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1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一,大赦天下,这是必须的,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只有极其凶残的罪犯和吐蕃人是不被赦免,其余的统统赦免,包括此次跟随素和贵作乱,后又被俘虏的士兵,不但赦免,而且还给他们土地。

    其二,大面积废除奴隶制,除了吐蕃人外,每个人都是吐谷浑的子民,是不分贵贱的。

    其三,颁布均田制,这个均田制跟大唐相差无几,就是严格规定每个百姓得拥有多少土地,官员拥有多少土地。只是有一点不同,大唐的均田制是分永业田和口分田,一种是私有,一种是公有,而且是以口分田为主。

    但是吐谷浑的均田制,就全部是私有,也就是说,这是一锤子政策,只针对当下的百姓,今后出生的人,就不具备这一个条件了,因为私有制的话,土地是不可以收回的,除非天天扩张,不然的话,哪来的土地,皇室都只剩下那么一点点土地了。但同时也规定,十年内不准交易土地,而且不准荒废,并且用律法来限制这一点,你不种地导致土地荒废,你就是在犯法。

    现在吐谷浑有得是土地,素和贵杀了不少权贵,又带走了那么多权贵,他们的土地当然是归国家。

    而其中最受伤害的就是家业甚大的老牌贵族,朝廷都没有跟他们商量,总之,你们必须要将土地交出来。这也是新贵答应这些政策的一个主要原因,伤敌一千,我自损二百,而且还有补贴,这TM真是太划算了。

    其四,免除一切税赋,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取消税赋这个说法,你们赚到的利益,全都是你们自己,不需要缴纳一文钱给朝廷,人都是如此,包括外人,统统不要交税。

    其五,青海湖、矿业国有化,并且国家将会投入资金开办大型作坊。

    其六,军队国有化,以前吐谷浑的军队都是各个部落出兵,常备基本上伏俟城的禁卫军。而如今因为均田制的关系,部落百姓都得去搞生产,土地又不能荒废,谁还有空去打仗,那么军队就必须国有化,但是一旦国有化,就必须是募兵制,就得给工资,庞大的军队,朝廷肯定是负担不起,因此全国上下只保留一万三千人的常备军,基本上还都驻扎在吐谷浑城,防止其它部落的骚扰,以伏俟城为中心的京畿之地,只留三千禁卫军,负责皇室安全以及城内的治安,大非川这关键要地更是无军队驻扎,川内的人都去干活,大非川耕地非常发达,可不能荒废。

    这看似在削减铎伏的军权,但他们本就是部落制,打仗就当兵,不打仗就当农民或者牧民,所以这个铎伏无所谓,只要你不解散我贺真部就可以了,我一声令下,他们拿上兵器就是士兵,而且弘化公主还让伏立负责农闲之时,组织人操练,从这一点来看,弘化公主不是要削兵权,而是要竭尽全力搞生产。

    吐谷浑城的克烈大将军虽然手握唯一一支军队,但他决计不敢造反,因为伏俟城后面就是鄯州,大唐军队很快就能抵达,比他还要快一些,你那一万人还不够看的,而且他也不会投奔敌军,因为弘化公主就让他一个人统领全国军队,哇!这是何等的信任,他没有道理跑去敌人那里***。

    吐蕃在旁虎视眈眈,吐谷浑反而裁军,不用说,今后都得靠大唐在旁边保护。

    这就是一种赌博,但是大臣们也一致通过,因为我穷兵黩武,我必死无疑,我现在也没有资格去穷兵黩武了,那还不如就放弃算了,完全依靠大唐的保护,集中人力搞生产,反正吐蕃来袭,大唐不帮忙,我们就完了,这非常简单。西边有荒漠隔壁挡着,东、北两边都是大唐,就完全不设防,我设防我也挡不住你。

    其实弘化公主已经跟韩艺商量好,等韩艺回去就建议李治,派兵进驻吐谷浑城,与克烈将军的部队搞联合操练,一来保护吐谷浑,二来就是让中原士兵适应高原气候。

    其七,全面对大唐开放贸易往来,包括道路,不收税,不设条件,就是弄个关卡登记一下就可以了,就算你大唐商人不来我这里做买卖,你也可以往我这边走,权当自己家,不要客气,常回来看看,只要有人来,就肯定有消费,这是一定的。

    其八,确定私人财产不可侵犯,用非常严格的律法来保证这一点,这就是十恶不赦之罪,抢夺他人财产者,重则直接判处死刑,不管你是哪国的百姓,并且采取连坐之法,哪个部落的人犯下抢劫的罪,整个部落必须担责任,赔偿一定的钱财,促使部落里面相互监督,我给了你们田地,你还去抢劫,这可就说不过去了,这其实不是保护私人财产,而是为保护商业发展,你要大唐商人往你这边走,首先你就得保证安全问题,到处都是强盗,谁还敢来。

    这八条主要政策一出,弘化公主的声望立刻达到了临界点,慕容氏历代皇帝从未有这么高的声望,这真的是以德服人。

    哪怕是傻子也会这位新可汗的,赠送土地,还不用向人缴纳税赋,都是自己的,这简直就跟做梦一般,哪国百姓有我们这么好。

    至于矿业国有化,那离他们太远了,跟他们本来就没有关系,青海湖虽然国有化,但是耕地、牧场没有国有化,这就行了。

    而且这样一来,吐蕃再来进犯,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这些百姓肯定上去跟吐蕃人拼命,是寸土不让,以前你抢得是酋长的土地,是贵族的土地,是朝廷的土地,我给谁干活不是干活,干我屁事,如今你再来的话,那你就是在抢我的土地,这我当然跟你拼命,俗话说得好,这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新贵们当然也,他们是当权者,这政策还不是他们来决定的,先渡过这个难关,只要国家富裕了,总亏欠不了他们的。

    最受伤的就是以慕容氏为代表的旧贵族,他们本就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拥有的财富最多,不管是奴隶,还是土地,吐出来的肯定也是最多,然而,他们在朝中的人死的死,伤得伤,所剩无几,已经无力反抗了,新贵正愁没有借口动他们,像他们那种没文化的人,不懂和平解决问题,想要上位就得先将前面那位给弄死,因此那些旧贵族哪里敢反抗,也只能从命,甚至又不少人害怕到跑去大唐了,毕竟两国来往密切,这些贵族在大唐也认识不少人的。

    这新政策刚刚颁布不久,大唐那边又传来喜讯,大唐陛下册封弘化公主为燕女王,关于这封,在大唐也是争论不小,大唐上下是一致赞成的,但是从未有过女人当可汗,自古以来也没有女人当官,没有这先例,查都不知道从何查起,但是册封又刻不容缓,你不册封,就等于没有确立关系,难以展开联系,于是先弄了一个燕女王,表示一下,今后想到,再加封就是了,并且承诺送三十万石粮食作为贺礼,而且直接从周边州府发粮,凤翔、鄯州、凉州这些地方,这可是救命粮食,一定得快。

    其实在确立弘化公主当可汗后,赵持满已经让人将这消息传去长安,李治更是早有准备,这信一到长安,就立刻回信。

    这是什么贺礼,谁家贺礼送粮食的,其实就是援助,如今吐谷浑打得一穷二百,首都的粮仓都给烧尽了,必须得援助它。但是对于唐朝而言,如果出兵打这场仗,耗费粮食可比这多多了,再加上如今唐朝有得是存粮,这点粮食算不得什么。

    但是这对于吐谷浑而言,这可真是雪中送炭,这消息一到吐谷浑,举国欢庆,弘化公主的地位是更加稳固了,大唐为什么这么积极给援助,不就是因为弘化公主的关系么。

    弘化公主的地位是更加稳固了。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毒舌艺() 
但凡百废待兴之际,政策执行的永远是最快的。

    因为已经到了绝境了,没有人有办法,如今有人站出来,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如果是太平盛世就不一样了,好比大唐,一个政策都得经过无数次讨论才能够颁布,执行起来也非常困难,韩艺的变法都得偷偷进行,哪能这样大刀阔斧的搞,那真是在找死。

    因此弘化公主的这些政策颁布之后,立刻得到了执行,关键吐谷浑也没有多大,繁华地带,快马一日之间便可传到,而且如今地方官员也都是弘化公主刚刚任命,在当地没有势力,也只能借着这个政策竖立权威,因此执行的都是非常快。

    这一下全国上下就都动了起来,明明损失了非常多的人口,如今好像人口还增加了,并且百姓都是干劲十足,这可是自家的田,个个当然都是卯足劲干

    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

    “驾——!”

    小野骑着青海骢驰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尽情飞奔,好不快活。

    而在他身后还跟着一大队人马,正是弘化公主与韩艺等人。

    “韩侍郎,这可真得好好谢谢你,要不是你的话,我可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弘化公主一脸感激的看向韩艺。

    如今这一条条政策颁布下去,都得到了很好的执行,而且从上至下,大家都是热情高涨,这让弘化公主是长长松了口气,但是她知道,这一切都是韩艺的功劳,没有韩艺,就没有这一切。

    韩艺笑道:“可汗过谦了,正所谓下等人劳力,中等人劳智,上等人劳人,如果可汗知道该怎么办,那可汗就不是可汗了。而我要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话,那我就当不上这户部侍郎。”

    弘化公主笑道:“韩侍郎真是妙语连珠。”

    韩艺呵呵道:“多谢可汗赞赏,我身边某些人都觉得我很唠叨,跟个妇人似得。”

    弘化公主饶有兴致道:“此话当真?”

    “韩艺可不敢欺瞒可汗!”韩艺说话时,余光瞟了眼陈硕真。

    陈硕真当然知道他是在指自己,故作没有听见,观赏这青海的风光。

    弘化公主轻轻一笑,道:“纵使是唠叨,我认为韩侍郎的唠叨,那可是千金难求。”

    不愧是可汗,果然识货!韩艺嘴上却是极其谦虚道:“这韩艺可不敢当,要真是这样,那我还做什么买卖。”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其实我不过就是说了几句,真正的关键,还是在于吐谷浑自身家底雄厚,光这一片湖,就不知道能够养活多少人,要不是如此的话,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弘化公主笑道:“这也全亏韩侍郎,要不是韩侍郎相告,我也不曾知道原来这一代蕴含着这么多盐田。不过光凭这盐,真得能够支撑起整个国家的财政吗?”

    青海湖蕴含着非常庞大的盐田,是个中国人都知道,韩艺来过青海湖N多次,对于这一片是非常熟悉,这城镇可以变化,但是这自然环境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就目前来说,青海湖的盐田开发的还是比较少,是到西夏的时候,才发现很多盐田,并且大力开发,成为西夏主要的财政收入,韩艺让弘化公主将青海湖国有化,基本是冲着这盐田去的。弘化公主起初还不信,我家的财富,你比我还了解一些。

    于是秘密派人去勘察,当然,如何勘察,也都是韩艺教他们的,并且还传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