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逐倭-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盗疯狂无比的神勇冲锋行为让戚继光、卢镗、尹秉衡等大明将领吸了一口冷气,对手集合几百人,兵分三路冲击他们的阵线。后面还有四五百弓弩手掩护助战,分成两个方队,连续放箭。由于海盗连弩手射出箭带有剧毒,中者立仆。两轮弓箭射过来,倒下几百官军。海盗连弩这么大的杀伤力让无数大明官军为之震慑。
  只见海盗中突出一将,势如破竹的杀入大明官军阵线中央,他的倭刀耀眼刺目,如风行电驰而来。又如巨大白龙翻腾出海,龙牙吞噬之处,大明官军人仰马翻。俞大猷一时楞了,这神勇无比的猛士不是倭酋王婆留吗?乱箭齐发射死他?不可能!毕竟大明官军成团扎堆。乱箭齐发的话,自已一方损失更大。阵前斗将,明军虽有这个传统,但打赢了也改不变大局,还是群殴比较实际!不过,对方既然单骑闯阵,怎么样打发他呢?唉,既然人家要来送死,就如他愿吧!这俞大猷也不敢大意,急呼中军亲卫兵约三十几个人,持长枪挡道,要扎王婆留一个马蜂窝,给海盗一个下马威,杀杀他们锐气!
  王婆留身先士卒,冲在前面。他这样做也不是头脑发热,单人匹马前来送死。为将者,不得已也!他自然深知作为榜样的危险!也许功名未立身先死,被敌群殴击倒于地。他也不是想与大明将领单挑格斗,展示他的武勇。用生命阻止大明官军发动进攻,给大明官军制造恐怖。让胆怯的大明官军见识一下海盗龙头横扫千军的力量,百人斩,甚至是千人斩的武勇!
  官军是不讲武林规矩的,以多打少是他们的德性!不讲规矩就不讲吧!王婆留见俞大猷几十个近身亲卫直朝他围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大吼一声冲入敌阵!只见他手持六尺的倭刀,奋击如飞;旋转之下,亮如一轮满月!俞大猷几十个近身亲卫一时枪断肢残,血肉横飞。当者无一能交二合,大明官军的中军阵地大乱,人人弃弓举刀喊杀,但放眼均是自家人,贼将呢,怎么看不见他?有的大明将领想用惯用的飞镖飞刀射杀王婆留。只见战场中间一团乱麻,敌我不分,射谁呢?王婆留仗着骄人身法,一闪一闪如电光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挥刀立杀百人!前来阻拦的大明将领在王婆留手下鲜有走满一个回合的。一时间,王婆留把大明官军排成个圈圈的铁桶阵搅得乱七八糟!
  戚继光最也看不下去了,他从官军人丛中越身而出,箭步上前,推开挡在他面前的一个士兵,跟王婆留接了一刀。戚继光虽然与王婆留只交手一个回合,立即明白对手不是等闭之辈,眼前这小子的武功高不可测,是他平生从未遇上过的劲敌。戚继光只觉得自己好象跟一堵墙壁作战,他的攻击力有多大,对手的反弹力就有多大,除非他有能力把这面墙壁推倒,否则只能象撞上南墙一样被墙壁弹回来。戚继光晓得他无法推到王婆留这堵墙,但他也没有什么好选择了,只能跟王婆留硬碰硬了。轰的一声巨响,戚继光与王婆留再交手一招。随着戚继光一声大叫,他被王婆留轰出数丈之外,几乎是平飞出去。眼看戚继光都被王婆留打得满地翻滚,不少大明官军知难而退,纷纷躲闪。
  “经劳宫而入少海,聚少腑而成大川,于是胸有幽壑,蔚然成池,掀波涛如狂飙,卷巨浪而拍岸,摧大敌若腐朽,如扫泥沙。”王婆留口中念念有词,化意识变为能动作用,使出圆通融合功第一式“重渊狂飙”,贯气于刀身上,他的倭刀象根激光棒一样,发出状如电芒的光晕。王婆留这招“重渊狂飙”,或者说这股真气,势不可挡,象飓风一样席卷一切。
  就象阿基米德说一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王婆留聚气发功,打出一个小旋涡。只见小旋涡在他施加力量影响下,瞬间变成一个大旋涡,无与伦比的大旋涡,形成高若丈余的玉城雪岭,翻江倒海,摧枯拉朽。真是“掀波涛如狂飙,卷巨浪而拍岸,摧大敌若腐朽,如扫泥沙。”这个巨浪扑向他身周的大明官军,一下子就把围绕在他几十个大明官军吹飞,掀到十丈之外。
  “这是什么功夫,妖人啊?”俞大猷顿时傻了眼,他从未见过如些恐怖的功夫?只能斥之为怪力乱神。这个倭酋不是普通人,他也惹不起,他不得不闪身走人。
  这时,宋师道、宋展雄和宋明吾他们并未闲着,各率领一百萨摩武士冲入大明官军大阵!这都是些对大明官军满腔仇恨身经百战的武士,在这创造历史的一刻,他们把心中的仇恨、恐惧以及一点莫名的兴奋转变成勇气和力量。无不以一当百,与大明官军近身搏斗。
  原来这些貌似矮小的倭子这么厉害,大明官军彻底胆寒了。区区一个倭酋王婆留,他们都搞不定,如今上来这一大帮倭子,后面不知还有多少这样形如恶魔厉鬼的猛将?大明官军的恐倭病又发作了,不知谁发一声喊:“邪魔呀,鬼呀,鬼子兵啊!快跑”于是有人掉头撒丫子狂逃,大明官军阵线山崩地裂,大阵崩溃了!无数逃兵如热锅上的蚂蚁,由中心一个热点向四周溃逃。
  由于大明官军的情报做得太差劲了,无论是大明将领,还是大明小兵,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搞清楚象山上有多少倭寇?一见倭寇发起疯狂进攻,马上条件反射一样本能后退,吓得转身就逃。
  俞大猷、戚继光、卢镗和尹秉衡等大明将领眼见士兵跑光了,他们也只好带着身边亲卫落荒而逃,跑步走佬。
  象山之战说起来就没意思,总之它变成了倭寇一边倒的大屠杀!近万大明官军望风而降!倭寇更加自信了:“嗯,哼。这种仗都打成这个吊/样的大明官军还有什么可怕?”
  双方力量对比如此悬殊,大明官军居然大败!象山之战官军懦弱无能的表现,让戚继光很失望。退到后方的戚继光却感到前所未有的窝囊。虽然在官方记录上是“象山所大捷”,但亲眼目睹战况的戚继光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帮吃干饭的懦弱狡猾的痞子士兵让他如狗吃刺猬,无从下手管理?大明正规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差了!身为一线将领,戚继光这个固执的山东人只有一个念头:“我不服!只要给我一支严格的听我号令的军队,我一定会战胜凶猛的倭寇。”
  后来戚继光在民风凶悍的义乌招聘到一群善于打架的农民,组成赫赫有名的戚家军,又创造出鸳鸯阵和狼筅,才始对倭寇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连战连捷。这是后话,不是本书的要说的内容。在汪直有生之年,王婆留横行东海之日,无论是俞大猷还是戚继光,都是屡战屡败。
  自此台州一直在倭寇掌控之中,直至戚继光扬威海疆,七年之后才收复回来。
  第六卷 西洋凌波
  第一章 热血天诛(1)
  大明官府用霹雳手段对付倭寇,达不到他们预期的目标。镇压的结果,不但没有消灭海贼,反而是倭寇越剿越多。如今越来越多官兵被杀,朝廷一方损失也越来越大,官府对江南沿海各镇完全失去控制。
  面对这种结果,许多大明官员觉得一味血腥镇压不对劲,不少久阅世事、人情练达的官员主张尽量招安那些假倭,跟假倭接触并谈判。放开海禁,给假倭一条生路。
  关于假倭,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在《喻世明言》里有篇关于倭寇的故事,把假倭刻画得惟妙惟肖:“原来倭寇逢着中国之人,也不尽数杀戮。其男子但是老弱,便加杀害;若是强壮的,就把来剃了头发,抹上油漆,假充倭子。每遇厮杀,便推他去当头阵。官军只要杀得一颗首级,便好领赏,平昔百姓中秃发瘌痢,尚然被他割头请功,况且见在战阵上拿住,那管真假,定然不饶的。这些剃头的假倭子,自知左右是死,索性靠着倭势,还有捱过几日之理,所以一般行凶出力。那些真倭子,只等假倭挡过头阵,自己都尾其后而出,所以官军屡堕其计,不能取胜。”
  从冯梦龙这段文字的叙述可以看出,许多假倭都是非常憋屈,身不由己。象汪直这种当初本来奉公守法的海商被诬为倭寇,确实是有些冤枉他,只要大明朝廷不关闭海门,汪直这种海商不至于成为走私犯。汪直这种想守规矩而不可得的海商,最终成为假倭,也是大明朝廷倒行逆施的恶政逼出来的。
  另一方面,汪直眼见各路海盗被官府残酷镇压,伤亡惨重。迫于形势,他也试图跟明朝官府谈判。只要大明朝廷给他一个名份,可以继续做海外贸易生意,他绝不会跟大明官府作对。
  而作为明朝最有见识的官员胡宗宪,他对倭寇的犯罪动机也有足够的了解,倭寇不过是一支组队的旅游抢劫团而已,在江南旅游走一圈,拿点东西就跑,根本没有夺取大明政权的打算。故胡宗宪写奏章向朝廷力主与汪直这些假倭谈判。做到能谈判尽量谈判,反对用霹雳手段对假倭无情镇压。在胡宗宪多次建言之后,朝廷也给他一定的事权,让他跟汪直接触并谈判。在这种情况下,胡宗宪派出特使,多次出使日本九州,跟汪直取得联系,并劝他接受的大明朝廷的招安,率众归顺朝廷。朝廷将特赦他,对他以往不法的行为既往不咎。
  汪直之所以答应胡宗宪,率众归附朝廷,其实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日本九州站不住脚了。当时日本九州的强藩岛津贵久崛起,开始平定南九州,已经占领大隅、日向两国的大部分土地。汪直根据地不断被岛津贵久蚕食。身为唐人的汪直在九州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加上连年对抗明朝,兵员和财物的来源日益减少,就连汪直占据的五岛,当地的日本人连年跟随汪直作战,多有死伤,有的甚至全岛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死者家属十分怨恨汪直。
  既然大明朝廷对汪直抛出橄榄枝,加上他本人对故土魂牵梦绕。汪直爽快地答应与胡宗宪谈判,并派他的心腹叶宗满、王汝贤和萧显先行回到舟山群岛,着手准备谈判的前期工作。作为一个海商龙头老大,家大业大,回中土来得有个地方落脚。叶宗满、王汝贤他们按汪直的授意,在舟山岑港买下一片地皮,兴建桃源居。
  叶宗满、王汝贤他们把岑港一个附从小岛易名为“桃源岛”,在小岛上面兴建桃源居。仿效晋风陶氏之说,号称世外桃源。并在桃源岛大兴土木打造出一个诗情画意的桃源山庄。
  这桃源岛方圆十多平方公里,虽然只是一个弹丸之地,汪直先行派遣了八百多个海盗回国,驻扎在岛上,并对这个小岛投入大量金钱进行开发利用。桃源岛作为他经营的少数几个贸易港口之一,汪直下确实了一番心血经营这个贸易基地。桃源岛同时也是汪直沟通中西的远东商业交易中心和货物中转站,欧洲、日本、西洋诸国,甚至是西亚的阿拉伯酋长们都不辞劳苦,万里迢迢,来到这里跟汪直为代表的中土地主豪强洽谈生意,贸易往来。
  桃源居依照明朝县城的格局进行修建,经营一载有余,已经略具规模。房屋千余,人口数万。这里日照充足,一年四季阳光普照,是一个理想的观看日出日落风景的旅游胜地。叶宗满、王汝贤他们喜欢这里阳光灿烂,认为这个地方风水极好,可以得到上天的眷顾,故城立之日,又把桃源居易名天眷城。天眷城墙厚楼高,固若金汤。假如明朝官府凋兵遣将来攻打天眷城,难免损兵折将,铩羽而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