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小闲人-第10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都是韩艺在牵线搭桥,不然的话,杨展飞哪里敢在朝廷的土地上大规模试种,至少也得等到元家的成功,但是韩艺让杨展飞跟元家一块大规模试种,因为别的地方的长官不敢这么做,你要成功了,那你自然就突出一些。

    殿中的大臣们均是震惊不已,这一年种两回,粮食产量不就翻了一番。

    这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意味着什么,可以说是意味着一切。

    当然,其实并未增多一倍,杨展飞在奏章上写得非常清楚,最多能够增多五成,但这也非常了不起了。

    李治感觉自己都已经飘起来,突然多了五成的粮食,这就是预示着他能够完成更多的丰功伟绩,激动的难以自己,抓着元禧的手还在抖动着,脑子不断的冒出各种念头。

    还是李义府机灵,急忙站出来道:“陛下隆恩渥泽天下百姓,乃我大唐之福,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也都惊醒过来,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李治也猛然清醒过来,难以抑制的哈哈大笑起来,举臂高呼道:“是天佑我大唐啊!”

    唐朝地盘本来就大,人口又不算多,倘若粮食产量再提上来,豪不夸张的说,这无疑将大唐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元禧一原来是开心的,心里大松一口气。

    一番恭贺之后,李治回到了台阶上坐下,见元禧站在大殿里面,双腿还颤,刚才跑得够急的,立刻让人赐座。

    这是何等荣耀。

    待元禧坐下之后,李治问道:“元老先生,快与朕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元禧颔道:“回禀陛下,草民家素来好园林,因此常年派人外出寻找奇花异草,然后移植到园林中来,就在两三年前,草民的侄孙儿远到占城,现当地的稻种不择地而生,当地百姓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而且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百日左右,且产量也并不低。因此草民的侄孙便从当地带回的稻种,并且在江南各地试种,后来是草民那小侄女元牡丹又认为此稻种生长期短,可尝试一年种两季,在这两三年中,经过多番试种,终于让我们实验成功了,今年是第一回大规模种植。”

    其实这占城稻并非是两季稻,只是一种优良的稻种,但是韩艺知道经过培育之后,采用移植技术,是可以试种出两季稻的。

    元禧并未有说是韩艺提出来的,这当然是韩艺自己要求的,因为韩艺身为朝廷命官,不献给朝廷,献给商人,那皇帝真就够爱他的了。但是元禧自身乎这些荣耀,就推给元牡丹,夫君的功劳,夫人来领,合情合理。

    李治听得是频频点头。

    许敬宗却已经按耐不住了,急忙上奏道:“陛下,如今这种新稻种取得如此成功,朝廷应该将更多的百姓种上这新稻种。”

    李治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

    元禧皱了皱眉,道:“陛下,草民有一言不知可否说。”

    李治道:“你但说无妨。”

    元禧道:“陛下,如今这第二季稻谷还未到收成的时候,虽然信中已经说明种植情况非常好,但毕竟还没有收成。而且关于这种新稻种,尤其是双季种植,草民家其实也还在研究当中,虽然还明了新的种植技术,但是这种技术还未成熟,这只是草民家和杨都督在已经试种成功的土地上,次尝试着大规模的种植,但是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因此要说要普及的话,依草民之见,可能还为时过早,还请陛下慎重,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到时百姓颗粒无收,那………那草民纵使万死也难辞其咎。”

    他在对面皇帝,那真是谨小慎微。

    李治猛然惊醒,也觉得自己有些高兴过头了。

    许敬宗更是吓出一身冷汗,在农业真是开不得玩笑,没有绝对的把握,你就普及的话,万一没种好,那必将天下大乱。

    韩艺立刻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元老先生言之有理,关于农业的研究,一定慎之又慎,这是不能出错的。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贤者六院一直都是以谨小慎微,实事求是而著称,这也是贤者六院的立院之本,而且贤者六院的农学院已经招收不少经验非常九品院士,因此臣建议将将此任务交予贤者六院,针对这种新稻种和新的种植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研出更新式的种植技术,以及培育出更加好的稻种。”

    这兴奋劲一过,李治冷静了下来,道:“爱卿言之有理,此事不宜着急,得徐徐渐渐,争取做到最好。此事交予你们贤者六院去办吧。”说着,他又向元禧道:“就还望元老先生能够给予朝廷。”

    我还需要你的户部侍郎的了!元禧道:“草民遵命。”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巨臀妖艳女星曝大尺度床照"!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邪恶的萌芽() 
虽说有些高兴过头,但是这个消息却还是振奋人心,至少让李治底气又增加了不少,一旦成功了,那么再说攻伐高句丽,李治绝对不会顾虑那么多了。

    “此事可是你弄出来的?”

    这韩艺刚出大殿,正准备去找元禧,可是杨思讷先凑了过来。

    韩艺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杨思讷见罢,稍稍松了口气,又道:“展飞这孩子还是沉不住气啊,好歹也等到第二季丰收再上奏,这万一失败了,呢可就得不偿失了。”

    韩艺安慰道:“杨公请放心,那可是我大舅哥,我岂会害他。”

    “什么大舅哥?”

    杨思讷反应极快,鼓着眼就瞪去了,忽然又心虚的左右瞟了瞟,发现周边大臣都在议论这新稻种一事,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们,这才松了口气。

    韩艺非常坦率的奸笑几声,旋即又正色道:“其实二公子这么做,我也能够理解。”

    “为何?”

    杨思讷惊诧道。

    韩艺道:“元家可不是在一个地方试种的,二公子这么着急着上奏,就是害怕这消息先传到长安来,这样的话,扬州再传来消息,那就不会引起太大的重视了。这二公子在扬州几年,一直都默默无闻,而且他能够在扬州,并非因为自己,而是因为杨家,换我是他,我也会迫切的希望引起朝廷的重视。但是只要成功了,就无所谓了。”

    杨思讷皱了皱眉。

    韩艺又道:“这只是刚刚开始,杨公你等着看好了,在未来三年,二公子的捷报会是一封接着一封送来。”

    杨思讷惊讶的瞧向韩艺。

    韩艺笑道:“扬州若是作为农业州,就有些太可惜了,商业才是大头,当然,扬州的农业也是数一数二的。”

    农业还数一数二,商业还是大头,这是什么怪物?

    杨思讷叹了口气,道:“你们这些小辈的事,我也懒得管了。”

    说着,他便离开了。

    韩艺眨了眨眼,我跟杨飞雪的事,算不算小辈的事呢?念及至此,他心中一喜,这个家伙总算肯松口了。又轻易的追上步履蹒跚的元禧,道:“元老先生。”

    元禧拱拱手道:“是韩侍郎啊!”

    “将来还得有劳元老先生相助。”

    “不敢,不敢!”

    “若是元老先生不介意,我想现在就跟你谈谈。”

    “韩侍郎真是尽职尽责啊!”

    “哪里,哪里,我只是想坐马车出去。”

    “啊。。。哈哈!”

    下得台阶,韩艺便与元禧上得马车。

    这一上得马车,元禧是长出一口气,道:“这回可算是将老朽给吓惨了,你也是的,不早点通知老朽一声。”

    韩艺苦笑道:“还请大伯见谅,我跟陛下是同时知道的。”

    元禧道:“这事闹得大殿之上,我这心里还是有一些不安,可别出什么差错。”

    韩艺道:“不太可能,哪怕是遇上天灾,也不可能全国都天灾,我们多地实验,只要成功了,陛下也不会将天灾怪罪元家头上。”

    元禧点点头,忽然瞥了眼韩艺,道:“韩艺,你是不是还留有一手。”

    韩艺一怔,道:“大伯此话怎讲?”

    元禧道:“若你没有把握再进一步革新的话,你会让贤者六院拦下这活。”

    不愧是元家家主,吓成这样,脑子还转得这么快。韩艺笑道:“我对于元家是尽心尽力,绝无隐瞒,我让贤者六院揽下这活,是因为我知道一个新稻种的出现,必定会延生出更多的新稻种,一些新的技术,也会衍生出更新的技术,并且我知道如何组织这些经验农夫如何去研究,这也是贤者六院最大的特点,就是专门从事研发的。另外,我觉得元家不需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去研究朝廷出钱出力研究是再适合不过了,反正朝廷研究好了,还不是拿给百姓用。”

    元禧皱了皱眉,摆摆手道:“话也不能这么说,朝廷研究的成果是给大家用的,那么大家得到技术都一样,我元家的商品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因此元家还是不能太依靠朝廷。”

    韩艺微一沉吟,道:“反正陛下也是让元家跟贤者六院合作,既然如此,那技术当然是相通,我相信元家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新技术,然后根据新技术去研发自己的新技术,其实这方面想要隐藏多久,我看是不可能的,先一步,就足以奠定巨大的优势了。”

    元禧点了点头。

    二人一路聊着未来的发展,颠簸着来到了元家堡,二人刚刚进门,元牡丹就急急迎了上来。

    “大伯,陛下找你去是不是因为新稻种的事………夫君,你也来了呀!”这话说到一半,元牡丹才发现韩艺。

    韩艺苦笑道:“夫人见到我,都用这种惊讶的语气,为夫实在是内疚啊!”

    元牡丹轻轻白了他一眼,细腻的肤色透着一丝红润。

    元禧呵呵一笑,道:“对了,牡丹,你如何知道的?”

    元牡丹道:“大伯,你刚走不久,元杰的信就送到了,据说是借驿站送来的。”

    元禧道:“信上说了什么。”

    元牡丹道:“还是人力的问题,这早稻与晚稻之间,相隔时日实在是太短了,而且一旦延误时机,只怕晚稻会失败,虽然我们已经准备了足够多的人力,但真到这抢收的时期,还是显得力不从心,元杰还从外面请了不少人来帮忙抢收。”

    说着,她突然看向韩艺。

    韩艺点头道:“明白,我会想办法改善农具的,但这事你也知道,是急不来的。”

    元禧道:“韩艺说得不错,这事是急不来的,既然人力不足,那就先让岭南那边不要急于种两季稻,暂时以开垦土地为主。另外,工具也只是一方面,不能将的希望寄托在工具上面,人力才是重中之重,看来得让元斐那边想办法早点从那些海岛上获取足够的奴隶。”

    说着,他忽然看向韩艺,道:“韩艺,最近我一直在想件事,不知可不可行?”

    韩艺好奇道:“什么事?”

    “到屋里再说吧。”

    来到议事堂,元禧喝了一口茶,缓了缓,又瞧向韩艺,还犹豫了片刻,才道:“朝廷最近不是出兵去攻打高句丽和百济么?”

    韩艺点点头道:“对啊!”

    元禧道:“这打仗可是需要钱的,那些士兵好歹也是拿命去拼搏的,为的也就是一口饭吃,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