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斗鸾-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她,岂不是愧对惨死的悼仁太子?

只是这些话燕王不会说出口,他直接给出了建议:“衡徐二王不可轻纵,京中曾经传言,指当年悼仁太子去后,先帝曾有意立他为储,虽说那时陛下出逃在外,生死不明,但难保不会有别有用心之人认为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继位之人,抬举他与陛下打对台。今日就一概用谋逆罪名收拾了他们,若是陛下心存仁德,就革去他们的王爵,将他们与各自的家眷一并送回凤阳广安宫幽禁。能饶了他们的性命,陛下已经是万世少见的仁君了。”至于幽禁期间他们会不会生病,会不会死去,那就是后话了,谁也不能担保他们就不会有生老病死

太孙听了觉得燕王这个建议极好:“王叔说得对,就这么办!”

“至于朱允的三子,虽然年幼,但他是罪人之子的身份,为免被有心之人利用,也当同样送往凤阳。我听说他生母也跟他在一处,就让他生母继续照料他吧。若是日后他长大了能知道忠君再放他出来做个寻常宗室子弟,若不然,由得他在凤阳过一辈子也没什么不好。”燕王顿了顿,“而吕太后,既然是先帝遗孀,自当留在宫中颐养天年,只是以她所作所为,又有大逆不道之处若仍旧让她安享尊位,只怕先帝与我朱家祖宗们都要看不下去了。还是去了她的尊号,为她在宫中辟出一处清静的宫院让她在那里反省自身的罪过吧。”

这就是将吕太后幽禁在宫中的意思了,将她与衡徐二王分开看押,也有牵制之意。太孙隐隐猜想到燕王的用意,也觉得这样比较妥当,忙笑着向燕王行了一礼:“多谢王叔建言。”

燕王侧身避开,正色道:“陛下,臣既然已经改口了,陛下也当正视自己身份的改变才是。您如今已是一国之君,马上就要登基为帝了,待臣下不可再如此客气。”

太孙却道:“王叔是我长辈也是我恩人,我怎能在王叔面前摆架子?您再这样说,我可就无地自容了!”又叹息:“我真是无用,事事都要王叔为我操心。”

燕王不答反道:“陛下,时间不早了,趁着还有些时间你进些茶水点心,歇口气儿,一会儿自有人来侍候你换衣裳。朝会是在巳正三刻(上午十点四十五分),请你提早一刻钟出发。殿外会有人备下车辇。”

太孙忙应了,燕王又嘱咐了几句话,便离开了。太孙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身影,叹了口气。胡四海上前小声道:“陛下为何叹气?早先奴婢还担心大军不能顺利拿下京城,接着又担心燕王会有异心,如今瞧燕王殿下言行,处处为陛下着想,陛下还有什么可感叹的呢?”

太孙盯了他一眼:“这话你连想都不该想,王叔怎会有异心?可别让他知道了,不然,王叔生起气来,我也保不住你!”

胡四海慌忙跪下请罪,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让太孙消气,忽然想到一件事:“陛下,先时听底下人说,章家人已经被广安王安然接入京郊了,想必此时即便不在城中,也离得不远。章将军是随大军入城的,他长年在外征战,京中的房舍也早在当年抄家时被抄没了,若是要接家人回去团圆,只怕连座象样的宅子都没有,要不要······赐章将军一所宅子?”

太孙合掌道:“叫你提醒了我!快快去请宫中总管来见我,大姨父的宅子固然是要赐下去的,但别的也不能少了,还有其他将军们,也当论功行赏!”

且不说太孙如何见大臣们,又如何对燕王一系的将帅论功行赏,章家人进城后,欣赏了一番太孙与燕王进城时的英姿,便寻了处客栈住下。

若在平时,京城人员控制得极严,他们这样身份来历不明、没有官方户籍路引的人是断不可能轻易入城的,借着当初卞副使帮忙办的身份文书,也仅仅能在京城周边地区找个庄子落脚罢了。但此时正值新旧朝交替,城中刚经历了建文帝的一番清洗,无数人家被抄没入罪,无数人家逃走,又有无数人家派了亲信家人入城打探消息,加上燕王大军入城,城防士兵人心惶惶,不知该何去何从,竟叫章家人钻了个空子。但这种情况并不长久,燕王已经派人去收编京中各处军队了,城卫军自然也不例外,第二日清早,街上便开始有没受伤的士兵四处巡逻,到得午后,更有士兵开始挨家挨户盘查,以防有建文余党漏网了。

在这种情况下,章家人处境有些尴尬,明鸾不知道朱翰之在什么地方,见街上有士兵出现,便劝章寂:“不如先回江宁庄子上去,留一个人在京中慢慢打听大伯父的消息,让大伯父派人来接我们?”

章寂沉吟着,还未答应,那边厢章敬已经派人过来了。

章家人身边原本就有朱翰之留下护卫的人手,是他们传信上去,章敬才得了消息赶来的。

父子相见,自然有一番别情倾诉,只是在场的人里,除了章寂是老父,剩下的不是弟媳就是侄女,加上又是在客栈里,章敬也不好太过失态,便道:“咱们家从前的宅子已经被朱允赏赐给别家了,又经过改建,如今早已变了模样。陛下便另赐了儿子一座宅子,离从前的旧宅并不远,父亲不如先随儿子过去安顿下来?”

章寂想了想,点头道:“也好。只是文龙与大姐儿现下在何处?几时才进京呢?”

“自打燕王率军南下,两个孩子就跟他们姨娘一道被燕王妃接到北平去了,如今还在那里呢。但燕王殿下已经捎了信回去,想必他们不日就会随王妃一道进京了。”章敬抬头望望周围,犹豫了一下,才道:“父亲的行李和随行之人都在何处呢?不如让人接了他们过来。”

章寂瞥了他一眼:“周姨娘陪着沈氏在江宁庄子上待着呢。大件的行李也在那里,别的也没什么了。你要接人可以,我让人给你带路,只是我丑话说在前头,沈氏不肖,她娘家人也是我章家死仇,如今你二弟远在西南,二弟妹叫沈家人害了,三弟丢了性命,你若还象从前那般将沈氏当成是眼珠子似的宝贝,我还是不踏进你那新宅子的好,省得日后生气!”

章敬脸色白了一白:“父亲何出此言?儿子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沈氏犯下大错,儿子不休了她,不过是看在一双儿女面上罢了。”

“若你真这么想,倒也罢了。”章寂冷笑一声,意味深长地看着长子,“只盼你能言行如一才好。”

第二章争取

章敬派出的家人在三日后将沈氏接回了京齤城。

沈氏到章家新宅时,留意到马车并未走正门,反而是绕到府侧的小门进去的,她心里有些不满,想到公公妯娌与别房的侄女们先一步进的府,这多半是他们给她添的堵,便微微笑着问前来迎接她的管事娘子:“怎么我回来了,车夫不从正门进,反而走小门呢?”

那管事娘子却轻描淡写地答道:“回大太太的话,前院正摆灵堂呢,正门有前来祭奠的客人进出,若是冲撞了大太太就不好了。”

沈氏脸色变了变:“灵堂?”

“是,先时因在路上不方便,三老爷与二太太的丧事都不曾办,老太爷与大老爷都说,如今既已安顿下来了,还是把礼数做全的好。虽然并未张扬,但有不少与大老爷交好的故交以及三老爷从前的旧友听说了消息,都赶来祭拜,前院正热闹着呢。”

沈氏闻言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留意到管事娘子称呼自己为大太太,忽地眼中一亮:“你叫我大太太,这是改了称呼了?”

“是,老太爷说,这府第是圣上赐给大老爷的,他便安心做老太爷了,让家里下人都改了称呼。”

沈氏心中暗喜,从前在南乡侯府,她虽是嫡长媳,又是名正言顺的世子夫人,到底不是主母,只是代婆婆执掌管家大权罢了,但如今婆婆早逝,圣上赐了新宅子,她就是这宅子的女主人了,公公不过是老太爷罢了,别房的妯娌也只是寄居于此,等老人过世之后,就可以分家,还有谁能越过她去?她在岭南受了这么多年的苦,总算有了苦尽甘来的一日。

这么想着,她心情好转,便仪态万千地扶着管事娘子的手下了车,慢慢往内院走,瞥见身后周姨娘也下了车,却有人捧了丧服来,周姨娘只听来人说了两句话,便利落地披了丧服随那人离开了。沈氏脚下顿了顿,知道周姨娘这是要给宫氏戴孝,心下却想到:今日章家摆灵堂,既有外客来拜,自然少不了女眷,她离了京齤城好些年,怎么也该将从前的故友重新结交起来,今天就是个难得的机会。

她转头对那管事娘子道:“前头灵堂上的事务都由谁照管着?今日是府里的大齤事,又有客上门,我身为主母,自然不能躲懒。你将管事的人唤来,我要问话,再叫人备一套合适的衣裳首饰,等我穿戴了到前头待客。”

那管事娘子却恭敬地回说:“大太太不必担心,三太太正在前头照管呢。老太爷交待了,家务都交由三太太管着,大太太您舟车劳顿,还是回后院歇息吧。大老爷上朝去了,晚上回来,看见大太太一脸精神,心情也好些。”

沈氏眉头一皱,想要训斥这管事娘子几句,但又觉得对方后一句话说得有理。眼下她还是先耐心些,等见了丈夫再说其他不迟。于是她就忍着气随那管事娘子回后院去了。

管事娘子领她去的是正院,院门口早有一名大丫环带着四名小丫环与四个婆子相迎,只见那大丫环恭恭敬敬地上前行礼,口称“太太。”管事娘子把沈氏交给她,对沈氏说:“这是正院使唤的大丫头翠园,大太太有事只管吩咐她就是。”又嘱咐翠园几句话,便离开了。

沈氏觉得她有怠慢自己之嫌,心中不快,又见翠园年约十七八岁,肤色白晳,柳眉樱口,虽说不上十分美貌,但白白净净的颇有几分动人心处,加上身量苗条,穿戴打扮稳重中带着几分妩媚,心中更是添了不喜,便问:“你叫翠园?可是大老爷身边侍候的?”

翠园向她行了一礼,不慌不忙地道:“回大太太话,奴婢是皇上赐给大老爷的。皇上一共赐了二十名奴婢、十房家人下来,奴婢因学过些规矩,见过些世面,才被三太太安排到正院里侍候罢了。”

沈氏听说是新皇赐的,脸色倒放缓了些,便一边扶着翠园的手进院,一边打量着院中景致,见果然是正房正院的规格,心中暗喜,嘴上却还要拿乔:“怎么安排我住到正院来?这原是老太爷住的才是。”

翠园眼皮子都没抬:“大老爷原本也说让老太爷住进来的,只是老太爷说,他年纪大了,想享几年清福,正院就给大儿子住吧,他住东园去。东园是这府里东边的一处园子,景致极好,园中有个极大的三进院子,地方宽敞,又通风,原就是给长辈们休养时住的地方。大老爷便吩咐家人将东园的房舍收拾好,亲自送了老太爷过去了。”

居然有这样好的地方。沈氏心中惋惜,公公的住处,做媳妇的只怕没什么机会常来常往了,不过想到自己终于能住进正院正房,她又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等进了房中坐下,她打量房中家具摆设,只觉得虽然说不上富丽堂皇,但也没有离了格儿,多宝架上摆的古玩也有两三件珍品,可见丈夫并没有记恨自己的意思,心中安定了许多,又发现正房东暖阁里并没有照以前南乡侯府时的习惯设上章敬专用的小书房,便问了翠园。翠园道:“大老爷说,前院已经有大书房了,后院里用不着再设,若是大太太需要,就在院中选一处厢房做书房好了。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