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且绣眉如墨-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菱终明白,古人对于土地那份深厚爱自是渗在。骨子里,割舍不了。

这会时候窗外爆竹声突然响起,骆二娘带泪,笑。道:“再痛苦的过去终是过去,如今我们且要过个好年才是。现在已是新年,大家自饮一盏屠苏酒。”

子竹抹干泪水,。大笑道:“少者得岁,故贺;老者失岁,故罚。”‘是呀,过去的终是过去了,未来却还在各自的脚下。子菱望着屋里众人,嘴角微扬,露出一丝笑道:“如今我们正好借着这爆竹声驱走过去的痛苦,带来新年的好运。”

当天夜里爆竹声一直响到天色发白。

新年第一天,子菱醒后从枕下摸出昨日放着的桔与荔,偷偷跟骆二娘道:“娘亲请接大伯与表哥上京吧。”

那时骆二娘望着子菱,眼中是深深的欣慰与谢意。

新年的第三天,骆家回到了京中的院落,之后的几日一如往年一般,自是家宴笑语喧哗,贺年飞贴传递情意,因正月初一到初五,各家因忌讳不喜接待妇女,谓之忌门,所以到了正月初六骆二娘这才携子竹拜访亲友。

过年各种活动自是从初七便开始了,而灯节是从正月十四日一直到正月十八日,故几位小娘子早已约好,正月十四一起逛花灯,正月十五上元节到赵家玩耍,她家请了杂耍班子在院里开堂子。

到了正月十四日,子菱一早起来,便穿上当下流行的白色绣梅花点袄子以及银霜色的八幅裙,围着大红绣暗银团花腰围,披了件淡黄绸缎斗篷,头上只插了一人梅花簪子,便准备出门。骆二娘见状忙把子菱拉回了屋,嘴里唠叨道:“平**不喜欢涂脂抹粉倒也罢了,今日新年不可这般没个收拾。”说罢便不知从甚地方拿出一只绢布缠做的硕大白玉梅为子菱插在头上,再细细妆扮了一番,画上弯弯柳眉,唇口一点红。

子菱见着镜子自家的打扮,自是偷偷皱起了眉头,便转眼又想这般打扮虽显得有些夸张招摇,不过一年也就这一次,忍耐下来便就罢了。

见着女儿打扮得妥妥当当,骆二娘这才心满意足点了点头,又吩咐着子竹细心照看上妹妹,不可让她走丢了。

子竹自是一脸慎重点着头,又将自家在磨墨帮助下做的一盏红梅罩灯笼递到了妹妹手上。

子菱自是喜出意外,边声赞叹哥哥的好,倒让子竹红着脸道:“这梅花灯笼实有些简陋…”话还未说完,脸色有些哭笑不得,后退了半步,因为他正见着骆二娘拿出贴着一只白纸制成的飞蛾的五六寸长竹梗。

见着子竹多有躲闪,骆二娘一把将他抓住,又将手中的长竹梗绑在子竹的头上。子菱见着哥哥一脸无奈之色,心里得到平衡,只是越看子竹的顶着竹子的扮相越喜,最后不免弯腰笑成一团,倒让子竹红通了脸,叫道:“不过应节的打扮有何可笑的?”

子竹再见磨墨也被夏香与秋香绑上了飞蛾,一副尴尬难受的模样望着自家,不免生出同病相连的同情。

子菱才出了门口,便感觉一股热气腾腾的味道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四周灯火通明,远处星星闪过,再细看却这满天的星星,却发现全是因有人撑着极高的灯笼在人群中穿窜奔跑而形成的。

子竹这会见满街白蛾乱飞,脸上的红晕才慢慢消散了,只是最初担心头上这根竹子掉下来砸到自家或别人,但走了几步后,却发现母亲绑得极结实,倒也没了担心,恢复正常。

待子菱、子竹、磨墨三人走到陈芝芝家门,却见着他家正门大开,门里院中烟火绽放,灯火绚烂,而门口自有小厮们守着,旁边各有二位女使正筛酒温酒,见有人驻步观看院里烟火,还笑颜迎上前送上温酒,观者自可饮之。

这会院里正准备舞飞火龙,故门前已是站满了人,不时传来喝彩声,却让子菱没了主意,还好陈芝芝带着女使这会是从后门出来,见了子菱、子竹叉手问好之后,便拉过子菱说笑一番。

不一会,几人便到了街坊口一处官府扎制的彩蓬,如今里边自是堆满了观小影戏的孩童,而方仙妹与赵玉婉正翘首期盼着子菱与陈芝芝的到来,赵家大姐因订婚,身份不同以前,已是不便出门,只得羡慕好友妹妹的逍遥自在。

见二人出现,方赵二位小娘子自是满脸笑容迎了上去,身后几位小厮婆子各自盯紧了自家的小主人,想来也是家人担心她们人身安全派来护守的。

方仙妹这会眼尖,正瞧着子菱手中的灯笼,笑道:“你这梅形灯倒是好看,谁作的?”

从子菱口中知道梅灯是子竹画做的,而且前几日所见的那副鲤鱼戏莲绣图也是子竹亲手绘制的,方仙妹自是眼前一亮,与子竹细说谈绘画等技巧,还未等二人多说几句,便见子竹约好的同窗好友江玉郞与刘昭明陆续到来,子竹忙将众人分别介绍了,一时间唱诺声不断。而见着一大群人相聚,各家的女使小厮也是暗中松了一口气。

因大家年龄相当,年龄最大的江玉郞也不过十六岁而已,不一会便说谈到一起,特别是赵玉婉听说这几位郞君皆是鞠球社社员,更是一直央求能否让她也上场玩耍一番,让子竹到有些不知如何回答,只得勉强应了下来。后来,赵玉婉还果真跟着子竹去了二次鞠球比赛现场,虽未上到场有些遗憾,但也是极兴奋地拉着子菱说谈了半天。

这会子菱见着灯在人中游,人在灯中走,还是免不了说上一句,“人多,灯也多。”

陈芝芝听后,抿嘴笑道:“今日倒算是人少,待明日上元节,才煞是人山人海。”

说话间,便见有舞队经过街面,有官兵驱散路正中的民众,留出中间的过道。

子菱这会被众人挤到了边上,踮着脚也看不到甚物事,倒是旁边比她高了一个头的哥哥子竹为见着妹妹辛苦,便使劲挤出一条缝隙让妹妹好些看。

子菱透过人潮的缝隙正看着排成四五行的舞女,只见她们穿着茸茸狸帽,微遮额头,一身金蝉色罗袄,短不过膝盖的罗裙,露出下身穿着的胡裤与黑靴,不宋不胡的打扮,加上柔美动人的舞姿,倒有些吸引人眼珠,惹来喝彩之声,更有些心盛少年,拦街要与她们一起嬉耍起舞。

而紧跟其后的便是气势磅礴武舞,只见先是前方一人舞大旗,身后一人翻筋斗,随着大旗的翻滚舞动,翻筋斗的人在旗浪中此起彼伏,十分灵巧,而他们之后的便是许多挥舞木刀枪并持着兽面盾牌的健儿击刺打斗,或两两对舞,或几人对杀,时而发出齐声的吼叫与铜鼓击鸣之声,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叫好声越发热烈。

虽这般舞队,比起子菱过去在电视中所见几百上千人的表演实在是有些不算甚新奇或精彩,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却不是在电视上冷眼观旁来得震撼与亢奋,加上周围气氛的影响,她这会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子竹见着妹妹看得目不转睛,叫来旁边兜售乳糖圆子、水晶脍、韭饼的小贩,花上十文钱买了些乳糖圆子,那甜甜的味道让子竹脸上笑容越发灿烂。

豆蔻梢头春色浅第二十九章烟花美

待舞队全部过完,如潮似浪的人群已将他们这群人全部打散了,一时半会且是聚不到一处来。还好子竹一直小心看着妹妹寸步不离,但凡出现好事之徒前来调戏搭讪妹妹,自被他打发了这些狂浪之人,让妹妹毫无危险,十分安稳安全。

但随着人群越发涌挤,子菱身上的梅花灯也被挤得变形,子竹见情况不妙只能拉着妹妹,准备移到别处,“前边有一间茶肆,可上二楼观景。”

子菱自是乖乖地跟着哥哥一路随着人潮向前行,不一会便到街边岔口一处茶肆门前。

这会时候茶肆门口灯火通明,挂了一溜红纸色画有四季花品、刻镂犀珀作饰,下垂流苏的灯笼,旁边楼边的幡布上写着紫瓯吟茶肆。

进了茶肆,见里边这会也是满满一屋人,想来是观灯累需休息片刻的吃茶人。至于茶肆里的茶博士如今更是没有闲,端水泡茶送果饼。只店主迎上前,见是子竹,便笑了笑,用手指了指楼上。如今生意极好他的嗓子已是吵哑说不出话了。

待上了二楼,子竹轻车驾熟。的领着妹妹到了一处雅间。推门而入之前,子竹自先取下头上的飞蛾,刚才一番拥挤,如今已是有些衣冠不整,又将衣襟整理了一下。子菱也将挤皱的衣裙微打理了一番。

二兄妹收拾妥善进了雅间,子菱。发现方仙妹、赵玉婉以及哥哥的好友江玉郞以刘昭明早坐在里边。看来之前张玉郞与子竹已是商量妥善,若是走散,便到此处来。

只是不见陈芝芝的踪影到让。子菱有些担心,方仙妹却抿笑道:“她且是个机灵人,再说刚才伴在她旁边的婆子也有一二位,断没甚事。”

这会赵玉婉见子菱进了房间,表情显然松了一口。气,这才有兴致推开窗户,立刻外边喧哗的声音便涌入了屋里,本不安静的房间更显得嘈杂,而她趴在窗口,笑呵呵地指着楼下人群。显然处在人群中,与远离人群,观景之心自是截然不同。

子菱细打量了这间雅间,只见墙壁四周自是挂着。几副字画,靠门的墙更是列有花架,上边摆放着二株的梅花,除此之外,还放着几件显然是装饰品的古怪物事。矮桌边摆放着几个矮椅,以及一个撩炉,因炉上有明火,房间显得极温暖。

子菱因刚才上楼时已看出其他雅间早已是挤。满了人,不免问道:“怎你们这会幸运好,能找这一处雅间。”

江玉郞笑道:“非。我们运气好,而有人早订好,本想独做自家过节观景之用,却被我们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鸠占鹊巢,占了个便宜而已。”

“既知是占便宜,不如你将家里的洗浣女图暂借我几日临摹,也算来而不往非礼也。”有人掀帘子进门,朗声说道。

等子菱看清来者,却不免一愣,对方竟然是王青云,这会时候他一身暗青布衣,手里却端着茶盘上,上放着几个茶碗。

王青云见着屋里又多出人来,自是微一愣,但很快认出子菱,他倒是面不变色地放下茶盘,道:“看来以后我这宝地自是保不住了。”

子竹笑着谢道:“那我且在这里先谢王四哥的慷慨大方。”

江玉郞随后道:“我也在这里先谢王四哥的美意,至于洗浣女图待过几日我双手奉上便可。”

王青云笑道:“那我也在这里谢过你的美意,既然你们也喜欢此处,倒见是英雄所见略同。”说罢,便轻放下茶盘,也不叫来茶博士,就着自家动手提来一只银制尖嘴的汤瓶放撩炉上煮煎水。“如今没甚款待,正好前几日得了几两上好的双井茶,让各位品尝一番才是。”

江玉郞笑道:“这双井茶可是草茶中的上品贡茶,如今我们是有眼福又有了口福。”

方仙妹见着王青云桌上放着的六只黑釉盏,而非其他茶肆是使用银盏,自是眼前一亮,取了一只细细看过后,赞道:“人都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见了这兔毫盏,才知紫瓯吟茶肆且非浪得虚名,真正应了那句词,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馀清。”(宋代诗词时常用“紫”来表示黑。)

赵玉婉听得有茶吃,便关上窗,笑道:“这正好,我已是不耐吃甚七宝擂茶,馓子葱茶。只是不知这茶水是用甚地方的…”

一会功夫,方仙妹、赵玉婉、王青云、江玉郞等几人便围坐桌边,就着点茶的茶与水说谈正欢,子竹也是偶尔插几句话。

子菱旁听着,见众人说在兴头之上,偷拉了一下哥哥的袖子,望了望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