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斗鸾-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惹了官非回来!”

明鸾心下一顿,知道戏肉来了,便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想着怀安侯从前提过王爷与王妃对他的大恩,偶然见了那几个人胡闹,怕他们坏了王爷与王妃的名声,才辗转托人提醒一句罢了,没想到居然惊动了王爷与王妃,却是我孟浪了。”

“我的儿!”燕王妃抬袖越过茶几握住了她的手,“难为你这般明理,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往后我就把翰之那孩子交给你了!”

还不等明鸾脸红,她就拍了拍手,却听得门吱呀一声打开了,门外阶下跪着一个男子,穿着一身布衣,伏在门前阶下,头都不敢抬。

明鸾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却认出那人正是郭钊!在岭南相遇时那般意气风发、总是仿佛成竹在胸般昂着头的郭钊,今日居然低声下气地跪倒在她面前,这是怎么一回事?她望向燕王妃:“王妃娘娘,这……内院里怎么来了个小厮?好象不合规矩吧?我还是回避一下的好。”

燕王妃笑了笑:“没事,有我呢,他既犯了错,自然要赔礼的,你若恼他,不理他就完了,若是觉得他还算诚恳,就受了他这一礼吧。”

明鸾只得按捺住,看着郭钊在门外叩了三个响头,便无声无息地退了下去。她心里有些纠结,但仔细一想,觉得这件事要是就此了结,也没什么不好。此时最要紧的是安燕王府的心。

郭钊磕头过后,燕王妃就再也没提起这件事,只拿些家常话与明鸾聊了一会儿,又问章寂的身体情况,最后才略点了点正题:“听说那事儿也惊动南乡侯了,好孩子,你回去好生安抚你祖父,别让老人家着恼,若日后再有人敢惹他生气,你伯父叔叔们都不在家,哥哥年纪又轻,只管来跟我说,我虽不大管事,倒还能替你们出一口气!”

明鸾干笑着谢过了,很快就告辞离去,燕王妃又赏了不少东西叫她带上,她不好拒绝,只能收了。

回到南乡侯府,章寂早在前厅里等半日了,一见孙女进来就问:“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又见明鸾身后的婆子们拿着大包小包,也猜到了几分,轻轻咳了一下,给孙女使了个眼色:“我们回院里说话。”

待回到房中,摒退众人,明鸾就把在燕王府的见闻简单说了一遍,倒是没提郭钊磕头的事。章寂也没起疑,只是觉得燕王妃待明鸾这般亲厚,多半是看在朱翰之面上,便忍不住感叹:“你还真不好太过疏远了他们,别的不说,怀安侯对他们是真真敬重的,当年他们也算是对怀安侯有救命之恩。”顿了顿,情绪又低落下来:“就连我们……也受过燕王府的大恩,否则怎能安然逃出生天?只怕骨头都化成灰了!”

明鸾见状想要劝他,但又不知该怎么劝,想了想,索性把心一横:“祖父,京里现在乱糟糟的,石家的人常过来烦您,您又不想见常家二舅公,不如咱们回老家一趟如何?”

章寂一愣,抬头望她:“回老家?”

明鸾点点头:“咱们回京也有一年了,祖母、父亲与弟弟妹妹们的灵柩都安放在城外庙里,总要挑个好时候,送回老家安葬才是。再者,当年我们家被流放,老家的族人有可能受了连累,连老宅都不知怎样了,总要修一修的。趁现在手里有点钱,咱们也该买点祭田,起个族学,好给后代子孙留个根基。”

章寂顿时严肃起来:“你说得对……我早就有过这念头,只是回京后事儿多,就一时忘了。此事关系到我们章家子孙万代,是该早日办起来!”

明鸾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她终于说动老爷子了,离开京城一段时间,再寻点理由让他在老家多待些时日,好歹将京中这一番风波避过去再说。她没信心压住祖父的那颗忠君心,难道还不能耍一招金蝉脱壳么?

第八十六章离京

明鸾成功说服了章寂返乡,但在这出发日期上却遇到了麻烦。

章寂始终有些不放心京中的局势,又想着眼下要入夏了,天气渐热,恐运着棺木上路会不方便,又担心老家那边久不通信,贸然回去诸事不便,想先派几个人回去看看情形再说,最好是把坟地也看好了,一应所需事物都备下,他们再带着棺木起程也不迟。

明鸾心想这一拖,说不定就要拖到秋天去了,谁知到时候是个什么情形?便竭力劝说章寂:“眼下看着京里还算平静,咱们家又无事,而且四婶的病情也有了好转,平日里也可以出门行走了,不趁这时候把这件大事办好了,再拖到入秋后天气转凉,谁知道四婶会不会又犯了病?到时候就算留她在京里看家,您能放下心吗?再说,虎哥儿这一年来都在温习功课,说好到了明年就要给他和鹏哥儿请一位业师来家教学。要是秋天才回老家,又不知几时才能把事情办好了赶回来,两位弟弟的功课就要耽误了!”

见章寂听了犹豫,似有所动,明鸾索性转去动员林氏。林氏心里倒是愿意的,不为别的,她在京城也有些待不下去。她如今是南乡侯府里唯一一个可以出面与别家往来的女眷,已经出了孝,身上又有诰命,今年以来,那些亲朋戚友请客吃饭的活动都是下帖子给她的,可她却很不愿意出席这些场面。她娘家原是建文旧臣,还跟吕后沾着亲,现在已经坏了事,别人家看在章启脸面上,对她还算客气,但背地里谁瞧得起?还有些腰杆子硬的女眷当面嘲笑她的。可人家给章家送了帖子来,她又不好不去,想要跟公公说,心里又有愧。不敢说出口。如今侄女儿说可以离京一段时间,正中她的下怀。

于是,在明鸾与林氏连番轰炸之下,加上虎哥儿与鹏哥儿也被窜唆了来向祖父撒娇。章寂终于答应了,叫人卜了吉凶,定于四月中旬起程,送灵返乡。

这一去,连章寂、林氏、明鸾与虎哥儿鹏哥儿兄弟在内,都要一起去,老张留下来看家。另有能干机灵的管事仆从随行。明鸾立刻就跟林氏、老张商量了,派了张路白与郭庆有这两个老成的家人打前哨,先一步往老家去探消息,打点路上食宿行程安排。章寂又叫联络文龙。

这一家子都是老弱妇孺,虽然是勋贵之家,但出门在外总要有个能顶事的子孙陪同才好,文龙是长子嫡孙,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明鸾心想。文龙同去也好,省得沈氏三天两头差他去办事,不得消停。只要他不在家。沈氏差使不动袁氏,难道还能叫女儿抛头露面不成?

谁知文龙听了就有些犹豫:“母亲正病着,若我走了,她有个好歹,家里只有二娘与妹妹,只怕……”

章寂一听就有些不高兴,明鸾便刺文龙道:“大伯娘都病了这么久了,也不见有危险,哪里就差这几个月?况且袁姨奶奶娘家人在京城,真有事也不是没有求助的地方。你就只顾着担心你娘的病。怎么不想想祖父和我们这些弟妹呢?”

章寂冷声道:“也罢,不必你去了。你娘原是再尊贵不过的人,我这个做公公的也不敢怠慢了她,更不敢差你这个孝顺母亲的孙子去办事!你只由得我们这些老人孩子自去就是了,你妹妹虽是女孩儿,我看她打理这些外务。也未必就比你差!”

文龙羞得满脸通红,连忙跪下赔礼,再三保证会随行,章寂的脸色才略缓和了些。待文龙离去时,明鸾送他出二门,就小声啐他道:“大哥好糊涂!你成天埋怨大伯娘给你寻麻烦,有这么好的机会躲清闲,你怎么还要犹豫?你只管拿这话跟她直说,就算要讲孝道,也不能只孝敬母亲,却不敬祖父祖母的。”

文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声道:“李家那边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提你大姐姐过门的事,我若走了,二娘又在家养胎,谁来料理婚事呢?”

明鸾道:“李家再赶也不会三五天里就把大姐姐抬了去,等他们要办,再传信过去,你赶回来也不过是七八天的路,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这种事你还不够看,他们要商量也是找大伯父去的。”

文龙心下一想,觉得也有道理,便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沈氏如何反应且不说,袁氏与元凤却都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大事,一边给杭州章敬那头去信说明,一边督促着文龙身边的丫头收拾好行囊。袁氏还从娘家那里求得两封信,是她父亲给章家原籍附近一文一武两位地方官的,因他们相熟,就托他们帮着照看一下章家众人。文龙将信给章寂送来时,章寂虽然觉得没这必要,但也知道袁家父女是好意,就没回绝。

一时间,南乡侯府要送先人灵柩返乡之事就转遍了整个京城,有亲友过来相送的,也有人过来报怨,比如石家就是后者。倒是常家闻讯后,派了常二太太邹氏做代表,过来送了随礼,还道:“往日我们老太太糊涂,说了些不好的话,如今她也知道失礼了,只是面子上下不来,听说你们要走,心里一直念叨呢。我带来的这一匣东西,都是姑祖母昔日在家时用过的旧物,老太太亲自备下的,交待了要请你们放在姑祖母身边,让它们随姑祖母去呢。”

林氏接过匣子打开一看,果然都是些旧簪环玉佩,便笑着收了:“难为你们费心。”

邹氏看见明鸾坐在一旁微笑着不说话,便叹道:“你母亲走了这些时日,也不知在家如何。我有心要给她去信的,又怕扰了她的清静。”

明鸾顿时警惕起来,忙笑说:“您有什么书信,只管交给我。我时常都派人去给母亲送信的,到时候一并送了去,岂不省事?母亲有信回来,也曾提过您,说在京城几年,您是难得与她相厚之人呢。”

邹氏笑笑,又叹息道:“原先她走时。我舍不得,如今连我也要走了,只怕日后还离她近些,要通信也方便。”

明鸾忙问:“您要走了?要去哪里?”

“我们二老爷才升了福建指挥同知。下个月就要上任了,离江西可不更近了么?”

明鸾心下一想,福建与江西可不更近了吗?但常家二表叔进京也有几个月了,怎么现在才升官?嘴上却恭喜了一番,笑道:“这可是大喜事呢,二表叔高升,我竟是今日才听闻!”林氏也在旁恭贺了几句。便吩咐婆子们去备贺礼。邹氏笑着推辞了一番,终究还是收下了,道:“我原是送礼来的,不想又拐了你们家的好东西回去!”说笑一番,就告辞了。

明鸾把消息告诉章寂,章寂眉头一皱,道:“这也不是坏事,他老子成天说燕王好话。可如今坐龙庭的可不是燕王!只要圣旨一下,他便是再想留在京中为燕王效力,也是无用!”

明鸾却觉得事情没那么复杂。现在的皇帝在军事上重用的都是与他相熟的亲戚,章敬、章放、章启兄弟不说,常家也是他亲祖母外家,哪有什么亲燕王不亲燕王之说呢?

章寂入宫辞行那日,皇帝的言行正好证实了明鸾的这个想法。

皇帝虽然舍不得章家人,但也知道送灵回乡乃是正事,还劝章寂:“辛苦了几年,如今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索性在家乡多松乏些时日,散散心。朝中有朕。便是朕无能,还有燕王叔把关呢,姨祖父不必担忧。”

章寂听了他这话,怎能不担忧?只是看着他对燕王那般信任,又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暗示着提醒一句:“皇上性情宽厚。只是也别太过了,待人还是要留点防备心的好,可千万别叫人算计了去,日后悔之莫及!”

皇帝听了一怔,开始没反应过来,但很快就脸红了一红,却完全没想到燕王头上去,反而忆起了前些时候石家传出来的流言,叹了口气:“朕何尝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