然不小,但是支持的声音更大,尤其是阿史那弥射他们都非常支持,因为他们家族都卖马,这能够促进马匹买卖,如今商人可是大客户,不准商人骑马,那他们家的马卖给谁啊!

    马商、车商,甚至于草商都是非常支持这一政策的。

    商人阶级当然高兴,虽然他们很多都经常骑马,但是朝廷明言废除,这就是要提升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啊。

    但是朝廷要确立“无为而治”为治国的中心思想,这个就引起极大的争论。

    这事一传到弘文馆,就立刻传了出去,紧接着大唐日报就发表文章,阐明“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无为而治治国,法家思想平天下”的新主张,而这一主张也冠以了皇帝和皇后的名义。

    这也是武媚娘又重新凭借政策回到世人的眼里。

    这其实就是一种宣告,我回来了。

    长安的那些老儒生们也不管对错,就直接对武媚娘破口大骂,将前面那一场危机中武媚娘干得烂事,又都给挖了出来,就连“妖后乱国”的说法都出来了。

    但是大家都不骂李治,提都不提,不是因为害怕李治,他们也经常骂皇帝,主要是因为李唐遵李耳为始祖,那李治当然要推崇我祖先的思想,这不就是儒家推崇的孝道么。

    但是儒生总得找一个理由反对吧,那武媚娘就是最好的突破口,而且现在骂武媚娘,那都是理直气壮的,根本不需要害怕,因为武媚娘之前犯了很大的错误,如今让她主持政务,那也是为了皇帝,不代表大家原谅了武媚娘,反对的人都说武媚娘提出这个主张,不是为国家好,而是为了掌权,要毁掉临时约法。

    张文灌他们都已经预料到了,是拼了命的在朝中官员解释,朝廷不是要罢黜百家,独尊道家,新主张是为了让三家思想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基本上还是贯彻儒道法三家思想并行的原则,只不过是确立无为而治为治国思想,不是确立道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他们又跟弘文馆的大学士,重新诠释无为而治,首先一点,无为而治就包括仁政治国的思想,而且是要求在律法之下,给予百姓更多的自由发展,不给于太多的限制,朝廷不能与民争利,但不是无所作为,朝廷的职责是根据百姓的发展,制定出宏观调控的政策。

    这么一解释,多半年青一代就都非常支持这一主张,因为他们已经被这个环境给感染,他渴望自由、开明的社会风气,包括一些崇尚儒家的年轻人,因为这个主张,并没有否定儒家思想,只不过是将儒家思想作为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就是儒家的主张么。

    士族本来也是儒道兼修,这种主张就迎合了他们的主张,他们也开始写文章,支持这一主张。

    但是如今可不是坐而论道,主要舆论武器那是报纸,而大唐日报和士族日报都是保持中立的立场,我们做得是买卖,想要在我的报纸上刊登你的文章,你得拿钱来。

    这可就给予商人阶级参与进来,提供了契机,以前这种思想上的争论,跟商人有什么关系,但是涉及到钱,他们能够参与。他们也知道这种新主张是对他们有利的,但是他们不会写文章,那么只要是支持这一主张的文章,他们就出钱让士族日报和大唐日报刊登。

    然而,这种思想上的争论,那是非常吸引眼球的,对于士林中人而言,这是可以让他们一战成名的,可问题如今这争论是需要少钱,很多人也看到商人在后面不断洒钱,许多本身就支持这一主张或者中立人士就跑去跟商人合作,我写文章支持这主张,你们出钱帮我刊登。

    大家又是一拍即合。

    佛家中人,见道家和儒家争得不可开交,大家的眼球都被他们吸引去了,没有人关注他们佛家思想,这可不行,佛家在大唐的势力可是非常强的,于是佛家中人也参与进来,法家中人也参与进来。到最后,墨家又不知道从哪里窜起来,开始宣扬他们的墨家思想,但是他们没有提倡“兼爱”、“非攻”等墨家核心思想,而是提倡学术论,什么几何学、认识论。。。。。。。

    他们知道工匠的地位在提升,投资工匠可能能够令墨家崛起。至于什么“兼爱”,“非攻”,没有什么关注点,他们也就不提,我们墨家现在是专门搞技术的。

    这一下可是热闹了!

    而且这些争论都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在报纸上面刊登。

    皇帝也看得见啊!

    这势必会惊动皇帝啊!

    故此李治赶紧将韩艺给叫到两仪殿来。

    “朕听闻朝廷推行无为而治的新主张,士林的反对声是非常高啊。”李治是皱眉问道。

    “没有啊!”韩艺摇着头道:“大家都是非常支持啊,并且是用实际行为来表示的。”

    李治愣了半响,气得直接将桌上的大唐日报甩给他,道:“那些反对的文章都刊登在你的大唐日报上面,你当朕是瞎子么?”

    说得你好像看得清楚似得。韩艺暗自嘀咕了一句,拿起来稍微看了一眼,道:“陛下,这上面的文章可就是最好的证据啊。”

    李治纳闷道:“你这话是何意?”

    韩艺道:“朝廷刚刚主张无为而治,大家就开始思考起来,这不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么?”

    李治啧了一声:“你这是强词夺理。”

    “臣绝非是强词夺理。”

    韩艺道:“陛下,如果我朝效仿秦始皇焚书坑儒,效仿汉武帝独尊儒术,那他们还敢这么说么?他们还能这么说么?正是因为陛下你主张无为而治,他们才能这么说,这就是我大唐之伟大,我大唐立国之本,开明和包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