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市井贵女-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府因为有福星郡主。变成了充满福气的地方,连金老夫人这些年都越来越显年轻,气度和人缘都越来越好了。

司马妍撇了撇嘴,她才不相信什么“福星”之说,莲居士当年不是也被传为“福星”?现在呢?据说这次就是因为她。宁王和于家才遭了大难,还连累了宁王一系不少人,甚至二皇子和马家都……

什么福星?灾星还差不多。

不过,书瑶的“福星郡主”封号是皇上当众亲封的,司马妍脑袋没昏。自然不敢妄加评论,即使这里是二皇子府,是她的地盘。

可是她也不愿意承认夏书瑶真是什么福星,索性没有回答马凌儿的问题,反问道:“你五婶当年怀的不也是双胞胎?还有这次撞南宫淼的那什么楚家姐妹不也是双胞胎,他们同福星郡主有什么关系?”

马凌儿下意识地辩驳道:“五婶不是……(一尸三命)了?那楚家姐妹撞人都没把孩子撞掉,还差点把自己毒死了。”

马凌儿还想说什么,二皇子府的一个婆子拿了一个信封进来:“郁夫人,郁大人的随从送了一封信过来,说郁大人有急差出京了,大概两个月左右才回京,这是郁大人留给您的信。”

马凌儿一愣,什么急差这么急?两个月?郁正然新近刚刚调到刑部,就有外地的远差,还是急差?

一边吩咐让来人进来,一边急急拆开信看,不多字,就三句话:急差出京,去豫州,勿念。有事情可与郁妈妈和郁先生商量。有闲也可回马家小住,安抚祖父。

跟婆子进来的是左贺:“夫人,老爷回府收拾行囊,想必这会儿应该已经出发了,夫人如果没有什么吩咐,奴才这就赶紧追老爷去。”

马凌儿也不好多问什么,只好道:“你去吧,你们二人要照顾好老爷。到了之后,有可能的话,给府里捎个信。你同老爷说,我会回马府小住十天半个月。”

第383章疑(一更)

马凌儿正好也想回马府几日,一来,祖父已经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闭关好几日了,谁也不见,她回去也没有见着。祖父一向最疼爱她,而且马家是她的依靠,祖父是马家的支柱,住在马府里,她日日给祖父送饭,应该能打动祖父见她一面,她才好劝解。

二来,她想让母亲请高神医过来给她看看,但是又不想让外人知道,郁家的郁妈妈和郁先生,她更要瞒着他们,他们眼里都只有郁正然,恐怕早就对她迟迟未孕心有埋怨了。

三来,也许她真的需要好好想想给郁正然纳妾的事了。

南宫淼所想同马凌儿正好相反,她到希望马老将军索性倒下,马家没有了支柱,也许心就没有那么大、胆子就小了。

其实只要二皇子没有忤逆之心,他并不是没有希望的,早些年皇上确实最疼二皇子,说性格最像他,四皇子虽为嫡出,却是优柔寡断,为帝王之大忌。

姑嫂俩又说了一会子话,似乎并不投机,各有各的心事,马凌儿起身告辞了。

此时的郁正然没有像平日出门一样骑马,而是坐在马车里,他的心里有些烦躁,又有些释然。

前几日,他派出去查探的人得到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他“姨娘”宋氏生前的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哥竟然在他们的家乡豫州给宋氏设了一个衣冠冢。

郁正然跟郁妈妈“闲聊”时套出了生母宋姨娘的一些生平之事。郁妈妈是宋姨娘娘家的家生子,主家赐姓“宋”,本应该是宋妈妈的。

郁妈妈从小同宋氏一起长大,名为主仆,宋氏却待她亲如姐妹。所以,同少主谈宋氏是郁妈妈最有兴致的事,唠唠叨叨从小到大地回忆。

郁正然也不打扰她。津津有味地听着,让郁妈妈越发兴奋,甚至不自觉地说出宋氏被家人送去做妾前同她表哥关系很好的事。那位表哥甚至还追随宋氏离开家乡。只为守护她,有她的消息。

不过。当年郁妈妈才见到郁正然就领命带着郁正然离开去了西南的喀城,这么些年也顾不上宋氏那位表哥的消息,不知道宋氏难产死了之后他去了哪里,是死还是活。

郁正然当时只是突然兴起寻找那位“表舅”的念头,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好奇”。他想,至少可能让郁妈妈得知故人的消息吧。郁正然对郁妈妈是有感情的,甚至是亲情。

没想到,派出去的人竟然真的在宋氏的家乡一处山脚下找到了“表舅”,他早已经成亲生子。一家人在那山脚下有一个小庄子。

而“表舅”每日都要去那座山腰上的一处衣冠冢,衣冠冢墓碑上刻的是:阿娇之墓。郁正然听郁妈妈说过,宋氏的闺名就叫阿娇。

可是,墓碑上刻着的时间却在郁正然生日前近一年。

如果那墓中埋的真是宋阿娇,那郁正然应该根本不是宋阿娇同他那位“父亲”的孩子。那么。他究竟是谁?

郁正然让派去的探子在“表舅”家附近买了一座小院子,探子成了为少爷先行张罗别院的一对夫妇奴仆,郁正然这个“少爷”决定要亲自去豫州一趟。

不想,老天助他,他正在寻找请假的时机和藉口呢。刑部就有一个案子需要到豫州寻找证据,而目的地所在那个镇子就在“表舅”家所在县的隔壁。

这样的差事本是较低职位的下官办的,但郁正然立即以自己刚刚调到刑部,需要多多历练熟悉为理由向上官申请了这一急差,刑部尚书很看好文武双全的郁正然,本就有心培养提拔,见他如此脚踏实地,更是乐见并大力支持,二话不说,将这件差事派给了他。

于是,郁正然有了一个天衣无缝的离京理由,公私兼顾。无论是上官、同僚、马凌儿,还是郁先生,都无从怀疑什么。

郁正然坐在马车里,闭着眼睛靠在车壁上,听着骨碌碌的马车轮子声,心境慢慢平和下来。

他有一种感觉,离豫州越来越近,他离某些真相也越来越近了。

他心里甚至有了一种隐隐约约的猜测,虽然那样的猜测太大胆,但不是没有理由的。他也曾经问过郁妈妈,而后选择了相信郁妈妈没有说谎。可是,这会儿的他突然想到,并不一定是要郁妈妈骗他,或许,郁妈妈自己就是被骗的,完全不知道真相。

如果真的如他所猜,许多事情就都能解释通了,可是,郁正然绷直了身子,紧紧握了握拳,如果真是那样,那位被自己念叨、崇拜尊敬了二十年的“父亲”也太狠了!

郁正然不由地想起齐浩宁眼眶红红地说起他的父王母妃如何思念死去的长子,父王如何自责地差点折断自己的右手臂(因为他痛恨自己没有能够抓住被黑衣刺客抛落悬崖的长子)。

每年长子生祭、死祭之日,雍亲王夫妇都要茹素一日,什么都不做,就坐在长子的灵位前陪他“聊天”,后来齐浩宁三四岁,懂事了,也加入父母的行列。直到现在,只要没有出兵,雍亲王爷依然保持着这种习惯,不过,加上了两日:先王妃的生祭和死祭。

郁正然的心突然一阵刺痛,痛彻心扉……他既希望自己的怀疑是真的,又希望真相不是这样。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雍亲王爷一直是他心里最大的敌人和“父亲”大业的绊脚石,他甚至无数次地想去刺杀雍亲王。

这时,左庆在车窗外问道:“爷,前面有一片小树林,要不要休息一下?”

郁正然一口否决:“跟弟兄们说,趁着这时日头已经不大,加紧赶路,天黑之前就能赶到驿站,再好好休息。”早一日赶到豫州,他就能有更多时间去办自己的私事,就能早点从“表舅”那里探得他要的信息。

左庆领命向后面的侍卫和刑部随从喊话,大家也没有意见,住驿站自然好过住帐篷,虽然现在还是夏日。

第384章消息(二更)

赶出了齐浩宁的腰带,书瑶开始准备着要给义父做秋冬的新袍子了,雍亲王爷也要做两件,慢慢做,等绣好了托桂伯寄去,刚好可以做年礼了。准公爹那么享受她的孝心,又送了稀奇玩意来,若是去年做了今年没做,岂不让人失望?

书瑶给齐浩宁做的那些物件,都托付了李挺之带去粤城,连雍亲王府管家桂伯也寄了一大筐子干货等东西。

作为云丽的表兄,也是大舅子了,书杰自是指教了李挺之一番:“你这次南下,若能协助宁世子顺利完成任务,也是大功一件。你家里的事不用担心,我们和外祖家都会看顾着的。

李挺之赶紧拱手行礼:“多谢表兄,表兄放心,我一定不负圣恩,不负祖父、伯父、还有表兄的支持。”

太后和皇后体谅云家想多留闺女一两年的心情,同时俩姑娘刚从西北回来不久,有很多东西要学、要适应,就是绣嫁妆也需要大半年的时间不是?

云亭的婚期定在了明年十一月,而云丽成亲的日子没有具体定下,只大概定为李挺之回京后三个月内,无论如何都是在云亭婚期之后了。

李挺之离京之前到云家见了一次云丽,殷切地恳请她照顾他的小妹李燕,带着李燕一起学习规矩、刺绣女红之类。李燕比李挺之小了十岁,今年才十二。李燕刚出生没多久母亲就过世了,从小乖巧懂事的李燕没有让父亲和大哥费心照顾,还自己学着烧饭洗衣,照顾父兄。只是,李燕是小户人家出身,又极少出门与外人打交道,性格太腼腆了。甚至有一些胆小懦弱。

李挺之紧张地看着云丽,他很担心云丽会不喜,甚至一口回绝。父亲让他不要说的。虽说长嫂如母,可哪有媳妇未进门。就要人家照顾小姑子的?何况云丽自己也才十五,比李燕大三岁而已。

李父盼儿媳妇盼了多久?好不容易人家大将军的嫡女愿意嫁入他们李家,听儿子说还是个身体强健、性子爽朗的,满意的不得了,生怕儿子的“非分要求”将准儿媳吓跑了。(李父太紧张了,太后赐婚,就是真吓到。也“跑”不了啊,呵呵)

云丽看李挺之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还以为什么严重的事,待听完。撇嘴一笑:“多大点事儿?明日我让车夫去接她,晚间再送她回去,你刚才不是说伯父经常喜欢去庄子上吗,他不在家燕儿就住在我们府里,等伯父回来再让人过来知会一声。放心。燕儿跟着我,保证不会再胆小了。”

李挺之看着“豪气万丈”的云丽,眼里燃烧着浓浓的热情,恨不得立时将眼前笑得阳光明媚的女子紧紧搂在怀里。可惜……他不敢,那样才是真正会吓到未来小娇妻。

“真的可以吗?长辈们会不会……”李挺之真希望小妹能多跟云丽接触。那个柔弱、怯怯的小妹什么时候能像云丽这样阳光般灿烂,父亲和他就可以放心了。而且小妹能在云府小住,父亲也能安心出门。

李父一直做些木雕小生意,因为人实诚,手艺又好,到了京城后,因为京城有钱人多,生意越发好了,现在家里在远郊买了一个小庄子。父亲总希望多去庄子上张罗,去庄子的后山上寻找合适的木材、树根,还有,带几个学徒,将生意慢慢做大,也好多攒些聘礼,过两年还要给女儿攒嫁妆。

云丽笑道:“不会啦,祖父祖母知道你家有一个小妹,出生没多久就没了母亲照顾,很怜惜。大伯、伯母、还有我母亲都是很和善的人,燕儿住这里,他们会很开心的。”云丽自己也是很小的时候就没了亲生母亲,不过她们姐妹俩幸运一些,有祖母、还有大伯母,后来继母进门,也是视她们如己出。

李挺之离开前还是亲自又向云老将军和云德延请示了,果然如云丽所言,他话音刚落,云德延就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