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1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呀!我差点都忘记这事了。韩艺忙问道:“可有收获?”

    张大象道:“他们完全按照你的吩咐,将一些资料收集完备,各地的财政状况都非常好,大问题倒是没有,只是………!”

    韩艺皱眉道:“只是什么?”

    “只是有一些小问题罢了!”张大象道:“据我们的调查所知,山东、江淮一代,有些州县的地主用一些手段去兼并百姓土地,因为就我朝税制而言,奴婢和道僧是不需要交税的,因此有些大地主忽悠百姓百姓成为自己的部曲,这样就可以避免交税,而他们只收纳朝廷税收的四分之一,还有一些则是与道僧联合,建办寺庙,见自己的土地划到寺庙名下,避免交税,但是这种现象非常少。”

    韩艺问道:“那韦中丞没有管么?”

    张大象道:“韦中丞此去主要是整顿吏治,这些民间之事,他可无暇顾忌。”

    韩艺听得沉吟片刻,笑道:“偌大的一个国家,要是财政上面连一点问题都没有,那也太假了,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问题,既然这不是大问题,那就先别管了吧!”心里却道,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询问完户部之事后,韩艺又向早就摩拳擦掌的唐临道:“唐尚书,最近你的日子应该好过呀,自从上回毕正义一案,李义府应该收敛了许多。”

    唐临神情激动道:“要是这样那就好了,李义府也就收敛了一两个月,如今还变本加厉,你有空可以去李府看看,看看有多少人上他们家寻求仕途,李义府根本就不要这脸,肆无忌惮的将自己人提拔上去,如今朝中不少有本事的大臣都看不下去了,可是………可是经过毕正义一案,他们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圣人说得好,这多行不义必自毙。”

    唐临颇为不满的看了眼韩艺,如今他们全部站在韩艺旗下,可是韩艺老是对李义府忍了又忍,令他很是不爽,李义府别的部门不管,就将吏部视作聚宝盆。

    韩艺也知道唐临过得很憋屈,笑道:“如今李义府势头正劲,咱们没有必要与他们硬碰硬,当避其锋芒,正好陛下准备在西北那边全面建立官府………。”

    他话未说完,唐临和张大象就异口同声道:“此话当真?”

    “我哪敢虚传圣意,具体情况,我暂时也不便多说。”韩艺又道:“但是我希望借此机会,将咱们的一些人派去西北做官。”

    “西北?”唐临皱眉道:“通常只有被贬的官员,才去哪里啊?”

    韩艺笑道:“这得看什么时候,如今西北可是最好立功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随便派一些人去,我希望这些人符合三个条件,其一,年轻,其二,有真才实学,其三,身处在朝堂边缘。”

    唐临还是一脸困惑。

    韩艺道:“具体我就不多说了,但是这份名单非常关键,你一定要慎重又慎重,一定要是一些值得培养的人,如果你弄一些纨绔子弟过去,那就是害了他们,也是害了我们。”

    唐临听着有些惧意,这是在干什么呀?可见韩艺又不愿多说,也只能点头应承下来,心想,这事得去找太尉商量一下。

    韩艺都看在眼里,其实他就是希望唐临去找长孙无忌。在人员安排方面,长孙无忌称第二,那是没有人敢称第一的。

    三人没有交谈多久,还得留一些时间,给后面的人,可是他们刚走不久,下人就又来通报,这大司空李绩上门。

    这倒是令韩艺有些受宠若惊,李绩没道理来这里与他攀关系,应该是他去跟李绩攀关系,他知道一定有事,这可不能怠慢,韩艺赶紧收起那不耐烦的表情,急忙出门将李绩迎进厅内。

    这李绩一坐下,轻描淡写的道了一声喜,是很没有诚意的那种,旋即便道:“这天底下老夫最佩服三个人,这第一个,就是太宗圣上,第二个,就是大将军李靖,这第三个,太尉长孙无忌。如今可又得添上你这户部尚书啊!”

    韩艺听罢,诚惶诚恐,道:“小子何德何能,先先前三位相提并论,不敢,不敢。”

    “因为你能忍!”李绩笑道:“老夫自问忍性不错,但是在你这般年纪时,却远不及你,禄东赞都要你的性命,你竟然还能顾全大局,与之相谈,实在是令人叹服,要是换做他人的话,只怕会煽风点火,挑起大唐出兵吐蕃,报这一箭之仇。”

    韩艺愣了片刻,随即苦笑道:“司空,你就莫揶揄晚辈了,晚辈如实跟你说吧,晚辈不是不生气,而是他禄东赞是有备而来,我完全没有预料到他会这么做,先机已经被他占得,如果我们仓促应战的话,只怕也占不到便宜,要是还输了,反而更会助长吐蕃的嚣张气焰,到时只怕会得不偿失。”

    李绩立刻道:“如此说来,我们与吐蕃一战可否避免?”

    韩艺微微一愣,道:“司空就是为此事而来?”

    李绩点点头。

    韩艺思索片刻,道:“不瞒司空,我个人之见,应该是在难以避免,因为吐蕃的政策就是对外扩张,他们需要努力,需要土地,在我们打下西北之后,除非他们南下,否则的话,他们只能与我大唐为敌,我敢肯定禄东赞攻打吐谷浑,一来是统一高原,但这不是他的丰功伟绩,而是在面对我大唐的时候,占据绝对的地理优势,一旦吐谷浑被他们占领,那我们在高原就没有落脚点,要打上高原可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只能采取防守。另外,我就是一直强调的,图谋西北地区。除非我们愿意舍弃西北,否则的话,必有一战。”

    李绩又问道:“那你认为要真开战,我大唐胜算几何?”

    韩艺道:“最多六成,我大唐国力虽胜,但是他们占据着地理优势,面对我们是居高临下,而且经过此战,我认为吐蕃大军的战斗力,可以与我大唐最精锐的部队旗鼓相当。”

    李绩听得眉头一皱,若有所思道:“既然如此的话,这一仗一定要赶在老夫生前打完啊。”

    韩艺听得一愣,道:“司空此话怎讲?”

    李绩叹了口气道:“我大唐虽然将才辈出,像薛仁贵、程名振等将军都是能征善战之辈,将来足以为我大唐开疆扩土,可是他们虽有才能,却难以服众,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从老夫手中接过这帅旗,因为不管是谁,都无法令其他人心服口服,老夫再怎么说,也比他们多打几十年的仗,在军中还算是有一点威信的。若由老夫统军,哪怕老夫不能上马,不能拉弓,亦可让上下团结一心,可若老夫了的话,一时半肯定没有人能够令一众武将心服口服,面对强大的吐蕃,若连自身不团结,只怕更加难以取胜了。”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

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没你不行() 
李绩活了这么多年,看得自然比其他人要更远,即便韩艺也是不如他的。

    如今大唐正面临一个更迭的时期,文臣武将皆在更迭当中,而且也不是后继无人,还有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程名振、契苾何力、阿史那弥射等大将在,但就是因为人才辈出,谁当这大将军,其余人肯定会不服的,要是苏定方当统帅的话,契苾何力都不会搭理他,你什么出身,还想当统帅。

    这上下不合,乃兵之大忌。

    统帅再有才能,指挥不动下面的人,那也是白搭,何况是面对强大的吐蕃,那必须要将帅一心,方可取胜,又不是打高句丽,没事就可以去干它一下,反正高句丽也没有反击的能力,高句丽那点点国力,辽东地区都出不了。

    本来还有一个程咬金可以坐镇,但是程咬金已经被李治给玩坏了,目前来说只有李绩可以扛帅旗,李绩一句话,大家都愿意听从,没有办法,功绩摆在那里,即便李绩拉不开弓,只要坐在大帐中,那就能给唐军增加N多光环。

    韩艺也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更加觉得好奇,问道:“司空恕我冒昧问一句,以司空你如今的地位,怎么也轮不到来找我商量这事,若是司空想出兵的话,可以直接去请奏陛下。”

    你当朝第一人,你一句话,李义府也不敢不听呀,你跑来找我,太看得起我,你要自己上奏,可比来找我省事多了。

    李绩苦笑一声,道:“当初太宗圣上讨伐高句丽,便是我促成的,可是结果如何,你心里也清楚。”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自从那回过后,老夫算是明白了,这打仗不只是打赢打输的问题,还考虑诸多方面,有些时候,打赢了敌人,只不过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真的这么简单的话,你不早就怂恿陛下出兵了,还会一直隐忍到如今。”

    韩艺听得心生敬佩,再也不觉得李绩是缩头乌龟,这才是真正的元帅,他不参与政治斗争,不是他怕死,而是他觉得我职责这里,我是武官,我的职责就是打仗,这些事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这打仗可不是武侠,不能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就可以到处行侠仗义。打一场大仗,得损耗多少粮食,多少人力,这一将功成万骨枯。因此若非必打之战,必须得把这账目给算清楚了,在房玄龄担任尚书左仆射时,管辖兵部,唐朝打得每一场仗,那都是利益大于弊,而且是以极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国库还算是一直在充盈当中。

    可是轮到李绩出任兵部尚书,就打了一场无用的仗,虽然一直在赢,但是有个球用,你没完成战略目的,还将国力损耗的七七八八,因此最好的分工,就是政治家来决定打与不打,武将只负责打赢就行了,如果两者相互干预,甚至于本末倒置,那将是非常可怕的,想那宋朝就有这么一点意思,文臣不但决定打与不打,而且还负责监军,常常延误军机。

    韩艺稍一沉吟,道:“司空的意思我及早做好准备?”

    李绩点点头道:“如果避免不了,最好是趁着老夫还活着将这一仗给打了。”

    他为什么单单来找韩艺,就是因为韩艺是户部尚书,掌握着财政,这打仗是要钱的,只有后勤准备好了,大唐才有资格打这一仗。另外就是,宰相当中,李义府、许敬宗,李绩是从未奢望过,杜正伦又是他这一边的,因此韩艺的意见是非常的,而且韩艺是非常关键的人物,因为韩艺一直在参与此事,但是他也看出来韩艺不太想打,这令他很忧心。

    因为他年事已高,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扫平一切隐患,不要给后世子孙留祸,不然他活在世上也没有可图的,因此他才会这么着急得来找韩艺。

    韩艺沉吟半响,点点头道:“多谢司空如实相告,下官知道了。”

    李绩也不再多言,他只是希望韩艺能够为此准备好我们有资格早点打这一仗,不是想催促韩艺他,因为他不需要,如果这样的话,他还不如直接去找李治谈,犯得着来找韩艺么。<;>;

    说完此事后,李绩便离开了。

    韩艺倒是没有急着回后堂,而是坐在厅内思索着,他其实有自己的打算,但是李绩说得这一点,他的确是忽略了,如果等到李绩去世了,还真没有谁有资格接过帅旗来,因为大家都差不多,苏定方资历倒是老,可是出身寒微,威望远远不够,裴行俭出身名门,可又太年轻了一点,跟薛仁贵一样,功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