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16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艺沉默不语,心中是万分感动,人生中若是少了李义府,那是多么的无趣啊。

    李治突然看了眼李义府,道:“来人啊,将李义府拖出去,掌嘴五十。”

    李义府当即就傻了,激动道:“陛下,你不能听他的,他都是骗你的呀!”

    李治冷笑道:“你没有骗朕,但是你却将朕的国家弄得乌烟瘴气,险些将朕的大唐,毁于一旦,就算韩艺骗了朕,但是他却拯救了朕的大唐,拯救了万千百姓,如果一定让朕选择,朕宁可让韩艺欺骗。还不快将李义府给朕拉下去,并且严加看管,朕不能让他这便宜的死了。”

    两名禁军将士立刻冲上前来,先就将李义府的嘴给堵上,然后拖着就往外面走。

    “唔唔唔!”

    李义府剧烈挣扎着,眼中充满着怨恨和愤怒看着韩艺,但是无济于事。

    这李义府真是到了临死之前,脑袋都还没有清醒过来,绝对是韩艺的最佳队友,因为长孙无忌究竟有没有谋反,李治心里真不知道吗?

    李治心里比谁都要清楚,长孙无忌当初没有一点谋反之心的,就长孙无忌当时那年纪,他还谋反,他是疯了吗?长孙无忌当初也只是迷恋权力,不肯放手而已。

    当初那件谋反案,摆明就是诬陷,而且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就是一桩板上钉钉的冤案,只要人不傻,都知道,朝中大臣谁都心里有数。

    而李治当时也只是要借刀杀人而已,而他当时之所以要杀长孙无忌,倒不是害怕长孙无忌,只是因为他希望趁机一举将这一些元老都给清除掉,伸张皇权,不再受任何人掣肘,而且,当时两边斗来斗去,他也非常头疼,他只能偏向皇后这边,这其实也是帝王登基的基本流程,辅助大臣就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所以,你要告韩艺别的都还好,你告他跟长孙无忌密谋谋反,长孙无忌自己都没有谋反之心,他还跑去跟韩艺谋反,你不是在搞笑吗?

    这李治能信吗?

    而且李义府自己也知道,当时长孙无忌没有谋反,完全就是栽赃嫁祸,你又拿这个罪名出来说事,摆明就是要冤枉韩艺。

    别说李治,其余大臣也都心里有数。

    而韩艺的话更具有可信性,因为韩艺到底没有帮助长孙无忌说话,长孙无忌最终还是死了,元老也几乎被清除了,韩艺就是保住了这几个人而已,你说他们在密谋什么?

    而且,长孙无忌找韩艺,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韩艺跟长孙延、赵持满、裴行俭都有不错的交情,尤其是长孙延,当时长孙无忌已经夕阳西下,作为爷爷想要为长孙家留后,这再合情理不过了,唯有韩艺可以保长孙延一命。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韩艺的话,与吐蕃一战中,王方翼、裴行俭、赵持满三人都打算以身殉国,这种事是不可能来假的,如果他们真的不忠于李治,肯定早就跑了,或者投降了,换做李义府肯定会这么做的,并且来济当时都已经是以身殉国,是他们挽救大唐的半壁江山啊。

    而且他们是在帮助李治弥补漏洞,当初是李治的优柔寡断,导致局势变得非常危险。

    李治心里在想什么,他很感动,他也很愧疚,他如今才知道,原来长孙无忌还帮着他培养了一批忠于他的能臣干将,此时此刻,他已经萌发为长孙无忌等人平反的念头,反正人也都已经死了。

    正当李治暗自伤神时,韩艺突然将手中芴板往地上一放,道:“陛下,臣欺瞒了陛下,罪不可赦,还请陛下念在臣立下一些微末功劳的份上,免除臣的官职,让臣致仕回家乡去吧,微臣叩谢皇恩。”

    李治微微一怔,猛然醒悟过来,你小子还真会找机会。他知道韩艺这厮一直都想回去旅行,这摆明就是想借坡下驴,岂能让他得逞,愤怒道:“拿起你的芴板,给朕退回去。”

    韩艺哭丧着脸道:“陛下,这欺君之罪可非小罪啊!”

    李治冷笑一声道:“若以欺君之罪而论,朕也可以将你满门抄斩。”

    话音未落,就见韩艺赶紧捡起芴板,站回原位去了,一脸的郁闷。

    李治嘴角不禁抽了抽,暗骂道,这混小子。

    PS:两章一块发了,本来是打算分开发的,因为断点就在李义府爆出那个消息那里,但是我知道一定会被你们骂断章狗的,为了证明我不是,我就索性一块发了,你们要知道,之前的那些断章并非我的本意,纯属巧合而已。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大浪淘沙() 
    韩艺当初既然敢让武媚娘发现自己与长孙无忌密会一事,自然就不怕武媚娘将这事告诉李治,因为就当时而言,他们虽然是吃三家饭的,但是他没有对不起任何一方,他都在尽心尽力的在为他们跑腿,他也没有做过任何亏心之事,拿人钱财,为人消灾,他一直都秉持着这个信念。

    武媚娘要弄长孙无忌,他出谋划策,那边他也照样怂恿长孙无忌反击,跟武媚娘拼死一搏,另外,他也帮李治打掩护,顾忌李治的名誉。

    真心挑不出任何问题来。

    他是既没有贪念权势,又没有结党营私,反而一心一意为大唐的社稷着想,就连俸禄他至今都没有拿过。

    而且韩艺的整个计划,它都是触发性,一开始主动权始终不在他手中,武媚娘要是不这么做,那韩大山的坟墓就白垮了,哪里会发生这么多事。

    只不过韩艺知道武媚娘的性格,那是心狠手辣,有仇必报,决计容不下他,而他唯一的保护伞,就是他的政策,武媚娘一定会从他的政策下手,从而削弱他在朝廷、百姓心中的地位。

    说这一切都是韩艺弄的?

    韩艺自己都不敢相信。

    当然,李义府这个最佳队友,确实也没有话说,在韩艺的整个计划中,他绝对是一个闪光点,临死前之前,都还在拼命的维护韩艺,韩艺心里非常感动,可惜的是,他的价值已经被榨取的一干二净,韩艺作为一个商人,自然不会去保住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

    然而,李治这一上来,就是五马分尸,满门抄斩,底下跪着的那群枢要大臣心里能不害怕么?

    李治又转目看向许敬宗。

    许敬宗浑身哆嗦着,眼中含泪,充满乞求的看着李治。

    这跟以前那个嚣张跋扈,不可一世,谁都不放在眼里的许敬宗简直判若两人。

    李治又是朗声道:“至于许敬宗,朕现在免除的一切官职和封号,你的财产也都全部充公,回你的老家去吧,永远不要再踏足长安,至于你儿子许昂,流放岭南。”

    没有杀许敬宗,一来,当时许敬宗确实是在洛阳,帮着武媚娘捣鼓红尘一事,而且许敬宗比较聪明,什么事都是让李义府顶在前面,他好处是肯定捞了不少,但是他都没有直接参与,而且,他毕竟为李治立下许多汗马功劳,而且他年纪也这么大了,活不了几年,李治所以决定还是给他一条活路。

    这要是以前,许敬宗肯定会气得跳起来,他就这性格,但是如今许敬宗已经吓坏了,没有将他处死,对于他来说,就已经是万幸,赶紧叩谢皇恩,连半句话都不敢多说。

    李治一挥手道:“押下去。”

    权倾一时的许敬宗,就这样被赶出了两仪殿,对于他而言,也许是非常残忍,但这只是因果循环。

    那辛茂将自然也是难逃一劫,但是李治也没有杀他,因为他确实没有参与太多,也就是免除他的官职,没收他的财产,让他回家去。其实以辛茂将的罪名,将他免职都有一些说不过去,但是李治也没有办法,这些人家里有钱,不将他们定罪,就没有办法抄家,国家现在很需要钱。

    辛茂将真的是被气死了,终究还是免不了被李义府连累啊!

    李治又道:“许圉师,卢承庆,韦思谦。”

    “臣在。”

    三人齐声说道。

    李治看了他们三人一眼,叹了口气,道:“你们三人虽然没有贪赃枉法,但是你们一个检校户部尚书,一个是刑部尚书,一个御史大夫,却任由李义府等人贪赃枉法,朕现在免除你们的官职,你们可有话说?”

    “臣无话可说。”

    卢承庆和许圉师异口同声道。

    虽然他们二人算是比较无辜的,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责任,因为当时武媚娘提出新政的时候,他们可都份参与,而且他们都是拥护新政的,也因此被李义府给绑架了。

    韦思谦却道:“多谢陛下饶臣一命,臣确实辜负了陛下的信任,这失职之罪,臣无话可说,纵使陛下要杀臣,臣也没有半句怨言。但是臣如今还没有被免职,还是御史大夫,那么臣有句话就不得不说。”

    李治皱眉道:“什么话?”

    韦思谦道:“此次危机,主要责任是在皇后,新政乃是皇后提议和主持修订的,李义府也是皇后给召回来的,若是陛下要治臣之罪,应当先治皇后之罪。”

    这话说出来一点错都没有,主持修订新政的是皇后,他们只是辅助皇后,如今新政弄成这样,皇后都没罪,我有什么罪。

    其余大臣也都看向李治,有些蠢蠢欲动。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

    李治闻言,不禁眉头紧锁。

    “韦大夫此言差矣。”

    韩艺突然站出来道:“我认为皇后无罪。”

    韦思谦看向韩艺道:“那我倒要听听尚书令的高见。”

    韩艺道:“因为皇后的新政是没有错的,你自己说哪一条有错,而皇后唯一做得,也就是修订了新政,是李义府他们没有严格执行皇后的命令,甚至于阳奉阴违,这才导致危机的爆发,那么就事论事,皇后当然是没有罪的。”

    话音刚落,立刻投来诧异的目光。

    李义府方才戳穿韩艺与长孙无忌密会一事,那里面可是包含着很多的讯息,这些大臣也都不傻,他们都察觉到一些蛛丝马迹。

    李绩忙道:“尚书令言之有理,皇后的本意还是好的,只不过下面的人执行不当,不能因此而怪罪皇后。”

    李治感激的看了他们一眼。

    其实李治也知道,他们不是保皇后,而是在保太子,皇后若废,太子一定被废,根据中原的传统而言,要是嫡长子继承的,武媚娘若被废,那李弘就成为庶子,那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韩艺立刻又道:“同理而言,臣也认为卢尚书、许侍郎、韦大夫,在此案之中,只有小过,谈不上大错,因为他们与皇后一样,这心里还是在为国家和百姓着想,只不过他们力所不及,未能很好的执行皇后的政策,但是失职之罪是肯定有的,依照我大唐律例的话,免除官职就有一些过重了。”

    李治微微一笑,道:“那不知依尚书令之意,该当如何处置?”

    韩艺道:“微臣认为该当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正好,汴州、亳州、宋州等州府不是正缺刺史么,臣介意将他们调去那边,臣相信他们也都希望能够弥补这一次的过失。毕竟这种苦差事,没有道理让咱们这些功臣去弥补啊。”说到后面,他是义正言辞。

    李绩瞧了眼韩艺,心里也真是服气了,其实他也想保住卢承庆他们,但是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借口。

    李治听到后面,差点笑出声来,隐蔽的瞪了韩艺一眼,点点头道:“既然尚书令为你们求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