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且绣眉如墨-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瓷碟放入些酒酱、椒料、姜丝、葱丝、少盐,用油浸着。

绢儿见那锅的样式,却心中一震,暗道:“莫不是吃火锅?”

邓大娘吩咐道:“今日家里拨霞供,你且去找巧儿,将放在杂屋里的那尊风炉找出。”

听今日拨霞供,巧儿兴致勃勃,忙把杂屋找出风炉。倒让绢儿猜想着这听起来古里古怪的拨霞供是何饮食,让巧儿如此喜欢。

厨房里时令鲜菜都被细切成一片片整齐堆放在盘中,而一进厨房的巧儿闻着锅里飘出的汤味,难得笑容灿烂。

娘子要在厢房内里用膳,众女使将一番物事都准备好,铜锅放在四方木桌上的风炉上,旁边摆齐了菜品,再将碗筷摆放好。巧儿进内室请出了娘子与官人。

绢儿这才确认拨霞供这般风雅的称呼,果然就是现代人说的火锅。

只见大郞与娘子坐下后,先用ju花水洗净手,再就着ju花瓣细擦掉手上的水痕,然后捻了些早准备好放在碗中的ju花瓣散在自己碗中,由邓大娘往官人与娘子的碗中倒上点骨汤浸泡完花瓣,顿时间房间里漫开一股香气。

邓大娘揭开盖在锅上的竹编盖子,锅里汤都沸腾,冒着乳白的水泡,放入几片生鱼片,过了些时候,见鱼片已熟,旁边静站着的锦儿与巧儿各夹起白生生的鱼片,放入官人与娘子碗中,二人就着鱼片与ju花瓣再沾上些碟中调汁吃下。

绢儿在旁边闻着香味,是看着流口水,心里念着有多久没有吃火锅了,拨霞供听起到是风雅,却不如火锅二字来得直接粗犷。

待大郎与娘子吃完第一口鱼片后,便让众女使退下,不用在旁伺候。

厨房里另一口锅以及菜早已备齐,女使们笑意浓浓,纷纷坐下,也不顾什么谦让之礼,敞开了吃,不一会准备好的菜品便一扫而光,到这时各位小娘子才想起了风度,抽出手绢斯文地擦擦嘴,再斯文地向邓大娘道了一声谢,便悠然离开。留下绢儿见一桌狼藉,与邓大娘对视一眼,无奈摊手。

原来绢儿吃火锅只喜色香味辣,而今日这一涮鱼片骨头火锅,便是清香可口新鲜无比,但都是一样吃着让人愉悦。可惜众女使无细嚼慢品、闲聊说谈的习惯,辜负了这一锅火锅,自是让绢儿未吃过瘾,讪讪道:“吃这必要一口酒二夹菜三说四笑五脏舒。”

邓大娘听个正着,点头道:“见你也是个懂食拨霞供的。”手里的活不断。

绢儿跟着收拾桌上残羹剩菜,笑道:“我还记得唐人香山居士写过一首诗,便是说这拨霞供的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邓大娘听绢儿脱口而出唐诗微一愣,但立刻一脸怜惜,道:“真是好诗,这是令尊教你的吧。”

绢儿说完诗后,就后悔怎生起了卖弄的心思,要是被大娘问及一个村中孩童怎生知道唐诗,那要如何回答。但邓大娘的话却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便嘴里含糊其词过去,心里却苦道:“千万不要问我任何关于家的事。”从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便被卖进了张家做女使,从未有人告知自家任何关于这身体原本的身份年龄,所以至到现在绢儿连本身的名字是什么也不知道。

还好邓大娘误解绢儿的表情,自当是刺痛绢儿的伤心事,便将话转到一边,不再提及。

因绢儿未吃饱,便就一锅的骨汤下了些面条,将面条里放上点椒料、姜丝、葱丝、盐,香中透着点辣,很是爽口开胃,连着不喜面食的邓大娘也吃上大碗。更别说没赶上拨霞供的锁子与栓子,虽邓大娘也单独给他们留了些鲜菜,他们还是让绢儿再做了二碗面,就着涮菜下面条吃,吃得满头汗水,大呼美味。

今日吃得甚饱,虽已到息灯就寝时,绢儿还是在院中走了小会,感觉已消食,便回房休息。

绢儿睡到半夜被推醒,迷迷糊糊睁开眼见着一张苍白的脸被烛光映着有些诡秘,吓得差点尖叫起来,好在对方一把捂住了绢儿的嘴。

绢儿这才注意那人是绫儿。

绫儿轻声道:“好妹妹陪姐姐去厕儿。”其实房里本有木马子(即马桶),只是几位女使爱好干净,不想异味污了房间气息,所以到了夜里小解还可在房里用木马子,若是大解便要到院后的厕儿去。说起这入厕,绢儿最初万分不习惯,因大解去污竟是用的竹片式厕筹,不仅不卫生,而且若手上轻重不恰,还会伤了股上皮肤,家中唯用粗纸去污的也只是娘子一人,连官人都不舍用纸。所以绢儿只得忍耐习惯,多用皂豆洗手。

因平日绫儿向来胆大,夜里起夜也不曾让人陪伴,这次却央人同去,绢儿自是疑惑,但还是坐了起来,披起了衫儿,有些睡意,“姐姐,今儿是怎回事。”

绫儿不安地望了望关紧的房门道:“我本出了房,却听见院中有古怪动响,妹妹你说会不会是那日我冒犯了狐仙大人,所以…”

“姐姐不可慌,狐仙大人不会有这闲情,我倒担心是歹人溜了进来,须告诉官人娘子。”绢儿不怕狐仙,却担心院里钻了贼进来,忙穿起裙子,这才却发现铺上未见纱儿。

“纱姐姐不在房里?”

绫儿坐立不安道:“许是她也去厕里,快些走吧。”

二人出了房,见院里不远处果然有只黑影在四处走动。二个小娘子胆倒也大,互牵着手偷偷躲在树后向细瞧,只是今日月暗星疏二人只是隐约见那黑影在院里手拿扫帚不停打转,甚是诡秘古怪。就连不怕鬼神的绢儿看在眼里,都有些毛骨悚然,许是秋日风寒,绢儿不经意打了个冷颤,倒把绫儿吓了一跳。

过了半会,黑影提着扫帚竟径直进了绢儿他们的屋。

见那黑影竟然进了屋,绫儿已被吓哭,绢儿却道:“姐姐你去厕里,我去找人。”说话罢,便跑出后院,直接去找栓子。

片刻时间,各房间的灯便亮起,栓子揎拳捊袖,众人提心吊胆手拿扁担,冲进了房,却未见陌生人,只有纱儿睡得正香。

纱儿很快便被众人惊醒,睡眼惺松的她狠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吓呆住。

众人将屋里所有角落寻遍也未见陌生人,只当虚惊一场,各自散去就睡了。

绢儿与绫儿却有些忐忑不安,彼此对望,过了许久才睡去。

等到第二天中午,绢儿见纱儿哭啼被人拉走,才知纱儿从小患有梦行症,之前发生的那几件不清不楚的事也找到了原因,皆是她病症发作时弄出来的。怕在这院里再闹出什么事,只得叫人带走了她,之后便再没有她的消息。

过了几日牙婆又送来一位十二岁的女使,取名绮儿交到邓大娘手中,而绢儿接过原来纱儿的活,只每日打扫房间,伺候娘子漱洗,其余时间便学刺绣。

豆蔻梢头春色浅第十二章制眉墨

每日日出破晓,绢儿与绫儿便起来到厨房端得热水,备好手巾、毛尾牙刷子与牙粉,在屋外候着,等娘子官人醒来,便伺候二人漱洗,这一弄便要半个时辰,然后端上朝食,朝食完后,由巧儿锦儿伺候娘子画好妆容、梳好鬓、换好衣物,而绢绫二人便在外打扫厅堂、院落,待娘子出了屋,再回屋收拾,将换下的衣服拿去清洗,夜里娘子睡前的漱洗也不用她们在旁伺候,自有锦儿与巧儿,一天的活便是完成了。

这日绢儿见锦儿坐在桌前正用心搓着灯心很是不解,“姐姐,这是做甚底?”

锦儿道:“妈妈的眉墨用尽,我且在新做。”

一番说话,绢儿才知娘子喜好自做的眉墨与妆粉,不喜外买的这些物事,只因价廉的看不上,而价高的却无钱买,所以才会自制。

只见锦儿将油灯里的灯心搓紧后,便将油灯放置在一件铜制方盒中,拿到井边,打上一桶满水,将盒中油灯点燃,然后盖上盒盖,放入水桶。

绢儿恍然大悟,气遇冷凝结成液体,这是要取油灯焚烧而起的烟。

锦儿细细说道:“油灯燃尽以后,盒中便都是黑烟凝在壁上,将其扫下来,再用前几日特加了少许香料调好的麻油与这黑烟调匀,这眉墨便做好了。”

“妆粉又是怎做的?”绢儿第一次见自制化妆品很是好奇,一想到古人用物理的方式解决美容问题,更是兴奋。

锦儿抿嘴一笑,“妹妹倒是心急,跟我来。”

只见锦儿从屋里拿出一件圆形的陶钵子和件木盆,取了钵塞,慢慢将陶钵子里的水倒入树下泥里。

绢儿一闻,捂鼻道“怎是馊了的。”

锦儿最后将钵里余下的物事全部倒入木盆里,道:“这钵子里盛的是我与巧儿姐在五天前,就着新米与一定量微发紫的旧米磨成细粉,然后用钵子盛着,再加了点水,封住钵口便不再管它。现在我且将水倒掉些,余下被水浸泡的米粉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再加很少量的铅粉,便是细腻又微发黄的妆粉,虽色泽有些微黄,却是上好的,涂在脸上白净也显得自然。”

绢儿却佩服娘子的妆粉做法与现代化妆上粉的要决不谋而合,对于黄种人而言妆粉不是越白越好,而是比自己本身的肤色白一点的黄色系妆粉才最为合适,抿嘴一笑道:“姐姐用的粉也是这种吧,怪不得见姐姐特别白嫩粉红。”

锦儿脸微红,瞪了一眼绢儿道:“我好意教你,你又拿我打趣,本想再细说给你听,我且住口不理你。”

绢儿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每次见锦儿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便有打趣她的念头,这也算是“孽缘”吧。

“啊!姐姐不要恼妹妹,都是妹妹的不是,且饶了耍嘴的妹妹。”绢儿细哄锦儿,装出如小狗讨好的可爱模样,倒让锦儿忍不住,弹绢儿额头一下,道:“谁家生出你这样古怪的女儿。等过几月,再做妆粉时,我且叫你在旁边看,你便知道了。”

冬日见到,天气转寒,绢儿虽已换上夹层的袄子外边套了件旧时的褙子,却依然感觉冷意。本以为是因寒从足下起,便套了二双布袜,却还不见好转。娘子看绢儿整日小脸泛白,很是怕冷模样,便将自己旧时穿过不用的一件银红色厚袄子给了绢儿。

绢儿央得巧儿姐帮她改小,巧儿应下,不仅巧手将袄子改的正合适,还借着余料给绢儿单作了件护领。

绢儿不再冷得打颤,自然很是高兴。见她上身穿着厚袄子,下套件布裙,裙里穿着裈再套了件开裆膝裤。宋人的裤子大多为开裆裤,并在腰后开口,两端系带,其裤管很大,腰也不是量身而裁。而在开裆裤里宋人还可穿上一件有裆的小短裤叫做裈,在绢儿眼中其实便等于现代的内裤,只是裤脚稍长了些。

绢儿也偷偷小改了些,只将腰后开口系带改在身前,也好方便平日系带,至于其他方面便不敢轻易修改,一来手艺不佳,二来孩童长大极快,若是改小合身,身量再长些便不适穿,被别人知是自改过,须吃笑话。

见绢儿躲在房里独自一人得意洋洋显摆。绫儿很不以为然,这天还没到大寒之时,绢儿就已是过冬装扮,再以后如何办?

这些时候,张家娘子准备着过冬的衣食,以及佃客收租的后继事情,忙得脚不粘地,连跟着身边的锦儿与巧儿都不得闲,有时绫儿与绢儿也需在旁搭手。

谁料这忙的时候,张二郞又来了。

绢儿见张二郞穿着一身直身黑色大衫,头戴方布,表情很是高兴,身后跟着一位妇人,梳着单螺鬓,插只银钗,鬓后别了朵粉红大绢花,上穿松花色艾绿领抹罗衫,外套半旧艾绿镶边月白绣桃花锦面对襟褙子,下穿桃红暗花折枝八幅纱裙。妇人容貌虽一般,却胜在眉目间几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