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斗鸾-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石二太太出面劝说,才点了头。但元凤去了沈昭容院内,也就是草草寒暄了几句,当时她看见沈昭容面色苍白,还问对方是不是病了,沈昭容略带慌张地回说没有,然后就推说身上不好,端茶送客了。

元凤只觉得莫名其妙,待离开了临国公府后,她身边侍候的丫头才告诉她,在底下茶房里跟国公府的丫头婆子们一处吃茶叶,听说有人议论,说大少奶奶有身孕了,只是不肯承认,家里其他人都对此很不高兴。元凤不解,便将事情告诉了袁氏,袁氏命人送了一些保胎的药材去临国公府贺喜,不料沈昭容将东西都退回来了,还说自己不曾有孕,安国侯府千万别误会了云云。元凤以为,大概是孝中有孕,沈昭容觉得脸上不好看,因此不肯声张,但这种事瞒下又有什么益处呢?便又派人捎信过去劝她,谁知沈昭容当着她派去的婆子的面大发雷霆,说自己根本就没怀孕,怎么旁人就是不信?!

元凤心里生气,袁氏就悄悄儿找人打听了,问了临国公府女眷平日用惯的大夫,得知沈昭容确实身体有些不适,大夫发现了一些怀孕前期的症状,不过脉相不显,如果是有孕,应该不会超过两个月。元凤怨沈昭容不说实话,又不敢将实情告知沈氏,只能来信向兄长诉苦。

文龙说完了,便小心地留意着祖父的神情。章寂的脸色是越来越难看了,半晌才沉着脸问:“石家人……到底是怎么看的?小沈氏确实怀孕了么?”

“这……既然石家下人都这么传了,大概是真的吧?大夫都说是有了,只是时间还早,脉相不显……可小沈氏为何要坚决否认?孝期有孕固然不好听,但以他们夫妻如今的情形,原本就已担了不孝的声名,再多添一条罪过,也没什么差别了。”文龙犹豫了一下,才继续道,“不过孙儿有一点不明白,石家表弟不是说……他与小沈氏不曾亲近过么?后来两人也是相看两厌。据孙儿所知,姑祖母去世后,石家表弟就一直住在外书房,不曾回过内宅见小沈氏,姑祖母出殡后,他就更是去了守墓。当然,他们本是夫妻,也许在某一日在一处了,也未可知。”

这个猜测不能说不合理,但章寂却是不信的。他所知道的石家长孙,是个脾气有些倔的孩子,还有些傲气,只因家人逼他接受了小沈氏这个妻子,再加上他祖母与生母的死,他就连家人也怨恨上了,小沈氏于他是个天大的污点,他便是心中再不忿,也不可能碰小沈氏一根手指头,更别说与她生儿育女了!更何况,他对祖母一向敬重,正在热孝中,小沈氏又要对老人的死负有重责,他哪里还有这等闲情逸致?

章寂沉声道:“也罢,你回信跟家里说,让他们留意京中的传言。这种事……倘若只是大夫误诊,小沈氏并不曾有孕,那就一切好说;但若是她有孕了,又确实是你石家表弟的种,这等不孝的畜生,咱们也不必理会他的死活!可万一……小沈氏这一胎不是你石家表弟的……”他抬眼看了看长孙,“就须得小心防范有人将脏水泼到皇上身上……”

文龙震惊地看着祖父的眼睛,忽然打了个冷战,勉强笑道:“祖父您放心。这事儿没头没尾的,怎会跟皇上牵扯上?两个月前,小沈氏早就嫁到石家了,便是怀了孽种,那也跟皇上无关!但凡是明眼人。就知道这种事是不可能的。”

“那就最好。”章寂放缓了神色。“也罢,我瞧石家人大概也没功夫理会你大表弟。但这种事总要问了他,才知道端倪。你派个人回京去探探口风,看冯兆中那事儿是怎么回事?他不是逃走了么?怎又跟石家扯上关系了?若你大表弟是冤枉的。就打点打点。叫他少受些苦楚,再劝他别再跟冯家那边的人纠缠不清了,那些人若真的念旧情,又怎会抛下他不管呢?”

文龙心中虽不以为然。但还是领命退下了,走到院外。暗暗抹了把冷汗,忽然被人在背后拍了一记,不由得吓了一跳,回头一瞧,原来是明鸾。

明鸾在院外等候多时了,见状便笑道:“大哥你是不是做了亏心事?不然怎会吓得脸都白了?”

文龙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你也试试被人从身后抽冷子打一下,看你会不会被吓着?真是大白天见鬼了,你从哪里冒出来的?我竟没听见脚步声。”

明鸾笑说:“我在门边等好久了,大哥出来时就没看见?”

文龙看了看门边的树丛,有些无语:“谁会留意呢?方才我正想事儿呢。”

明鸾双眼一亮,正要追问,文龙却伸手一拦:“慢!别问我方才在里头跟祖父说了什么,祖父可是发了话,不许你小姑娘家家过问的。”

明鸾悻悻地道:“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不能知道的?”想了想,又觉得改日见了朱翰之,从他那边打听也没问题,就改口说:“算了,不问就不问,好象我真的很想知道沈昭容怀的孩子有什么猫腻似的。我只问大哥,方才是怎么了?就算大姐姐从京里写了信来诉苦,你犯得着把信上的内容都一五一十地告诉祖父吗?他老人家好不容易才离了京城,远离了那些烦心事儿,暂时将精神都放在老家这边了,你一番话又把他的注意力拉了过去,是生怕他不知道京城里怎么了,是不是?”

文龙正暗自后悔呢,忙道:“我本是无心的,不过是随口一说,原也没想过这事儿有什么不对。况且家里的事,能瞒过祖父他老人家的也少,若他知道我收到家书,却不告诉他,心里更要猜疑了。”

“谁叫你不告诉他了?”明鸾撇撇嘴,“我是叫你挑着来说!那些有可能涉及石家啦,沈昭容啦,皇上啦,燕王啦,之类的事,就不必多提了!如果怕他日后知道了怪罪,那你就草草带过,不必说得太详细!”她瞥了文龙一眼,语气中有几分抱怨,“我只道大哥是个聪明人,没想到也会有犯糊涂的时候。”

文龙恍然大悟,不由顿足:“我果然是糊涂了!”又问明鸾,“如今可怎么办呢?”

“凉拌!”明鸾一挥手,“你不说都说了,以后要是瞒着,祖父只会更加怀疑,只能小心挑些无伤大雅的消息告诉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然,要是京中真发生了什么大事,你也瞒不住,把事情严重性说轻些就好了。总之,让祖父尽量留在这里。”

文龙领会了,过后果然不再提起这件事,直到京城回信到了,他才轻描淡写地提了一提,说石家仍旧对长孙不闻不问,也对长孙媳的胎秘而不宣,沈昭容继续否认自己怀有身孕,只说是犯了旧疾,照着过去的老方子抓药吃药,元凤已经开始怀疑是大夫诊错了。

章寂暗暗放下一半的心,他哪里知道,文龙私下隐瞒了信中两条重要信息:那位给沈昭容诊胎的大夫,原是临国公府多年用惯了的,却忽然全家离开了京城,从此不见踪影;另外,他派去狱中看望石家长孙的人,也回报说石家长孙坚决否认自己曾与小沈氏同床共枕,还很激动地声称她怀的绝不是自己的种!若不是锦衣卫还不肯放人,石家长孙当场就要冲回家去抽死那个“偷汉子的贱妇”了。

再过得几日,京中又有信传来,却是沈昭容有孕之事惊动了宫里,皇后娘娘派了宫人过来询问是怎么回事,沈昭容再次否认自己有孕。皇后娘娘不知是不是怀疑她在说谎,又派了个太医过来。谁知太医还未见到沈昭容,后者就忽然摔了一跤,见了红,当时在场的人多,许多人都瞧见了她身下有血,可过后太医诊脉,却又说她不是有孕,只是经期不调,开了方子给她调理。没想到无人相信太医的话,反而让怀疑沈昭容腹中胎儿生父身份的人更多了,连皇帝都被搅了进去。

文龙心中苦闷非常,这些事,他不敢照实跟祖父说,怕祖父一念之差,跑回京城去,又给燕王大业添加变数,但这种通奸生子的丑事,他又不能跟未出阁的妹妹们讲,此时正不知该如何是好呢,只能悄悄儿写了密信,派出亲信小厮,连夜赶往杭州送信,向父亲章敬求助。

明鸾不知内情,见他一直没有下文,还以为京城里的事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大夫诊错了脉而已,便把精神都放到新宅子上了。因章寂急着搬走,宅子未经大改,只是里里外外打扫了一番,补种了些花草,添了家具摆设,又命京城大宅的管家老张派了一批老实勤快的下人过来。明鸾与林氏另行在本地寻可靠的牙行雇了二三十个仆从,负责宅中粗使活计,只是不许进内宅去。如此忙活了半个月,章家人终于搬进了新宅中。

新宅就位于常熟县城内,无论是逛街还是游玩,都十分方便。因常熟一带水道四通八达,文龙还买了几艘船回来,从画舫到小舢板都齐全,专供家人出行方便。明鸾见那画舫挺精致的,想起在古装片里看到的游湖故事,还想试一试,可惜她身处孝期中,细竹在耳边小声提醒她,不要主动提出去哪里游玩,免得叫人说闲话。她就拐了个弯,想了个法子让虎哥儿向章寂提出了要求。章寂正嫌夏天闷热,也有心到水上凉快凉快,就答应了,全家一起乘画舫到尚湖玩儿去!

无奈的是,最终成行的人,从章寂到林氏,从文龙到虎哥儿鹏哥儿,都齐全了,却没有明鸾的份。原本明鸾是想凑个热闹的,但细竹又在旁小声提醒她,大概是林氏耳尖,听见了一句半句,让众人想起明鸾身上还有孝,就把她丢下了。明鸾心中郁闷,因怕家里人责怪,又不好说什么,只能闷闷地送家人出门去了。

明鸾独自在家,百无聊赖,天气又热,正郁闷呢,细竹却跑来劝她了:“姑娘若实在闲得慌,不妨出门逛逛去?我听哥哥说,附近街道新开了一家绸缎铺,里头还有卖茂升元的蜡染绸呢!”

第九十二章张记

明鸾动作一顿,挑了挑眉,若有所思地看向细竹。

细竹双眼笑弯弯地,一脸的纯真无辜:“是真的!姑娘,我不骗你。在京里的时候,因要做新的春装,张爷爷叫绸缎铺子的人送了时兴衣料进府给四太太和姑娘挑,姑娘不是指着一匹蜡染绸给我看过么?昨儿姑娘差我去买新的珠儿线,预备打络子用,我经过那家铺子,一眼就看见了!不但有流云百蝠这类常见的花样,还有天女散花的,岁寒三友的,不正是姑娘从前提过的……您在德庆给瑶民们想出来的纹样么?”

明鸾忽然笑了笑,瞥着她道:“奇怪了,京城里也有蜡染绸,那时候你可从来不会怂恿我上街逛去,今儿怎么一反常态了?何况你早上才说过,我正在孝期内,不该出门玩乐,自然也不该去逛街的。”

细竹笑道:“姑娘,这是两码子事儿。去游湖,谁都知道是去玩儿,姑娘虽说是陪家里人去的,但叫人知道了难免有些不妥。只是,礼法上只说守孝的人不该玩乐,却从来不禁守孝的人上街采买东西!您前儿不是才说过,从京城出来时,只带了那一箱衣裳,如今天气热,整天只有那几件来回换着穿,都有些烦了,可不正该买几匹夏布做两件新衣裳?就连侯爷、四太太和几位少爷们,也该添置新衣了。如今天儿越来越热,从京里带来的衣裳都不够穿了。”

这分明是睁眼说瞎话!出京时已是初夏,明鸾早有心要在外头多待些时日的,自然把家人夏天的衣裳都带足了,她昨日抱怨两句,不过是因天气闷热得紧,随口说说的,哪里是真为了衣裳不够穿?

不过细竹会说瞎话,必然有缘故。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