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且绣眉如墨-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豆蔻梢头春色浅第三十九章贺寿

“姐姐最是明白我。”银珠感激地望着巧姐,顺着对方的目光抬起了头,只见半弯月明亮洁白极美好,心情也愉悦了许多,忍不住想起年幼时姐弟与巧姐三人躺在地上整夜看星星的快乐场景,彼此相握着的手越发紧了。

“姐姐,这件事可否不告诉茹姐。”银珠幽幽说道:“去年从小与她订了婚的许家突然失信悔婚,已让茹姐心中痛苦,若再让她知了我做的傻事,必添她的烦心事。”

巧姐点了点头,“只你以后别犯傻,我便要谢天谢地了。”

二人分手后,巧姐回了屋,上chuang躺下,却突然一惊,坐了起来,嘴里自语着:“夹竹桃枝叶遇火起毒烟…如此看来那丫头福大命大,即、未被烧死,也未因佩戴的香荷起火燃起毒烟给毒死…如此…这般…以银珠的性子是没有害人的胆子,难不成是有人在挑唆利用她。”想到这里巧姐辗转未眠,恨不得冲到银珠身边,追问一番。

次日巧姐再去细问银珠时,银珠却不愿多说,闭口不谈,巧姐只得作罢,离开时反复提点银珠,“不可胡为,被人挑拨利用去了。”

绢儿早上醒下就见屋里众女使梳头穿衣很是忙碌,发现是自已睡过头,慌忙起床,一番梳洗穿戴,这时却见春儿拾起桌角下的物事问道:“这是谁的香荷掉在这里?”

绢儿一见春儿手中拿着的那香荷却是自家昨日丢失的,忍不住露出喜色,慌忙叫道:“是我的。”

春儿不屑地看了一眼绿香荷,扔还给绢儿,嘴里嘀咕着:“绣得还真是丑。”

银珠送的香荷失而复得很让绢儿高兴,自是不理会春儿的无礼,只是这香荷拿在手中,却有些与往日有所不同,但绢儿此刻也无暇顾及,将香荷佩在腰间,对着铜镜将衣冠整理好,便匆匆出屋。

这一天,绢儿手中虽做着事,心中却一直思考二姐吩咐下来的寿礼,绞尽脑汁也未想到甚底妥善之策。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绣出自家的最佳水平,真是难度颇大。绢儿长叹一声,苦着一张脸,皱眉眯眼,摇头探脑,眼珠扫过墙壁时,整个人却突然定住了,眼中渐渐露出喜色。

“哈,终于找到解释之道了。”绢儿一时欢喜,难得手舞足蹈,没有平时的稳重。

五月五日,端午节,本应是当今官家的生辰,但为了避俗忌,官家下今改十月十日为天宁节,从此以后赵官家就以十月十日为生辰。

一大早管家便将早已准备好的艾草作的人形钉在门口,各屋里也摆上了装有葵花、榴花、艾草,用绢或纸做做成的蜈蚣、蛇、蜥蝎的驱虫木盒,象征消灭毒虫。待午食时,桌上皆摆有新鲜水灵的应节水果如桃、杏、卢桔、杨梅等,还有艾草包的角粽,竹筒作成的筒粽,以及茭叶作的茭粽等,满满一桌食物极惹人食欲,甚至管家还让人买回了几坛菖蒲酒,让庄中各女使小厮自饮之。

知是端午节到了,绢儿也学着庄中其他女使将香荷里装上避毒虫之用的艾草、蒲叶、葵花等。而绣女们更是有特殊待遇,被允得出门探采百草,以制药作驱病去灾之用,还可到河边观划龙舟,自是快乐。见众女使各打扮得鲜丽喜颜出门,迎儿、春儿、秋儿三女望着院门多有羡慕之色,只绢儿到了制作绣礼的要紧时候倒未有太关注,吃一堑长一智的她自是将所绣之物细保管好,做了一个可绑在腰间又不妨碍做事的布袋,将绣品放在其中随身携带着。

丁妈妈的生辰是五月初七,只是她自不会生辰当日来到丁庄。待过了二日,午时,等有人进门告诉众女使,丁妈妈的牛车已经到村口声,众女使便手捧着各自的贺礼站在院里,齐等着丁妈妈的到来。

如今天已是夏日,各女使站在院中不一会便香汗淋漓,但有绢儿这些粗使女使撑伞,端上冰水解渴解暑。

细一看各女使的站位,便知她们在庄中或是妈妈心中的地位,各院管事的婆子是在大门外等待,而院落里,大姐、二姐、月娘站前边,紧跟着便是绣阁中的绣女、针线院的众女使以及银珠、柔儿、绮萝、巧姐等女使,至于绢儿这些粗使女只能在院门口守着或站在众女使身后等待差遣。

一会有人传来丁妈妈已经进了丁庄,本来喧闹欢快的气氛倾刻间变得有些凝重安静起来,绢儿自知肉戏来了。

不一会,便见丁妈妈进了院,身后跟着几位女使、婆子以及一位少年。

丁妈妈身着朱红色牡丹暗花对襟褙子,内穿绣缠枝立领素丝绸衫子,下穿粉红十六幅罗纱裙,配上朱唇,细眉高挑,高耸的云鬓上插了只华贵的含珠金凤钗,很是华丽且庄重。眼见着众女使在院中迎她,便笑道:“各位女儿、小娘子们,这般天气站在日下,岂不伤身,还不随我进了屋。”

众女使叉手谢过,依次跟随丁妈妈进了院中大堂。

这时绢儿才看清妈妈身后的那位少年,只见他十三四岁,身材修长结实,一身黑衣看着极有精神,长得浓眉大眼,双目炯炯有神,虽年龄不大却有股青涩英姿,发现绢儿瞧着他,竟然对着绢儿裂嘴一笑,还顽皮地眨了眨眼睛。

绢儿不禁吓了一跳,忙收回眼神,过了一会才回味过来,自己曾在上元节那日见过他,依稀记得二姐唤他叫做二郞,如今他又跟着丁妈发身边,难不成便是丁妈妈的小儿。

待绢儿进屋,感觉堂中整个气氛极严肃安静,让她也忍不住屏息凝神,很是小心翼翼。而丁妈妈端坐在屋里黑漆雕牡丹躺床正中,身后是雕刻有织耕图的桃木大风屏。

倒是那位少年见众小娘子皆紧张,笑眯眯道:“娘,今日庄中姐姐们为何一言不发。不像是祝寿倒像是过刑堂,不过细一看,娘这般坐势还真像是开封府衙的大官。”一番话说出,便有人细瞧一番丁妈妈,忍不住低头窃笑。

妈妈见儿子拿她打趣,也不生气,莞尔一笑,拍了他一下,一脸慈祥说道:“就你的嘴最坏最损,说不出什么好话来。”转头对着众女使轻声道:“你们今日这般紧张模样,倒是我的过。”

月娘抬头笑道:“只是因妈妈今日越发爽利,倒让女儿们看呆了。”说罢,从桌上捧起点茶,送到妈妈身边。

大姐也笑容可掬地捧出一盘果饼送到妈妈面前,柔声道:“这是新想出来的果饼,特献上让妈妈品尝。”

丁妈妈笑容满脸,吃了一口茶又捻了小块果饼放入口中细嚼。

见着月娘大姐这般说话,各位女使也轻松了许多,有些大胆的绣女们自是凑上前说些祝寿的话,绢儿冷眼旁观的,只二姐独站着,表情虽无不耐之意,却与众人格格不入般。

豆蔻梢头春色浅第四十章字绣

待过了小会,众女使各自归位,依续送上寿礼,大姐送上的是一支自做的珠花钗子,二姐送上的是绢儿教的中国节配上铜铃做的风铃,月娘却是自做的桂花香胭脂粉,皆被妈妈称赞,他们心灵手巧,礼重情深。

至于绣女们以及各屋的女使皆是送上各类的针绣品,妈妈接过看后,也不多说,只微微一笑。因见妈妈没有言语只是笑,各女使退下后自是表情失落,心知未讨得妈妈的欢喜,很是忐忑不安。

倒是二郞在旁边或是赞着位姐姐色配得好,或是赞那位娘子针绣得密,也活了些气氛。让妈妈笑道:“二郞今日是吃了巧言药,变得多话起来。记得以往时日,你是最不耐陪我来这里,怎么今日有了耐心。”

二郞裂嘴一笑,道:“原不知妈妈的辛苦,现在大了,自是懂事了。”一番话,哄得丁妈妈极高兴,眉眼间笑意浓浓,看着一屋的女使们也更顺眼了。

轮到绮萝时,只见她手捧着一块杯口大小的垫子,妈妈拿在手中轻轻摸了一下,小垫子又软又滑,便极喜欢,问道:“记得去年你是自做了靠垫,今年这物事看起来像是件粉扑,只是我见这粉扑与外边卖的不一样,难不成也是你自做的。”

绮萝站在那里,娇滴滴地犹如清晨最水灵的花朵,眼中全是纯真干净之色,见妈妈问,便喜滋滋道:“这粉扑是在家中春蚕吐丝时,将绣好花色的素绫上铺一层罗纱地起绷在绷子上,然后在绷好的罗纱上放二三只蚕,那几只蚕便不在结茧,只将丝吐在罗纱上。待蚕吐完丝后,就形成了绷子大小的蚕丝垫,再将这丝垫细修整后,与素绫罗纱缝在一起,上好的蚕丝粉扑便做成了。这样的蚕丝粉扑最是细软滑爽,用在脸上很是舒服。”

绮萝不仅长得美丽,说话的声音也是又柔又软,倒让站在妈妈旁边的二郞眼神一亮,呆望了她二眼,才恢复了正常。让暗中看着一切的绢儿,暗笑道:屁大的人,也知道美色。

妈妈笑道:“看你一张巧嘴,说得头头是道。我是越发欢喜了,快坐在妈妈身边。”

大姐也笑容满面,“绮萝不止心思灵巧,长相更像是仙子一般,也不知是谁家郞君有福气能娶了她走。”

绮萝自是乖乖的坐在妈妈身边,因绮萝没有成为绣女的念头,所以众人对于她受妈妈的特别爱护,虽极为羡慕之色,却无太大的敌视。

待银珠、柔儿这些女使送上寿礼之后,便轮到庄中的粗使女使,这时便是十人一组上前,将绣品齐入在一个大盘中,由妈妈一次性看过。

轮到绢儿时,已是最后一组了,那二郞自告奋勇要将盘子送到丁妈妈身边,轻过绢儿身边时,突然低头小声道:“看来最近你挺乖的,还未被拐走。”

绢儿见他偷笑着,那眼睛闪着亮光,越看越像二只闪闪发亮的桃花骨朵灯笼,晃得自家心烦,恨不得一掌拍在眼前这个看是忠良,实则狡猾贫嘴的小子脑袋头上,大叫一声:竟敢嘲笑姐姐,看我不收拾你。

只可惜绢儿二只手的拳头都已握紧了,心中也只能这般想像而已。

丁妈妈极有耐心地一件件贺礼看过,只感今年的绣品不及往年有惊喜,各女使的绣技虽越发有了长进,却可惜匠气多过了灵气。

待取出盘中最后一物时,丁妈妈却一愣,那物事是如书卷般卷起来,细细打开,竟是一幅用黄黑方格素绫作裱的字卷,白色素绢之上用着柳体楷书泼墨写着唐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字体骨力矫健,字间颇有错落,行间气脉流贯,看来写字人倒已有柳公的三分功力。只是这字迹看在丁妈妈眼中却很是熟悉。

二郞凑过一看,惊叹道:“这不是大哥写的字吗?娘,还有画押在下边。咦,大哥的字为何在这里?”

丁妈妈一看果然在书卷左下方处用朱笔写了一个文字,正是大郞平日写字做画用的押,忍不住好奇问道:“谁放进来的?”

众女使或窃窃私言,或面面相觑,皆不知原由。只绢儿扫了一眼旁边,见二姐多有鼓励之色望着自家,心中安定了少许,抬起头挺起胸,正看见丁妈妈旁边的二郞挤眉弄眼看过来,一副掫揄的表情。绢儿自是不理会他,吸了一口气,口齿清楚道:“这是小妮子的拙作,望丁妈妈不要嫌弃。”

丁妈妈一听微有惊讶,挑了挑眉,道:“你的?这分明是…”声音嘎然而止,这时丁妈妈才发现自家手中拿的字卷,上边的墨字竟并非用文方四宝写出来的,而是用一针一线在素绢上细细绣出来的。

而那绣字所用的墨线显然曾浸泡在墨水中,微靠近些还能闻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